书城传记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4790800000016

第16章 1937年

秋,一天上午,毛泽东来到抗日军政大学三大队的院子里,这时全校同学正集合欢送二期的部分同学到前线去。毛泽东向大家分析了当前的抗战形势,对二期的同学作了许多指示。最后,他向三大队这边走了几步,对大家说:“你们来到了延安,很好,我们欢迎你们。”毛泽东扬起手,笑着向四周指了指,说:“你们别瞧不起延安城,这个清凉山,知道么,宋朝杨六郎还曾经在这里‘坚持抗战’呢!”会场活跃起来了。

[附注]“杨六郎”,即杨延昭(958—1014),北宋将领。年轻时常随父杨业出征,后在河北任缘边都巡检使、高阳关副都部署,即民间俗称三关地区。杨延昭镇守延安事,不见于史传。

毛泽东在延安他的住所,和当时在《新中华报》任编辑的左漠野作了谈话。据左漠野回忆:主席问我是湖南哪一县人?我说是岳阳。主席以赞美的口吻说道:啊,岳阳是一个好地方。我在大革命的时候去武汉,经过岳阳,我去游览了洞庭湖滨的岳阳楼。你们岳阳有名,同岳阳楼很有关系。因为范仲淹写过一篇传颂千古的《岳阳楼记》。主席问我背诵过《岳阳楼记》没有?我说:小时候读过,现在还记得一些。主席又问:岳阳楼上的几块木刻的《岳阳楼记》现在还在吗?我说还在。主席特别赞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两句,认为“先忧后乐”的思想,较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提法,境界更高了。

[附注]范仲淹(989—1052),北宋官员、文学家。少时贫苦,而志向远大。曾提出均田赋、修武备、减徭役、择长官等10条建议,主张革除积弊、改良政治,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西,面临洞庭湖,相传为三国时期鲁肃操练水军所建将台,北宋滕子京重修。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膝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