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汝南安成人周磐以孝闻名天下。周磐有个同郡人叫蔡顺,字君仲,也以孝行名闻于世。蔡顺在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抚养长大。一次,蔡顺外出打柴,有个客人突然来拜访他。蔡母左等右盼,还不见儿子回来。于是,母亲就咬自己的手指头,蔡顺的心里马上就有所感悟,丢掉柴禾跑回家,跪问母亲有什么事。母亲说:“有一个客人突然来拜访你,我咬手指头是为了使你有所感悟。”母亲年届九十岁,寿终正寝。还没有安葬的时候,村里着火了,眼看着大火就要烧到了蔡顺的房屋,这时蔡顺伸开双臂,伏身护住母亲的灵柩,哭声连天。奇异的现象出现了,大火顿时绕开蔡顺的房屋,焚烧他人住宅去了,结果整个村子里只有蔡顺的房屋没有被火烧毁。太守韩崇把蔡顺征召为东阁祭酒。蔡顺的母亲一辈子害怕打雷,她死后,每逢打雷,蔡顺就环绕着母亲坟墓哭泣,说:“不孝儿蔡顺在此保护母亲。”太守韩崇听说后,每逢打雷时,就派给蔡顺马车,拉着他去上坟。后来,新任太守鲍众选拔蔡顺为孝廉,但是蔡顺不愿意远离母亲的坟墓,就没有去做官。蔡顺八十岁时,在家里寿终正寝了。
一夜十往
“一夜十往”形容体贴周到地服侍病人。
此典出自《后汉书·第五伦传》:“‘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东汉时,有一个叫第五伦的人,为人正直,办事公正。在他当会稽太守的时候,据说曾亲自铡草喂马,他的妻子也亲自下伙房做饭,操持家务。因此,当时的人们都非常敬重他。
有一次,有人问第五伦:“像你这样,是不是可以说毫无私心杂念了?”第五伦回答说:“不。有个朋友,因为想做官来求我,送来了一匹骏马。我虽然没有接受,也没有推荐他当什么官,可是每当我推荐人的时候,却常常想起这位朋友。这难道不能说明我有私心吗?还有,我的侄子生病的时候,我虽然能一夜起来十次去看他,但看过之后,我依然会酣然入睡;可我的亲生儿子生病的时候,即使我没有起来看过他一次,却整夜不能入睡。这不是说明我有私心吗?”
倚门倚闾
“倚门倚闾”,也叫做“倚闾之望”,意思是儿子远游在外,母亲在家盼望他回来,每天倚在门口期待,显示出慈母、长辈对子女的牵挂和思念。
此典出自《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处,女尚何归?’”
春秋时代,齐国到了闵王执政的时候,政治慢慢腐败下去,大臣孤向闵王直言谏劝,他不但不听,反而杀死了孤,后来又杀死了陈举、司马穰苴,因此百姓们都极其痛恨他,宗族也离心,大臣从此也不再亲附他。因为这几件事,激起燕国的愤怒,起兵伐齐。齐国因国王无道,民心动摇,士气瓦解,结果大败。
国王逃到莒国,被楚将淖齿杀死。太子法章就扮成普通人躲藏在太史的家中,替太史灌溉花园,太史知道法章是贵人,有朝一日定会有所作为的,待他很好。后来田单招集残兵败将,用火牛攻退燕军,恢复了齐国。把法章迎接回去,立他做国君,即是齐襄王。立君王后做了王后,而君王后就是那位太史的女儿。那时有个王孙贾,只有十五岁,本来是服侍国王的,国王逃走时,他也不知道所踪了,到了襄王即位时,他又回来了。他母亲说:“你早上出去晚上回来,我便倚在门口盼望你;你晚上出去不回来,我便清早倚在闾(巷口)口盼望你。你奉侍君王,君王出走时,你不知道去保护他,只管自己逃走了,如今还回来做什么呢?”王孙贾听了母亲的教训后,觉得非常羞愧,便到市中去大叫道:“淖齿扰乱了我们齐国,杀死我们的国王,谁愿意和我去杀掉淖齿,请袒出右臂来。”于是他纠集了四百人,一起杀死了淖齿。
鱼传尺素
“鱼传尺素”表达相思之情。也可用以指书信。
此典出自汉代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他乡各异性。展转不可见,忽觉在他乡。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这首民歌写道:“春天河边绵延的青草,引起我对远方丈夫的思念。远方的丈夫不可思念啊,思念既深,只会在夜未尽、天未明的时候梦见他。梦中,他依偎在我的身旁,梦醒之后,他又飘然而去,远在异地他乡!因此,我既想梦见他,又怕梦见他。丈夫在他乡,与我相悬隔。梦醒后,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思念无法相见的丈夫。树落叶而知风起,水结冰而知天寒。别人的丈夫回家,百般爱抚着自己的妻子,谁也没有替我捎个音信来!我正在怨恨的时候,恰好有人给我捎来丈夫的信,来人递过给一个双鱼形的木匣,里边藏着丈夫的信。我连忙让孩子打开信匣取信,丈夫的书信写在一尺长的生绢上。我双膝着地,腰身伸直,长跪在地上,恭敬而又急切地想知道丈夫在信中究竟写了什么。噢,我的丈夫啊,他在信中先说要我多吃饭,保重身体,接着又叮咛我要常常想着他。”
月下老人
人们称男女婚姻介绍人为“月下老人”,或称“月老”。
此典出自《续幽怪录·订婚店》。
唐朝,有一个人名叫韦固。一次他到宋城旅行,住店时看见一个老人在对着月光翻看一本又大又厚的书,就好奇问他说:“老爷爷,你看的是什么书?”那老人答道:“这本书是天下男女的婚谱。”韦固又问:“你袋中那么多红绳是干什么的呢?”老人说:“这些绳用来系夫妇之足,虽然男女两人现在是仇家,或分居异地,只要用这些红绳一系,他们必定和好结合为夫妇。”韦固与老人一同走入米市,看到一个瞎了眼的老妇人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走来,老人便对韦固说:“这个老妇人抱着的女孩就是你未来的妻子。”韦固勃然大怒,以为这老人有意开他玩笑,回去便磨尖一把小刀,叫一个家奴把那女孩子杀掉,那家奴拿了小刀当众刺了女孩子一刀便走了。事隔十四年,相州刺史王泰将女儿嫁给韦固,这女子容貌十分美丽,只是眉间有一伤疤。韦固问道:“她为什么有这个伤疤呢?”王泰说:“十四年前,她的保姆陈氏抱她走在米市上时,被一狂徒刺伤的。”韦固又问:“那保姆是不是一个盲眼的老妇?”王泰说:“对!”于是韦固将十四年前的遭遇对王泰说了一遍,岳婿二人都不禁惊奇不止。从那以后,韦固夫妇十分恩爱。这件事被宋城耆老知道了,大家便把那个南店称为订婚店。
遇人不淑
“遇人不淑”的意思是遇到不善良的人,指女子嫁了个不好的丈夫。
此典出自《诗·王风·中谷有蓷》:“中谷有蓷,其乾矣。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中谷有蓷,其湿矣。有女仳离,条其矣。条其矣,遇人之不淑矣。中谷有蓷,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这一首诗描写一个女子,因灾荒被丈夫抛弃,道出了自己内心的悲愤。全诗的意思是:山谷里生长的夏枯草,将要被太阳晒干了。有个女子因天灾而被丈夫抛弃,她正在深深的叹息,找一个好丈夫是多么不容易呀?山谷里的夏枯草,枝条被太阳晒枯了。这个被抛弃的女子多么美好,她正在哀怨的长啸!她正在哀怨地长啸!原因是她被丈夫抛弃了。山谷中的夏枯草,虽然生长在水边但也干枯了。这个女子因灾荒被抛弃,她伤心地哭了!她伤心地哭了!事到如今,不知所措。
织锦回文
“织锦回文”借指妻子的书信或情诗,也可用来颂扬女子词工意美的佳作。
此典出自《晋书·窦滔妻苏氏传》:“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徒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
东晋时期,中原地区先后被前秦(氐族)等少数民族占领。氐族酋长苻洪死后,他的儿子苻健于公元352年称帝,国号秦,建都长安。公元355年,苻健去世,苻坚于公元357年杀了苻健的儿子苻生,自立为秦帝。苻坚打定主意要消灭东晋,于公元383年大举出兵征伐,结果大败,这场战役就是着名的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后,苻坚的前秦国分裂成燕、秦、凉三部分。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部消灭各个割据者,建立魏国。
苻坚部下有一个官吏叫窦滔。窦滔的妻子苏氏,是始平(今兴平东南)人,名蕙,字若兰,她擅长写诗文。窦滔在苻坚时期任秦州(治所在今天水市)刺史,后来被贬到西北部的沙漠地区。苏氏非常思念丈夫,就织锦作回文旋图诗赠给窦滔。诗词的字句回旋往返都能成义。全诗共八百四十一字,排成纵横各为二十九字的方图,循环反复读起来,能够得到三千七百五十二首诗。宛转循环地读起来,文辞十分凄切哀伤,因为诗文太长,所以这里没有载录。
煮粥焚须
“煮粥焚须”比喻手足情深。
此典出自《新唐书·李积传》:“(积)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姊戒止。答曰:‘姊多疾,而积且老,虽欲数进粥,尚几何?’”
李积,唐代人。本姓徐,名世积,字懋功。隋朝末年,参加了瓦岗寨起义军,后来归顺了李渊、李世民。非常受重视,是唐朝廷的重臣。李积对人和善。当初,他率起义军攻下黎阳城,打开粮仓,救济灾民,许多有才能的人都来亲附他。他跟随秦王李世民攻下虎牢后,俘虏了戴胄等人,李积在卧室内接见他们,待之以礼,量才使用;他平定洛阳后,俘虏了单雄信,李积上表称赞单雄信的才能,说:“我愿以自己的官爵做抵押来保全他的性命。”可是,他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最后单雄信还是被杀掉了,李积收养了单雄信的孩子。
李积性情友爱。有一次,他的姐姐病了,身居高位的李积亲自为姐姐煮粥,竟然把胡须都烧着了。姐姐劝阻他不要再煮了。李积回答说:“姐姐多病,我也老了,即使想多给姐姐煮几次粥,又还能有几回呢?”
尺寸之功
“尺寸之功”形容功劳很小,微不足道。
此典出自《战国策·燕策一》:“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曰:‘夫列在万乘而寄质于齐,名卑而权轻。奉齐助之伐宋,民劳而实费。破宋,残楚淮北,肥大齐,仇强而国弱也。此三者,皆国之大败也,而足下行之,将欲以除害取信于齐也。而齐未加信于足下,而忌燕也愈甚矣。然则足下之事齐也,失所为矣。夫民劳而实费,又无尺寸之功,破宋肥仇,而世负其祸矣。’”
战国时期,诸侯混战。有一次,齐国出兵攻打宋国,宋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该如何是好呢?这时,有一个名叫苏代的人,他想出一条计策:说服燕国联合秦国共同攻打齐国。这样一来,齐国自顾不暇,宋国也就保住了。苏代写了一封信,打发人把信送给燕王,信是这样写的:“燕国强大,属于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之列。虽然是这样,却让齐国扣押着人质,使自己名声受损、权威降低。如今又侍奉齐国,帮助它攻打宋国,弄得自己劳民伤财。您想,无论是攻破宋国,还是侵占楚国的淮北,都会使齐国的领土扩大,造成仇敌强大而燕国弱小的局面。这些都是燕国的大患,而您却想以替齐国除掉祸害的行动而得到齐国的信任。但是实际上齐国不一定会信任您,反而要更加嫉恨燕国。这样看来,您侍奉齐国的决策和行动,就太不值得了。攻打宋国使燕国劳民伤财,又没有微小的功劳,功破宋国却扩大了齐国的领土,从此以后世世代代都要遭到齐国的祸患。”
苏代在信中还说,宋国的失败对燕国来说,其实是一场灾祸。他极力劝谏燕昭王联合秦国去攻打齐国,这样就可以报仇雪耻,不再受齐国的欺负了。燕昭王看完信后喜不自胜,立即召来苏代,与他一起商讨攻伐齐国的对策。结果,攻破了齐国,齐闵王被迫出逃。
出手得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