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细说万事由来
4784400000050

第50章 文化教育篇(3)

从中世纪开始,书本的样子才比较接近现在印刷的书本。先用四张牛皮纸分别折叠,使每张变成两页,每两页夹成一叠,四张就有八页,如此称为“一部”。

这一部部的牛皮纸再送到抄写人手里抄写。抄写完毕后,便送去装订,最后剩下装饰与保存。

中世纪大多数的书都是圣经、传道书以及其他与宗教有关的书籍,其次是有关法律、医药与自然历史的书,当然后来也出现一些记事和叙述式的书,当时的书大都是用拉丁文写的。

书店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书店产生于汉代,称为“书肆”,是当时长安街上经营书本典籍的专业市场。汉武帝曾下令征求上古遗书,组织有关人员专门抄写书籍。各种流派的学者为交流著述,便出现于书肆。

后来,“书肆”又称作“书栈”、“书铺”、“书棚”、“书堂”、“书屋”、“书籍铺”、“经籍铺”等。当时书肆既刻书,又卖书;也有直称字号的,如“富文堂”、“养正斋”、“鸿运楼”、“崇文阁”等。

宋代以后,书肆改称“书坊”。“书店”一名最早见于清朝乾隆年间。

袖珍本的由来

在出版物中,人们通常把那些版本较小的书籍称为袖珍本。袖珍本源自古代的巾箱本。

早在汉、晋时期,我国就有了版本较小的书籍,叫做巾箱本。巾箱是古时候人们装头巾的小箧,书籍可以放在巾箱里面,可见其小。

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刻印的《经史》,剩下了许多小版本头,弃之可惜,乃仿古人巾箱之意,刻印武英殿袖珍本书《古香斋十种》。这就是袖珍本这个名词的来历。

目前,出版发行的一些工具书,例如字典、英语词汇手册、地图以及英汉小词典等,也都有很多袖珍本。袖珍本不但携带方便、制作精巧,而且有的采取缩印技术,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

纸皮书的由来

纸皮书今泛指有计划地大量生产、大量发行的廉价书籍。纸皮书源于英国。最早指那些纸质封皮的廉价书。

1935年开始在英国出版的“企鹅丛书”是纸皮书的发端。这套丛书的每一本封面上都有一个黑色的企鹅标记。其中包括小说、传记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当时每本售价6便士,这套丛书出版后,大获成功。

1938年,“培利坎丛书”也在英国诞生。同一时期,日本也出版发行了《岩波文库》、《改造文库》、《春阳堂文集》等丛书,受到欢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刺激了许多国家纸皮书出版业的发展。

丛书的由来

“丛书”就是把一类的书编辑在一起,再起一个总书名,像《五角丛书》、《当代汉译名著》等。

“丛书”在我国古已有之。最早以“丛书”为书名的是唐代陆龟蒙的《笠泽丛书》。学术界公认,我国最早的一部丛书是宋代嘉泰二年前鼎孙等人编的《儒学警悟》。它收宋人著作6种,共40卷。

我国最大一部丛书是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计收书3500多种,近8万卷。还有《永乐大典》,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规模丛书。

百科全书的由来

百科全书的意思是一切知识的概要汇编,它包罗万象,卷帙浩繁,并附有索引、插图、地图、书目、图表等,以供人们方便查阅,是集工具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书籍。它的拉丁文名为“encyclopaedia”。

最早的百科全书应是我国的“类书”。它是把古书中的材料分门别类地加以辑录,包括天文历法、人物传记、山川河流、车马服饰、历史事件、居处器物以及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类书的编排顺序并不完全一致。

我国最早的类书是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命人编纂的《皇览》。

唐宋时期,随着科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类书的编纂兴盛起来,如《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册府元龟》,动辄上百卷,甚至上千卷,资料十分丰富。

明代以来,更有两万卷的《永乐大典》、一万卷的《图书集成》。类书的发展空前繁荣,其品类之多,也令人眼花缭乱。

世界上最先在书名上使用“百科全书”一词的是德国人斯卡列哲。1595年,他在瑞士巴塞尔出版了《百科全书,或神与世俗学科知识》。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出版了百科全书,据统计有2000种以上。较著名的有《大英百科全书》(英)、《拉鲁斯百科全书》(法)、《世界大百科事典》(日)等。

地方志的由来

地方志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文化现象。它主要记载各地的山川形势、建制沿革、农田水利、物产田赋、灾异情况、军备疆域、风土人情、名人轶事和名胜古迹。

司马光对地方志有“博学之书”的赞誉。明朝统治者认为:“治天下以史为监,治郡国者以志为监。”清朝史学家章学诚对地方志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

地方志的起源可追溯至晚唐,至南宋盛行,到元明两代逐渐趋向完备,清代是编纂地方志的极盛时期。

从唐朝开始,政府规定各州郡每3年编造一次以舆图为主的地方志。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通令全国各郡县每隔60年必须重修地方志一次。

在台湾,地方志以中央图书馆本馆及分馆收藏最为完整;国外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图书馆收藏也很丰富。地方志在我国是一份内涵丰富的文化财产。

杂志的由来

“杂志”一词,源自法文,本意是仓库。

法国为杂志之母,17世纪初发行的小册子,出现于欧洲各书店。这种小册子,内容是介绍法国的书店和书籍,很有点像书评。

“杂志”这个词第一次被指称为刊物,是1731年在伦敦出版的《绅士杂志》,在这之后就正式被沿用为杂志的通称。

刚开始的时候,杂志和报纸的形式差不多,很难区分。后来,报纸由于出版周期的关系逐渐趋向于刊载有时间性的新闻,杂志则专刊小说、游记和娱乐性文章,在内容的区别上越来越明显。

在形式上,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大,为16开到8开,到4开对折;而杂志则经装订、加封面,逐渐成了书的形式。此后,杂志和报纸在人们的观念中才具体地分开。

1741年1月,美国模仿英国杂志的月刊,首次发行了杂志《美洲杂志》和《将军杂志》,发行人是富兰克林。

文摘的由来

“文摘”作为出版物始于何时,今天尚难确定,从现有资料看,专家普遍认为文摘最早产生于公元前3600年前后的苏美尔文明时期。那时文摘是刻在“泥版”上面的。

“文摘”一词,最早是在拉丁文中出现,原意为“抽取”。是指当时的僧侣抄写经文时写在每一页上的“内容摘要”或“批注”,后逐渐演变成较有系统、但不脱离原文献的“文摘”。嗣后,“文摘”一词被欧洲各国引进并使用。

中世纪时,欧洲许多君主国国王要求大臣在呈送报告时须附上一份内容“摘要”,作为附页放在卷首。这是“文摘”宫廷化时期。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各国学者在交换科研的心得时,将文摘从宫廷移向民间。如果对方是发信人的一般朋友,那么只寄上一份摘要。若是师尊或好友(必须也是科学家),这才寄上全部原文。从18世纪开始,有了第一批文摘刊物。如《建设》、《环球——知识与娱乐》、《每月评论》等等。这些刊物的内容包罗万象,重点是对文学著作的介绍。

到了19世纪初,随着世界范围科技事业的突飞猛进,“单科学术型”的文摘刊物应运而生。菲西纳1830年创办了最早的《化学文摘》与《药学总揽文摘》。到1907年前后,全世界文摘杂志发展到60多种。近一个世纪,文摘刊物的增长更为惊人,1969年是1500种,1982年则为3500种。

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由来

《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一部专门记载各种奇异的世界之最的书。

《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创刊人是吉尼斯啤酒公司总经理休·比佛爵士。1951年,英国吉尼斯啤酒公司的总经理休·比佛在一次打猎中,朝一只金鸟开枪,但没有命中,他抱怨说,这也许是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了。

可是他的同伴不同意他的看法,与之发生了争执。比佛被激怒了,他想从书中找到支持自己的论据,可是他惊奇地发现,没有一本书对鸟的速度作过详尽的记载。于是,为了弥补这项知识的空白,他决定由自己的公司出版一本记录这种“世界之最”的书。

1954年9月12日,经别人推荐,比佛会晤了诺里斯·麦克沃特和罗斯·麦克沃特孪生兄弟,希望他俩在伦敦的统计机构能够帮助他收集部分材料,主持编纂这本书。于是,他们在伦敦舰队街107号建立了一个专门小组,开始了紧张的编写工作。1955年8月27日,印刷厂完成了第一本《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装订工作。

这部仅有198页的小册子,当年便夺得了第一畅销书的桂冠。之后,其销售量始终名列前茅。每年都要重版和增补新的纪录。如今该书在世界上140多个国家走俏,被翻译成34种文字。

海报的由来

“海报”这个名词含有通告给大家看的意思,海报并非现代才流行的公告形式,远在古埃及时代则已有之。

据考古学家的发现,在埃及废墟里残存的墙上、桩子上都有壁画的存在,这种壁画意味着公告当地百姓将有某种事情发生,这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海报。

到了罗马时代,海报的运用则更为普遍了。每当竞技场上将有比赛、决斗的演出之前,各处都会张贴海报来宣传。

印刷术发明之后,海报出现的形式更活跃快捷,不仅可用以张贴,而且可以人工分发。1796年平版印刷术的面世,给海报加上各种色彩与图案,更加强了宣传效果。海报从此也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为什么叫“海报”?据说,早先戏院的观众座位称池子,舞台称海子,演员正式登台演戏叫下海。这么一来,张贴在戏院门口报告戏名的红纸,也就叫“海报”了。

广播的由来

1895年,俄国科学家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波波夫在彼得堡一次科学家集会上,表演了世界上第一个不用导线传递信号的仪器,并于1896年3月24日创制最早的两部无线电发报机。它所传递的是世界上最早的一份无线电报。

随后,加拿大出生的费辛敦研究成功把各种声音像电码一样传送出去的装置。1900年他替美国气象局作无线电试验时,设想使用无线电传送人的声音。

两年后,费辛敦开始进行研制,用4年时间装置了一套设备,并把它安装在设于马萨诸塞州布兰特岩城的播音实验室。

于是在1906年圣诞节晚上8点钟左右,在英格兰海岸外的船上,有几个无线电报务员从耳机中听到了读圣经的声音,然后又听到了小提琴演奏声和《舒缓曲》的唱片音乐,最后还祝大家圣诞节快乐,前后共几分钟。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播。

中国最早出现的广播电台是在1922年底,由美国记者永斯邦通过一个姓曾的华侨富商出钱,在上海租界里开通办起来的。

高抬贵手的由来

旧时乡下演戏,往往先由乡绅出钱,包下戏班子在祠堂庙宇中演出;而后他们再向群众卖票赚钱,群众凭票进场看戏。

戏场当然只开一扇边门,由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把门收票。在无人进场时,壮汉双腿跨在门槛上,双手挺在门框上,以防无票者溜进戏场。农村孩子很想看戏,但又无钱买戏票。

有的孩子便瞅空边向守门壮汉哀求,边察言观色,掌握“火候”,伺机轻轻托起壮汉胳膊说:“叔叔,请您把胳膊抬高一点吧!”于是孩子便趁势从壮汉胳肢窝下钻进去看戏了。后来,文人便把“请抬高胳膊”雅化为“高抬贵手”,意思就是请人“开恩”,推而广之,应用于各种场合的求情。

刮地皮的由来

“刮地皮”一语大概始于清中叶。清代学者胡式钰《窦存》中有段记述:

当今老百姓啼饥号寒,野地里饿殍枕藉,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天灾吗?不是!乃是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以自润的结果。老百姓喻称这种“掊(搜刮)克(克剥)”之害为“刮地皮”。

人们问胡先生说:“刮地皮的‘刮’是提手旁的‘括’吗?”胡答:“不是。民脂民膏光用手取,能搜光吗?所以,应当用‘刀’旁的‘刮’,刮之始能光也。”

胡先生还举了汉代扬雄的《羽猎赋》为例:“‘军惊师骇,刮野扫地也。’李善注:‘言杀获皆尽,野地似乎扫刮也。’(胡氏误为司马相如《子虚赋》)只有用刀刮,才能一刮而空,使野地寸草不留。”

俗语“匪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斯之谓也!

穿小鞋的由来

封建社会,我国汉族妇女一直沿袭着缠足陋习,脚缠得越小就认为越美,并美其名曰“三寸金莲”。过去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根本互不相见,只能依照脚的大小,去衡量女人的美丑。

因此,在媒婆说媒时,必先请男方看女方的鞋样儿,以示女方脚的大小。一旦男方同意了亲事,就留下此鞋样儿,按此样尺寸做一双绣鞋连同订婚礼物一起送到女方家,成亲那天,新娘必须穿上这双绣鞋,以防脚大而受骗。女方如果当初故意把尺寸弄小,自然就穿着不舒服,甚至穿不上,从而出丑。

后来,人们把这一风俗引申到社会生活中,用来专指那些在背后使坏点子整人,或利用某种职权寻机置人于困境的人为“给人穿小鞋”。

出洋相的由来

清朝光绪年间,我国对外门户开放,朝廷官员争相出国,以此显示自己的身份和荣耀,于是一股出洋风拔地而起。

然而,这些出国要员,貌似满腹经纶,才学横溢,实际却见识短浅,愚昧无知,一踏入灯红酒绿的西洋世界,便洋相百出。

北洋大臣李鸿章出访英国伦敦时,曾到英国已故将军戈登的纪念碑下祭奠,以示敬意。戈登的遗族颇为感激,特将曾在各地竞犬会上获得头等奖的名贵爱犬赠送给他。谁知数日后,戈登家族收到了李鸿章的谢柬,内容为:

厚意投下,感激之至,惟是老夫耄矣,于饮食不能多进,所赏珍味,感欣得沾奇珍,朵颐有幸。

耄,七十岁,泛称年岁大。朵颐,鼓动腮颊,嚼食的样子,谓进食很费劲。由谢柬得知,洋人所赠送的那只名贵的小狗,已成了李鸿章的腹中之物。当地报纸喧闹一时,传为笑谈。

驻英国使馆的崔某,一贯贪财,其家属曾偷盗酒馆的手巾,后被查出,声名狼藉。更有甚者,崔某为谋取额外收入,竟让他夫人包洗使馆全体人员的衣物,衣物洗后,晾晒在使馆内外,裹脚布公然挂在使馆门前。

英国人见白色长布随风荡动,以为出了什么丧事,派人前来探问,方知情由。西方记者曾把这些拍下照片,登于报端,成为一大丑闻,名噪一时。

某公使去法国避暑,恰遇上某公爵夫人请客,某公使应邀赴宴。席间,招待人员从厨房端来一盆大河鱼,据介绍,这种鱼十分名贵,烹调方法特别讲究,非手艺高超的厨师莫能做成。

正当主人津津乐道、众人大开胃口之时,这位公使猛然一声呼噜,一浓痰刚好落入鱼盘之中,席间一阵喧哗。公使面红耳赤,羞愧难当,赶忙逃席,抱头而去。

难怪那时的洋人瞧不起中国人!这些有辱国格的丑闻,尽出在那些出洋大臣、公使等要员之身。人们就这样约定成俗,把这种出洋的丑态称之为“出洋相”。不过,它的义域有所扩大,凡因无知或疏忽而闹的笑话,皆可称为出洋相。

枭首的由来

古代有一种死刑,叫做枭首,做法是把犯人的头砍下来,高挂在木杆子之上。枭是一种鸟,为什么会用作刑罚的名称呢?

据说,枭和一般鸟一样由母枭为幼枭哺食,但母枭老了以后,就力尽眼瞎,不能再为幼枭哺食了。这时,幼枭便一起啄食母枭的肉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