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是历史上有名的高寿皇帝。他在位期间曾多次出京,一方面游山玩水,一方面考察民情。乾隆帝在位60年,出游次数之多为众皇帝之最。
“康乾盛世”中的“康”即康熙帝,“乾”指雍正以后的乾隆帝。1735年,雍正帝去世,四皇子弘历登上帝位,即乾隆帝。他在位的60多年中,保持和发展了康熙、雍正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局面,所以后世人常常把他和康熙、雍正帝并称,把他们在位的100多年说成是清朝的最兴盛时期。当时,清朝经过康熙、雍正两朝的恢复和发展,到乾隆时,社会经济空前繁荣,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乾隆帝即位后的前十来年,兢兢业业地治理朝政,肃清前朝遗留下来的弊端,解决各种矛盾纠纷,树立起较高的威望。但是,在他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后,这位虚荣心强的皇帝的好大喜功之心也大大膨胀起来。他四处游山逛水,在位60年,就六次游江南,四次拜祖陵,五次游五台山,到曲阜祭孔、到河南祭祀嵩山的次数更是数不清,更不用说每年还要到承德打猎了。
各地地方官为了投皇帝所好,每次接圣驾都要大大讲一番排场,有时候一次就花去二三十万两银子。乾隆帝每次乘船顺运河游江南,运河两岸都搭满了戏台、彩棚,沿河排列着无数彩船。他的龙舟及大大小小的随行船只共有1000多艘,都由青壮年和年轻妇女拉纤,称为“龙须纤”。
扬州本是商人云集的地方,奢靡成风。为了接驾,商人更是挖空心思露富摆阔。城里的大街小巷,都铺上了锦毡,路两边挂着绸帐,装饰得富丽堂皇。扬州的盐商为了讨好皇帝,捐钱修筑行宫,开湖堆山,建楼造园。行宫里的一切器物,都奢华无比,就连痰盂都是用银丝镂嵌而成的。乾隆帝见到这些别致的江南园林,十分赞赏,马上把那些盐商召来赐宴,赏给他们每人顶戴一级(顶戴是清朝区别官员等级的帽饰,皇帝可赏给无官的人某一等级的顶戴)。除了游山逛水,对女乐、珍宝、饮食、宫苑等等,乾隆皇帝也无所不好。
乾隆帝还重用侍卫出身的和,短短一段时间就升其为一品大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和是个有名的贪官,他在朝廷上勾结党羽,贪污的钱财不计其数。乾隆帝的宠爱使得以和为首的一干官员疯狂肆虐地搜刮民脂民膏,造成百姓的负担日益加重。到了乾隆后期,就有一些地方的老百姓不堪重负,揭竿起义。当然,清朝上百年的基业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推翻,但这些现象,足以代表乾隆朝的吏治腐败。
对乾隆帝的穷奢极欲,就连朝廷的一些大臣也看不下去。有一个官员到江苏去办事回来,乾隆帝召见他,询问江南民情如何。那个官员鼓起勇气说:“皇上南巡之后,百姓生活甚苦,怨声载道。”乾隆帝一听这话,脸色大变,厉声斥问:“百姓生活苦,你说出来谁生活苦;怨声载道,你说出来谁有怨言!”不等那个官员分辩,乾隆帝就把他赶出朝堂,贬到新疆戍边去了。有个大臣劝乾隆帝说:“皇上每到一处巡幸,地方官一味奉承,侵害百姓不浅。”乾隆帝大怒,非要杀那个大臣不可。多亏朝廷大臣一再讲情,才把那个大臣免官了事。
皇帝既然如此,其他贵族官僚、地主豪绅也就上行下效,于是追求享乐,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官僚们的贪污也到了惊人的程度,出现了和一类的大贪官。清朝官场的风气也愈来愈腐败了。
嘉庆帝即位以后,虽然深知官场腐败,但也只能对细枝末节进行修剪,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奢侈之风。清朝的衰败也是从乾隆后期初见端倪,最终走向灭亡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