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走出传统农业
4790200000030

第30章 传统农业的局限与变革(22)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直接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城乡居民贫富差距拉大,其实质是农民权益问题。200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收入差距为5227元,差距约为3∶1,若将城市居民的奖金、住房补贴、公费医疗、社会福利等收入保守折算,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高达6∶1,这一形势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还要严峻。这种现状,不仅影响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一是由于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结构性过剩,农产品价格下跌,农业增产不增收。二是农村城镇化进程滞后,城市人口少,农产品的城市消费群体相对比重低,影响了农产品的转换增殖。三是城市工业开工不足,乡镇企业陷于停滞,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农民的非农就业和非农收入下滑。四是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较弱,农民非农就业的体制和保障机制尚未健全,城乡二元就业机制的约束,使农民不能与市民享受同等的就业竞争和就业待遇,农民进城务工的证照关卡和收费较多,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加之农民负担过重,农民的土地财产征用得不到合理的补偿等等,使市民与农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

“三农”问题的经济根源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农业文明史,“三农”问题的凸显是经济社会发展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类文明史以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现象就开始出现,并长期存在,“三农”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源和本质,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结合方式问题,即生产方式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有助于寻求和探索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思路和基本途径。有观点认为,“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现代化进程;还有学者提出,市场经济必然带来两极分化;更有人把“三农”问题的社会化归结为民主化进程中价值观念的取舍等等。这里,并非想要参与学术争论,只是我们不应该面对滚滚而来的工业化、城市化浪潮而望洋兴叹,只是我们不应该坐等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经济社会成果而错失农业发展的良机,只是谨想从农业发展的自身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矛盾中探索破解“三农”困境的根本出路。的确,现代化必然带来工农、城乡、市民与农民的发展差距。在“三农”问题的成因中:首先,在中国、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缓慢,难以带动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而加剧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落伍。大量的农村人口长期滞留在土地上、困在大山里,造成农民非农就业困难,收入增长缓慢;其次,土地问题,即土地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土地收益分配的不合理,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低产出和农民收入的低增长;再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分割和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的长期缺失,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限制了农业的市场化步伐;还有农业在国家宏观调控中边缘化的问题等等,这一切都构成和加剧了“三农”问题的现实困境,并成为社会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但这并非本质。我们不能否认,工业化和现代化凸现和加剧了“三农”问题的经济社会矛盾,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是客观的、不可逆转的,我们不能奢望通过放弃或阻止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而消减“三农”问题的存在;我们不能否认,市场经济必然加速社会财富的积累,但我们难以抗拒市场经济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财富增长的步伐;我们不能否认,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发生变化,“三农”问题走向社会舞台是社会进步和民主化的体现,但民主化解决不了“三农”问题的现实困境。任何一种经济社会现象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三农”问题,同样存在着内因和外因、原因和结果、本质和现象的关系问题,存在着社会生产方式,即经济结构决定经济社会变革,决定经济发展的水平、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从这一原理出发,可以认为,落后的农业生产力和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及其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之间的矛盾,是“三农”问题存在和凸现的经济根源和经济本质。“三农”问题的实质,是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自身的发展局限,造成农业生产徘徊,农民收入下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低迷,以及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形成的农民贫困程度加剧,工农差距扩大、城乡发展不协调,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社会矛盾。因此,“三农”问题的本质也就是一个发展问题、生产方式问题、传统农业的经济技术改造问题。从而,“三农”问题与传统农业的现实困境同在,“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在于此。

传统农业的现实困境

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传统农业仍然占有主导地位,传统农业的深层矛盾和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与土地的直接结合,影响了社会分工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确立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但劳动的个体性和分散性,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的需要。三、传统农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仍然以自给自足为主,限制了农业原始积累的步伐和市场化进程。四、农业生产的封闭性特征,限制了科技进步和农业开放开发的步伐。五、传统二元城乡经济结构,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非农就业,既增加了土地压力,也影响了农民收入。六、农民参与市场的综合竞争力较低,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七、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低,传统种植为主,产业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产品存在结构性、区域性、季节性过剩,卖粮难问题突出,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八、农业产业化步伐缓慢,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产品单一,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不多,农业发展缺乏产业支撑,从而影响了农业的市场化步伐。这是传统农业的本质缺陷和内在制约因素。

从传统农业面对的外部环境看,传统农业面临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趋势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一是传统粮油产品的卖难问题更为突出,市场占有率不高,导致生产下滑,农民直接货币化收入减少;二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受社会资本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农业投入必然下滑,在工业化初期和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三是社会经济工业化步伐加快,使农业的比较效益直线下滑,农业生产缺乏产业竞争力。四是城市化步伐加快,生产要素和社会精英阶层必然聚集城市,使本来落后的农村城镇经济必然滑落。五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农业生产面临结构性挑战和需求变化,但传统农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阻碍了信息交流和农业开放开发的步伐。

挑战传统农业是“三农”问题的基本出路

传统农业,就是小农经济、自给农业,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与传统农业的生产关系相结合,具有:以自给为生产目的,以人力、畜力和简单劳动工具为生产手段,以一家一户的封闭式劳动为基本生产单位,以单一的耕种畜养为生产劳动对象,以及植根于传统农业的富贵在天、听天由命的传统观念等特点。传统农业的产业特征是生产对自然的依赖性和生产目的与市场经济的对立性。破解“三农”问题,就要走出传统农业。挑战传统农业,就是走攻坚基础农业、发展高效农业、开创市场农业的路子,挑战自给自足的落后生产方式。就要运用现代装备、现代经济思想、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的落后面貌。

一、引入现代经济的思维,挑战传统的经济观念。挑战传统的思想观念,就要克服农业弱质,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农业基础的思想;就要克服单一农业,耕种谋生的观念,树立调整结构,多种经营的思想;就要克服温饱即安,不思进取的小农思想,树立投资致富的创业精神;就要克服守土为业,听天由命的传统观念,树立市场农业,科技致富的创新思想。挑战传统农业的思想观念,就要实现农业发展观的“五个转变”,即由自给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变,由农业增产向农民增收的转变,由传统耕耘向高效农业的转变,由单一粮食、单一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变,由农业资源向农业资本的转变。为走出传统农业,发展市场农业和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推进市场农业的机制,挑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就是要挑战传统农业的生产目的、挑战传统农业的思维模式、挑战传统农业的经营机制、打破传统农业的种植结构、打破传统的耕作制度。挑战传统生产目的的局限性,就要打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推进市场农业的发展;挑战传统农业的思维模式,就要树立市场农业、效益农业、基础农业、规模扩张的思想,推进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城镇化和城乡经济一体化;挑战传统的经营机制,就要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确立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放活土地使用权,促进农业要素资源和资本的合理流动,加快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步伐;打破传统的种植结构,就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改变单一粮食、单一种植的农业结构,优化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打破传统的栽培模式,就要坚持科技进步和高效农业的思想,根据不同的农业环境资源,推进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用现代科技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业经济效益。一要突破增产技术。要从种子选育、培土施肥、田间管理,到走向市场,用科学手段提高农业单产和农业产出率。二要突破增质技术。大力推广优质良种和优质栽培技术,优化农产品质量,建立反季节、绿色、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名特新优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要突破增效技术。传统农业的显着特征是生产技术落后,产业延伸不足,经济效益不高。要大力发展农产品保鲜、贮运、加工增值业,创建名牌产品,培育支柱产业,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三、树立基础农业、现代农业的思想,挑战传统的落后生产力。传统农业生产力要素的落后,是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基本因素,挑战传统农业,核心是挑战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力现状。传统农业生产力要素水平落后的突出表现是:农业生产的土地、交通、水利、电力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对自然天候的绝对依赖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科技的落后,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生产力综合素质的不高,限制了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改造传统农业的落后面貌,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业要素资源的经济技术改造。要加大农业耕地、农业环境、农业道路、水电、信息化基础建设投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工业成果,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手段;要加强农民的科学文化教育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用现代经济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农民,造就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一代农民,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

四、坚持开放开发、多元发展的方针,挑战传统农业的产业现状。就要改变单一农业的就业格局,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促进农民的非农就业和非农收入;就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就要开放开发农业资源,推进土地等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农业的规模化扩张;就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非农产业,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农业的多元化增长、农民的多元化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建立破解“三农”问题的体制机制保障

“三农”问题的凸现,除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内在因素外,也是农业和农村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还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长期积累的深层矛盾的集中表现。走出“三农”困境,需要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实施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减负、扶持政策。要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取消限制要素资源合理流动的体制约束,为农民提供与市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步伐,减轻农民负担,刺激优势产业的发展;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基础投入和产业投入,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

二是引入市场机制,激活农村市场。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重构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经济体制和市场体系;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树立市场意识,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激发农民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要围绕传统农业的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转变政府职能。

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机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要逐步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福利制度,落实农民的社会福利保障;要加快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四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农业投资机制。要改革财政分配体制,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要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培育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建立农村经济社会投资机制。要增加社会的农业的基础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业的产业投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高效、优质、特色农业;要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设施投入,加快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促进非农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根据2003年2月《三农问题与传统农业的现实困境》一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