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族群与族群文化
4767500000096

第96章 珠江三角洲外来企业中的族群与族群关系——以深圳中成文具厂为例(3)

从表5中可以看出厂里香港员工的比例是很小的,但在中成的地位和影响力却是明显的。管理机构中的香港员工都是中层以上,这主要由于他们的来源地——香港比大陆的发达程度、文明程度要高,他们在中成的工资收入数倍于大陆同等职位的员工。这几方面的多重优势奠定了香港人在中成的优势族群地位。自1994年来大陆工作后,他们便住在古钟,起初住在酒店里,午餐在离厂500米的七里宾馆吃,晚上回古钟的酒店吃。一年后,由厂里出钱在古钟租屋住,雇大陆熟人的妻子煮饭吃,午餐依然在七里宾馆吃。再后来,随着香港和外籍员工的减少,他们的食宿更加简单,午餐干脆就在厂里的职员餐厅与大陆职员一起在小食堂就餐,伙食标准同大陆员工中的职员层一样,每月每人230元。而他们的加盟使食堂的伙食中午比晚上好。但他们午餐吃得极少,来得亦晚,一般与国内员工分桌就餐。在交通方面,厂里长期雇车接送。他们的上班时间比大陆员工晚半个钟头,下午便多工作1小时。平时的业余时间,一般到卡拉OK厅、保龄球馆等娱乐场所消遣。

香港员工一般可以返回香港度周末。因为中成一直实行6天工作制,所以他们一般在周六下午四点回香港,周一早上返厂,其中必须有一人在厂里值班。对于在大陆的生活,他们经过了一个适应的过程。由于地缘的接近,在语言与习俗方面倒不用多大的改变,但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却需作一定的调适。在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香港员工所填的问卷皆用繁体的汉字。他们喜欢这里的物价,但不喜欢治安。他们对于大陆也有一定的认同感,但很多时候喜欢跟香港做对比。来自香港的副厂长认为,“对于香港来说,中成的厂房算宽敞的,因香港的地价高,产业结构也不同,香港没什么重工业,轻工方面的厂也少,规模也不大,服务业和贸易公司较为发达。本厂管理人员水平低,很多时候不能独当一面;员工素质差,工作缺乏主动性,责任心也不大。在香港,如果就任一职,便会全力以赴,如不能胜任,便会主动辞职。”他有两个儿子在读中学,他觉得香港的教育质量不高,大陆的比较好;香港的学费太高,竞争也激烈,但走后门的少,一般都凭实力。自己常年在大陆,顾及不了对孩子的教育,都要靠做幼师的妻子。他对孩子无太高的要求,只要不学坏就可以。他虽认同大陆的教育质量,但在最终的选择上并不倾向于此,在1998年大儿子中学毕业后,他还是花掉了大半的积蓄,送他去澳洲读大学。香港员工一年有17天有薪假,由于他们在大陆工作,因此比起在香港工作的同事,他们有额外的津贴。他们在大陆工作的收入是在香港的1.2~1.5倍。

(2)外籍员工

这里只介绍在中成长期工作的马来西亚人,对于曾在建厂初期逗留过及以后曾短期逗留的新加坡人不作分析。中成的马来西亚人最多时有3个,最少时只有1个,他们都是马来西亚的华人。人数虽少,但由于他们所携带的文化的特殊性及优越的地位,因此他们在中成是作为一个优势族群而存在的。马来西亚人在此的薪水远高于本国水平,约为当地的3倍,他们对薪水是十分满意的。外籍劳工一年有10天休假,另外每季度还有2周的探亲假。他们多利用假期旅游,如贺先生,1998春节期间带着马来西亚的弟弟一同去了哈尔滨旅游。他1968年出生,高中毕业,未婚,在马来上过华语学校,能独立用简体汉字填写问卷。1996年上半年来中成工作,他只知道故乡在广东,但并不知具体地方。他认为自己是汉族,最喜欢粤菜,其次为湘菜和川菜,喜欢在大陆旅游,去过东北、张家界、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语言丰富,会讲马来话、广州话、英语和普通话,还想学日、法、德等语及中国各地的方言。来中成后,饮食没问题,冬季的气候有些不适应,对于此地的环境、交通(七里的交通不便)不满意,也忍受不了那些当众吸烟的人,而香港和外籍员工都不吸烟。他认为来大陆工作的主要收获是学会了独立自主,并认识了许多朋友,但最主要的还是金钱方面的收获。问及挣钱的目的,他说希望能够游遍中国大陆,而后回马来西亚安定下来搞点小生意。

在中成工作最久的另一位马来西亚人是付先生,他从1994年就来了。他知道自己的祖籍地是海南省,但从未去过。付先生没上过华语学校,来中国后,开始学说普通话,购买了小学语文课本,学写汉字。1997年5月开始到香港宏达文具在印度尼西亚新开的厂工作,6月20日从印度尼西亚发来了一份传真,原文如下:“To All My Friends聚散匆匆,相识总算有缘/虽然有别但未曾想别得如此匆忙/两载异国情怀,人生竞有几多?/最难忘,友情如酒——甘甜,浓烈醇厚!/天虽高,海虽阔/却难割心中那份思念/让鸿雁飞回吧,带给你——默默的祝福。Genneth 19/6。”传真的题目、署名皆为英文,内容为汉字的繁体字,其中个别字是事后补写上的。语言带有异国的风格,但对此地的感情是深挚的。从这份传真可以看出文化交融的痕迹,这是族群互动的结果。

中成的香港人和马来西亚人有一些共同的感受:他们虽操粤语、英语、普通话等多语,但在谈及需要学习的方面时都认为是语言;一致认为来大陆的主要收获是报酬方面,即外出是为了获取高收入,这实在地道出了外出的原因——经济原因,这既是现实的观念,也暗含一丝无奈——如果不是为了钱,是不会来这个比出生地条件差的地方的。

5.少数民族

表6是依照1997年12月全厂总人数550人统计的,少数民族共有6个,14人,约占总人数的2.5%。他们的人数少,所占的比例小,但种类超过我国少数民族类别总数的1/10,因此在中成厂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族群。由于人数不多,在此将土家族、仡佬族、苗族、瑶族、彝族、壮族概称为“少数民族”。

中成员工的民族身份基本上是隐性的,在注重来源的以省籍区分为主的族群划分中,民族区分被弱化了。在问及“民族成分”时,大多数人都为之一愣,而且有些偏远地区教育水平低下的汉族工人竟不太清楚自己的民族归属,她们最清楚的是自己是哪个省的人。少数民族的人虽然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民族成分,但由于别人既不关心,自己也不会因来自“少数民族”而会有什么有利条件,因而民族身份在中成厂这个由“漂泊者”组成的多元族群环境中是不被强调的,是弱显的,包括少数民族成员本身。日常的生活中,少数民族成员认同的还是自己的省籍,这也许与其人数太少而怕遭到多数族群的排拒有关,也或与每一种少数民族都来源于同一个省份有关。在他们适应多元族群的社会体系时,会选择这样的策略:他们可以接受一种“少数民族”的地位,适应并努力通过把所有文化差异封闭在毫无联系的部分中去减少他们的少数派的不利因素,相应地,在另一些行动部分中,则加入到更大的工业化群体系统中。[18]如此一来,虽然可以防止一个明显分化的多民族组织的出现,但也可能会导致少数民族的进一步同化。

下面介绍一位瑶族女孩的打工生活和感受,借以把握多元族群环境中的“少数民族”的心态及其与其他族群的互动。来自广西来宾县的瑶族小卢姑娘,1976年出生,1995年初中毕业后便随舅舅家的表姐出来打工,表姐在物料部做文员,是壮族,她介绍小卢进厂。中成的广西人有十多个,但接触很少,她称自己没有老乡。她认为瑶族人刚烈、倔强,为自己属于这个民族而荣幸,但遗憾的是自己民族的人文化水平低。她不喜欢湖北人,认为他们很狡猾,待人不真诚;交往中也有被广东人歧视的感觉。她觉得本地人穿着不同,有些野性,女孩子不似北方的那么斯文。她说,出来后发觉世界太复杂,也看到了许多说不出名堂的新鲜事物,还学会了与人交往,会说其他地方的语言,原先只会讲家乡的桂柳话。问她喜不喜欢这里?她答:无所谓,喜不喜欢都一样。值得注意的是虽从未接触过当地政府部门,但却认为这些部门是“保护打工者,打抱不平,为我们着想的”。可见,她对政府的信任度极高,在寻求帮助时,除家人外,首选的也是工作地的官员,这与其他族群是显然不同的。她认为老乡多的,人多势众,较霸道。由于表姐是职员,吃、住、工作都不和自己在一起,表姐又正在与厂里的一个江西男孩“拍拖”,因此相互来往也不多。抱怨表姐把她当作小孩,什么心里话也不和她讲。她觉得有人同她聊聊很开心。

三、中成族群的认同特征分析

(一)同时认同家乡与此地,族群认同具有“双边性”的特征

1.对于家乡的认同主要体现在对老乡的高度认可上

这是由共同的故乡所维系的,是地缘认同的延伸。远离故土,认同老乡就成了族群成员的一种需要。对故乡的强烈认同几乎发生在每一个外出的人身上。这经常表现在应聘方面:普通员工多是几个人结帮一起到该厂来,或许是因为这里有老乡介绍进来,所以极少自己单独应聘。对于初次出门者尤其如此,常常是一起进厂,一起离职。但也有部分在外闯荡久了的工人则敢单个人出来应聘。这里也含了一些族群背景,如湖南、四川、湖北、江西等地外出来珠江三角洲打工的人很多,可以说随处可遇,因此这些省份的人单个出来打工也不怕,几乎每个厂都能遇到老乡,很快就可以融入族群中成为其中的一员。那些素质较高的可以谋到好职位的人,在站稳脚跟后,就会想方设法把故乡的亲朋好友弄进自己所在的厂。所以,在这里老乡是最普遍和有效的关系。许多人辞工是因为本厂的老乡少,她们要转到一个老乡较多的厂。有的人会因为老乡转厂而转厂、回家而回家,尤其是那些初次外出的打工者。中成一个属少数族群的女孩讲:有的人很霸道,动不动就说“我有一大把老乡”;有的人,由于食堂分饭的是老乡,就可以多得菜,吃完了,也可以去加菜。新人厂时,自己很担心老乡少了会受人欺负;老乡多的人则很踏实,多余的钱也会放到老乡那里保管着。有位贵州的女孩跟笔者说:“我不愿同外乡人随便交往,说不来什么话的。其实,我认为我以后只要跟我们家乡的邻居、朋友相处好了就行。”这是一种很典型的过客心理。

远离了具有共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的故乡,又无法全面地融入当地社会,因此,他们的族群认同意识依然是突出的,对于家乡的认同是首要的认同。“从就业信息的传递到结伴同行,从第一份工作的获得到在输入地的互相帮衬,在同村同乡的外出打工者中实际上存在着交织每个外出者的血地缘网络。而真正属于个人盲目外出游离于这种组织网络之外的人,总是极少数。”笔者在中成厂的问卷调查也基本上证实了这一点。

表7表明外省人族群第一次外出打工时,一般不会单独一人。陪伴他们外出的主要是家人、亲戚,这两者占总数的52%。其次,他们一般选择同学、同乡一起外出,属于这种情况的有24%。填“其他”一类的主要是独自外出的人,也有当地组织劳务输出或对前面的分类不清楚而选择的。其实,独自外出的远不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