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生活之谬全书
4784800000029

第29章 儿童生活的不宜(4)

有些大人经常用手捏摸男孩子的生殖器,以此表示对孩子的喜爱,殊不知这是对孩子不良习气的引诱开端,其结果会使孩子养成手淫的习惯。染上手淫毛病的孩子,有的厌食,面黄肌瘦;有的语言反应迟钝,发展迟缓,性情孤僻。有的还会引起各种疾病,造成不良后果。

■ 不宜让婴儿吮吸空奶头

有些母亲或爷爷奶奶带孩子时让宝宝吸吮空奶头,宝宝哭闹时、不睡觉时,拿来一试,效果真还不错。殊不知,这对宝宝的身体健康有害无益。

孩子在吮空奶头时,虽然没有食物进入胃里,但口腔和胃通过神经反射,仍不断分泌出消化液,等到孩子真正吃奶时,消化液就会相对减少,使食欲下降,严重的还会引起孩子消化不良。

另外,孩子在吸空奶嘴时,还会将空气吸入胃中,引起吐奶、腹痛或腹泻。如果孩子长时间地吸吮空奶头,还会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以及造成牙齿排列不整齐等后果。

因此,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这种坏习惯,已养成这种坏习惯的应当及时纠正。

■ 婴儿不宜用滴鼻净

婴儿容易出现鼻阻塞,发生吸奶困难等,有时被呛得哇哇大哭。有的父母因此而惊慌,有的则忙用治鼻阻塞的药滴鼻净点上几滴:殊不知,这样处理对孩子危害很大。

滴鼻净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急性、慢性鼻炎和鼻塞的常用药物,婴幼儿鼻黏膜血管丰富,滴药后易被吸收,如滴药过多,会引起婴儿中毒,中毒后会出现嗜睡、抽泣样呼吸、面色发绀、出冷汗、四肢发冷、心动过缓、体温过低、尿少和腹痛等症状。

婴儿鼻塞如无其他全身症状,应首先用棉签清除鼻涕和异物,如仍不通,鼻塞严重,可滴少许薄荷油,也可以用0.5%麻黄素或呋喃西林溶液点鼻,每次1滴,间隔不应少于4小时。

■ 小儿不宜滥用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

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都是氨基糖首类(耳毒性的)抗生素,能使听神经和肾脏产生不良反应。可导致耳聋、耳鸣以及肾功能损害,儿童尤应注意。

目前有些地区的有些孩子伤风感冒之后,打了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结果感冒好了,耳朵却聋了,造成了终身的遗憾。这些教训不能不提醒家长及医务人员注意,不该用的绝对不用,可用可不用的尽量少用。新生儿尤其忌用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

■ 婴儿不宜乱服止泻药治腹泻

有一种婴儿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母乳喂养的婴儿,尤其是初生的新生儿,症状是大便稀薄。每日4~6次,多者可达10余次,便质有奶块或少许透明黏液。

有些家长急于给婴儿服用止泻药和消化药,这种做法不但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对小儿的身体不利。

人工喂养的婴儿出现腹泻也不能随便用止泻药。因为腹泻是一种症状,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人体通过排便可以把肠道内的微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有利于病因的消除,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腹泻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如用了止泻药,会使肠蠕动减少,细菌、毒素在体内增加,容易引起中毒。

因此,腹泻要采取对因疗法,如果是疾病引起的,就应积极予以治疗;如果属于婴儿生理性腹泻,就不必用药。

■ 少儿不宜有咳就止

咳嗽是小儿秋冬季节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在治疗小儿咳嗽的过程中,切记不要盲目止咳。

因为,从生理上说,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起着清洁呼吸道使其畅通的作用,只要将痰液排出,咳嗽往往会自行缓解。而止咳药之所以能止咳,是因为它作用于咳嗽中枢、呼吸道感受器和感觉神经末梢,抑制咳嗽反射。

但是,由于小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咳嗽反射较差,加上支气管管腔狭窄、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痰液不易排出,如果盲目服用止咳剂,就会造成痰液大量滞留在呼吸道内,引起气管阻塞,出现胸闷难受、呼吸困难、脉搏加快等现象,甚至继发成细菌感染,引起心力衰竭等病症。

因此,小儿只要不是过于频繁、剧烈的咳嗽,不要盲目止咳,过早使用止咳药。

■ 婴儿不宜多喝止咳糖浆

小儿止咳糖浆是一种家庭常备药,由于此药味甜,小儿喜欢喝,一些年轻的父母也误认为小儿止咳糖浆能止咳又无毒,多喝点好得快,常常过量地给小儿喝,这种做法对孩子是非常有害的。

有的小儿由此出现了不良反应,如头昏、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等,还可出现大脑兴奋,如烦躁和失眠等;影响了小儿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因此,小儿服用止咳糖浆不宜过多,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

■ 不宜给婴幼儿滴氯霉素眼药水

氯霉素眼药水是眼科常用滴眼剂。但它和氯霉素针剂—样,也有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灰婴综合征”的危险。婴幼儿的造血组织十分娇嫩,氯霉素眼药水杀菌能力很强,还十分具有刺激性,会对婴幼儿娇嫩的造血组织形成损坏。

用氯霉素滴眼,药物很快会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进行性贫血、出血倾向和反复感染,甚至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若血中氯霉素浓度过高,会损害心肌组织,引起循环衰竭,导致“灰婴综合征”,表现为腹胀,面色青灰,体温降低和休克,死亡率非常高。

婴幼儿如果长期滴用氯霉素眼药水,会引起不良后果。

■ 婴幼儿不宜服用速效感冒丸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发育完全,速效感冒丸含有咖啡因和扑热息痛,咖啡因可引起小儿惊厥,扑热息痛在体内的代谢产物能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载氧功能,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对婴幼儿的肝功能损害极大。

■ 婴幼儿不宜用药过量

婴幼儿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倘若用药过量,会引起药物积蓄中毒。若是服用酸、碱类药物,比较容易发生酸血症或碱血症;若服利尿剂,则容易产生低钾低钠;若用抗生素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婴幼儿在用药时要特别慎重。

■ 新生儿房间不宜夜间长开灯

昼夜不分地经常处于明亮光照环境中的新生儿,往往出现睡眠和喂养方面的问题。研究人员将40名新生儿分成两组,分别放在夜间熄灯和不熄灯的婴儿室里进行观察,时间均为10天,结果前者睡眠时间较长,喂奶所需时间较短,体重增加较快。

有关专家认为,新生儿体内的自发的内源性昼夜变化节律会受光照、噪声等物理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昼夜有别的环境对他们的生长发育较为有利。

■ 不宜阻止婴儿正常啼哭

婴儿啼哭并不是坏事。现代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宝宝,有些年轻的父母不让孩子哭一声,生怕孩子哭坏了。殊不知,完全不让孩子啼哭反而会影响婴儿的健康。

婴儿期啼哭是全身性的健身运动。婴儿的正常啼哭可以帮助清除肺内黏液,因为黏液会严重影响婴儿的正常呼吸。婴儿啼哭时,呼吸系统运动量增大,增加了肺活量,还可促进婴儿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通常来讲,婴儿啼哭会本能地调节,当婴儿觉得哭累了时,自然就不再啼哭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婴儿饥饿时也会啼哭,这时应哺乳或喂食物;有的婴儿撒尿拉屎也会啼哭,这时就应立即换尿布。如果不是以上原因,而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啼哭,就应及时诊治。如果婴儿哭得厉害或哭得时间过长,则应将婴儿抱起,轻轻拍打背部,使之安静下来。

■ 不宜搂睡婴幼儿

孩子一出生,就要尽可能地单独睡在小床上,有困难时即使和大人同睡一张床,也应单独睡一个“被窝筒”。有的妈妈十分疼爱自己的宝宝,常常搂着孩子睡觉,以为这样便于照顾孩子,防止孩子着凉。其实,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健康是有害的。

因为人的脑组织耗氧量最大,成人脑组织耗氧占全身耗氧量的1/5,婴幼儿更高达1/2。搂着孩子睡时,孩子的头常常捂在被窝里,被窝里的空气很污浊,使之处于供氧不足状态,睡不稳、做噩梦、爱哭闹等,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要是家长白天太累了,睡得太沉,还容易把孩子压着。

所以,要让孩子自己入睡是正确的做法,既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还可以减少对大人的依附性。

■ 不宜拍打婴幼儿的后脑

后脑和脊椎骨的椎管内有中枢神经和脊髓神经。如果用力拍打婴儿的后脑,则会产生压强和震动,很容易使孩子的中枢神经受到损害。所以,不宜拍打孩子的后脑。

■ 不宜让婴幼儿睡空调房

婴幼儿是不宜睡空调房的。

因为婴幼儿呼吸道的发育尚未完善,生理功能尚未健全,很易因冷热失调而致病;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全,对冷较敏感,容易受凉感冒;空调房间空气不新鲜,负氧离子数量明显减少,阳离子过多,病原微生物易滋生繁殖,常可侵犯婴幼儿而使其致病。

■ 给小儿喂药不宜“灌”

有些家长对不肯吃药的孩子采取捏鼻子硬灌喂药的办法,这样做很危险。

因为气管与食管相隔仅0.5厘米,呼吸时主要用鼻,其次用嘴。若孩子的鼻子被捏住了,就得靠嘴呼吸,而小孩吸气是每分钟30次左右,如正好小儿嘴吸气时投药,药物就有可能呛进气管,有时甚至造成婴儿窒息,严重时还会危及孩子生命;还有时孩子容易被水呛着,尤其是患肺炎的孩子被药水呛着以后,会大大加重原来的病情。

所以,给孩子喂药,只能采取诱导劝说的方法,鼓励孩子自己吞服,同时尽量消除小儿的恐惧心理,绝对不要捏着孩子的鼻子强行喂药。

■ 婴幼儿不宜睡弹簧床或软床

许多人认为婴儿睡软床会很舒服,其实,这样做有很多缺点。

儿童的骨骼较软,可塑性大,如果长期睡弹簧床或软床就会有碍脊柱的生长,破坏脊柱正常的生理性弯曲,引起驼背、脊柱畸形或腰肌劳损,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原因在于:

在软床上睡觉,尤其是仰卧唾时,增加了脊柱的生理弯曲度,使脊柱附近的韧带和关节负担过重,时间一长,容易引起腰部不适和疼痛,

床铺过软也容易养成蒙被睡觉的习惯,因棉被阻止了空气的流通,时间一长,被窝里就会缺氧。此时,熟睡中的幼儿会突然感到胸闷、气急,有的还会出现多梦、噩梦、惊叫等现象,使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

此外,由于婴幼儿骨骼硬度小,容易弯曲变形,长期在软床上侧睡,很容易造成脊柱侧突畸形。

所以,不宜让婴幼儿睡弹簧床或软床。

■ 新生儿睡眠姿势不宜固定不变

新生儿基本上都处在睡眠或半睡眠状态,在1周岁以内的孩子,虽然他的头占身体的比例不小,但是,头部的骨缝却没有长在一起,头盖骨还不硬,所以采取什么样的睡姿更有利于健康就变得非常重要。

如果因睡觉时始终或经常向一个方向睡,就会因头部的重力作用,使总靠枕头的那一侧的头骨被压平,如果枕头再硬点。就更容易压平了。1周岁以内的孩子,如果总是脸朝上睡觉,虽然不会造成头形两侧不对称或脸蛋不对称的毛病。但是,后脑勺会因为头部重力的作用而变得扁平:后头顶向两侧隆起,形成一个圆馒头似的头形。

总朝左侧睡觉的孩子,左侧头部就要较右侧头都偏平,左脸蛋也较右侧瘦窄,左耳朵也被压得平展,总朝右侧睡觉的孩子,右侧头部和睑蛋,耳朵形状就不如左侧丰满,长大以后就是个偏脸人.影响外观仪表。如果这几种固定的睡觉姿势,在1周岁内没有得到纠正的话,以后头骨缝一闭合,就容易形成头骨不端正了。

所以,睡姿是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新生儿的睡姿不要老朝一侧卧,应经常变换体位,让孩子既朝左躺,也朝右躺,也朝上睡,经常为宝宝翻身,变换体位,更换睡眠姿势。吃奶后不要仰卧,要侧卧,以减少吐奶。左右侧卧时要当心不要把小儿耳郭压向前方,否则耳郭经常受折叠也易变形。孩子躺着玩、看东西,听音乐、采光等,都要经常变换方向。

■ 新生儿发热时不宜用退热药

新生儿比较容易发热,这是由于新生婴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保暖、出汗、散热功能都较差。

若出现发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不宜应用退热药(如阿司匹林,小儿退热片、APC等)。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很差,在服用退热药后:常可使体温突然下降,出现皮肤青紫,严重者还可出现便血、吐血、脐部出血、颅内出血等,可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因此,对发热的婴儿应给以精心细致的护理:

1.新生儿高热时千万不可用厚被包裹,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进一步升高。

2. 若新生儿体温较高,超过39℃,可应用物理降温法。如:暴露肢体、枕冷水袋、乙醇擦身等给婴儿退热。

3.可给新生儿多喂些温开水或葡萄糖水,以祛除体内毒素,防止脱水。

如果经过上述处理后,仍不能降温,并且有咳嗽、呼吸困难、精神差、不吃奶及热性惊厥等情况时,应及早送医院,请医生给予诊治。

■ 不宜挤新生儿乳头

有些新生儿会有乳房肿胀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况,乳房增大在出生后8~10天最明显,一般2~3周后自然消失,但个别的时间要长一些,可达3个月之久。这是由于胎儿通过胎盘接受两种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突然中断造成的。

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千万不要挤压新生儿的乳房,因为挤压后,会引起皮肤破损,皮肤上的细菌便可乘机侵入乳腺,引起乳腺发炎化脓,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其结果非常严重。即使不发生细菌感染,用力挤压也有可能损害乳房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 新生儿种卡介苗时的不宜

如果新生儿出现下述情况,就应暂缓接种卡介苗,以免对健康造成影响。

1.婴幼儿体温超过37.5℃时。

2.早产儿及难产儿。

3.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分娩创伤者。

4.婴幼儿患有脓疱病、全身湿疹等影响全身的疾病时。

当出现以上上情况时,应在适当的时机,征求医生的意见以选择合适的时间补种卡介苗。

■ 婴儿不宜忽视预防接种“七种苗”

预防接种能避免婴儿患多种危险性疾病。所以,必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不能马虎从事。

婴儿应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按规定完成预防接种:通常预防接种“七种苗”,能预防九种病;它们是:卡介苗,预防结核病;麻疹疫苗,预防麻疹;脊髓灰质炎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型脑炎疫苗,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流脑疫苗,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以下几点是接种疫苗时需要注意的:

1.并不是每个婴幼儿部可以预防接种的,如患心、肝、肾疾病或患结核病、大脑发育不全、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和曾经预防接种后发生过敏者,就应禁忌打预防针;接种部位患有皮肤病或发热体温超过37.5℃以及重病、久病初愈者,也应暂缓接种;腹泻严重的不能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

2.有些婴儿由于体质过敏,在打针后可能发生皮疹、瘙痒,局部红肿、起水疱等,不必担忧和惊慌,遵医嘱即可。极少数婴幼儿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送医院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