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细说万事之谜
4784600000024

第24章 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1)

■ 中国为什么又称“华夏”

“华夏”作为中国的另一个名称由来已久,但“华夏”的来历如何,学者们却有着不一样的说法。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最早的先民是生活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夏族,后来四处迁徙,其中东迁中原的称为东夏或华夏,西迁甘肃一带的称为西夏或蛮夏。华夏是用来区别蛮夏的名称,代表先进之意。久而久之,它就成了中国的同义语。

另一种观点认为,服饰精美称为“华”,有礼仪称为“夏”,所以我们的先民就自称为“华夏族”。同时他们认为自己居于中央之地,而野蛮人居于四面,所以“华夏”又称中国。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夏朝是第一个正式建立的王朝,影响巨大。周人以夏的继承者自居,所以华夏一词首先出现在《周书·武成》中。夏、周以中央大国自居,所以夏有中国之意,但为什么与华相连,又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华带有赤的意思,周人崇赤,所以称华夏;二是说华和夏的古音相近,由于夏字频繁使用,两者就结合起来连读了。

■ 九州是禹划定的吗

我国自古就有华夏、神州、赤县、九州等名称。然而,“九州”的来历是怎样的呢?

《尚书·禹贡》称:“九州”来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是大禹把中华大地划分成冀州、青州、豫州、扬州、徐州、梁州、雍州、兖州、荆州等九州。

然而,一些古文献所记九州的名称并不一致。《周礼·职方》所记九州,有幽州、并州,而无徐州、梁州;《尔雅·释地》有幽州、营州,而无青州、梁州;《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幽州而无梁州。

古文献存在不同的记载,世间就出现“三代九州”的概念,即《尚书·禹贡》所记为夏九州,《周礼·职方》所记为周九州,《尔雅·释地》所记为殷九州。由于九州名称不一致,于是产生了大禹究竟有没有划定九州的疑问。

肯定禹划九州的主要记载,有《尚书》、《左传》、《诗经》、《山海经》、《淮南子》、《史记》及传世《齐侯钟》、《秦公簋》等青铜器铭文。这些文献均肯定禹划定九州确有其事。

然而,近代有学者认为,大禹只是神话中的人物,是主管山川田土的神,不可能治水,更不可能划定九州,无论如何,遍治四方名山一事,在禹的时代决计不是人力所能的。进而考证《尚书·禹贡》中提到的地名、山川名,都是战国时代才出现的。《尚书·禹贡》作于战国时代,因此禹划九州的事,就纯属后世附会,纯属神话。这样看来,禹根本没有划定过九州。

■ 勾践卧薪尝胆有无其事

关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可谓尽人皆知。传说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为了不忘耻辱,立志复仇,他在屋顶上面吊了一个苦胆,无论是出是进、是坐是站,就连吃饭睡觉,也要尝一尝苦胆之味,他还睡在硬柴堆砌的“床”上,以此锻炼自己的筋骨。最终,越国打败了吴国。后来,“卧薪尝胆”演变成了一句成语。

但勾践是否真的采用过卧薪尝胆的方法来激励自己呢?《左传》和《国语》成书年代较早,记载的史实也较为可信,但两本书均没有记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行为。

在《史记》中的《越王勾践世家》里,司马迁也只说勾践尝胆而未提卧薪。东汉时期,袁康、吴平所作《越绝书》中卧薪、尝胆都未提及;赵晔作《吴越春秋》则说勾践尝胆,并睡“蓼”这种苦菜铺成的床,也不是说勾践卧薪。

有人考证,在北宋苏轼所写的《拟孙权答曹操书》中,“卧薪尝胆”首次被作为一个成语来使用。信中的内容与勾践无关,而是设想孙权在三国平分天下时曾“坐薪尝胆”。南宋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曾经谈到“坐薪尝胆”的事情,但说的却是吴王。

后来,南宋的真德秀在《戊辰四月上殿奏札》、黄震在《古今纪要》和《黄氏日抄》两书中,才将卧薪尝胆说成是勾践的事。直到现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才广为流传。但其真实性却需要考证。

■ 秦始皇有没有“坑儒”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统一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继而又采用李斯“焚书”的建议,将诸子百家著作和其他典籍,统统焚毁。

秦始皇“坑儒”是“焚书”的继续,但坑杀的是方士还是儒生,在学术界则一直存在分歧。

“坑方士”发生于始皇三十五年(公历)。侯生与卢生当初是秦始皇身边的方士,由于长期为秦始皇求仙人和仙药,却始终没有找到,而心急如焚,忐忑不安。因惧怕秦国的刑法,二人悄悄出走。秦始皇听说后十分恼怒,于是对所有在咸阳的方士进行审查讯问,希望找出逃跑的侯生与卢生。方士们为保全自己的性命,只得相互告发,秦始皇最后将圈定的460余人,都在咸阳挖坑活埋。

因此,有人说,秦始皇“坑儒”,实则上是“坑方士”。当然,不能说被杀的460余人中没有儒生,而全是方士,但是由其代表人物可推知,被杀的主体应该是方士。

但从秦始皇长子扶苏的进谏“众儒生都学习孔子的学说”来看,秦始皇又好像坑杀过儒生。

究竟秦始皇有没有过“坑儒”之举,这还有待于人们继续探索。

■ 秦始皇是不是兵马俑的主人

1974年3月,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临潼县的秦始皇陵东侧发现了大型兵马俑,从此这儿游客如云。秦兵马俑以其布局严整、结构奇特的壮观景象,引起国内外学者、专家和旅游者的高度重视和兴趣。

很多人认为兵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一般学者均认为,这是秦始皇的从葬俑。如此气势磅礴的地下军阵,也只有秦始皇这个千古一帝才配拥有。

但是,近年来在学术界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兵马俑的大量武士身着软袍,却无护身铠甲,不像是一支精锐的作战部队,说这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令人费解。

其次,兵马俑排的是车战阵势,但史书记载,秦代已不流行车战,取而代之的是步战、骑战;还有,秦始皇作出了崇尚黑色的规定,秦国的衣服、旗帜等都用黑色,而俑坑里的武士俑或穿大红大绿战袍,或着蓝、白、紫等杂色长裤,如此违抗秦始皇所定之制,岂不又是令人费解之事?

根据这些令人费解的现象,有人提出,秦兵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秦昭襄王的生母宣太后。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秦兵马俑坑的营建年代应向前推半个世纪。

■ 有无徐福东渡这回事

徐福是秦始皇时期的一位方士,专门从事求仙、炼丹一类的活动。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乘船泛海东渡,成为迄今有史记载的东渡第一人。徐福从此一去不返,他的下落也成为一个历史之谜。

很多人认为,徐福东渡是去了日本,也有人说他是去了台湾,还有人说他是去了琉球,甚至有人说徐福是去了美洲、吕宋、海南等。但在日本,徐福被尊为农耕神、蚕桑神和医药神。纪念徐福的祭祀活动在日本也历千年而不衰,现在在日本,还有诸多的徐福遗迹。

对此,有一些学者,特别是一些日本学者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徐福东渡只是一个传说,甚至怀疑历史上并没有徐福这个人,认为在日本的遗迹是后人伪造的。然而,在《史记》里,司马迁把徐福记为“齐人”。20世纪80年代,发现徐福的故里在江苏省赣榆县,在徐福村,考古专家还找到了有关徐福东渡日本的大量史实。

当然,要对这一悬案作出最后定论,还有待考古学家进一步的研究。

■ 项羽不肯过江东之谜

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项羽,本是一位军事奇才和绝代猛将,但却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在与刘邦的楚汉相争中落败,垓下被围,直至全军覆没,只带十余骑逃至乌江。但是,项羽为何不渡乌江,反而自刎身亡呢?

《史记》载,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以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为八千人渡江而西,今天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既而“子弟散”,于是项羽自刎。

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历来被大家认为是项羽自刎的原因,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们认为,固陵战败后,项羽连连败退,退到垓下,垓下突围又逃往东南,一路狂奔,渡淮之后从骑仅百余人,至阴陵又迷了路,问一农夫,结果被骗,身陷天泽,被汉军追上。在如此糟糕的境地,他都没有自杀。

渡淮后,他反而在东城,将仅剩的二十八骑组织起来再与汉军厮杀,又亡两骑,这时候项羽仍欲“东渡乌江”。至乌江边上才羞愧自杀,其羞愧之心来得太突然,也不合情理,很可能是司马迁为使情节完整而下笔渲染的。

也有人认为,项羽不渡乌江是为天下苍生着想,他认为“楚国久相持不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鞍漕”,“天下匈奴长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说明他早有结束战争的想法,垓下被围,失败逃走,项羽只有牺牲自己以结束数年的残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两千多年来,无论文人骚客,均对项羽不渡江给予极大的关注,但事实如何,至今仍未有定论。

■ 李陵投降匈奴之谜

李陵是西汉著名将领,飞将军李广的孙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他年轻时为侍中建章监。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大军被匈奴困于汗山,汉军死伤惨重,李陵兵败被俘。此时,边关盛传李陵投降了匈奴。

汉武帝听说此事后,非常恼怒,群臣也骂李陵不忠,唯独太史令司马迁却始终坚持说:“李陵忠诚信义,作战勇敢,转战千里,如今身陷匈奴,他之所以不死,估计是想留着有用之身再为汉朝立功。”

可是,汉武帝却听不进去,司马迁也因此获罪,被处以宫刑,使得司马迁从此专心致志撰写《史记》,不再过问政事。

李陵被匈奴擒住以后,数年内杳无音信,后来朝廷曾派公孙敖带兵去设法抢回李陵。公孙敖去匈奴后无功而返,为了回复皇上、完成任务,他谎称李陵在匈奴练兵准备攻打汉朝,汉武帝因此大怒,诛杀李陵母亲、弟弟及妻儿。其实,据考证,替匈奴练兵的是早年投降匈奴的汉都尉李绪,而并不是李陵。

后来,苏武出使匈奴,李陵宴请苏武,曾吟了一首《别歌》:“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颓。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一曲歌罢,李陵朝着南方跪拜不起,苏武望着他,叹息不止。这足以说明,李陵即便是降了匈奴,其目的仍是想为汉朝效劳。

■ “汗血宝马”今何在

自汉代以来,西域汗血马的神话流传了一千多年。传说它前脖部位流出的汗呈血色;史载汗血马“日行千里”,又名“大宛马”、“天马”,为了得到它,汉武帝曾两次派兵远征大宛。

汗血马从汉朝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曾兴盛上千年,但是到后来消失无踪。汗血马去了哪里呢?为什么它会流“汗血”?

中国学者研究指出,汗血宝马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存在的。它就是现今存在于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的一种被称为阿哈马的马,目前有上千匹。

相关专家指出,汗血马虽然速度较快,但是它体形纤细,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大将骑马作战更愿意选择粗壮的马匹,这也是汗血马在中国消失的原因。同时,古代作战用的马匹多数被阉割,使一些优秀的战马失去了繁殖后代的能力。

《史记》载,“汗血宝马”不但能日行千里,更会从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样的汗液。据此,有关动物专家猜测,汗血马毛细而密,这表明它的毛细血管非常发达,在高速奔跑之后,随着血液增温5℃左右,少量红色血浆从细小的毛孔中渗出也是极有可能的。

但有关专家指出,阿哈马“流汗如血”只是极个别现象。据说,外国专家曾认为“汗血宝马”流血是受到寄生虫的影响。传说,土库曼斯坦有一条神秘的河,凡是喝过这里河水的马在疾速奔跑之后都会流汗如血,如今这条河已经无从寻找。这种“寄生虫”到底是何方神圣现在也无人知晓。

对此,有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南京农业大学郑亦辉教授认为,“寄生虫说”很难成立。如果是寄生虫引起了“汗血宝马”流汗如血,那它为什么不随时流汗如血,而偏在疾速奔跑之后流?

此外,有专家认为,“汗血宝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只是传说。一般的马只能日行150千米左右,最多日行200多千米。现在公认,速度最快的马是纯血马,1分钟能跑1000米,但这样的速度只能在训练场或赛马场坚持一两分钟,时间一长,马就可能累死。汗血马奔跑速度较快,跑完1000米仅需1分零5秒。

■ “三顾茅庐”是真是假

“三顾茅庐”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说的是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曾经三次去诸葛亮居住的茅庐相请,最终请得诸葛亮诚心辅佐刘备。但是,究竟有没有“三顾茅庐”这回事呢,学术界说法不一。

《三国演义》中对于“三顾茅庐”的故事有绘声绘色的描述,但《三国演义》毕竟是根据陈寿《三国志》的记载,加以艺术构思而创作的,其真实性本就不高。不过,在诸葛亮自己所写的《出师表》中有这样一句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三顾茅庐”,根据诸葛亮的叙述,似乎确有其事。

不过也有人认为,没有“三顾茅庐”这回事,诸葛亮是“自请相见”。他们认为,诸葛亮是位胸有宏图之士,刘备请他出山,当然正合其意,他岂能大摆架子。

而且,诸葛亮当时27岁,与刘备的身份、地位相差悬殊,刘备不可能屈尊去拜访他。证据就是三国时期的鱼豢在《魏略》中说,刘备屯兵樊城时,曹操已统一黄河以北,荆州刘表性情懦弱,不晓军事,难以抵抗。军事危急,诸葛亮于是主动去见刘备,陈述大计。而刘备一开始对诸葛亮很轻慢,后来因见他见识卓越,才改变态度,对他尊重起来。西晋司马彪《九州春秋》的记载也大同小异。

同时,也有人提出,诸葛亮“自请相见”和“三顾茅庐”都是真实的,只不过时间不一样而已。建安十二年,诸葛亮初见刘备,刘备并没特别器重他,至建安十三年,徐庶举荐时,刘备才亲自“三顾茅庐”相请诸葛亮。

■ 曹操赤壁战败之谜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在《三国演义》中有绘声绘色的描述,说是公元208年,曹操屯兵赤壁,被刘备、孙权用“火攻”之计杀得大败。一直以来,学术界也认同这一看法,但后来,不断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陈寿的《三国志·魏书·武帝本纪》中并未提到赤壁之战中孙、刘联盟采用火攻之事。《三国志》中另一处记曹操给孙权的书中也写到,赤壁战败,是因为曹操军中流行急性血吸虫病所致。

有关学者指出,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曹军训练水军时正值易染病的季节。士兵们感染上此病后,经过一个多月的潜伏期,到冬季交战时正好发作。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

那么为什么交战双方处在同一环境中,孙、刘联军却没有流行血吸虫病呢?这是因为孙、刘联军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对血吸虫病有较强的免疫力,士兵感染的血吸虫病多数是属于慢性的,急性期早已过去,特别严重者也早已死亡。而曹军多为北方人,对此病免疫力差,因此极易突然发作。

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他们认为曹操训练水军是在黄河以北的邺(今河南安阳县境),那里没有血吸虫病,而且曹操紧紧追赶刘备,在赤壁停留的时间短,加之曹操的水军大部来自于刘表部,他们是湖北人,具有免疫力。因此,曹军仍是被“火攻”打败的。

■ 曹操陵寝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