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问就问吧全集
4784000000047

第47章 称谓解疑(5)

江湖上所说的“大万”的“万”是借用“蔓”字演化而来的。“蔓”和“万”原为江湖隐语,是对“姓”的代称。江湖上称通报姓名来历为“报万(蔓)儿”或“道万(蔓)儿”。

现在我们经常使用的词语“扬名立万”的“万”也是借用“蔓”字而来的。是指成名或显扬名声的意思。

“蔓”本指蔓生植物的长茎,江湖上用做姓氏的代称是比喻引申用法。“大蔓”喻指大的姓氏或江湖门派,引申则指有实力的名人。由于“蔓”之原始理据的隐晦,以及该字不常用且读音歧异,人们便借用通俗的“万”字表示。

“大万(蔓)”用来指称名人的意思形成后,其字面的无理性尤为突出,于是又似是而非地演变成了“大腕”。

028 ■ 什么样的官才被称为“父母官”呢?

“父母官”是老百姓对那些为官清廉、忠于职守、为民造福的地方官的敬称。语出自《汉书·循吏传》、《后汉书·杜诗传》。那么什么样的官才被称为“父母官”呢?

《札记·大学》说:“《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从中可以看出,只有那些为民谋福利,时刻关心民众疾苦的有德君子,才配称父母官。与之相类似的词语有“爱民如子”、“视民如伤”等。

那么什么样的官不算“父母官”呢?《孟子·梁惠王上》说:“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从中可以看出,孟子称损害仁义的无德暴君为“残贼之人”,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贪官污吏,也就是“狗官”。

现在官场上有人喜自称“父母官”,实在是有欺世盗名之嫌,让人觉得十分滑稽。为什么呢?因为古代被称为“父母官”的清官,皆是百姓的口碑,公共舆论的赐予,鲜有自封者。

其实,真正的父母官多以人民的子女自居,视仕途为替国民尽忠孝义务,反称人民为自己的“衣食父母”,毕恭毕敬地侍奉百姓。

趣味链接:“县官不如现管”的由来

关于“县官不如现管”,有这么一个传说。古代若想入仕途,只要通过考试就行了。有一天,县衙门口贴出了告示,说是三月进行乡试,金秋进行大考。消息一出,文人墨客个个摩拳擦掌,想试试自己的运气。

临考前,主考的县太爷恰巧病了,便授权县主簿单淦行使这一职责。单淦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得到这个发财的美差,乐得一夜笑醒三次。

开考前,考生们为了取得功名,个个破囊捐银,倾财加码,忙着给主簿送钱送礼,一时忙得不亦乐乎。

唯独一个身穿绸缎,挺胸凸肚的豪门子弟,他半文钱也不送,要前来报名。单淦料定此人是个“铁公鸡”,就说:“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进庙不烧香,菩萨也不会保佑你。现在时限过了,等下年再来吧!”

那人说:“我是……”单淦一下子火冒三丈,吼道:“滚!枉读诗书不知礼,哪配应试?”说罢合起花名册,转身就走。

原来那个富豪子弟是县太爷的小舅子,他冲到县太爷家,号啕大哭。县太爷为之愕然,问明情况后,唉声叹气地说:“真是县官不如现管呀!”从此,“县官不如现管”的俗语便流传下来。

029 ■ “狗腿子”这个叫法与狗有关系吗?

古时候,人们对狗没什么好印象,认为狗是贱物,凡是沾“狗”字的词,大都含有贬义,比如“走狗”、“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尾续貂”等等,“狗腿子”也不例外。关于“狗腿子”的来历还有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

相传,有个人靠着手下一帮人打家劫舍,很快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财主。一次在干黑心事时,不小心弄断了一条腿,回家后他大叫大骂:“谁要是能把我的腿接上,我分一半的财产给他。”手下人听了,都去想办法,可一连几天都没有结果。

这时有个奴才走出来,主动要求截下自己的腿为财主接上,财主问:“你自己的腿怎么办呢?”奴才说:“我可以接上一条狗腿,这样出去时会跑得更快。”财主又问:“那狗的腿怎么办呢?”“用泥巴给它捏上一条。”奴才答。

后来,财主手下的一些人见到这个奴才就叫他“狗腿子”(在当时并不是骂人的话),时间久了,“狗腿子”就成了帮凶的专用名词了。

趣味链接:“走狗”一词的由来

现代所说的“走狗”是指帮凶、爪牙的意思,完全是个贬义词,可是在古代这个词并无贬义。

“走狗”一词出自《史记·越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现代画家韩敏,以文人画、竹、仕女画“三绝”称道于画坛。他早年曾以“板桥门下走狗”自称,曾写有“夜梦板桥笑我贫,醒来犹称梦魂倩”的有名诗句,这诗与甘当“艺术走狗”是一脉相承的。

030 ■ 古人对他人的敬称有哪些?

古人称呼自己时,常喜欢用谦称,总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上。不过这样在现在的生活中,是行不通的。如果你去面试,用谦称跟面试官谈,你将会一无所获。不过古人尊称他人的一些言辞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还是十分受欢迎的。古人常用的敬称他人的辞令有如下几种:

“令”的称谓。比如令尊是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是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是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嫒是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是尊称对方的兄长;令弟是尊称对方的弟弟;令侄是尊称对方的侄子;令亲是尊称对方的亲戚。

“奉”的称谓。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奉达,即告诉,表达之意;奉复,相当于回复,多用于书信中;奉告就是告诉;奉还是归还的意思;奉陪为陪伴之意;奉劝就是劝告的意思;奉送、奉赠,都是赠送的意思;奉迎为迎接之意;奉托,相当于拜托。

“惠”的称谓。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来访;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惠赠:指对方赠与。

“恭”的称谓。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垂”的称谓。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如垂爱: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贵”的称谓。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别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贵国:称对方的国家;贵校:称对方的学校。

“高”的称谓。称别人的事物,有夸赞的意思。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敬”的称谓。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敬请:请;敬佩:敬重佩服;敬谢: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请”的称谓。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如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请坐:请求对方坐下;请进:请对方进来。

“屈”的称谓。如屈驾(多用于邀请人):委屈大驾;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委屈就任;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光”的称谓。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如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光临:称宾客到来;借光:请别人帮忙;赏光:让对方给自己面子。

“俯”的称谓。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挂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华”的称谓。称对方的相关事物。如华诞:称对方生日;华堂:称对方的房屋;华翰:称对方的书信;华宗:称与己同姓的对方。

“老”的称谓。用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如老伯、老大爷、老太爷:可尊称老年男子;老前辈:尊称同行里年纪较大、资格较老、经验较丰富的人;老兄:尊称男性朋友;老总:尊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某些高级领导人(多和姓连用)。

“雅”的称谓。用于称对方的情意或举动。如雅教:称对方的指教;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别人时)请人指正批评。

“玉”的称谓。用于对方的身体或行动。如玉体:称对方身体;玉音: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玉照:称对方的照片;玉成:成全。

“芳”的称谓。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龄(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年龄;芳名(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名字。

“贤”的称谓。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

趣味链接:古人称呼自己是用“我”吗?

我国古代的人们尤其讲究尊卑和礼仪,在人际交往方面形成了一整套颇为严格的规矩。

一般说来,在相互的交往或言谈中,凡是提到自己的,除了直接用自己的名字之外,更多的是用谦称或卑称,最常见的就是称自己为 “鄙人”。与“鄙人”相类似的谦称还有“臣”、“妾”、“仆”、“不才”、“小人”、“不佞”、“不敏”等等。

根据古代的礼教制度和风俗习惯,这些自称依据地位不同而称法各异。国君常称自己为“朕”、“寡人”等,是特殊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普通士人称呼自己为“不才”、“不佞”,也有“余”、“吾”等,体现了士人的谦逊;地位低下的老百姓则常自称“小人”、“早民”、“贱民”等。这些不同的自称从侧面揭示了普通民众卑微的社会地位。

031 ■ 我国古代的图书指什么?

按习惯,古汉语多用单音词。“图书”便是由“图”与“书”两个单音词组成的,其本义是指“地图”与“法令户籍等文书”。词源见于《史记·萧相国世家》:“何独先人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陋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与“图书”同义的有“图籍”,稍后这两个词的概念有了扩大,指地图与书籍。《汉书·天文志》:“凡天文在图籍昭昭可知者……凡百一十八名。”要追寻“图书”指代书籍的意思还得从古代书写的载体说起。

我国古代图书大体说来,经历了三个阶段:简牍阶段、卷轴阶段和册页阶段。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书,应该是竹简书,就是写在竹片上,装订成册的书。汉代之前的人们之所以选择竹子作为新的文字载体,是因为甲骨文、金属文、石头文等篇幅有限,阅读起来极不方便。而后,随着纸张的普及,竹书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古人所说的图书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图书有很大不同。古人所说的图书,指有图之书,即书中有插图;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图书是泛指所有的书籍。清人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隋书经籍志·礼类》有《周官礼图》十四卷。”可见,当时虽未发明印刷术,但给书籍加插图已开先例。

到了宋代,活字印刷术被推广使用,书中插图更为多见。在甘肃敦煌石窟中发现的《金刚经》是唐代咸通九年(868年)所刊,卷首就有一幅十分精美的佛说法图。

宋末以后,刊行的《三国演义》绘图达240幅之多,可见绘图书籍已经十分广泛了。清代《避暑山庄图咏》等一大批书大多图文并重,世代相传,书籍又叫图书了。

趣味链接:“书店”的名称是怎么发展演变的?

我国最早的书店产生于汉代,称为“书肆”。汉武帝曾下令征求上古遗书,组织有关人员专门抄写书籍。各种流派的学者为了交流思想的需要,常会相聚于书肆。

后来,“书肆”又称做“书栈”、“书铺”、“书棚”、“书堂”、“书屋”、“书籍铺”、“经籍铺”等。当时书肆既刻书,又卖书,也有直称字号的,如“富文堂”、“养正斋”、“鸿运楼”、“崇文阁”等。

书市也称“槐市”。当时汉代京城长安最高学府太学院附近,有很大一片槐树林,在这个槐树林里,有一个生意兴隆的书市,当时太学院的学生也经常“议论槐下”,切磋学问;书商们的经营活动也都是在这片槐树林里完成的,故而得名。这个“槐市”,是一个真正的露天贸易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