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现代家庭生活指南丛书:新编古玩收藏知识大全
4767600000018

第18章 古画(2)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积极参与到绘画创作中来,便于展玩的卷轴画也开始流行,绘画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从传为颐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卷中看,此时的人物画已经相当成熟,绘画题材虽然多以佛教及历史人物故事为主,但是,作为人物画衬景的初期山水画,已经萌发出稚嫩的芽蕊。

魏晋时期,中国书法篆、隶、真、行、草诸体具臻完备,并盛极一时,被尊誉为“书圣”的钟繇和王羲之,以风流妍媚、转运遒逸的书体为后世所崇仰。

隋代,帝祚短暂,但内涵丰富,它是六朝通向唐代的桥梁,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隋代的进步,为唐代艺术走向鼎盛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隋代的绘画,成就主要见于山水画,它突破了魏晋以来,山水画只作为人物画衬景的附庸地位,解决了早期山水“人大于山,水不溶泛”的稚拙比例,嬗变演进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传世山水画中最早的实物。画中的树木虽然仍有早期山水画中“伸臂布指”的遗意,但描写精细的夹叶点已经出现,山石虽然“空勾无皴”(皴,一种表现山石质感的用笔),但是线条勾勒出的轮廓和山石上简单的脉络,已清晰可见。画中敷以青绿重彩,可谓是“开青绿山水画之源”,这幅被誉为“唐画之祖”的青绿山水,对初唐李思训、李昭道的山水画影响重大。

唐代,在书画史上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人物画无论表现技法到题材内容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充实。盛唐以后,表现贵族妇女现实生活的作品不断涌现,突破了汉魏以来人物画多表现烈女、圣贤、道释人物的局限。着名的人物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彦和孙位。

唐时的花鸟画也独立成科,边鸾、殷仲容等人都以花鸟擅长,时推高手。鞍马、画件名家也不乏其人,曹霸、韩干都为一代名师。

初唐的山水画,在隋代青绿山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李思训、李昭道的大青绿山水仍是这一时期的代表风格。中唐以后,诗人王维的水墨渲染山水的出现,使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水墨山水的出现,显示着审美情趣的进一步提高,标志着审美倾向已由早期错彩镂金般的雄阔华贵之美,日趋向水墨渲染的平淡朴实之美过渡,绘画逐渐成为文人士大夫阶层直抒胸臆,遣兴抒怀的一种表现形式。

唐代的书法,可谓是名家辈出,遗迹宏富。早期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一代大师,他们的书风出入晋宋风范,体貌茂美冲和,又各具个性。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又冲破藩篱,独造町畦,他们或谨严宽博,或丰茂雄浑,或疏瘦劲炼,严整端庄,冠名当时,史有“颜筋柳骨”之称,形象地比喻出他们各自不同的书体风貌。张旭、怀素的草书则狂放怒张,笔墨飞舞,出入变幻,不可端倪。

五代的绘画,继唐代之后,又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宫廷设有画院,许多着名的画家都贤集于西蜀和南唐画院,创作繁荣,名家辈出。

五代的山水画,不但改变了隋唐时期“空勾无皴”的初级程式,并且有了皴法完备的山水派系。北方山水以荆浩、关同为宗祖,画格伟岸坚凝,气势雄浑。南方山水则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线条延绵起伏,淡默默轻岚,葱润蕴藉,“披麻皴”成为江南山水最主要的表现手段。

五代的花鸟画成就斐然,黄筌、黄居父子精细工整,敷色妍丽的画风名重于时,成为皇家宫廷审美和画院一时品评花鸟画的标准。徐熙“落墨为格,杂彩副之”的体貌又标新立异,辉映一方。他们迥然有别的风格,被画史形象地誉为“徐、黄异体”“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成为后世工笔和写意花鸟两条脉系演变的根本基石。

五代的人物画家,主要集聚于南唐画院,周文矩以“颤笔描”写画人物,风格秀润清逸。顾闳中、王齐翰则精于传统,画格宛丽传神,人物栩栩如生。北方的人物画家胡军和西蜀僧人贯修,前者擅画“番部”人马,后者以画罗汉着名,作品皆有很高的水准。

五代的书法,风沿波接,尤存唐风,这一时期的书坛代表,当首推杨凝式,其传世书作《韭花帖》,结体妍丽,笔道圆融,晋唐风流,宛然在目。

宋代的绘画,是色彩和水墨争辉,诗情与画意交融的时代。这一时期,画院画科分类明确,题材涉猎广泛,画坛名家众多,艺术水准高杰,在中国绘画史上,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高峰。

北宋的山水在五代的基础上,更趋成熟。宋初的李成、荆浩、关同笔墨粗壮、气度伟崦的高远山水为烟景明灭、寒林旷远的平远景致,灵动的丘峦,形如“蟹爪”的寒林老枝,愈显气格古雅,清韵十足,以至声名显赫,“齐鱼之士惟摹营丘(李成号)”,被《宣和画谱》誉为“古今第。

范宽是继李成之后的又一杰出山水大家,他用笔雄强坚挺,造境气度博大的山水画得益于北方画派,在画史上和关同、李成合称“三家山水”而称雄一方。米芾、米有仁父子创意的“米点山水”又开文人墨戏山水的洗河,其抽象而水墨迷离的情韵,对后世文人绘画影响深远。

南宋的李唐,不拘成法,又卓着开拓之功,创大斧劈山水皴法,这种水墨苍劲,墨韵淋淳的表现技巧,几乎主宰了整个南宋山水画坛,刘松年、马远和夏圭是其传派。他们踵迹而起,但又各具建树,被并称“南宋四大家”而冠绝一代。

宋代的人物画也堪称兴盛,尚有武宗元、李公麟、梁楷、苏汉臣、李嵩等一代名师。其中以李公麟、梁楷最为突出。李公麟的画作,纯以线条勾勒,通过笔线的轻重转折,抑扬起伏的变化来表现复杂的形体和质感,形象严谨,法度甚好,具不施加颜色。这种独具风格的画法,被称为“白描”而流芳后世。梁楷则一变工致谨细的风尚,变细笔为简笔,创简笔为写意,在传统人物画的表现技巧上又演为新调。至此,人物画的技法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工笔和写意技法始齐驱并驾于画坛。

宋代的花鸟画也甚为发达,黄筌父子严谨工丽的画风,居久不衰,统治北宋画院近乎达一个世纪。崔白、吴元瑜的花鸟画,用笔敷色简淡传神,生动活泼,又造新风。宋徽宗赵佶也雅好绘事,传世的花鸟作品,虽有画院高手代笔,然传世真迹则更具妙趣。

徐熙之孙徐崇嗣,摒弃勾功之法,自创新体,遂以色彩点染,号为“没骨法”,时出新意。

梁楷、僧法堂又开简笔花鸟之属,笔墨之简,情趋之妙,史无前例。其他花鸟画家如李安忠、林椿、李迪等人也都渊息深厚,风格卓然。文同、苏轼的墨竹,僧仲仁、杨无咎的墨梅,赵孟坚、郑思肖的水仙墨兰也都颇有创意,风规灿然,对后世影响重大。

宋时的书学,帖学大行,着录于书史的书家就达八百人之多,其中最有成就,被后世所推崇的书家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代表。苏轼的书体,出入于晋唐,又具新意,作品肌骨研秀,气象雍裕。黄庭坚的书法结字侧险脱放,长撇大捺,落笔奇伟,气宇轩昂。米芾的法书雄健清新,超逸豪放,具有快刀利剑的气势,富新意于法度之中。蔡襄的楷书庄重遒劲,草书纯熟姿媚,风度翩翩,极具神韵。

元代文人画勃兴,水墨山水特别兴盛。在赵孟頫的倡导下,师古之风大行,一味刚劲外露的南宋院体山水受到了时人的摒弃,山水技法继而转向师法五代、北宋,文人士大夫表情达意的披麻皴山水得到了大力的拓展。以黄公望、王蒙、吴镇、倪云林为代表的“元四家”,在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到绘画材料上完成了一次重大的变革。生纸的使用,使笔墨的灵性,水墨晕化的效果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他们纳书法于绘画,同源并驾。意境的追求,又造成了众多题画诗的出现。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使文人画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和完善起来。

花鸟画坛以钱选、陈琳、王渊为巨擘,他们一变宋人设色浓丽精细的传统,多着以水墨或淡彩,画格工整但不精细,体貌清新雅逸。

元代的人物画,虽不及山水、花鸟画发达,但赵孟頫、刘贯道、张渥和王振鹏的人物画在李公麟的脉络影响下,仍然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擅画梅、竹的名家有柯九思、顾安、吴镇和王冕等人。其中王冕的梅花,在杨无咎的传统基础上,又创以胭脂或墨笔点写,画作繁花密蕊,生意盎然。

元代的书法主要宗源晋唐,重于帖学。赵孟頫、鲜于枢、康里是其代表。赵字文骨烂漫,道劲生动。鲜书飘逸舒展,古中有新。康里是古秀独绝,深得晋唐遗趣。

时至明初,宫廷画兴。戴进、吴伟、张路的山水画宗法南宋院体,成就尤为杰出,宫廷内外学人颇多,形成了院体、浙派山水画系。院体花鸟则以林良、吕纪为代表,显现了写意和工笔两类不同的画格体貌。孙隆的花鸟画继承徐崇嗣的“没骨画法”,渍染点写,别具风貌。

朱明中叶,“吴门画派”名噪江南,他们服膺元人,上追北宋,在沈周、文徵明的嫡传下,卓然成派。他们不仅在山水画上成就重大,冠绝于时,在花鸟画的表现上,又创“勾花点叶”法,影响深远。沈周等人的水墨花鸟,完全摆脱了前人勾填的程式,强调笔情墨韵,勾点成章。唐寅和仇英师承周臣,步趋南宋院体,但能自成机杼,其杰出的成就和沈周、文徵明齐名,并称“吴门四家”,享誉江南。

写意花鸟发展到明代,陈淳和徐渭集其大成。陈淳擅长水墨写意花卉,笔墨简洁凝炼,风格疏爽。徐渭的泼墨写意花卉,气势豪放,奔狂不羁的挥洒,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令人叹为观止!

明代晚期,松江画派又勃然兴起,他们身居吴地,同属于吴门画派,但古雅秀隽的用笔,明洁华滋的墨韵,又演为新调,尤为独绝。董其昌执画坛牛耳,其山水画着意追求“静美”,“柔美”之境,把文人画的旨趣推向极致。赵左、沈士充、阵继儒为其力将。

同时寓居杭州的兰瑛,山水涉猎晋唐宋元,画作笔势雄强伟峻,风格特立,为“武林画派”宗祖。

明代杰出的人物画家有吴伟、唐寅、李士达、丁云鹏、陈洪绶、崔子忠等。吴伟的爽利,唐寅的洒脱,李士达的奇谲,丁云鹏的清秀,陈洪绶的古拙,崔子忠的缜密,各具个性,成就皆不凡。曾鲸的肖像画更以逼真传神见长,形成了颇有影响的“波臣派”。

明代的书法承接宋人余绪又有新的发展。明初的书法以宋克、宋广、宋遂、沈度、沈灿为代表,史称“三宋”“二沈”。他们或精楷法,或擅章草,或能狂草,都能自成风貌,名重一方。

明代中期以后,江浙地区的书家突崛而起。是时,书法成就以文徵明、祝允明、王宠、陈道夏为代表,号为“吴中四家”。

晚明的书学以邢侗、张瑞图、董其晶、米万钟最为杰出,是为“晚明四杰”。其中,尤以董其昌最具声名,他的书体,淡墨渴笔,俊骨逸韵,圆润妍秀。学者众多,无不承其风旨,以至明末及清代前三朝,董书几乎成为惟一的书法圭臬。

明末清初,一批志士遗民如黄道周、倪元璐、传山等人,大胆变革,法古而开新。他们的书风,或行笔如断崖峭壁,土花斑驳,或如锥画沙,率真自然,或追求宁拙勿巧,宁丑毋媚的体貌,个性突出,形成一种严冷凌厉的书风。

清代画派林立,风格纷呈。清初王时敏、王鉴、王晕、王原祁的山水画,继承了董其昌文人画的衣钵,竭力提倡摹古,其深厚的功底,甚是元人三昧,其中王时敏、王鉴创有“娄东派”,王翚创有“虞山派”,学人日众,影响颇深。与其同时的吴历和恽格,山水成就也十分突出,和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齐名,画史将他们并称“四王吴恽”或“清初六家”。恽格的没骨花卉,宗法徐崇嗣,风格明丽清雅,独树一帜,被视为花卉正宗,形成“恽派”一系。渐江、朱耷、石溪、石涛四僧画家的山水画,则不拘时俗,充分表现自我,时出新意,成为一代巨匠。寓居金陵的龚贤,山水画也以自己独特的面目傲然于世,和吴宏、樊圻、高岑、叶欣、胡欣、谢荪合称“金陵八家”,画风渐多新意。

清代中期崛起的“扬州八怪”,在继承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的基础上,勇于鼎新革故,以独特的面目再立门户,他们古掘苍凝,浑穆奇致的画风又戛戛独造,影响并造就了晚清“海上画派”新一代大师的突起。

异军突起的“海上画派”以赵之谦、虚谷、任颐、蒲华、吴昌硕为代表。他们之中,赵之谦浑朴凝重的用笔,浓烈丰富的色彩;虚谷峭拔凝涩的线条,奇颖淡泊的体貌;任颐墨色酣畅,豪放纵容的韵致;蒲华率意挥洒,不拘成法的魄力和吴晶硕凝重恢宏的气度,都为晚清花鸟画坛的创新注入了新的生机。

清代的人物画,远不如山水、花鸟画兴盛。禹之鼎、焦秉贞为清前期人物画的代表,他们或善肖像,或精仕女,名重一时。嘉庆、道光以后,改琦、费丹旭又称誉画坛,他们都以仕女见长,造型柔媚娇弱,时推高手。同治、光绪时期的海上画家任熊、任薰、任颐都善人物画,师承陈洪缓,造型高古奇骇,别开生面,又独步一方。

清代的书法,前期沿袭明时帖学。乾隆之前,书坛几乎笼罩于董其昌书风之下。宋曹、朱耷等一批遗民书家,则悖逆时风,独具自己的面目。乾隆时,崇尚赵字风气又起,于是赵字又风靡一时。

清代中叶以后,一批重于碑学的书家相继崛起,金农等人可谓先驱。他们出入汉魏碑版,着重于古拙凝重之趣,金石之气溢于书体之外。道光以后,汉魏碑志出土日增,碑学之风大盛,至此,清代的书学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伊秉绶,邓石如、吴让之、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等人,又将行草注入汉隶魏碑之中,自成新趣,不愧为一代大师。他们入古出新的变革道路,影响甚大且延绵至今。

(第四节)人物绘画的嬗变演进

一、战国时期的楚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驭龙帛画》

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中国人物绘画作品,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最早实物,要称1949年在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1973年在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驭龙帛画》。这两件距今约两千三百多年的帛画,可谓中国卷轴画的宗祖了。

第一幅帛画如同手帕大小,高约28厘米,宽约20厘米,画在一块不大的丝织物上,这种丝织物在古代称为“帛”,所以就叫“帛画”。画面上绘有一侧立的妇女,细腰,头后挽有一垂客,衣服很长,拖到地上,并向两边张开。她的腰带很宽,衣袖很大,袖口上绘有花纹,但已经不太清楚。她双手合掌,手臂弯曲向上作祈祷状。前上方,飞翔着一只凤鸟,翅膀张开,头高高抬起,鸟的尾上飘舞着两根长的翎毛。鸟的两脚,一只前曲,另一只向后伸,都露出有力的脚爪。乌的前方蜿蜒着一条似蛇一样的动物,头向上,与凤鸟相对,头部比较模糊,但还能看出左右各生有一只角,身上有一道道的环纹饰,它还长有一只脚,脚爪伸向凤鸟的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