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走出传统农业
4790200000064

第64章 现代农业的探索与实践(14)

三是“五个加快”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产业开发成效显着。集中实施“五个突破”,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静宁县国有企业民营化试点工作取得了成功经验,八处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入园企业达到60多户,崆峒区二十里铺和华亭县石堡子工业园区被列入省级工业园区计划,一批新建、改扩建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23.9%,位居全省第一,工业利税水平大幅度攀升;九处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进展快、规模大,规划面积均在千亩以上,16户重点龙头企业已有14户建成投产,订单农业面积达到35.5万亩,比上年增长2倍多,农业标准化水平和退耕还林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城镇规划步伐加快,经营城市成效显着,平凉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和城市环境整治效果明显,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到3.9亿元;营造“三个环境”的活动深入开展,“一厅式”服务和环境评价制度普遍推开,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01户,涌现出了天津大红碗(静宁)食品有限公司、泾川南北商贸城等一批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招商引资落实到位资金4.9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信息化综合水平显着提高,实现了“政府上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和覆盖程度居省内前列,“农民信息之家”建设属全国首创;“四大产业”开发取得显着成效,煤电产业基地和巨型畜牧业基地被列入全省扶持重点,华亭矿区联合重组顺利完成,华亭煤业集团整体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开始显现,平凉电厂二期工程建设正在抓紧进行,煤电工业增加值占全市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7.14%,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畜牧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平凉红牛”品牌打向全国,崆峒、华亭、灵台三县(区)被列为全省畜牧基地建设示范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宣传促销力度进一步加大,接待量和总收入分别增长39.6%和32%,位居全省前列。

四是抓点示范的力度加大,一批先进典型走向全省全国。进一步完善抓典型的工作制度,市、县、乡三级共确定培育各类典型432个,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了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泾川精神”和“静宁速度”等一批先进典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近年来,虽然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较快,但2002年人均占有量只有3200多元,仍然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由于经济总量小,财政增收困难,收支矛盾比较突出。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仅增加了67元,低于全省净增74元的水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制约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导致农民消费能力减弱。农村消费市场需求不旺,影响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三是固定资产投资渠道狭窄。由于地方财力不足,民间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没有全面启动起来,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国家投入,随着宝中铁路、国家粮库等国家重点项目的相继建成,投资总量增势减弱。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虽然达到2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但仍然低于1998年28.5亿元、1999年30亿元和2000年29.89亿元的水平。四是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目前,全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达2.9万人,还有大量的城镇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使我们面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重压力,就业和再就业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还存在体制改革缓慢、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经济运行机制不活,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作风不够扎实、形式主义严重、抓落实力度不够,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完全适应加快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应该看到,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国际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都会程度不同地对全市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把困难和问题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想得周全一些。当然,我们有许多有利条件:中央进一步加大西部大开发的投人力度,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有利于争取更多投资和项目,加快发展步伐;全市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干事创业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为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只要正视困难,增强信心,抢抓机遇,加倍努力,就一定能够加快发展步伐。

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003年是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全市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的基本思路,加快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甘肃东部经济强市起好步、开好头。概括起来讲就是实现“一个目标”把握“两个关键”,解决“三大问题”,抓好“四个重点”。

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围绕小康社会建设,实现“三增一稳”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今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计划达到80亿元,增长9.5%,力争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3亿元,增长15%;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6.22亿元,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0%,达到4.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达到157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达到5788元;国有企业要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不断增加职工收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把握“两个关键”。一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大幅度提升工业经济实力,加快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最佳途径。要大力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启动实施“百户十强”工程,重点扶持100个销售收入上千万元、利税上百万元和10户销售收入上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骨干企业,培育形成地方工业发展的“巨人”。要积极推进优势骨干企业的重组联合,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尽快形成规模效益;要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机械、制革、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加快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要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加快磁性材料、磁力泵、生化制药等新兴产业的开发;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重点在引进大项目上取得新的突破,力争年内引进5到10个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入园建设;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选择10户以上骨干企业,推行信息化管理,发展电子商务。要继续抓好政府、教育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争取列入国家级信息化建设试点市,全面推动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建立。二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项目建设是吸引生产要素、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载体。要抓住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机遇,研究国债资金投向和产业政策,有针对性地选好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投资;要实施好西部大开发项目,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完成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145.5万亩的任务;要加快农村道路、电网、能源、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多上一些既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又能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要把吸引民间投资作为加快项目建设、扩大投资规模的重点,进一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最大限度地激活民间资本,尽快形成以国家投资为引导,以企业、民间和个人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新格局。

解决“三大问题”。一是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农民收入问题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要进一步加快特色产业开发,积极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抓好崆峒区3000吨气调保鲜库、静宁果酒厂等一批已建成企业的达产达标和新上项目的论证建设,以大龙头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促进大增收;要以机制创新为重点,继续抓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把园区办成机制创新、科技推广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要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立足当年增收,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突出抓好家庭养殖业和胡萝卜、洋芋、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订单农业种植面积,搞活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有组织地扩大劳务输出,抓好扶贫开发,落实税费改革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解决就业和再就业困难的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要从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要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加强再就业培训,培育劳动力市场,大力扶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企业,鼓励提倡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进一步拓宽就业门路,确保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40%以上。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巩固“两个确保”,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三是解决经济运行机制不活的问题。创新机制是加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法制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培育和完善人才、劳动、资本、产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和规范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和专业服务组织,完善市场体系。要建立健全劳动贡献与其报酬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继续深化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在重点骨干企业推行厂长经理年薪制和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最大限度地激活科技人才队伍和企业家队伍。

抓好“四个重点”。一是抓好煤电产业和草畜产业两大基地建设。要依托华亭煤业集团和平凉电力公司,以煤炭为基础,以转化增值为方向,进一步优化煤炭资源配置,加快煤炭企业资产重组。要全力支持平凉电力公司3、4号机组建设和华亭煤电股份公司的发展,抓紧做好争取一些大企业来我市投资建厂,延伸煤电产业链,努力扩大煤电产业的规模;要以抓好崆峒、灵台、华亭三个全省畜牧基地示范县建设为重点,在落实种草面积、扩大养殖规模、畜种改良、大户带动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要兴建一批大型畜产品批发市场,扶持发展畜产品营销队伍和中介服务组织,形成上下一体、内外相连的市场体系;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施优果工程,抓好果菜产业开发,加快建设全省果品出口创汇基地;要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努力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力争实现年旅游总收入2.5亿的目标。二是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大胆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步伐,集中力量抓好华亭煤电股份公司、百兴集团、新世纪工贸集团等企业上市前的规范改制工作。要总结推广静宁县民营化试点的经验,进一步扩大民营化领域,有条件的要彻底走向民营化。对已经改制的企业,要调整股权结构,鼓励持股经营,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对一些高负债企业,要尽快依法实施破产。要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方式,抓好国有资产经营,做到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实现优势资产效益的最大化。三是抓好平凉新城区开发建设。要抓紧完成平凉城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积极争取省政府审批。要按照新的城市规划,运用经营城市的手段,围绕承办第十六届西交会,尽快启动实施平凉新城区开发、城区东西大门整治改造和城市绿化的开发建设。特别是平凉新城区的开发建设,要搞好城市综合整治和绿化、亮化、净化工作,切实解决脏、乱、差的问题,努力实现城市面貌“一年一小变”的目标。要抓紧完成设市后的事权划分,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完善城市管理法规,依法加强城市管理。要以平凉新城区开发带动六县县城和重点小城镇的建设,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四是抓好民营经济的发展。要全面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大力营造各种经济成份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控股、收购、兼并国有和集体企业,鼓励强强联合,组建企业集团,培育一批民营骨干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加大对兴盛工贸集团、宝马纸业和大红碗食品公司等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做大做强。要引导民营经济调整投资方向,大力发展加工型、科技型和外向型企业,投资开发信息咨询、公用设施、各类市场、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确保民营经济发展速度达到15%以上。

四、加强党的领导,改进领导作风,为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要按照中央“高举旗帜,与时俱进;发扬民主,团结统一;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总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艰苦创业,狠抓落实,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一、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领导班子建设要始终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忠于职守、勤政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各自的任期内做出更大的成绩,努力做到新班子有新举措、新作风、新作为。要推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和末位淘汰制,对在同一职位连续任职5年,正副职累计满8年的轮岗交流,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要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坚持标准,既要德才兼备又不求全责备,既要讲台阶又不拘泥于台阶,既要重点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又要注意选拔各个年龄段的优秀干部,充分调动全体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