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总统卫队揭秘
4760100000004

第4章 美国总统卫队(3)

近几届美国总统在对待特工们的态度上大不一样。尼克松在南美遭到一群暴徒的袭击,特工人员为他解除了危机,他对特工人员十分感激,从此同特工人员的关系变得融洽,待特工很有人情味。他时常对特工嘘寒问暖,向特工的家人问安,如得知某位特工人员生病,总要给他送鲜花和慰问品。福特把特工当成能推心置腹的“哥儿们”。他在寒风刺骨的夜晚,总会准备一份鸡蛋三明治给门外守卫的特工补充热量,有时他高兴了,还会为他们冲泡咖啡。里根是在好莱坞起家,他曾在影片中饰演过极有英雄气概的特工,因此他上任后很快就与特工们打成了一片。

约翰逊却是让特工们“烦透了”。有一次,约翰逊的爱女不小心摔了一跤,约翰逊居然下令将伴随他女儿的特工逮起来锁在花园里。还有一次,约翰逊在车内聊天,下意识地用报纸猛敲坐在车前位上的特工的头,这位特工极为恼火,但又敢怒不敢言。

卡特对特工则爱理不理,常使特工们产生被冷落的委屈感,但特工们宁可被冷落,因为当卡特真的注意他们时,他们的日子会更加不好过。有一次特工人员陪他在巴拿马签署运河条约,遇上了暴风雨,车队在城里缓缓行进,在车队旁慢跑的特工人员个个都淋成了落汤鸡。当卡特从车里走出来时,竟对他们呵斥道:“真是些笨家伙,居然连躲雨都不会!”还有一次,特工们为自己设计了一枚徽章,以美国总统的印信为中心,四周刻了“你们选了他,我们保护他”的格言,卡特见后大发雷霆,当场命令摘下。卡特偶尔同特工们打垒球,如果他输了就很不高兴。有一次,特工史密斯陪卡特晨练长跑,卡特明知自己的体力不能支撑太久,但就是不愿先停下来,结果晕倒在地。事后他愤愤地说:“我倒要看看史密斯到54岁时能跑得多好!”

为了总统的安全,总统对特工们的态度无论怎样不好,特工们都得忍受。然而总统虽然已是全国的政治首脑,有时却童心未泯,十分任性,在外出时喜欢搞点即兴游戏,这才是特工们最提心吊胆的,而又苦不堪言的事。

比如说,卡特在宣誓就任总统后,突然宣布他要效仿170多年前的托马斯·杰弗逊总统,从国会山步行到白宫,以显示他深入民众。特工们认为,总统长时间在毫无防护的大街上行走会有很大的危险,人流中鱼龙混杂,如果中途有人行刺,那将束手无策。由于这是卡特的即兴之举,特工们没有丝毫准备,又不可能临时调来援兵,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卡特走。那一天虽然天寒地冻,但当特工们陪着卡特到达白宫时,他们的内衣全都被汗水浸透了。

约翰逊开起玩笑来,他的随身保镖则更加倒霉。约翰逊有一次将特工人员的汽车让给了他的朋友,结果使特工人员困在了得克萨斯州一条尘土飞扬的马路上。

更加惊险的是,里根在参加总统竞选时,邀请了他的好友——曾在二次大战中当过飞行员的影星詹姆斯·史德华前来助阵。里根一高兴,就鼓动史德华重展在第二次大战时担任B一29轰炸机飞行员的雄姿,驾驶飞机。史德华一坐上波音727的驾驶座,就得意忘形地大讲其在二战中的经历,一边比较这架飞机与过去的B一29的区别,一边在飞机复杂的操纵键上乱按,搞得波音727连翻了两个跟斗,差点出事。随行的特工人员也被吓得差点灵魂出壳。

美国总统的每一个保镖都非常清楚,他们的职业关系到世界上最强有力人物的生死,如果总统遭到暗杀,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从他们当上总统保镖的那一刻起,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就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世界上的事物总是相辅相成的,即所谓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总统保镖们的防卫武器的不断更新,谋杀美国总统的恐怖分子所使用的武器更加令人难以想象。有一次,拟密谋杀害克林顿总统的三名男子所用的凶器,竟是一个能射出浸透了肉毒毒素和炭疽菌的仙人掌刺打火机。

为提防形形色色的恐怖分子和这些稀奇古怪的杀伤武器对总统的伤害,保镖们时时刻刻都得绷紧每一根神经。在白宫之内还好说,各种保安设施齐全,保安工作能做得非常完美,包括水和空气的检测,哪怕只有微乎其微的一点点辐射,警报器都会响。

而压力往往出于白宫内部,因为白宫的其他政府部门和特工部门之间在总统的行踪问题上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对白宫其他的政府工作人员来说,让总统走出白宫的保护罩、与选民打成一片才是符合他们利益的做法。

在承受难以诉说的思想压力的同时,保镖们的身体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由于保镖们的任务在不断增加,而特工处的老人要退休,新人见异思迁,人手紧张的情况无处不在。尤其是“9·11”事件之后,特工们必须经常牺牲休息日,加班加点地工作,很多人已感到筋疲力尽。特工们担心,当他们正在保卫总统的安全时,过度的疲惫和压抑,可能在工作中造成一时疏忽,这对总统或其他保护对象造成的后果将不可估量。特工部门及有关专家认为,这些担心并不是没有任何道理。

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身体的极度疲劳,使一些原本身体健康状况极佳的总统保镖患上了心脏病和神经衰弱。许多时候,他们会在睡梦中突然惊醒而搞不清自己是在地球的哪一边,手表上的指针是早上还是晚上7点?有的人因睡眠不足而流鼻血,还有的人未老先衰或英年早逝。曾因舍身保护里根总统而获得美国特工局最高奖赏——勇敢奖章的丹尼斯·麦卡锡说:”由于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我的头发已经过早地花白了。”连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专家也不得不承认,特工的精神压力对健康是有影响的。

总统的保镖由于任务特殊,感情生活中遇到的麻烦也是难以言传的。特工们在谈恋爱时,姑娘往往必须乘飞机到处飞才能与他们约会。两人好不容易约会,特工由于职业习惯,总是走在姑娘的后面,让姑娘感到别扭。他们很难有一段甜甜蜜蜜,有头有尾的浪漫史。因此,特工们虽然个个魁伟英俊,却没有多少姑娘愿意同他们一起过那既危险而又毫无规律的生活。由于特工们每10周至少要出差30天,特别是在华盛顿以外地方任职的特工长期不能回家,已婚的特工人员家庭,十之八九都不太幸福稳定。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很少有人在总统保镖的位置上工作超过5年。他们从火线上下来后,虽然还可以继续当保镖,但不会再重返总统的警卫圈。有许多人下来后就不愿再留在特工局工作,而进入其他行业谋职。

现在,尽管美国总统的保镖出现过一些诸如酗酒、婚外情、跳槽等事件,他们的威望在美国公众心目中已被打折扣,但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特工人员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他们在工作中仍然尽职尽责,美国总统的特工队伍仍不失为一支举世闻名的高素质队伍。

里根总统遇刺记

在一个春风徐徐的日子里,华盛顿康涅狄大街的希尔顿饭店门口气氛与平常不太相同。有两百多名围观者站立在警察没置的警戒线外面,许多摄影记者和录像记者正在把镜头对准饭店门口,街上到处是着装警察和便衣警察。

希尔顿饭店的宴会厅里正在开会,台下坐着4000多名建筑会会员,台上有一位身材高大但不显臃肿的老年男子正在向听众演说,演说者的脸上布满皱纹,按照美国人的习惯,通常把这种人戏称为“老爹”。

这位“老爹”不是别人,就是美国总统里根。里根总统的演说不管内容如何,总是能够吸引台下的听众。他的演说虽然不是很幽默,但是颇有感染力;他的声音虽然不是很宏亮,但是铿锵有力;他在演说时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手势,吐字也非常清晰,语调上的抑扬顿挫更是无可挑剔。这一切都可能与他年轻时当过电影演员的经历密切相关。

下午2时许,宴会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中还偶尔夹杂着一些贵妇人和贵族小姐们欢快的叫声。里根结束演说以后面带微笑地向台下听众致意,随后在贴身保镖和陪同官员的簇拥下穿过一个边门走到休息室等候片刻,一方面是出于礼节性地与会议组织者寒暄几句,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总统卫队的有关人员有时间变换岗位,重新布置警卫路线。

下午2时25分,里根出现在饭店朝南的要人出口处。他的那辆黑色防弹车在几步远的地方等候。里根面带微笑,举起左手,向大门外拥挤的人群招手致意。

这时,一些新闻记者追着向里根发问,他停了下来,正要回答问题,突然,事先隐藏在距离总统轿车3米远处的一名身穿西服,外披棕色雨衣的金发青年亮出了手枪。

“啪!啪!”连续射出的6发子弹径直朝里根方向飞去。顿时,一些贵族小姐和贵妇人发出了刺耳的惊叫声,大家被眼前发生的事惊呆了。

事发突然,年过7旬的里根显得有些惊慌失措。里根的贴身保镖立即大叫:“往后!快趴下!”“啪!啪!啪!”凶手对准里根又连发数枪。

白宫新闻秘书詹姆斯·布雷迪左眼上方的前额中了一弹,子弹扫过了他的脑袋,布雷迪当即倒下。站在警戒线背对记者的华盛顿市警察托马斯·德拉汉蒂,颈脖左外侧中了一弹,倒在布雷迪身旁。另一名特工人员蒂莫西·麦卡锡的右下腹中了一弹,也倒在地上。

凶手在两秒钟之内击中了4个人。里根总统虽然感到有些疼痛,但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受伤。

这时的希尔顿饭店门前一片混乱。枪声刚一响起,特工队员蒂姆立即转向枪响的方向。为了保卫总统,他纵身一跳,挡在总统身前,腹部中了一弹。特工队员丹尼斯·麦卡锡立即飞身扑向凶手。当刺客射完子弹时,麦卡锡已向凶手方向扑去,由于身体的冲撞,凶手的最后一发子弹打高了,击中了街对面的一栋房子。

在特工队员麦卡锡扑向凶手的同时,特工卫队长帕尔和他的助手沙迪克急忙把里根推进在外等候的轿车里。正在那时,里根被一颗打到轿车上反弹的子弹击中了胸部。

卫队长帕尔起初是命令司机直驶向白宫,因为那里是华盛顿最保险的地方。车只行驶了几秒钟,里根就向帕尔诉说呼吸困难,并且开始咳出鲜血。帕尔这才知道总统肺部已经受伤,当即改变决定,带着车队直奔白宫以西5个街区远的华盛顿大学医院急救处。

里根刚被送到医院时,呼吸非常困难。医生凯尼格把血压计扣在里根的手臂上,但是她听不到脉搏的跳动声。凯尼格紧张起来了,她再一次测试,终于听到了搏动声,但是收缩压低得可怕。此时,里根总统已处于休克状态。

正在这时,创伤组的威廉·奥尼尔医生赶到。他简单地看了下检查记录,扒开眼皮检查了一下总统的眼球,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总统生命垂危,必须立即查出原因,实施抢救。他命令护士立刻进行静脉注射,同时,韦斯利·普莱顿医生对总统进行全面检查。他解开总统的衣扣,发现里根左腋窝下有一个像纽扣似的小洞,周围有黑圈,还有血。在旁边协助普莱顿医生一起检查的外科大夫德鲁·谢勒,参加过越南战争,见过数不清的枪伤。一看创口,他就断定这是子弹射入的伤口。两人轻轻地把总统转个身,想寻找子弹的出口。但是其他地方完好无损,那就是说子弹还留在总统胸部或腹内。

如果子弹射入胸部,胸腔内必然有大量积血。救护组长约瑟夫·乔达诺在总统左胸开了一个口子,插进一支导管,用胸膜排液器往外抽吸。果然,顺着导管,胸腔里的血大量涌出,不一会儿,已抽出1300毫升。为了找到子弹的确切位置,医生们做了x光照相。发现在里根心脏的造影里有一块形状像逗号的金属。可以断定,那就是留在胸腔内的子弹。

这时里根入院已达35分钟之久。为了保证总统的安全,医院的大门已由特工人员把守,任何人进入都要经过严格的盘查。急救室门口设立了岗哨,除有关医护人员,谁也不准入内。由于之前恐怖分子在医院进行追杀的事例并不罕见,于是特工局在医院建立了临时指挥部,安装了必要的通讯设备,派来了反绑架部队,同时加强了急救室的防卫力量。

总统被全身麻醉,艾伦医生沿着左肋切开了一个15厘米的切口。可是并没有看到子弹。艾伦有些害怕了,他担心子弹进入肺静脉,如果是那样,它很可能已经进人了心脏。艾伦头上冒出了汗珠,于指一遍遍地来回摸索。几分钟过去了,手术室的空气随着秒针的嘀嗒声越来越紧张。为了证实一下自己的猜测,艾伦要求再照一张x光片。结果使他感到欣慰——照片显示子弹仍在肺叶下部,这就是说危险假设是不存在的。那么,找到它应该是没有疑问了。几分钟过去了,他的手指终于触到一个硬东西,他紧张的心松弛了,手指的动作更加协调了,小心翼翼地把子弹从肺叶里挤出来。随着那颗扁得像一枚硬币似的子弹当啷一声落到杯子里,手术室的人都舒了一口长气。

晚上6点30分,里根离开手术室,晚上7点30分开始苏醒,但呼吸仍有困难。他的气管中插了导管,不能说话,只能通过纸笔与人交流。从医生的口中,他知道凶手已被抓住,心情大为好转。第二天凌晨2点15分,医生们给他拿掉了喉管中的导管,总统顺利地闯过了危险期。

里根总统死里逃生,多亏了训练有素的白宫卫队。总统外出活动,每次必有两人负责挡子弹。这次遇刺,丹尼斯·麦卡锡和蒂姆都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他们都为保护总统中弹负伤。据专家分析,打中麦一卡锡的那颗子弹,本来极有可能击中里根,如果不是麦卡锡用身体挡住飞来的子弹,里根总统就会被直接击中,就会有生命危险。鉴于麦卡锡保护总统的英勇表现,他被授予特工的最高奖章——勇敢奖章。

暗杀杜鲁门总统未遂事件

1950年11月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发生了一次针对总统杜鲁门的暗杀未遂事件。

刺杀总统的两名枪手名叫奥斯卡·科拉佐和格利斯里·托雷索拉,是美国恐怖组织波多黎各民族解放运动组织民族党的成员。

1950年10月30日,波多黎各民族党的起义开始。那天凌晨4时,民族党的成员包围了佩努埃拉斯岛上的警察总部。中午时分,他们又袭击了圣胡安的州长办公大楼和邮电总局。

民族党人发动起义的当天,有关波多黎各局势的各种消息便迅速传到了美国。托雷索拉异常兴奋,许多人也都前来向他寻问有关的情况。晚上9时许,托雷索拉按照事先与科拉佐约定的时间前往威利街大桥与他会面。

在与科拉佐交谈之后,托雷索拉开始冷静下来。科拉佐阅读了当天的报纸后,发现在波多黎各的冲突中,民族党人只是单方同得到美国支持的波多黎各政府军作战,美国人丝毫没有卷入这场冲突。然而与美国的殖民统治者进行斗争,把他们从波多黎各赶走,才是这次起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