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总统卫队揭秘
4760100000027

第27章 巴勒斯坦总统卫队(2)

自1982年9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被迫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撤到突尼斯以来,巴解组织的一些重要领导人大都住在这一带。在那众多风格各异的别墅中,有一幢两层的白色小楼,这就是巴解武装力量副总司令阿布·杰哈德的住所,住所周围是二米多高的围墙,院内栽种着许多地中海沿岸特有的花卉。尽管此时已是夜半三更,但杰哈德住所的大部分窗口仍是灯光闪烁。大约半小时前,杰哈德刚与巴解组织政治部主任卡杜米等人开完会,回到住所,准备凌晨3时启程,前往巴格达。

杰哈德顾不上休息,同夫人乌姆·杰哈德和14岁的女儿一块看了一会儿有关巴勒斯坦人反对以色列斗争的录像后,走上自己二楼的办公室。又聚精会神地开始了工作。就在此时,一张血腥的黑网正在向他张开……

1时30分左右,远处传来一阵汽车引擎声,不久便戛然而止。四周一片宁静。突然,从那三辆来自海滨的汽车上跳下来一串身影,迅疾无声地向这所白色的小楼靠近。与此同时,该地区的无线电通讯完全失灵,收音机和电视机传出各种杂乱无章的声音和图像。地区的电话通讯也被切断。九名头戴只露出两只眼睛的风帽的歹徒,像饿虎扑食一般破门而入。他们首先用无声冲锋枪打死了看门老人。继而打死了两名发觉有情况但尚未来得及做出反应的值班警卫。然后直向楼上扑去。一向警惕性很高的阿布·杰哈德听到楼下响声异常,马上警觉地摸出手枪,快速跑出房门,正迎面碰上已冲上楼的几名蒙面刺客,便扬手开了一枪。几乎同时,四支无声冲锋枪一起向杰哈德喷射出狠毒的火舌。

听到声音后,杰哈德的妻子乌姆冲出房门。只见阿布·杰哈德已倒在楼梯拐角处。

“发生了什么事?”乌姆吃惊地喊道。

乌黑的枪口对准了她,乌姆转过脸去,等待着炙热的子弹射向自己。然而,这时她听到了女儿哈娜的脚步声。

“站到你妈妈那里去!”一个男人用阿拉伯语喝道。乌姆、哈娜被凶手们用枪逼到墙角,无法动弹。

这时,四名凶手开始轮番向阿布·杰哈德扫射,直到各自的枪膛打空!

另四名歹徒冲向楼上阿布·杰哈德办公室,将全部文件洗劫一空。尔后,他们又闯入正在酣睡的杰哈德的两岁小儿子的卧室,用枪朝天花板狂射一番。凶手们退回前厅时,仍不罢休,对准杰哈德的尸体又是一阵扫射。一名女杀手在一旁用便携式摄像机拍摄了整个行凶过程。尔后,这九个人同在别墅内和四周担任警戒的20余名同伙一起登上了汽车,原路返回。

凌晨两点,这帮凶手在距离现场大约30公里的海滩上,登上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接应船只,在朦胧晨雾的掩护下,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之中。

当人们闻讯赶来时,阿布·杰哈德倒在血泊里,惨不忍睹。他身中75弹,不仅右臂被打断,甚至手枪也被打坏了。就这样,这位巴解组织的第二号人物被暗杀了。

阿拉法特与“17部队”

在“17部队”中,最受阿拉法特重视和青睐的是安保及特种驾驶部门。“17部队”中特种驾驶部门的司机要经过专门训练和严格考核才能“上岗”,他们一个个车技超群,本领高强。除了会熟练地开车和修车外,他们还掌握了“一只手开车,一只手射击”的高超本领,可以准确地在驾车行进中击中数百米以内的任何目标。安保部门的人员也都身怀绝技,几乎每个人都是弹无虚发、百发百中的神枪手,他们能在急速行驶的汽车上准确地射中目标。安保部门的装备相当先进,近年来还从欧洲一些国家购买了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通讯设备,这使“17部队”的作战能力提高了许多。“17部队”的安保人员随时处于战备状态,随时准备迎接任何挑战。相对而言,“17部队”的待遇较为优厚,其成员享受比普通巴解战士高出3到6倍的薪金,配备有挂特殊牌照的高级轿车。此外,他们的家人在工作安排、住房分配上也能得到特殊的照顾,其社会地位也比普通的巴勒斯坦群众高。

由于“17部队”与众不同的职能及地位,其成员的制服也与众不同,他们或者穿印有与巴勒斯坦地图形状一样的“17”字图案、臂上印有数字“17”的棕绿色迷彩服,或身着灰色迷彩服,或者身着T恤加迷彩裤。该部队虽然在巴勒斯坦的地位较高,人员和装备都高于其他部队,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以色列在美国的纵容下对阿拉法特的围迫堵截,“17部队”人员也历尽艰辛。他们很难得到充分的休息,夜里常常是在哨位上伴枪而眠,因而很容易受到袭击。但这些卫兵却无怨无悔,因为每一个卫兵都明白,他们是巴勒斯坦人民利益的保护者。在保护首脑的过程中,中东地区层出不穷的谋杀是他们日常生活无法避开的一部分,他们也完全有可能要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以保卫巴勒斯坦的和平。

“17部队”对阿拉法特的警卫方式严密而又能随机应变,从阿拉法特参加会议可以看出,该部队的保卫工作组织得有条不紊。这种保卫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派出先遣小组,该小组的人员先期到达举行会议的地点,他们负责仔细检查会议场所及其周围情况,查明敌方狙击手可能出没的地点,并进行有效的封锁。他们还负责全副武装地占领会场周围的制高点,随时从高处观察和监视人群中的各种动向;第二步,与阿拉法特同时到达会场的该部队成员分散在人群中间,负责从地面密切监视周围人们的一举一动;第三步,数名贴身保镖紧紧地围在阿拉法特的周围,他们目光犀利,严密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他们的任务是迅速击毙出现在阿拉法特身边的杀手,必要时不惜用自己的身体作盾牌,挡住飞来的子弹及爆炸物,掩护阿拉法特脱离危险。为了防止敌人的暗算,阿拉法特的行踪飘忽不定,夜间常常更换住所,从不在一处定居。他的警卫为他准备了10多辆不同型号的防弹汽车,供他随时调换。在情况危急时,阿拉法特索性以汽车为“家”,过着流动生活。

阿拉法特在他的保镖和工作人员面前,既是一位领袖,又是一位慈祥的长者。紧张工作之余,他常对他们问寒问暖。阿拉法特自己没有孩子,他特别喜欢孩子,每当他会见巴解驻外代表时,总是首先询问他们孩子的情况,甚至连他们孩子在何处上学、读几年级和学习成绩如何也要问到。见过阿拉法特本人或者在电视屏幕上见过阿拉法特的人,无不认为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据不完全统计,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竟遭受过50余次谋杀,是当今世界上遭受谋杀次数最多的领导人之一,但他每次都能奇迹般地化险为夷,获得了“九命灵猫”、“不死鸟”、“生存大师”、“死不了”等称号,这不能不归功于多年来精心保护他的“17部队”。人们不会忘记阿拉法特所经历的那一个个死里逃生的惊险场面。

阿拉法特的贴身保镖是一支最为精锐的总统警卫队——最精锐贴身保镖卫队,其人数不多,但只要是阿拉法特出现的地方,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这些保镖是捍卫阿拉法特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具体任务就是迅速击毙突然出现在阿拉法特身旁的任何嫌疑犯,确保他的绝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