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种因悔悟而对自己的责备应该适可而止。在你已经知错、决定下次不再犯的时候,就是停止后悔的最好的时候。然后,你就应该摆脱这悔恨的纠缠,使自己有心情去做别的事。如果悔恨的心情一直无法摆脱,而你一直苛责自己,懊恼不止,那就是一种病态,或可能形成一种病态了。
你不能让病态的心情持续。你必须了解它是病态,精神遭受太多折磨,有发生异状的可能,那就严重了。
所以,当你知道悔恨与自责是过分的时候,要相信自己能够控制自己。告诉自己“赶快停止对自己的苛责,因为这是一种病态。”为避免病态具体化而加深,要尽量使自己摆脱它的困扰。这种自我控制的力量是否能够发挥,决定一个人的精神是否健全。
人人都可能做错事。做了错事而不知悔改,那是不对的,知道悔改,即为好人。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过去的既已无可挽回,那么只有以后坚决行善即可以补偿。
每个人都有缺点,这是为什么我们要受教育。教育使我们有能力认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这就是进步。但在知道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并随时改正之外,更要注意建立自己的自信,相信自己的自尊。
有人一旦犯了错误,就觉自己样样不如人,由自责产生自卑。由于自卑而更容易受到打击。经不起小小的过失,受到了外界一点点轻侮,为任何一件小事,都会痛苦不已。
一个人缺少了自信,就容易对环境产生怀疑与戒备,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面对这种“无事自扰”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努力进修,勤于做事,使自己因有进步而增加自信,因工作有成绩而增加对前途的希望,不再向后作无益的回顾。
进德与修业,都能建立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对自己偶尔的小错误、小疏忽,就不致过分苛责,而易于从悔恨中发挥积极的力量。
自尊心人人都有,但没有自信做基础,就会使人变为偏激狂傲或神经过敏,以致对环境产生敌视与不合作的态度。要满足自尊心,只有多充实自己,使自己减少“不如人”的可能性,而增加对自己的信心。
做好人的愿望当然值得鼓励,但不必“好”到一切迁就别人,凡事委曲自己。更不能希望自己好到没有一丝缺点,而且发现缺点就拼命“修理”自己。一个健全的好人应该是该做就做,想说就说。一切要求合情合理之外,如果自己偶有过失,也能潇潇洒洒地承认:
“这次错了,下次改过就是。”不必把一个污点放大为全身的不是。
人总是人,人有要求完美的愿望,但也有犯错误的可能。只有犯了错误不肯悔改才是耻辱。犯了错误不能摆脱自责和不肯悔改,是对自己的虐待。
40.讲究为人之道
苏东坡的《河豚鱼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南方的河里有一条豚鱼,游到一座桥下,撞在桥柱上。它不怪自己不小心,也不想绕过桥柱,反而生起气来,认为是桥柱撞了自己。它气得张开嘴,竖起颚旁的鳍,胀起肚子,漂在水面上,很长时间一动也不动。飞过的老鹰看见它,一把抓起来,把它的肚子撕裂。这条豚鱼就这样成了老鹰的食物。苏东坡就此发议论说:世上有在不应该发怒的时候发怒,结果遭到了不幸的人,就像这条河豚鱼,“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不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却“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真是可悲!
即使别人真的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在批评对方的时候也一定要讲求适当的方式。一般人认为,挨批评肯定是苦的,是一件丢面子的事,因为“苦”,受批评者往往要产生抵触隋绪,使批评的效果大打折扣,即批评的负效应。有些人能够很恰当地把握批评的方法、尺度,使批评达到春风化雨、甜口良药也治病的效果。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某属下向林肯总统打听敌人的兵力数量,林肯不假思索便答:“120万至160万之间。”下属又问其依据何在。林肯说:
“敌人多于我们三四倍。我军40万,敌人不就是120万至160万吗?”为了对军官夸大敌情,开脱责任提出批评,林肯巧妙地开了个玩笑,借调侃之语嘲笑了谎报军情的军官。这种批评显然比直言不讳的指斥要好多了。
其实,许多时候批评的效果往往并不在于言语的尖刻而在于形式的巧妙,正如一片药加上一层糖衣,不但可以减轻吃药者的痛苦而且使人很愿意接受。批评也一样,如果我们能在必要的时候给其加上一层“外衣”,也同样可以达到“甜口良药也治病”的目的。
身为父母,应该怎样责备孩子?
毋庸置疑,任何父母对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在很早便已替孩子的未来描好自己心里所想的轮廓。实际上,这往往变成父母的一厢情愿,孩子完全无意照他们的想法行事。每当面临这种情况时,大多数的父母常忍不住如此责怪小孩:
“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
“你现在不听话,将来没出息可别怨我!”
这些话能不能算是责备呢?诚如以上所强调,所谓责备乃是为了改变现况,使将来变得更好。若以这个观点来看上面两句话,显然只是生气的语言罢了。事实上,责备若单纯的只是一种生气的行为,人们就不需为它大伤脑筋了。在责备他人时,我们至少得考虑到三件事:①如何使对方能率直接受?②如何让对方激起更高的意愿?③怎样才不致伤及对方的自尊?
在责备他人之前若能先顾虑到上列几项,便不致使用过于严厉的话语,像翻旧账般地施予对方无情的抨击,即使对方是个孩子。
当责备的对象是小孩时,事前更必须了解到一项事实,那就是应让小孩在挨骂时“明白自己为什么挨骂”。当他们已经有了这种自觉后,身为父母者尚不知节制地逼他们俯首认罪、或者当众羞辱,自然不可能出现好的后果。
此时,有两点必须让小孩知道:①做哪些事时父母会有哪些想法?②做坏事时父母绝不会稍加宽容!
将这些事情交待清楚之后,下次责备孩子时,就能让他从错误中学习,知道收敛、改变自己的行为。所以,责备绝非仅把想说的话说出口,如何让对方接受更为重要。就像在工作场所指点部属一样,务须告诉对方缺点何在,使他愿意改进,这才是责备的目的。
自古以来,为人父母者总是幻想自己的威严的“黑脸”加上厉声斥责,便得以改变小孩的态度与行为。但这毕竟是幻想,真实的情况是,父母话太多,被小孩认为唠叨,继而抱着充耳不闻的态度而已。
所谓打铁需趁热,一旦看到小孩的行为发生错误,即应立即纠正,约束他们不再犯错。责备时要抓住要领,但口气不可太硬,当然也要有能使小孩屈服的威严。尤应注意不可太情绪化,赋予孩子清晰的目标意识。若能如此,则不用三言两语,孩子便能会意,进而实施。
总之要记住:批评、责备的目的在于改变现状,一句责备,三句赞美,往往比直接批评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高明的制药厂都非常注意让自己的药更甜美易服,正是此理。
41.学习调整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以自己这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你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歌唱,以自己的方式绘画。这是由你的经验,你的环境,你的遗传基因,尤其是你对自己的期望所造成的。不论好与坏,你只能耕耘自己的小园地,只能在生命的乐章中奏出自己的音符。
当你了解到自己,知道了自己的长处,你就会扬长避短,而不会用自己的短处去和人家的长处相撞击,也不会为本来就不可能成功的事情发愁、怨恨自己。成功属于你,失败也属于你。而摆脱失败,关键是摆脱失败带来的沮丧,消极的情绪。捶打自己的脑壳,无休止地长吁短叹,只会忘记了是哪位智者说过,在生活中,最能化戾气为祥和的三个字是:没关系。
生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美满、如意,生活只是生活本身,而人们总是愿意用希望去看待生活:我希望……如何如何。可当你一旦发现,生活并不是按照你所希望的样子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那就请你从烦恼中跳出来,像一位智者一样,说一句“没关系”。
人活在世上,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周围有着各式各样的人。在和生活中的人打交道时,不可能特别认真。假如过于认真的话,你就会发现,在生活中,做人难,做一个好人更难。豁达是一个人的美德,豁达的胸怀能包容一切。
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有人踩了你一脚,要想说一句“没关系”实在不容易。车挤,开得慢,对于着急上班的人来说本来就有说不出的窝火,再加上脚上火辣辣的疼,能不火大气粗吗?可是争吵又有什么用?它只能把你不痛快的、烦躁的情绪通过争吵发泄出来,传染给别的人,于汽车的行进,拥挤的缓和,没有一点帮助。相反地,在这种你无法改变的现状中,你应该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并想到大家彼此的情绪都处在烦躁、不安、易于激动的状况之中。说不定不小心踩你脚的人,也是一肚子的火,满脑门子的气,正无处发泄呢!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平心静气地说一句“没关系”。然后耐心地等待。
当然,在有些场合,说出这三个字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当你对心爱的人献出了你全部的爱情之后,她(他)却无情地离开了你,这对你来说,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没关系”轻松地愈合你那流泪滴血的心。往日那情意绵绵,两情依依的情景,无法一下子从你的脑际消失,相反,在这种时候,那些平时的芥蒂反而不见了,留下的都是让人无法忘却的情和意。你深深地陷在失却了爱人却无法失却对爱人的爱这苦恼的深渊里。怀恋的尽头成了怨恨,怨恨又产生了报复,而报复难免两败俱伤。假如你能豁达地对待这些,对自己说一句“没关系”,从苦恼中解脱出来,那么“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不是不可能的。
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我们不能不认真对待,据理力争,如是与非,真理与谬误等。对某一些人,也不能不闻不问,任其肆无忌惮。但是,当他们最终意识到了自己的谬误时,我们仍可以大度地说一声“没关系”,因为我们恪守的是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其着眼点并不在于人如何,而是事情的结果如何。
这并不是阿Q式的自欺欺人,而是确实没关系。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失去的还会再来,本属于你的东西,决不会与你交臂而过。学会说“没关系”,你会觉得生活中增加的不是苦恼,而是欢乐。
42.培养美德
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的钢铁大王,他白手起家,既无资本,又无钢铁专业知识和技术,却成为举世闻名的钢铁巨子,这当中充满着神奇的色彩,使许多人迷惑不解。
有一位记者好不容易才令卡内基接受采访,他迫不及待地劈头间:“您的钢铁事业成就是公认的,您一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炼钢专家吧?”
卡内基哈哈大笑地回答:“记者先生,您错了,炼钢学识比我强的,光是我们公司,就有200多位呢!”
记者诧异道:“那为什么您是钢铁大王?您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卡内基说:“我知道如何鼓励他们,使他们能发挥所长,为公司效力。”
确实,卡内基创办的钢铁业是靠其一套有效发挥员工所长而取得发展的:卡内基的钢铁厂因产量上不去,效益甚差,卡内基果断地以100万美元年薪,聘请查理·斯瓦伯为其钢铁厂的总裁。
斯瓦伯走马上任后,激励日、夜班工人竞赛,这座工厂的生产情况迅速得到改善,产量大大提高,卡内基也从此逐步走上了钢铁大王的宝座。
可见,卡内基是十分聪明的,如果他自命是最伟大的炼钢专家,那么,至少会导致一些水平与其不相上下的专家不肯为其效力,即使是斯瓦伯这样的管理专家,也不会被看重使用,而人们也不会如此敬仰卡内基了。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为什么这句话是事实?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还优越,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羡慕和嫉妒。
纽约市中区人事局最得人缘的工作介绍顾问是亨丽塔,但是过去的情形并不是这样。在她初到人事局的头几个月当中,亨丽塔在她的同事之中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她每天都使劲吹嘘她在工作介绍方面的成绩,她新开的存款户头,以及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我工作做得不错,并且深以为傲”,亨丽塔对拿破仑希尔说,“但是我的同事不但不分享我的成就,而且还极不高兴。我渴望这些人能够喜欢我,我真的很希望他们成为我的朋友。在听了你提出来的一些建议后,我开始少谈我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嘘,把他们的成就告诉我,好让我分享,而只在他们问我的时候我才说一下我自己的成就。”
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指出别人的错误: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有可能带来难堪的后果。你以为他会同意你所指出的吗?绝对不会!因为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打击了他的荣耀和自尊心,同时还伤害了他的感情。他非但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还要进行反击,这时,你即使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也无济于事。
永远不要说这样的话。
“看着吧!你会知道谁是谁非的。”这等于说:“我会使你改变看法,我比你更聪明。”--这实际上是一种挑战,在你还没有开始证明对方的错误之前,他已经准备迎战了。为什么、要给自己增加困难呢?有一位年轻的纽约律师,他参加了一个重要案子的辩论,这个案子牵涉到一大笔钱和一项重要的法律问题。在辩论中,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对年轻的律师说:“海事法追诉期限是6年,对吗?”
律师愣了一下。看看法官,然后率直地说:“不,庭长,海事法没有追诉期限。”
这位律师后来说:“当时,法庭内立刻静默下来,似乎连气温也降到了冰点。虽然我是对的,他错了;我也如实地指了出来。但他却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脸色铁青,令人望而生畏。尽管法律站在我这边,但我却铸成了一个大错,居然当众指出一位声望卓着、学识丰富的人的错误。”
这位律师确实犯了一个“比别人正确”的错误。比听我吹嘘更令他们兴奋。现在当我们有时间在一起闲聊的时候,我就请他们把他们的欢乐告诉我,在指出别人错了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做得更高明一些呢?
德国人有一句谚语,大意是这样的:“最纯粹的快乐,是我们从那些我们的羡慕者的不幸中所得到的那种恶意的快乐。”或者,换句话说:“最纯粹的快乐,是我们从别人的麻烦中所得到的快乐。”
是的,你的一些朋友,从你的麻烦中得到的快乐,极可能比从你的胜利中得到的快乐大得多。
因此,我们对于自己的成就要轻描淡写。我们要谦虚,这样的话,永远会受到欢迎。
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曾对他的儿子作过这样的教导:“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