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问就问吧全集
4784000000065

第65章 医药卫生(2)

趣味链接:成语“对症下药”典出何处?

一次,两个头痛发烧的病人同时找华佗看病。华佗给他们切脉,在诊明病情后,却分别给他们开了泻药和发汗药。

旁人感到奇怪,便问华佗:“这两位病人都是头痛发烧,为什么您开的药方却完全不同呢?”

华佗回答:“诊病要分析病因,相同的病可以产生不同的病兆;反过来,不同的病也可以产生相同的病兆。这两位病人的病兆虽然都是头痛发烧,但病因却不同,一个腹中有燥尿,所以要用泻药;另一个却是风寒感冒,发不出汗,所以要用发汗药。”

后来,人们便用“对症下药”来比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的科学做法。

007 ■ 李时珍对我国的医药事业有什么贡献?

李时珍出生在湖北省蕲春县一个贫苦的医生家庭。在24岁那年,他放弃了科举考试,转而从医。在长期的行医生涯中,他为我国医药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时珍在行医过程中,发现不少药书上的药物名称、分类等混乱不堪,并错记药物的性能,甚至把毒药当成补药。医生如果照着书上所记载的方法用药,就会导致病人死亡。

面对这一问题,李时珍决心正本清源,整理旧药书,写出新的药书。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他一边给病人治病,一边阅读大量医书。

除此之外,李时珍还很重视调查访问,并亲自到野外去采集药物。

有一次,他看到一些赶车的人正在锅里煮红色的旋花汤喝,便前去请教旋花汤有何功效,赶车的人回答说:“喝了这种汤,可治筋骨伤痛。”他听了之后,如获至宝,赶快把它记录了下来。

李时珍还广泛采集药物标本,不少生长药物的山岭,都留下了他辛勤的足迹。为了了解草药的具体特征,他对每种草药从产地、形态、栽培到根、茎、叶、花果的品性及其功能等,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了鉴定药物的性质,他还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吞服药物。有一次,他因为吞服了曼陀罗而中了毒,后来服用了大豆和甘草才脱离危险。

李时珍辛勤劳动30年,根据自己在长期的行医生涯中所积累的经验,记下数百万字的笔记,经过反复修改,最后留下了上百万字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几百年来,这部医书被认为是中医中药的经典,李时珍也因此被人们尊为“药神”。

新中国成立后,邓颖超、郭沫若等在为湖北蕲春“李时珍纪念馆”的题词中,赞扬李时珍是继汉代张仲景之后的又一位“医圣”。

趣味链接:《本草纲目》在医学界有什么重要地位?

《本草纲目》共收录了1 289种药物,其中的300多种是李时珍新收入的;书中还附有1 160幅插图,共列处方11 096个。该书在药物学、植物分类学,以至化学、地质学等方面,都有着权威的参考价值。

由于内容详尽、真实可靠,《本草纲目》先后被译成多种语言文字,在日本、波兰、英国、法国等国出版,被世界医学界当做中医中药的宝典。

008 ■ 古代医生是如何诊断疾病的?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得病。不少人在得病后,喜欢找中医大夫看病。中医大夫给人看病的时候常常通过望、闻、问、切这四种方式来诊断疾病。这是因为,望、闻、问、切这四种方式是中医传统的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又称为“四诊”法。

医生用这种手段来收集疾病显现在各个方面的症状体征,通过归纳分析,就可以了解发病的原因、病变的部位、疾病的性质及它们内在的联系,从而为确定治疗原则和采取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迄今为止,“四诊”法至少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而最早全面运用该法来诊断疾病的医生是谁呢?是扁鹊。

扁鹊在他的行医生涯中,把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的许多经验加以总结,从而归纳出“四诊”法。从《史记·扁鹊传》的记载看,扁鹊诊断齐桓侯的病,运用的就是“四诊”法中的“望”诊法:初时,齐桓侯疾在腠理,继而逐渐移入血脉,再进入肠胃,最后深入骨髓,直至不治为止。扁鹊的“望”诊是符合“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不断发展”的科学病理的。

虽然“四诊”法是扁鹊首创的,但是以后的历代医生又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了其内容。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诊法何如?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由此可见,“四诊”法就是对人体进行全面诊察,借以判断人的健康状况的方法。

《六十一难》将“四诊”法概括为:“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望”就是看病人的面色舌苔,也就是运用视觉,对病人的全身和局部的情况及其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疾病的状况。其中,重点是观察人的神、色、形,综合舌相的异常变化。这是因为,中医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体和外在表现,因此神的盛衰是机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闻”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是指诊察病人的声音、语音、呼吸、咳嗽、呕吐、太息、肠鸣等各种声响;嗅气味是指嗅病人体内发出的各种气味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

“问”就是问病情,它在“四诊”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很多在诊断上极为重要的线索,诸如发病时间、致病原因、既往病史和主要症状等各种情况,都必须经过对病人的询问才能知道。

“切”就是把脉,也就是医生用手指对病人体表进行触、摸、按、压,从而获得重要信息的一种方法,包括脉诊和按诊两个方面。中医医理认为,经脉是人体气血活动的通道,而气血的流通与机体健康状况有关。

我国古代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盛、衰、消、长相互转化的过程。“四诊”法要求医生仔细观察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征象,然后加以分析、归纳,明确诊断,之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后来,“四诊”法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

“四诊”法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系统观和运动观的基础上的,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的具体运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普遍联系性是“四诊”法原理的理论基础。

“四诊”法符合科学道理,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特点。运用此法,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医生可以直接获取病人的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及时作出准确的诊断。正因为如此,“四诊”法成了我国古代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

趣味链接:“悬丝诊脉”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在我国古代,因为宫廷男女有别、尊卑有序,御医在为娘娘、公主们看病时不能直接采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只能用丝线的一端固定在病人的脉搏上,通过丝线另一端的脉象诊治病情,俗称“悬丝诊脉”。

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也有关于孙悟空“悬丝诊脉”的记述。

另外,据传说,孙思邈给长孙皇后看病也用此法。因孙思邈系从民间召来,不是有职衔的太医院的御医,太监就有意试他,先后把丝线拴在冬青根、铜鼎脚和鹦鹉腿上让孙思邈来诊断,结果都被他识破。最后,太监才把丝线系在娘娘腕上,孙思邈诊得脉象,知是滞产,便开出一剂药方,服用了这剂药方后,娘娘顺利分娩。同行问其窍门,孙思邈笑而不答。

那么,“悬丝诊脉”之事是否符合科学道理?病人的脉象能否通过丝线传导给医生呢?其实,从现象上来说,确曾有“悬丝诊脉”之事;但从本质上来说,“悬丝诊脉”只不过是一种幌子,其背后则隐藏着事实的真相,而这些真相同样体现着科学道理。

原来,大凡后妃们生病,总是由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太医也总是详细地询问这些情况,诸如胃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为了获得真实而详尽的情况,有时太医还要给太监送些礼物。当问完这一切之后,太医也就对病人的病情了如指掌、成竹在胸了。

到了悬丝诊脉时,太医必须屏息静气,沉着认真。这样做,一是谨守宫廷礼仪,表示臣属对皇室的恭敬;二是利用此时暗思处方,准备应付,以免因一言不慎、一药不当而招致杀身之祸。

所以,“悬丝诊脉”虽确有其事,但只不过是一种蒙上了神秘色彩的骗人形式而已,也是医者受缚于封建礼教而不得已施展的一种骗术。如果太医事先不通过各种途径获知详细病情,那么就算他的医术再高明,在疾病面前也会一筹莫展。

009 ■ 我国古代有人体解剖手术吗?

在我国古代,毁伤尸体被视为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所以,解剖人体也就成为一件非常忌讳的事情。虽然如此,为了治疗疾病,我国古人早就开展人体解剖手术了。

如我国古籍中就载有:“昔者秦缓识晋景之膏肓,扁鹊见齐桓之肠胃,太仓解颅而理脑,俞跗涤胃而湔肠”;而在《灵枢·经水篇》中也有“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记载。

其实,我国的人体解剖历史十分久远,最早可以上溯至西汉末年。

据《汉书·外戚传》记载,天凤三年(公元16年)王莽捕得政敌王孙庆,“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始终,云可以治病”。

这次解剖,手段极其残忍,但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取得“治病”的科学根据;参加者有太医(皇室御医)、尚方官员(朝廷技术人员)、巧屠(熟练的屠夫);研究项目是人体内脏的大小、相对位置,以及血管的分布和循环规律。

这种血淋淋的活体解剖固然可以取得“治病”的科学根据,但却是非常不人道的,应受到谴责。

唐朝也有与人体解剖相关的记载。

据《隋唐嘉话》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翻阅医方时见“人五脏之系咸附于背”,乃下令以后在笞刑中只许臀部受刑,不得击背。唐太宗所见之图其实名叫“明堂图”,是唐代医官所绘的人体解剖图。

另据《唐书·忠义传》记载,武则天执政时,怀疑太子李旦谋反,令来俊臣用酷刑拷掠太子家臣,逼令诬攀。太常工人金安藏闯入刑堂,执理申辩,拔出佩刀当堂剖腹,大呼:“请剖心以明皇嗣(太子)不反!”刀过胸臆,五脏俱出,血流被地,气绝而仆。武则天被金安藏的壮举所震撼,继而动了恻隐之心,便“令舆入宫内,遣医人纳却五脏,以桑白皮为线缝合,傅之药。经宿,安藏始苏”。

当时的“医人”对这位开肠破肚的自裁者不是束手无策,而是采用了内脏复位、缝合和傅(敷)药三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挽救了这位忠义之士的生命。

但遗憾的是,关于外敷药物和手术器材未予记载,使我们无法看到完整的临床资料。这是因为,在我国古代社会,医学被列入卜筮星象之流,不被重视。即如孙思邈、张仲景等“神医”在“正史”里也只能列入“方伎传”中,篇幅有限,语焉不详。

趣味链接:古代人是如何验尸的?

我国古代的司法人员在长期的法医实践中,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检验尸体伤痕的方法。

他们在检验前,先准备些糟醋、葱、川椒、食盐、白梅等。因为人的皮肤有红、黑二色,死后会泛出青色。假如验尸时看不出伤痕,可在可疑的部位用水把皮肤洒湿,然后将葱白打碎、摊开,涂在该部位,再用纸蘸醋盖上,约一个时辰后除去,用水洗净,伤痕则显现。

如果尸体上有几块青黑的地方,可用水慢慢滴注:假如是伤痕,皮肉就较坚硬,水滴便停滞不流;假如不是伤痕,皮肉上较松软,水滴就会流掉。

检验尸伤和骨伤,如果在受伤的地方看不见伤痕,可以用糟醋洗敷尸体,把尸体抬到露天地方,用新油过的绸子或明亮的雨伞,张盖在需要验看的部位,迎着阳光,隔着绸或伞观看,就能看见伤痕。如果是阴雨天,用炭火隔着照,效果一样;这样做后,如果还看不见伤痕,就把白梅捣烂,摊在需验看的地方,然后用糟醋洗敷,再隔着绸或伞照看。一般来说,这样做后就可以看到伤痕了。

若仍看不见,就剥下白梅的肉,加进适量的葱、川椒、食盐等,合在一起研烂,做成饼子,放在火上烤得炙热,再用一张纸贴在需要验看的地方,把熟白梅饼放在上面熨烙,伤痕就会显现出来,其原理与现代法医学上用紫外线照射检验伤痕的原理一样。

010 ■ 在古代,“感冒”是种借口吗?

感冒也叫伤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可是, 感冒这个词语最早却出自官场。

它的来历还得从宋代说起。

南宋年间,馆阁(为当时的中央级学术机构)设有轮流值班制度,每晚安排一名阁员值宿。因为这是一份苦差,所以值班阁员开溜成风,他们每次开溜都得为自己找借口。由于约定俗成,他们在写开溜原因时均写为“肠肚不安”。

有位名叫陈鹄的太学生,硬被拉去馆阁值宿。他开溜时,偏不循例照写“肠肚不安”,而是标新立异,大书“感风”二字。

很显然,陈鹄在开溜时卖弄了小聪明,假借位列“六淫”之首的“风”,并前缀以“感”——感者,受也。

陈鹄所创,为后代数世官场所袭用。直至清代,又发生了转变。

清朝,官员办毕公事,多会请假休息,例称请“感冒假”。“冒”,透出之意。“感冒假”意即:本官在为该公务操劳之际,已感外淫,隐病而坚持至今,症状现已爆发出来!故不得不请假休养。

从此,“感冒”就成为感受风寒等外感病的一个代名词。

趣味链接:所谓的“六淫”具体指什么?

在历史上,宋代医理学家陈无择首次把引致百病的原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大类。其中的“外因”又分为“六淫”,也称“六邪”,即“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反常的气候变化对人的身体会产生不利影响。

011 ■ 成语“五毒俱全”中的“五毒”指什么?

“五毒俱全”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有人认为其中的“五毒”指“吃、喝、嫖、赌、抽”;也有人认为指“坑、蒙、拐、骗、偷”;更有人认为指“蛇、蝎、蜈蚣、壁虎、蛤蟆”。

而事实上,以上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所谓的“五毒”,其实是指五种主治外伤的性猛之药。

《周礼·天官》说:“凡疗伤,以五毒攻之。”这里的“五毒”就是石胆、丹砂、雄黄、礜石、慈石。其中,石胆主金创;丹砂主五脏百病;雄黄主鼠瘘;慈石主周痹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