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性格带给你好运
4760900000008

第8章 性格在人生中的神奇力量(5)

这一类型的恋人中,通常有一方扮演着“父亲”或“母亲”的角色,来照顾像孩子一样依赖、任性的对方。由于传统普遍认为女性的魅力在于娇弱、依赖,需要男性的保护,因此这种模式中“儿童”的角色多为女性扮演;而男方如果在社会竞争中是个弱者,他便会以在两人世界中以输出“父爱”的形式,来证明自己作为男性的价值。反之,男性若成为“儿童”,则很可能是因为其不成熟的稚气激发了女方的母性,弗洛伊德称此为“恋父”或“恋母”情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可以看到一种心理学上称之为“牛犊恋”或“枯杨恋”的恋爱现象,即一个男青年爱慕比他大很多岁的女性,或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迷恋上一位青春少女,便是此种恋爱模式的典型范例。

2.儿童——儿童型

这种模式常常可以在中学生的初恋中看到:双方时好时闹,经常为小事相互呕气、发生误会,但过不多久就烟消云散而和好如初,就像孩子在说“过家家”一样。在这种恋爱模式下,恋人之间以感情为第一要素,很少考虑到社会现实等诸多客观因素,因此显得他们的爱情还很幼稚。事实上,有不少初涉爱河的男女青年属于这种类型,他们即使办完喜事,之后过的也是过家家酒似的生活。

3.成人——成人型

更多的年轻情侣倾向于这种模式,男女双方在平等的交往中因共同的志趣和追求而坠入爱河。恋人间注重理智,追求的是思想和情感的双向交流。但同时,他们也更加重视恋爱的技巧,女性为了增加自己的魅力,会不时地撒娇,表现得孩子气;男性也会表现得温柔、体贴,奉献出一种成熟真诚的“父爱”。他们经常以恋爱游戏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情感。

上述三种恋爱模式中,由于男女之间的自我角色是相互适应的,因此在感情上易于融合,行为容易协调,容易产生和谐美满的婚姻和家庭。

4.不协调型

有些男女恋人,双方的自我角色并不协调,只是因为偶然的机会,在各自的心中激起了感情的波澜,但由于双方在情感和行为上难以达成共识,无法产生充分的依赖感和信任感,因此随着进一步交往,恋情会逐渐平息。例如父母——成人型、成人——儿童型、父母——父母型,在现实恋爱生活中很少存在。

爱情,这个神秘的字眼,从来没有人能为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它追求的是男女双方情感的依赖,是男女双方完整人格的交融,是建立在理性情感之上的。而男女双方的性格在此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性格不要相同,最好互补

要想让爱情双方的关系恒久不变,除了有相似的外表、教育与智商外,对方最好首先还须具备彼此所欠缺的条件。也就是说两个人要在性格上互补、这样才能够截长补短,相得益彰。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习惯寻找与自己性格相似的人为伴侣。不但在容貌、气质、学历、智商上要相配,连宗教信仰与政治理念、工作与对小孩子的观念都要相投;最好,还要有相同的癖好。为此,婚姻学家威尔森博士曾指出,人们的自恋倾向,可能是导致此种想法的主因,因为,如此一来,他(她)们又可以再度和自己恋爱了。

实际上,我们经常可以在许多聚会上看到,一个安静保守的丈夫往往有个聒噪积极的太太陪伴。就像是一位丈夫所说的,当他略觉不愉快时,妻子已和对方吵起来,当他欣赏某人时,她往往已经主动地与之交上了新朋友。

芝加哥西北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温奇对这种“相辅相成”的结合有深入的研究。数年前他曾提出一套“互补”的理论,他认为爱情是“需要”的一种表达方式,可能是潜意识,也可能是有意识的行为,而应溯源自幼年期的欠缺经验,成长后则自伴侣身上寻求弥补。他并指出,支配欲强的人,所以会择取意志薄弱的人为偶;强健的人,会选绵弱的人;暴露狂会择取其观众,虐待狂也有会找到一个甘之如饴的人结婚,都是这种“互补作用”的结果。

温奇教授曾就二十五对美国新婚夫妇进行一项配对实验,先将个人的性格分别作一调查,然后按其背景资料以匿名方式加以匹配,结果发现其中二十对竟然被他对上了。

在这个实验中有一对夫妻名叫诺曼与克蕾尔。克蕾尔来自下层阶级,在家中排行第八,母亲因不堪生活重担而甚少笑容,父亲虽和善但总是唠叨不休,一个姐姐蛮横无理并常以母亲地位自居。她所有的玩具衣服都是兄姐移交的旧货,因此她对于关爱与亲情感到严重缺乏。少女时代她只是渴望着新衣服,对家事则丝毫不感兴趣。后来在一家咖啡室担任女侍,便一直期待一位理想的丈夫出现,以便给她人生的方向。

诺曼则来自富裕的家庭,父亲拥有一家生意鼎盛的杂货店,母亲除了勤持家外并帮忙收帐。小时候他常帮忙母亲烧饭、洗衣服、甚至收帐,长大希望能开一家餐厅。他的理想对象必须要像妈妈一样,勤俭治家并能烧得一手好菜。

初看之下,克蕾尔似乎一点也没有诺曼的母亲的影子存在,她对诺曼一家也感到失望。但是温奇教授指出,诺曼虽在意识里寻找一个像母亲的妻子,其实在潜意识里他宁可自己变成母亲,负担持家照应的全权责任。克蕾尔只能算是个娃娃新娘,诺曼为她建立一个温馨的小家园,使她能在其中逐渐成长,并提供她幼年缺乏的母爱与关怀。现在克蕾尔倒是找到了一个母亲的替代,而诺曼则一点一滴的教她烧饭理家之事。温奇教授认为这个婚姻相当危险,当小孩降临以后,诺曼会对她的不负责任,逐渐感到烦恼而使婚姻触礁,除非克蕾尔能很快地成熟,或者诺曼愿意付出超过常人的耐心。

这个个案是两种互补人格结合的例证。另一对接受温奇教授测验的夫妇罗宾与李丝莉,则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另一种有趣的搭配。

金发的李丝莉看来聪慧敏捷,自认不论在外表或性格上都承袭了母亲的风范。她的父亲温文儒雅,家中所有的营生皆出自母亲的策划,她形容自己外向、幽默、冷静而略带自负与支配欲。少女时代相当叛逆,甚至拒绝进入大学,后来进入报社工作,不久即出任记者。丈夫罗宾在家中排行第二,哥哥成绩优异且运动细胞发达,因此父母亲常给罗宾压力,期望他有兄长的成就,而他也不负双亲的厚爱,成长后进入商业界,积极进取、聪明外向,自认承袭了母亲的积极性格。

但实际上,罗宾的性格并不是那么的外向,做事常常很被动,内心又充满了感情,反被李丝莉那样积极活跃的性格所吸引,显然是从她身上找到了母亲的替代。

4.“对立相吸”的恋爱性格

最佳的恋爱性格除了需要互补外,“对立吸引”也是一种错的方面。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以美国心理学家大卫·克里米克博士(David Klimek)最有名。他认为,有对立性格的人结合在一起,能产生强大的吸力,使两人能拥有一个有趣而富创造性的生活。

社会上有“狂放”与“压抑”两种性格的人,而成了“对立吸引”的两种群体,并互相跨越分界线寻找伴侣。“压抑”性格的人多半沉静、收敛、内向、现实、井然有序、一丝不苟、想得比做得多;“狂放”性格的人则多具冲动、外向、多话、冒险、敢做、不计后果等特质。两种人一旦相遇,常能引发爱的火花。克里米克博士认为,心理健全的人会对其伴侣的差异性感到重要,因为这种差异性有助于让自身人格趋于安定与成熟;而心理不健全的人,则会把差异性看成冲突与不和的根由。他还指出,当“压抑”性格的人遇有不顺时,常会退缩不前,但在一个“狂放”的人怂恿下,常能轻易地再度振作起来。而当“狂放”性格的人遇到挫折时,常会出现漫无头绪、乱七八糟的情况,这时“压抑”性格的人常能运用其条理与秩序的特质,为他处理善后。如此搭配起来,两人要比一个人强得多。但如果“狂放”者不幸遇到了“狂放”者,那么就会弄得天翻地覆,不可收拾;而“压抑”者遇到另一个“压抑”者,也将变得成天冷战,毫无生趣了。只有在对立结合的情况下,俩人才能幸福美满地共渡一生。

这种理论一定会让一般人感到惊讶,许多人从不问为什么坠入情网,只表示:“我们在一起很自在”。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了解后,才会发现两人之间存在的问题。

许多人因结婚而踏入另一个生活层面。他们不仅被对方的性格所吸引,连其周遭的事务,也让他们感到新鲜有趣。原本寂寞的人,婚后常能跟配偶的亲人相处融洽,有时甚至超过自己的家人。这是基于对方有,我却没有的羡慕的心态,不仅对方性格中有一些自己所没有的,连其友人、想法、经验等也都连带地成为倾慕的对象。

一名分居的作家称:“现在回想起来才知道,内子真正喜欢的是我的艺术生活圈子,当年邂逅时,她还只是个聪明但寂寞的小女孩,对我的生活和我那些出名的友人,以及我所追求的崇高理想都感到着迷,这种着迷程度可能还超过对我的迷恋。我自己则来自一个吵杂忙碌的犹太家庭,对她那种盎格鲁萨克逊式的冷静感到沉醉。”

有些人必须在交往过一段长时间之后,才会知道为何选上对方的理由;有些人则在早期就能体察出彼此依赖的情形。

通常俩人在一起会觉得比分开要强得多,个人“自信”与“成功”的感觉也较强,他们之间会建立起“我爱你,因为你使我更爱自己”的信念。而当你开始觉得对方比你好的时候,一般公认这就是恋爱的征兆。同样的,一个稳定的婚姻中,双方必定互相认为对方比自己好,倘若你把对方看得较差时,往往就是要把对方当成阻碍物的先兆。

通过此类的洞察,可以让我们对自己婚姻的现况,有较多的认识。然而人类潜意识中的许多需要与欲望,仍有待进一步的发掘与了解。

5.婚姻性格的黄金法则

在谈到天作之合的婚姻状态时,我们经常触及的一个公认指标是:男女性格的75%不一致性。这是婚姻学家在诸多的婚姻调查中发现的一个“婚姻黄金法则”。

阿莫是一个生性粗野、脾气暴躁的工程师。几年前,在一次朋友间的聚会中结识了出身世家的小茜。小茜不但长相可人,言行举止也表现出大家闺秀的典雅与悠然。也许正是这一点性格的差异,使得二人在第一次见面便彼此被对方给紧紧地吸引住了,迅速坠入爱河。

有一次,阿莫请小茜去一家餐厅吃饭,小茜在十分忸怩的状态下点了一份烧麦。她说那是她第一次与家人以外的男人一起用餐。起先她一直不举筷,阿莫再三催促:“再不吃就凉了喔!”她才开始进餐。一笼烧麦有4个,而她只吃了两个就足足用了一个钟头的时间。

谁也说不上来她究竟是礼貌周到还是生性灵巧,总之,她是以筷子末端,将食物一毫米一毫米地放入小嘴中然后在经过不少于三分钟的咀嚼过程才咽下去的。据阿莫观察,她每吃三次,便有一次会放下筷子,用手帕轻轻地按一下嘴角。尽管烧麦的体积并不大,如果像她这般向前推进3毫米的再休息一次的速度,是怎么也不会减少的。好不容易,小茜终于吃完了两个烧麦,便带着微笑说:“真好吃,我吃饱了。”

阿莫点的是汤面,为了配合小茜的速度,他不敢一口气将面吃完,然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面越胀越多,似乎任他怎么吃,面都在增加中,到最后仍然无法把面吃完。

后来他们因故分手了,不过阿莫与小茜交往之后,深深地了解到个性及成长环境的差异,往往会同人意外地成为选择对象的重要依据。

日本一位作家认为,性格上有75%的不同,却能在其它方面以包容力予以弥补的女人是男人最佳选择。上面所讲的阿莫与小茜的故事也许还是可以结婚的。事事无绝对嘛!

6.恋爱观测试

性格对爱情婚姻的影响不容小觑,那么所向往的爱情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对爱情的态度又怎样呢?下面这个小测试将告诉你答案。

请你对以下句子选择一个适合你的答案:A.坚决同意;B.基本同意;C.不好决定;D.有些不同意;E.坚决不同意。

1.当你真正恋爱时,你对任何别的人都不感兴趣。(   )

2.爱没有什么意义,它就是那么回事。(   )

3.当你完全陷入爱情时,就会确信它是现实的。(   )

4.恋爱绝不是你能客观地加以研究的,它是高度情感的状态,不能进行科学的观察。(   )

5.和某人恋爱而不结婚是个悲剧。(   )

6.有了爱,就只知道这爱。(   )

7.共同的兴趣实际上是不重要的,只要你俩真正相爱,就会彼此协调。(   )

8.只要你知道你们是相爱的,虽然彼此认识的时间还很短,马上就结婚也不要紧。(   )

9.只要两个人彼此相爱即便有着信仰差异也不要紧。(   )

10.你可以爱一个人,虽然你不喜欢这个人的任何朋友。(   )

11.当恋爱时,你经常是茫然的。(   )

12.一见钟情往往是最深切、最永恒的爱。(   )

13.你能真正爱上的、并能在一起幸福地生活的人,世界上只有一两个。(   )

14.不用管其他因素,如果你确实爱上了一个人,就可以和这个人结婚。(   )

15.要得到幸福就必须对你要与之结婚的人有爱情。(   )

16.当你和所爱的人分离时,世界其余一切仿佛都黯淡而令人不满意。(   )

17.父母不应劝说儿女同淮约会,他们已经忘记恋爱是怎么回事了。(   )

18.爱情被看成是婚姻的主要动机,那是好的(   )

19.当你爱上一个人时,你就想到将来要和那个人结婚。(   )

20.大多数人都会在某些地方有一个理想的对象,问题是怎样找到那个对象。(   )

21.嫉妒通常是直接随着爱情而变化的,就是说,你越是爱就越会有妒嫉心。(   )

22.与其说爱是平静的事情,不如说爱是激动人心的事情。(   )

23.能被任何人爱上的人大约只有少数几个。(   )

24.当你恋爱时,你的判断力通常不是太清楚的。(   )

25.我认为,一生中爱情只有一次。(   )

26.不能强使自己爱上某个人,爱情说来就来,说不来就不来。(   )

27.和爱情相比,在选择结婚对象时,社会地位和宗教信仰的差别是无关紧要的。(   )

诺克斯和斯波拉科斯基经过研究,把青年对爱情的态度分成两种类型:一是浪漫型,即把爱情看成是一种神秘的、永恒的力量,对爱情充满了激动、渴望与幻想,而较少考虑与爱情有关的各种现实问题,二是现实型,这是一种以注重现实为特点的爱,恋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稳定的、坚固的与和谐的。两位心理学家认为,青年对爱情的态度可以看成是以浪漫型爱情为一端,以现实型爱情为另一端的一个连续体。

诊断结果

对所选答案A、B、C、D、E分别给1、2、3、4、5分,每题的分值相加,数值越小,越接近浪漫型;反之数值越大,越接近现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