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不但以自己谨慎的言行获得了父亲的信赖,得到了王储的身份;还依靠父亲的权势建立了魏国,取代了东汉王朝。曹丕称帝后继续推行屯田政策,让整个中国北方获得了休息和发展的机会,为日后西晋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
曹丕,字子恒,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公元192年冬天出生于谯县(今安徽亳州)。曹丕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贵族教育,八岁时就能下笔成文,写出洋洋洒洒的散文。年纪稍大之后,曹丕不但博览了诸子百家的著作,还学习武艺,不但弓马娴熟,还是个击剑好手,堪称文武双全。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而归后,曹操觉得自己体力已经不如从前,开始着手安排继承人,就直接把曹丕升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公元216年,曹操被汉献帝晋封为魏王,赐九锡,册立王太子的事情就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曹操的正室夫人丁氏没有子嗣,就收养了小妾所生的孩子曹昂为子。同时,曹操的侧室卞夫人却非常争气,连着为曹操生下了曹丕、曹植、曹彰、曹熊四个儿子。后来身为长子的曹昂在宛城之战中死于乱军之中,王太子就只能在身为次子的曹丕和深受曹操喜爱的曹植之间产生。
当时曹丕和曹植身旁各有一帮亲信。曹植身边这些人都是些文章出众、政治敏感度却低下的文人,而曹丕身边都是跟随曹操辛苦创业的能臣干将,再加上“立子以长”的观念,曹丕在斗争中越来越占据上风。曹植丝毫没有感觉到形势对自己的不利,依然我行我素,一派狂士风采,居然驾着马车在皇帝的御道上奔驰,引得众人侧目。曹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重重责罚了曹植。没过多久,曹植的妻子穿着逾制的衣服出游,又被曹操撞见,当即下令赐死了自己的儿媳。这几件事使曹操对曹植的印象越来越差,觉得还是曹丕知道进退,懂得尊卑,就正式下旨立曹丕为王储。
公元220年,极富雄才大略的曹操死在了洛阳。当时曹丕正在自己的封地邺城(今河北临漳)。跟随曹操出行的谏议大夫贾逵急忙安抚人心,然后派人快马赶到邺城请曹丕主持大事。曹丕闻讯后立刻赶往许昌,召集群臣,商量大事。当时满朝大臣刚刚听说曹操的死讯,个个号啕大哭,场面非常混乱。这时中庶子司马孚厉声大吼说:“现在魏王刚刚去世,天下震动,我们应该辅助王子早日继承王位,以镇万国,哭有什么用?”群臣这才醒悟过来,安排大队警卫,开始置办曹操的丧事,给献帝上奏章,要求让曹丕继王位。献帝在群臣的裹挟下,很快就派遣御史大夫华歆宣诏,封曹丕为丞相、魏王、领冀州牧,曹丕完全继承了曹操遗留的权力。
曹丕继承王位后,没有忘记拥立自己的几个大功臣,他加封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然后曹丕又把威胁自己位置多年的弟弟曹植贬为安乡侯,把弟弟的心腹丁仪等人满门抄斩,总算消除了弟弟当年带给自己的压迫感觉。王位稳固之后,曹丕就积极准备把有名无实的献帝赶下台,自己过过皇帝的瘾。朝中的左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揣摩到了曹丕的心意,就上表献帝说:“天下有不少异端景象,说明魏当代汉,陛下您还是禅让给魏王吧。”这时的献帝早被曹操调理得“知书达理”,根本没有让大臣们费事,就直接在禅让诏书上盖了印,签了字。这年十月,大臣们在繁阳筑起祭坛,曹丕在祭坛上接受了皇帝的玺绶,正式即皇帝位,国号魏。至此,历经12帝、195年的东汉政权名实俱亡。
此后,公元221年,刘备即帝位,建蜀。公元222年,孙权称帝建吴。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曹丕称帝后,实行“九品中正制”,确立了士族豪强在政治上的特权,开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氏族门阀制度。曹丕还设置了秘书监和中书省,中书省设置中书令,主管通达百官奏事,起草诏令,以此分掉尚书令的权力,改变了东汉后期尚书权力过重的局面。在经济上,曹丕继续实行屯田制,重视水利建设,使魏国的实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