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生儿育女早知道
4780800000034

第34章 孕产妇保健常识(10)

腹直肌分离的人,穿上腹带后再做。

锻炼应该持之以叵,每日坚持方可有效。

室内空气要新鲜,心情要愉快。室内温度适宜,以轻装进行锻炼为宜。

哪些产妇不宜做产后体操

产后体操需要消耗——定的体力,要调动全身肌肉参与,因此,不是所有的产妇都能做。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产妇不宜进行体操锻炼。

产妇体虚发热者。

血压一直较高者。

有较严重的心、肝、肺、肾疾病者。

贫血及有其他产后并发症者。

做剖宫产手术者。

会阴严重撕裂者。

产褥感染者。

产后自我按摩

产后第二天开始就可以进行自我按摩。产妇仰卧床上,在腹壁和子宫底部(约在肚脐下三寸处)用拇指进行按摩。在腹部两侧及中下部轻推按揉,沿结肠环走向进行按摩。

每晚按摩一次,每次5分钟~10分钟。按摩可以刺激子宫肌收缩,促使子宫腔内恶露顺利排出,同时增加腹肌张力,刺激胃肠蠕动,预防内脏下垂,防止静脉血液的潴留。

产后运动的注意事项

产后进行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热量消耗,防止早衰,恢复生育前原有的女性美。但是,产后活动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活动量,逐步由室内走向户外。

产后运动的形式可选择散步、快步走、保健操等。动作幅度不要太大,用力不要过猛,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剖宫产的产妇应从拆线后开始运动。阴道或会阴有伤口的产妇,在伤口恢复以前应避免进行促使盆底组织恢复的运动,应从轻微的活动开始,逐步进行运动。

如果是经阴道分娩,可以尝试双膝并拢,摇动骨盆。如果已适应了这种锻炼方式,再试着在户外缓慢行走,也可以用童车推着宝宝散步,但是不要使心跳加速,促使只要感觉血液循环加快就行了。逐渐把散步的时间延长到10分钟一15分钟,然后再延长到30分钟。

当感觉身体能够承受这样的运动量时,在医生的允许下,可以选择安全的健身运动,逐渐加大运动量,千万不要太勉强或过于劳累,以自己精神愉陕、不过度疲劳为限。

运动前应当排空膀胱,不要在饭前或饭后一小时内进行。运动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每天早晚各做一次,至少持续两个月,时间由短到长。

产后腹痛的处理

产后一周内,有些产妇时常出现阵发性下腹痛,疼痛严重时,可在小腹部摸到或见到子宫明显变硬并隆起,同时恶露排出增多,医学上称之为产后宫缩痛。

产后宫缩痛多见于经产妇或急产妇,强烈的子宫收缩使子宫壁神经纤维受压,子宫组织缺血、缺氧,因而引起腹部疼痛。哺乳时子宫收缩更明显,所以疼痛就更显著。

此外,若子宫腔内存留有血块、大片胎膜、残留的胎盘小叶,也可引起产后宫缩痛并出血。疼痛一般出现在产后第一天,以后逐渐减少,以至完全消失。

经产妇子宫肌肉内含弹性纤维的平滑肌逐渐减少,弹性差的结缔组织逐渐增加,子宫恢复比较困难。只有加强收缩,才能恢复正常,所以产后宫缩痛多见于经产妇。而初产妇因子宫肌纤维较为紧密,子宫收缩不甚强烈,易于复原,疼痛不明显。

产后腹痛主要表现在产后子宫复原的过程中,子宫发生阵发性收缩,逐渐恢复到正常大小。宫缩产生的腹痛,一般持续3~4天,然后自然消失,不需要特殊护理。

产后腹痛较为严重者可进行下腹部热敷、按摩,服用适量的镇静止痛药物,或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穴位,艾灸关元穴等。另外,服用益母草膏、红糖水、黄酒、山楂等,也可见效。

产后母性抑郁症的防治

产褥期是女性情感生活中最为脆弱的阶段,产妇在分娩数天内哭哭啼啼,心情不愉快,多数人认为是正常现象。殊不知,这背后却隐藏着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母性抑郁症。

母性抑郁症多在产后两周发病,产后4~6周症状明显。大多数母性抑郁症患者可在3~5个月恢复,如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

母性抑郁症在我国产妇中的发病率是50%左右。产妇内分泌环境的急剧变化而导致的内分泌不平衡是其主要原因,而分娩方式、妊娠期及产褥期的合并症、新生儿疾病,以及家人对孩子的态度、丈夫的协作程度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诱因。该病主要表现为:

常感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哭啼、焦虑、失眠、食欲差、易激怒。

母性抑郁症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社会因素和人格倾向的综合问题。母性抑郁症不仅会影响产妇和婴儿的健康,而且会影响婚姻、家庭和社会,因此,对母性抑郁症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该病关键在于预防发生和减轻症状,并防止发生严重的精神病。

应增加有关妊娠的医学知识,使产妇认识到妊娠、分娩、经历产褥期是女性正常的生理过程,应进行相应的产前检查和咨询,减轻其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对具有抑郁倾向的妇女实施孕期干预,可明显降低母性抑郁症的发病率。

妊娠期焦虑的产妇,倾向于发生母性抑郁症。因此,怀孕期间孕妇要心情愉快,丈夫有责任给予妻子精神上的关心和生活上的帮助,减少精神刺激,这样有助于减少母性抑郁症的发生或减轻母性抑郁症的症状。

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让产妇有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并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睡眠,对产妇分娩所承担的痛苦应给予必要的关怀和补偿。

对抑郁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长的产妇,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什么是产后尿潴留

因暂时性排尿功能障碍,使部分或全部尿液不能从膀胱排出,这种现象被称为尿潴留。

妊娠晚期,孕妇体内潴留了大量水分。分娩后,这些水分一部分由汗腺从皮肤排出,一部分经肾脏从尿道排出。所以,在分娩后产妇一是多汗,二是多尿,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一般来讲,产妇在产后4小时~6小时就会自动解小便,如产后8小时仍不能排尿(无尿除外)则为产后尿潴留,特别是初产妇更容易发生排尿困难,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1.产程延长

由于产程延长,膀胱因长时间受胎儿压迫而充血、水肿,甚至黏膜下出血,所以,影响了膀胱肌肉的收缩,使膀胱功能失调而导致排尿困难。

2.产后腹壁松弛

分娩以后腹壁变得松弛,盆腔空间增大,膀胱的容量也增大,膀胱对内压不敏感,当尿液过多时,膀胱张力更下降,感受性更低,没有尿意。

3.会阴部损伤

由于会阴部损伤、疼痛,可使尿道括约肌痉挛,因而排尿困难。

4.习惯变异

产后要平卧或在床上小便,有的产妇很不习惯,因而精神紧张,也可造成排尿困难。

以上这些原因使得尿液积存,膀胱越胀越大。膀胱肌肉像胶皮管、橡皮筋一样,过度伸拉时间一长,弹性就减弱,更排不出尿来,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的防治

产后发生尿潴留,胀大的膀胱妨碍子宫收缩,可引起产后出血,也会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尽量设法让产妇自己排尿。

产后4小时应排尿一次,不要等到有尿意才排尿。产妇不习惯卧床排尿时,可坐起或下床小便。以后每隔4~5个小时排尿一次,定时排尿反射可刺激膀胱肌肉收缩。

产后24小时可适当下床活动,并逐日增加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进行抬腿运动、仰卧起坐运动,以锻炼腹肌,预防尿潴留。

下腹部用热水袋热敷,或用温水熏洗外阴和尿道口周围,也可用滴水声诱导排尿。

为促进膀胱肌肉收缩,可用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

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毫克或加兰他敏2.5毫克,促使膀胱括约肌收缩。中药蝉衣9克,煎汤一大碗,顿服,也有利尿作用。

如果以上方法都没有效果,就应导尿。膀胱高度膨胀者,导尿时应使尿液分次排出,防止膀胱内压突然降低,引起休克或者黏膜血管的破裂出血。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多饮水,使尿量增加,以减少尿路感染。每天冲洗会阴两次,保持外阴清洁。

产后尿失禁的处理

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压迫盆底组织和韧带,造成损伤,致使盆底肌肉韧带松弛,膀胱和尿道括约肌功能不良,不能承受腹部的压力而造成张力性尿失禁。

发生尿失禁的症状表现为:每天排尿8次以上,但总排尿不净;夜尿频繁:忍尿有困难;做一些动作时会身不由己地有尿液流出,如咳嗽、打喷嚏时。

出现尿失禁不必害怕,不要经常下蹲,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不要提重物,以免增加腹压。积极治疗咳嗽,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腹压。每天进行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有节奏地收缩肛门和阴道,每次5分钟,每天2~3次,一个月后会有明显的效果。

做保健操能使盆底肌肉及松弛的腹壁恢复张力,促进机体复原,增强其收缩能力,并可提高膀胱的舒缩功能,减少尿潴留,利于排尿,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

1.盆底肌运动

仰卧在床上,屈膝,双脚微开约7厘米一8厘米,收紧肛门、会阴及尿道5秒钟,然后放松,心里默数5下再重做。每次做10次左右。初练者收紧2—3秒钟即可,慢慢增至5秒钟。

有规律地抬高臀部离开床面,然后放下。每次做10次左右。

2.腹肌运动

仰卧屈膝,双手放在大腿上,深深吸一口气,呼出时收缩腹部肌肉,将头及肩提起,维持5秒后放松。

仰卧,双臂放在身体两侧,举起一腿与躯干垂直,然后慢慢放下,再举另一只腿做同样动作,再放下,如此轮流交换举腿5次,每天锻炼l~2回。

仰卧,双腿放平,双手托枕部,利用腹肌收缩力量使身体慢慢坐起来,反复做多次。

产后便秘的防治

产后饮食中缺少纤维素;产后长时间卧床,导致胃肠蠕动减慢;会阴伤口疼痛,致使产妇不敢做排便动作;产褥期出汗较多,加之产后腹压消失,这些情况都可能造成产后便秘。

产后便秘是可以预防的,其方法如下:

适当活动,不能长时间卧床。产后头两天,产妇应勤翻身,吃饭时应坐起来。健康、顺产的产妇在产后第二天即可开始下床活动,逐日增加起床时间,扩大活动范围。

在床上做产后体操,进行缩肛运动,锻炼骨盆底部肌肉,促使肛门部位血液回流。方法是:做忍大便的动作,将肛门向上提,然后放松。早晚各做一次,每次10—30回。

在饮食上,要多喝汤、多饮水。每日进餐应适当配一定比例的杂粮,做到粗细粮搭配,力求主食多样化。在吃肉、蛋食物的同时,还要吃一些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平时应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因为不良情绪可使胃酸分泌量下降,肠胃蠕动减慢。

注意保持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以便形成条件反射。

每天绕脐顺时针进行腹部按摩2—3次,每次10分钟~15分钟,可以帮助排便。

发生便秘时,可将黑芝麻和核桃仁各60克捣碎,磨成糊,煮熟后冲人60克蜂蜜,分两次一日服完,能润滑肠道,通利大便。或中药番泻叶6克,加红糖适量,开水浸泡代茶频饮。

如果效果不明显,可服用养血润燥通便的“四物五仁汤”:当归、熟地各15克,白芍10克,川芎5克,桃仁、杏仁、火麻仁、郁李仁、栝蒌仁各10克,水煎,两次分服。

若4~5天仍未排便,可在服用药物的同时用开塞露、甘油栓塞人肛门。仍无效者,可用温肥皂水少量灌肠,或用中药大黄、蒲公英各10克,煎汁100毫升灌肠。

产后早防静脉栓塞

妊娠期女性体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并一直维持到产后一段时间。另外,子宫增大,深部静脉受压,血流淤滞,再加上产后长期卧床,使血流缓慢,极易导致静脉栓塞病。以下肢发生静脉栓塞最为常见,还可发生于口腔静脉、肠系膜静脉、肾静脉、卵巢静脉及肺静脉等。

静脉栓塞多发生在产后3~12天,特别是深静脉栓塞,它是围产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应引起警惕。对孕产妇来说,预防深静脉栓塞最好的办法是多活动。

妊娠晚期,不要因为行动不便而停止活动,应坚持散步或做适量家务。产后第一周是栓塞的多发期,产后女性应尽早离床活动,并进行适量运动,即使是手术后,也应尽量在床上进行翻身、伸展肢体等运动。

只要深部静脉血管内的血能不停地流动,血栓就难以形成。

当然,产前产后还要严密观察,一旦出现发热,必须警惕是否发生静脉炎。如果是,就要用抗菌素进行治疗。如果发现下肢肿胀、疼痛、发凉、青紫等情况,应卧床休息,接受活血化淤、抗凝及抗感染等治疗。

如果延误了诊治,就要手术取出血块。

对孕产妇夹说.及早注意预防静瞅栓塞是为上策产后会阴胀痛的处理方法

分娩时,如果会阴保护不当,或胎儿较大,或会阴体较长、较紧,就可造成会阴裂伤。或进行会阴切开缝合术也可使会阴部形成伤口,压迫时疼痛明显,并可继发感染。

另外,先露部压迫会阴时间过久造成会阴水肿,会阴伤口缝合时血管结扎不彻底形成会阴血肿,以及痔核脱出、肿胀等,都是导致会阴胀痛的常见原因。

会阴胀痛可不同程度地影响产妇的饮食、休息以及全身的康复,故应及时处理。应针对造成会阴胀痛的不同原因,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

会阴有伤口者,应加强会阴护理,保持会阴清洁,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进行会阴擦洗,每天两次,并使用消过毒的会阴垫。

如发生会阴伤口感染时,应及时拆除缝线,有脓肿者应切开排出脓液,用1:5000高锰酸钾溶夜坐浴,也可采用物理疗法,如红外线局部照射并给予抗感染治疗。

对会阴严重水肿者,可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20分钟,以促进水肿消失。痔核脱出者可给予还纳,水肿明显者可局部涂抹痔疮膏,或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如发现会阴血肿较大或逐渐增大时,应及时将血肿切开,取出血块,结扎止血,加强会阴护理,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另外,应尽量暴露伤口,以保持表面干燥,促进愈合;休息时,应躺向伤口的对侧,如会阴侧伤口在左,应向右侧卧,以防恶露流出污染伤口而增加感染的机会。

产后阴道松弛怎么办

分娩时,胎儿由子宫经阴道自然娩出,使阴道和外阴极度扩张,常常造成阴道组织和会阴的裂伤。因此,产后妇女普遍会存在阴道松弛的情况。

经过产后休养,大多数妇女的阴道都能够恢复正常,但也有些妇女阴道的收缩力及紧握力都下降了。在性生活时,空气进入阴道,会像拉风箱一样发出很大的响声。这不但会使人产生心理压力,而且性快感也不如从前,甚至还可能影响夫妻感情,因此需要认真对待。

产妇可以进行适当锻炼,如缩肛运动,用力收缩并上提阴道和肛门肌肉,停顿片刻,然后放松,每天反复做20—30次。还可以进行排尿中断训练,排尿时有意识地使尿道括约肌收缩,中断尿线。还可用手指浅浅地插入阴道,训练阴道口的吮吸动作。

另外,也可以通过阴道紧缩术纠正阴道松弛,将阴道松弛的黏膜切除、缩紧肛堤肌及阴道周围肌肉组织,使阴道恢复原来的弹性和收缩力。这种手术并不痛苦,一般只要住院5~6天即可。做过手术的大部分夫妻对性生活都十分满意。

子宫脱垂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