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解梦金手册:破解梦的玄机
4775000000022

第22章 梦的丑恶欲望(1)

1.唤回幼年时记忆的梦

弗洛伊德在进行精神分析治疗时,常将治疗对象的幼年记忆空白重复补填起来。他说,如果治疗是有效果的,那么在很久以前早已遗忘的幼年经验,常常会被重新唤回到自己的记忆中。弗洛伊德认为,事实上,在人们幼年时的这些印象永远都不会从记忆中被忘掉,它们仅是形成了潜意识中的一部分,以至于使人们很难再触摸到而已。然而有的时候潜藏于人们意识深处的这些经验,也会自然地流露于潜意识之外,就是这样形成了梦境。由此弗洛伊德得出结论,人们梦中的生活是能够回复这些潜藏的、幼稚的经验的。弗洛伊德例举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梦境,他说有一次梦见一个人,而这个人好像对自己有过什么恩惠。在梦中弗洛伊德似乎能够很清楚地看到他的模样,那个人只有一只眼睛,身材矮小而肥胖,两肩有些高耸。由所有的情境推测,那个人好像是一位医生。那时弗洛伊德的母亲尚未去世,于是弗洛伊德便向她寻问在自己出生后一直到三岁离开故乡时,那位常常来看望他们的医生的相貌是怎样的。弗洛伊德的母亲对他说,那位医生只有一只眼睛,身材短小而肥胖,两肩有些高耸。在这个关于幼年的梦中,早已遗忘的经验被唤回,因而这是梦的又一种“原始的”特点。

人们已经知道梦起源于恶念,或者说是过度的性欲,因而梦就有了检查和化装的必要性。然而,在对一个梦进行解析的时候,梦者或许不会对梦的分析的本身产生异议,但是他们总是不免会有疑问,那些愿望是怎样闯入他们的心灵的呢,因为他们似乎对所梦到的事情一无所知,而他们所能意识到的愿望又与所梦到的事情恰恰相反。弗洛伊德认为,可以确定的是,梦者所否认的愿望往往起源于发生在过去或不久以前邪恶的冲动。并由此得出结论,梦者尽管现在记不起了那些冲动,但是他们是曾经知道这些冲动的。

2.女人梦到希望孩子死去的恶梦

有一个妇人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梦,在她的梦中,梦到希望自己的独生女儿死去,而那时她的女儿才十七岁。经过弗洛伊德的分析和帮助,老妇人才恍然顿悟,原来她确实曾经有过希望自己的孩子死去的恶念。因为老妇人的婚姻并不幸福,在她结婚不久便离婚了,而她的女儿正是这场不幸婚姻的产物。就在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儿还未出生时,她母亲就曾经因为和丈夫吵闹,在一怒之下举拳捶腹,想要杀害胎儿。其实像其他的很多母亲一样,她现在喜爱甚至是有些溺爱着她的孩子。但是在从前,她的怀孕并非所愿,并且在她怀孕之后,也曾希望体内婴儿不再继续生长,而且也曾将这个愿望付诸于行动,只不过万幸的是并没有因此而造成严重的后果。由此,弗洛伊德得出结论,这个要亲爱的人死亡的愿望,虽说令人感到惊讶,但这的确起源于早期他们所经历的生活。

3.男人梦到希望孩子死去的恶梦

有一个男人承认自己在梦里有过希望第一个爱子死亡的愿望。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他的婚姻是让人失望的。所以当他的孩子还是婴儿时,他常常希望这个孩子夭折,那样他便有可能重新获得自由,进而随心所欲地生活了。弗洛伊德认为有许多与此相类似的邪恶冲动,它们的起源大致都是相同的,都是关于对过去的某件事情的回忆,而这件事无论是在你意识中还是在你的心理上都曾起过作用。由此或许可能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如果夫妻二人的关系一直都很融洽或者是从未发生过什么变故,那么这种梦和这种愿望便不再有发生的理由了。弗洛伊德认为这个结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被赞同的,但是对于这种梦的分析也不能单从梦的表面意义上去理解,还是应该通过细致地解析,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有意义的结论。因为,梦者希望亲爱的人死亡,这样的显梦也许仅是梦的一层可怕的面具,而梦的实际意义或许大为不同,或许那亲爱的人是另一人的替身。

人们或许会有疑问,即使这个死的愿望确实存在过,而且也可以从回忆中找到它存在的证据,然而这并不能被认为是梦的真实的解析,因为这个愿望早已被克服,现在它的存在仅是作为一种隐藏于潜意识之内的回忆,它既没有情感的价值,也就不足以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刺激物。那么又为什么会在梦中回忆起那一个愿望呢?对于这个问题,弗洛伊德的解释是:如果要把这个问题解释得较为圆满则必然会牵涉很广,而且也迫使研究者们不得不决定自己对于梦的学说的某一重要之点的态度。对于现在的研究成就,如是能够证实这些早已被克服的愿望确实是梦的起源,那么这一成果将会使所有的梦学研究者备受鼓舞。很显然,弗洛伊德当时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理论并不成熟,还仅是处在一个假设的阶段。

4.对兄弟姐妹仇恨的梦

弗洛伊德认为,在梦中表达“死的愿望”,这样的梦的起源大多来自于梦者无限制的利己主义,而且还可能是梦形成的主要原因。人类彼此的关系是如此的错综复杂,所以在梦中出现这种情形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成为了你生活中的障碍物,那么你会立即着手准备在梦里将他驱除,而不管这个人是父母、夫妻、兄弟还是姊妹。把人类的品质说成这样,不免有些恶毒,所以说在没有确切的证据之前,贸然地下这种“恶意是人类所固有的本性”的结论,就未免有点儿过于武断。人们是一定不愿意承认这种梦的解释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人们一旦明白了这种恶毒愿望的起源来自于过去个人的经历,便不难知道在个体过去的某一时期内,这种利己主义和愿望即使是以最亲爱的人为目标,也不足为怪的了。

当一个孩子在幼年的时候,他常常毫无掩饰地表现自己的利己主义,但是在后来由于自己道德观的形成和由此产生的无形约束力,使得梦者的这个经历被逐渐地淡忘了。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们总是表现为先爱自己,然后去爱别人。即使他最先表现为爱别人,也仅仅是因为要满足他们自己的某种需要。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梦也起源于它们自私的动机。随着研究工作的进行,研究者才使冲动的起因脱离了利己主义的起因。孩子们首先是学会爱自己,然后才学会如何爱他人。为了说明这一点,弗洛伊德把孩子对兄弟姊妹的态度和他们对父母的态度作了一个比较。比较的结果表明,小孩子并不一定真正地喜爱他们的兄弟姊妹,对此事他们也常常坦白承认。事实是,孩子们常把兄弟姊妹视为和自己争宠的敌人,并加以仇视,这种态度往往过了许多年都不会有大的改变,有时还会持续到他们长大成人,甚至竞持续到他们成人期之后。人们的心理状态在进入成年期后,那时人们的内心便会常被柔情所替代,或者也可以说人们内心的敌视常常被一种较亲爱的情感所代替或掩盖。

这种存在于兄弟姊妹之间的敌视态度似乎发生得较早。研究表明,两岁半到四岁的孩子,当他们的小弟弟或小妹妹出生时,他们常常表示出不友好的态度,甚至说自己不喜欢母亲生的这个新孩子,甚至希望“鸟儿能够将他们重新衔回去”。还有就是,一有机会他们就会借故诋毁那个新孩子,甚至是设法加以攻击和伤害。有一种现象:在育儿室里的孩子们,常常不免有激烈的冲突,他们或许是为争夺父母的爱,或是为了争占公有物品,甚至是为了互相争占房内的空间。当然在兄弟姊妹之间也有一种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如果兄弟姊妹之间的年龄相差不大,他们所视为敌人的弟妹也已经存在,并且他们的心理活动也有了较为充分发展时,他们也会使自己适应目前的情况;假使兄弟姊妹之间的年龄相差较大,新孩子或许还能够引起大孩子仁慈的情感,而把弟妹视为有趣的对象、活的玩偶,这样他们之间的关系通常会较为融洽;假使兄弟姊妹之间的年龄相隔有八年之多,而大孩子又是女孩儿,当一个比她小得多的孩子出现的时候,则可能立即引起她母性的保护冲动。弗洛伊德认为,人们如果在梦中觉得有想要自己的兄弟姊妹死亡的愿望,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人们往往不难在他们的幼年时代找到这种恶毒愿望的起源。

5.母女和父子之间仇恨的梦

萧伯纳说:“一个年轻的英国小姐,如果怨恨什么人更甚于她自己母亲的,那么这个人必定是她的姐姐。”这个警句使所有的人都大感惊奇,兄弟姊妹在梦中成为仇人已经让人感到十分费解,而母女之间和父子之间又是如何产生仇恨之情的呢?

弗洛伊德认为,从儿童的观点来看,母女和父子的关系自然是较为亲密的。弗洛伊德说,如果父母子女之间缺乏爱的情感,这要比兄弟姊妹之间缺乏爱的情感更让人不可理喻。后者的爱被看作是凡俗的,而前者的爱则被奉为是神圣的。弗洛伊德根据日常对于父母与已成年的孩子的观察发现,他们之间的情感常常不及社会所规定的那样理想和高尚,在他们彼此之间,都隐含着敌意。假使作为孩子的一方不再受制于孝的观念,另一方面的父母也不再受制于慈爱的观察,那么这种敌意就总难免有爆发的一天。弗洛伊德认为存在于父母子女之间的这种互相敌视的动机,是不难让人理解的。人们都知道,女儿与母亲的关系是一种属于同性的关系,这是从人性的基础讲起而抛开了血源的关系,那么儿子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一样是从人性的原始本能出发,同性之间便避免不了有互相疏远的倾向。女孩子往往怨恨她母亲限制了她的意志,因为做母亲的常常根据自己对社会的认识来限制女儿性的自由,而有时母亲也与女儿一起争夺父亲的宠爱,因为她不愿被自己的丈夫和女儿搁置一旁。至于父子之间的情形则闹得更凶。在儿子看来,父亲代表着他所不愿承受的社会压迫,因为有了父亲的阻碍,所以做儿子的不能畅所欲为,不能放纵早期的性快乐,也不能享受家庭财产的好处。这在古代的帝国中,假使父亲是一个国王,则儿子盼望父亲死去的愿望则更趋强烈。而父女之间或母子之间,则似乎不易产生这种悲剧的局面,因为在他们彼此之间只有慈爱,而不至于受到任何自私考虑的干扰。

弗洛伊德说,在这里谈论的这些事实,其实常人已经人尽皆知,但是尽管人尽皆知却是无人敢言。因为人们总是喜欢否认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事实,而去过分地夸张社会的理想。其实这也不能算是过错,因为人们需要理想而活,理想是一种希望,是人们继续生活的动力,但同时人们也不能脱离现实的残酷,因为现实是当头捧喝,让人清醒清楚自己的功与过,进而改正错的,发扬好的。因此人们也不应当一味地回避自己的本性,之所以在这里说出这些话,是想与其让那些只知说风凉话的人们来说真话,倒不如让心理学家来说较为稳妥。其实这种否认也只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在艺术家们的小说戏剧中已彻底推翻了这些理想而赤裸裸地描写这些动机了。

6.排除同性的梦

在前面的论述中,人们可以了解到大多数人的梦都表现为排斥自己父母,尤其是排斥与自己同性的父亲或母亲。弗洛伊德就此提出一个假设,他假设存在于人们内心中的这种愿望在他们清醒的时候也存在着,而且还可能存在于意识之内。还可进一步假使为它隐藏在另一个动机之后,就像我们在前面所说的那个例子,在梦者的梦中他将自己真实想法隐藏在怜惜父亲病痛的情感背后。然而,让人稍觉安慰的是,这种敌视的情绪很少能够肆无忌惮地横行得势,它们往往被较温柔的情感所征服而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螫伏不动,然后在梦中通过梦的工作而摆脱束缚得以单独出现。

当人们解释这种螫伏于心灵深处的愿望时,并且还原它在梦者生活关系中的应有地位时,它在梦中单独表现出来的夸大形式就恢复其真正的比例了。但是这种希望亲人死亡的观点,有时在实际生活实在难以找到可供支持的基础,成人们是决不承认在他们清醒时会怀有这种愿望。然而,弗洛伊德却不这样认为,他说这种情感在人们的心灵中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儿子对父亲、女儿对母亲的敌视态度,它们原本起源于人们幼年时代的最早时期。

7.男孩儿对母亲产生特殊柔情的梦

弗洛伊德认为在母女之间、父子之间存在着的爱的竞争,是明显带着性的意味的。因为人类的原始本性,男孩儿对与他非同性的母亲,在很早之前就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柔情,他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夺此所有物的敌人;同理,小女孩儿也认为母亲干扰了自己对父亲的柔情,侵占了她自己应占的地位。根据研究观察的结果,现在可以知道这些情感起源于早期的意识形态,心理学家们把这种情感称之为“伊谛普斯情结”。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一个神话故事,在神话故事中,作为儿子的伊谛普斯,在他的内心中存在着两方面的极端愿望,即弑父的愿望和娶母的愿望。弗洛伊德并不主张在这种“伊谛普斯情结”中就已经包括了所有亲子间关系的论断,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关系远要复杂得多。另外,这种情感的存在方式并不稳定,它有时发展,有时退隐,有时甚至颠倒了关系,但无论怎样,它在儿童心理中总是占据着最重要的成分,但是人们对于它的影响和由此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不加重视而轻易地忽视。父母本身也是带来这种的情结的原因,他们常常站在异性的角度刺激子女,从而促使子女产生“伊谛普斯情结”的反应。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偏爱异性的孩子,具体表现为父亲总是宠爱着女儿,而母亲总是宠爱着儿子。更有甚者,如果父母的婚姻不幸福,存在于彼此之间的爱已经冷淡,那么孩子就可能被视为失去了吸引力的爱人的替身。这样的情节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都不难找到实例,在这里就不再一一例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