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细说万事之谜
4784600000016

第16章 追寻宝藏文物的秘密(2)

由于金缕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有非常严格的制造工艺要求,汉代的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东园”。这里的工匠对大量的玉片进行选料、钻孔、抛光等十多道工序的加工,并把玉片按照人体不同的部分设计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再用金线相连。

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的费用几乎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到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从此玉衣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汉墓中所发现的玉衣已在10件以上,其中河北省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两件、定县西汉中山孝王刘兴的一件、江苏省徐州市东汉彭城靖王刘恭的一件、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刘交的一件、安徽省亳州市东汉末年曹操的宗族曹某的一件,共6件,已经完全复原。

以满城汉墓的两件为例。刘胜的玉衣共享玉片2498片,金丝重1100克;窦绾的玉衣共享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惊人的。从外观上看,玉衣的形状和人体几乎一模一样。

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根据当时的生产水平,制作一套金缕玉衣是十分不易的。

从遥远的地方运来玉料,通过一道道的工序把玉料加工成为数以千计的、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的小玉片,每块玉片都需要磨光和钻孔,大小和形状必须经过严密的设计和细致的加工,编缀玉片还需要许多特制的金丝。由此可见,制成一套“金缕玉衣”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惊人的。

穷奢极欲的皇室贵族,迷信“玉能寒尸”。为使其尸体不朽,他们用昂贵的玉衣做殓服,且使用九窍器塞其九窍,可谓费尽心机。但结果适得其反,由于金缕玉衣价格昂贵,往往招来许多盗墓贼。

其实,即使那些盗墓贼没有光临,当考古工作者打开那神秘的洞室时,企求“金身不败”的墓主人已化作一捧泥土,剩下的也就是一具精美绝伦的玉衣了。这些仿佛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千百年来破灭的神话。

■ “天圣铜人”今何在

“天圣铜人”,是在宋代天圣年间,由名医王唯一主持设计、铸造的两座同常人一样高的精制铜像,它们是用于研究针灸的铜人。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这两座铜像的造型是裸体的男人,制作它们用的是精铜,设计精巧无比,制作出神入化。铜人的表面精准地标明了人体的经络,没有丝毫差错;而且铜人不是中空,内部也是照真人的五脏六腑设计的。

“天圣铜人”集我国古代医学文明和铜雕铸文明于一身,是祖国医学文物中的上乘之作,堪称“国宝”。

然而,它们也和我们中华民族的许多国宝一样,命运坎坷,现在早已去向不明了。

它们于1027年问世,1228年铜人之一被金人掠走。后蒙古灭金,这座铜人又成了蒙古人的战利品,其后另一铜人也被蒙古人获得。1279年,两座铜人被放在元大都三皇庙中的神机堂内供人参观。但随着以后朝代的更替,战乱频繁,两座铜人又几经易手,最终下落不明。

史学界一直不甘心失却了这两座中国最早的精制针灸铜人,所以一直在探究它们的下落。

现在,就有人认为,两座天圣铜人之一已经毁于战火,侥幸保存的那一座,几经辗转流入日本,就是今天存放在日本东京博物馆的那座古代中国针灸铜人。日本方面有关史料中,都一致承认,这具古代针灸铜人来自中国,而且年代久远,还具有古代文献中描述的天圣铜人的基本特征。

可是,有为数不少的学者反对这种看法。他们认为,日本的那座铜人是由12个断片缀合而成,而《齐东野语》中却记载铜人为“背面二器相合”。

其次,史料中的天圣铜人的腧穴是“窃而达中”,意思是如果扎准了就能刺进铜人的体内,而且“针入而汞出”则说明铜人内可贮水或其他液体。可是,日本的那具铜人,中间是不能贮水的。而且,日本的铜人有365个穴位,比宋代和元代的医典多出11个穴位,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这些争论实际上已经排除了天圣铜人在日本的说法。

可是,天圣铜人的下落到底在哪儿呢?现在仍然是待解之谜。

■ 铜奔马之谜

1969年10月,在甘肃武威的一座东汉时期的张姓将军墓中出土了一件汉代青铜奔马俑,这是件具有极强艺术感染力的古代艺术佳作。

整件铜奔马雕像造型轻盈,各部位比例适中,它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身形雄骏,一副风驰电掣般奔驰的形状。而且,马身上没有辔头、鞍镫、缰绳,体现的完全是一种自由奔放的境界。观赏者们无论从雕像的正面、侧面,还是从整体上都会感觉到那种雄健、自在、超然的浪漫情调。

更妙的是,马的后足恰巧踏在一只正在收缩着翅膀在空中疾飞的鸟背上,既表现了创作者的浪漫主义意识,又将铜马俑的重心牢牢稳住,显得极为精巧。

正是根据奔马俑的这种造型,人们把它称之为“马踏飞燕”,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浪漫主义情调。

可是,史学家却从此面对着一个难解之谜,这具艺术珍品的原型到底是一匹什么马呢?

最初,专家学者们仅仅把它看做是一种造型生动的良骏。据传,周穆王有8匹骏马,号称“周室八骏”,其中一匹名为“翻羽”,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匹飞驰速度比飞鸟还快的马。

然而,研究人员不久发现,奔马俑的右后蹄下踏的不是燕子,而是一种神鸟“龙雀”,它绝不应是一匹奔马所踏之物。这样一来,这匹马就应该是一匹非凡之物才对。

于是,一些学者提出,这形神俱妙的古代艺术品刻画的是一匹遨游太空的“天马”。据史书记载,汉代产自大宛的良种汗血马就被称作“天马”。

奔马俑和汗血马似乎有关,可是,这种说法也难解释某些史料中的记载。东汉张衡《东京赋》中称,龙雀和天马当时在王宫内是地位对应相当的铜制陈列品,而这具奔马俑却是马在龙雀之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于是,又有人提出了一种新见解,认为铜奔马是一具马神的塑像。

只可惜,目前这些解释都仅仅是推测,没有找到足够的史料佐证。

■ 木牛、流马真面目之谜

《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运粮伐魏的故事,情节离奇。有很多人认为这是罗贯中虚构的情节。但史书《三国志》和《诸葛亮集》记载,诸葛亮确实制造过木牛、流马。只不过木牛、流马在宋元二朝就开始被神话,到了明人罗贯中笔下,就更加神乎其神了。

因为《三国志》和《诸葛亮集》上没有木牛、流马的图样,也没有传至今日的实物,这使得它的真面目显得更加神秘莫测。现在对木牛、流马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木牛、流马是新颖的自动机械,南朝的祖冲之曾模仿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制作了运器。

第二种说法认为木牛是独轮车,流马是四轮车。因为《三国志》中说木牛和流马是两种运输工具。

第三种说法认为木牛、流马是一物,是经诸葛亮改进的普通独轮推车或四轮车。根据是成都羊子山2号汉墓出土的“骈车”画像砖,这个画像砖右下角有人推独轮小车的形象。

由于资料少,木牛、流马是何物。至今仍争论不休。

■ 北京猿人化石下落难明

我们都知道,北京周口店一带,生活着最早的一批人类——北京猿人,他们生活在距今五六十万年前的时代。192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前,科学家就在周口店发掘到了一批珍贵的北京猿人化石。

当时,这一发现令世界为之轰动,北京人化石在丢失前,一直保存在美国创办的北京协和医院的保险箱中,由瑞典著名的人类学家魏敦瑞进行研究。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侵入中国领土,协和医院变得不再安全。1941年,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协和医院将北京猿人的5个头盖骨、15块头骨碎片、14块下颌骨及锁骨、大腿骨、上臂骨、牙齿等147块化石,全部用擦镜细棉纸包好,装进两只木箱,送入美国大使馆,准备随美国海军陆战队运到美国保存。

但是,从那以后,这一中国的国宝就下落不明。二战结束后,有关人员也进行过多方查找,但时至今日,北京猿人化石仍然没有找到。

对于北京猿人化石的下落,目前有如下几种猜测。

一种说法认为,化石在秦皇岛被运上“哈里森总统”号邮船,但在出海后遭到日军袭击,邮船被日本人俘获,化石落入日军之手,被秘密带到了日本,后来几经易手,下落不明。

另一种说法认为,邮船在向美国行进的途中,遭遇风浪后,化石与邮船一起沉入了太平洋。还有人认为日军在协和医院劫走了化石,并被带到了日本。

另有人认为,化石根本就没有运走,仍埋藏在原美国大使馆的后院内。

那么,化石究竟到哪里去了,至今还没有定论。我们期待着这一国宝能够早日重见天日。

■ 拉美西斯大帝木乃伊

拉美西斯大帝的木乃伊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木乃伊,在世界十大木乃伊中排在首位。这具木乃伊的发现,引起了全世界有关专家学者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拉美西斯木乃伊除了引导科学家分析研究古埃及历史之外,还引导科学家进行了一项空前的试验,即用现代科学方法复制古老的埃及木乃伊技术。

公元前13世纪,拉美西斯二世在位长达67年。埃及在他的统治下空前繁荣,无论是威望还是财富在当时的世界上都首屈一指。他功勋卓著,被历史学家奉为“大帝”。他有150个孩子。

拉美西斯在96岁时去世,防腐工匠的职责就是保住他的身体,以便他在死后使用。拉美西斯二世的尸体被精心修饰,它的奢侈程度超乎任何人的想象,尸体所穿的服饰也异常华美。然而多年来,考古学家一直找不到拉美西斯的尸体。

由于盗墓者的光顾,一些法老的木乃伊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已消失。但是还好,拉美西斯的尸体只是在一座秘密陵墓中躲藏了3000年,并没有消失。当时的祭司把它和其他一些法老的木乃伊秘密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尽管躲藏了3000年,但它最终还是没有逃过尘世的惦记和骚扰。18世纪晚期,长岛大学波斯特分校埃及古物学者伯瑞尔终于找到了这具木乃伊。经过对这具木乃伊的长期研究,科学家最终解开了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秘密。

根据这一研究成果,现代人可以了解古埃及人的健康状况,了解古埃及最富有的成员所吃的食物……

■ 奥兹冰人木乃伊

奥兹冰人木乃伊在十大木乃伊排行榜中占据第二位,这是一具有5300年历史的木乃伊,于1991年被两名德国人在意大利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区发现。当时,他是一具身体扭曲、脸朝下躺在冰雪中的尸体。根据他被发现的地点,这个冰人被称为“奥兹”。

这具木乃伊所在的位置让人们推断:这个冰人不是因为意外死在那里的。据科学家研究发现,他是在一个冰冷的史前世界被谋杀的。

奥兹冰人年约45岁,身上有很多文身,对于当时恶劣的环境来说,他的服装显得较完整。他身体上皮肤的毛孔仍清晰可见,甚至连眼球都保存完好。他有159厘米高,身上穿着由羊皮、鹿皮和树皮及草制成的三层服装,戴着帽子和羊皮护腿。他身旁还放置了一把铜制的斧头和一个装有14支箭的箭袋。

奥兹身上最令人吃惊的莫过于那把铜斧。因为科学家们一直以为人类在4000年前才掌握这样的熔炉及成型技术,而奥兹的时代,距今有5300年。

对于奥兹的死因,科学界一直存在争论。科学家发现冰人的左肩下有一枚箭头,因此有研究人员称,冰人很可能是死于战争,因为他身上武装着斧头、刀和弓箭。

奥兹冰人的意义在于它出现在冰雪中,并且牵涉到一桩5300年前的谋杀谜案,因而备受科学家的重视。

■ 丽亚切海底铜像之谜

1972年8月26日,意大利化学家马里奥蒂尼在丽亚切海滨游泳时,无意中发现海底有一些奇怪的东西。6天后,潜水员从海底打捞上来两尊铜像。这两尊铜像都是武士像,一尊高2.1米,重250千克;另一尊高1.98米,略重于前者。铜像的嘴唇、乳头、眉毛和睫毛用紫铜镶贴,牙齿用白银镶嵌,眼珠用琥珀和象牙制成。

两尊铜像造型细腻,体现了雕塑者精深的艺术造诣。经考古学家鉴定,它们是公元前5世纪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是两件稀世之宝。

这两件稀世珍宝来自何方?因何沉入海底?它们的作者是谁?塑造的是什么人?这些问题引起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种种猜测和争论。

多数人认为这两尊铜像是在海上运输时因某种原因掉到海里的。有人认为,当运载铜像的船航行至丽亚切附近海面时,因火灾或风暴而招致沉没;也有人认为,铜像是绑在船的桅杆上,因大风刮断桅杆而跌落海中的;还有人认为,在海难中,船员为了减轻船只载重量而把铜像抛弃海中。

关于铜像的来历也有多种说法。有人根据铜像脚底连接的铅块有扭曲痕迹这一古希腊雕塑作品常见的特征,认为它们出自希腊某个地方,后因罗马人征服希腊而被掠夺至亚平宁半岛。也有人认为,从公元前771年起,意大利半岛南部就是希腊的殖民地,拥有十分发达的希腊文化,因此,铜像很可能是当地人塑造的用来装饰宗教场所的。

那么这两尊铜像的作者是谁呢?关于铜像作者的人选,人们比较倾向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雕塑家菲狄亚斯。从麻花形卷发和左脚向前的姿态这些作品特征看,很像他的作品。

也有人认为是公元前5世纪时的雕塑家毕达哥拉斯,他把人体解剖学知识应用于艺术创作,作品特点是风格细腻,而且其人正好生活在发现铜像的地区。还有一些人认为,两尊铜像的制作时间要相差近百年,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关于铜像塑造的是什么人,也有不同说法。有人认为塑造的是奥林匹斯山神,有人认为塑造的是阿波罗神庙中的神,也有人认为塑造的是马拉松战役中的英雄或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形象。不过,多数学者认为塑造的是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的统帅阿伽门农或名将内斯特之类的人物。

为了弄清楚这些历史之谜,意大利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正在丽亚切海域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看看这一海域还有哪些艺术瑰宝、附近陆地上是否能找到与之相关的历史资料。人们期待着能早日解开丽亚切海底铜像之谜。

■ “死海书卷”之谜

1947年的一天,一位牧羊人在死海西北岸一个叫做库姆兰的地区,发现一座岩石山上有一个洞穴。他和朋友决定一起深入洞穴去探个究竟。在山洞里他们发现放置着50几个圆筒形的泥瓦罐。

这50几个圆筒瓦罐装的是古时候的羊皮书卷。经专家们研究,认定这是一些书写在羊皮纸上的手抄本书卷,分别用古希腊文、希伯来文和阿兰文书写,内容主要是圣经和对经文的注释。另外也有一些是有关修道团的规章以及片断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