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总统卫队揭秘
4760100000012

第12章 印度总统卫队队(1)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民族矛盾复杂、宗教斗争非常激烈的国家。

在印度的历史上要人遇刺的事件时有发生,印度政府过去对国内斗争的尖锐复杂性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对政要人物缺乏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结果造成了英·甘地和拉·甘地母子两代总理惨遭刺杀的悲剧。

在拉·甘地总理遭刺杀之后,印度组建了特别卫队专门来负责保护政界要人的工作,而且从俄罗斯和英国进口,配备了不少先进的警用和军用装备。提高了特别卫队的战斗力,印度安全当局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对党政要人的警卫工作,并制订了专门的法律,明确了总统卫队--特别卫队的职责范围及其特许的权限。应该肯定,经过逐步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是相当有力度的,而且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自1991年5月21日拉·甘地遇害以后,印度再也没有发生重大的安全事件,对总统、总理和党政军要人的警卫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印度特别卫队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坐落在巍峨的喜马拉雅山之南和浩瀚的印度洋之北。这里有古老的文化和艺术,也有独特的风土人情。这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民族矛盾复杂、宗教斗争非常激烈的国家。

在印度,由于法律规定,总统的权力实际是由总理通过内阁来行使的,总理比总统有更广泛的政治权力,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人物。但也就是这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使总理成为了反政府的恐怖分子袭击的重点,但遗憾的是,印度政府过去对国内斗争的尖锐复杂性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对政要人物缺乏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结果造成了英·甘地和拉·甘地母子两代总理惨遭刺杀的悲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亚地区恐怖活动急剧增加,成为国际恐怖组织活动的新热点。印度是恐怖活动严重的地区,民族矛盾,种族纠纷,以及教派冲突等问题,加上新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使矛盾更加复杂和尖锐。

由于恐怖活动的日益猖獗,政界要人的安全保卫工作,作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摆在印度面前。印度保安部门把300多人列为保护对象,其中包括总统、总理、部长、议员、律师和高级法官等。印度内政部和情报局挑选了近万名警察来从事这项工作,政府每月为一名保护对象所支付的安全费用大约为25000卢比。

1985年,印度特别卫队应运而生。特别卫队不受印度内政部管辖,直接隶属于总理办公厅指挥。

特别卫队编有1500名队员,由高级警官苏布拉马尼亚姆担任队长。除此之外,特别卫队还设有6名副总巡官和12名巡官以及15名副巡官、30名督察、100名副督察。

与此同时,印度还组建了一支国家安全部队,隶属于内政部体制,主要负责反劫机和反恐怖活动。组建初期编制为1500人,现在已扩编到7000多人,任务也扩大到向总统、总理及其他党政要人提供安全警卫。

印度国家安全部队的一半成员是从陆军部队中选拔的,另一半从准军事部队中选拔的。总统及其他党政要人的安全警卫工作,平时由国家安全部队和特别卫队的联合情报委员会负责指挥。紧急状态下,则由内政部下辖的情报局统一指挥。中央和各邦的军事、警察部门都要通力合作。

此外,情报局安插到特别卫队的情报人员就来自国家安全部队,他们除了积极参加保护总统、总理的绝对安全任务外,还要监视检查特别卫队的队员。

印度特别卫队在执勤的时候,一般都不穿警服,只穿便服,但他们都佩戴一个小标志以供彼此识别,也可以防止有人冒充特别卫队队员。

特别卫队自成立以来,就对总理采取了严密的保卫措施。在总理的官邸,特别卫队安装了一套电子监视系统,官邸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在电视摄像机的时刻注视之下,总理在官邸中的任何一个地方,如果需要帮助,特别卫队人员就会在第一时间内出现在他面前。在特别卫队控制室内挂有一幅装有信号指示灯的印度地图,还安装有一台大功率的接收器,6名卫队队员不分昼夜地在这里值班,他们有的专门负责密切监视这些信号灯,有的负责接听情况报告。当总理外出巡视时,地图上的闪光信号灯会指明总理每分钟的行踪,接收器会从全国各地不停发回的信息中了解总理的安全情况。在这里工作的每个人精神都是高度集中,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只有当总理结束在外地的工作回到官邸后,他们才能松一口气。

在建立特别卫队的同时,印度政府为加强反恐怖斗争的力度,还于1986年9月正式组建了一支对付国内各种恐怖活动的“联邦应急部队”——国家保安卫队(简称ZSG)。这支部队约有3000人,他们身穿黑色制服,头戴黑色贝雷帽。他们受训于特种边境部队,即“黑猫”部队。该部队的训练基地在距德里60公里处的哈里亚纳邦古尔冈的马内沙。那里森林密布,沟壑交错,是训练的理想场所。队员们在这里进行各种反恐怖的基本技能训练。这支部队自组建以来,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极其重要而又十分危险的任务,并在必要时协同特别卫队完成要人保护的任务。

严格的选拔过程

特别卫队挑选队员十分严格,参选者必须在所在部队的品质及工作成绩都很优秀。印度特别卫队队员大多是从中央后备警察、德里警察局和边防部队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要求所有队员必须仪表堂堂、年轻力壮、精明灵活、技艺高超。

特种训练

卫队卫员在入队时,必须经过特种训练。他们在入队以后,每过2个月都必须进行再训练。特别卫队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

一是向队员灌输坚定不移地保卫总理的思想,要求他们在紧急关头做到舍生取义,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保卫总理;

二是掌握现代化的监视和搜索方法,并熟练掌握多种通讯工具的使用及在复杂情况下的驾车技巧;

三是掌握徒手擒拿格斗的技能及安保工作中的各种武器性能,并能熟练地使用这些武器,重点是防止恐怖分子的武装袭击,并在遇到武装袭击时进行有效的抵抗,保护总理的安全;

四是熟悉世界恐怖分子活动的类型、犯罪的动机及其所使用的武器。为此,特别卫队搜集了世界各地恐怖分子杀害要人的案例,着重研究凶手所用枪支弹药的类型、射击的角度、行刺时间的选择、行动时的计划等,然后提出对应措施,并反复进行模拟演习。熟悉掌握世界各国恐怖分子活动的类型、动机、手段等;灌输舍身保护要人的思想,要求全体队员在紧急关头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进口武器装备

印度特别卫队装备精良,大多是从俄罗斯和英国进口,配备不少先进的警用和军用装备。有各种安全检查器材,如金属探测器、炸药探测器、放射线探测器、潜水检查设备、毒品化验设备等。特别卫队还装备有信件炸弹探测器。这是一种专门为检查伪装成信件的炸弹而制造的安全检查装置,用以检查寄往总统、总理及其他党政军要人的信件和文件。该装置采用最新集成电路,灵敏度很高,能检测出炸弹中的金属元件。只要把检查的信件滑过斜槽表面,哪怕只有极少量金属,也会立即探测出来,发出警报。

三层保护

总理无论是在国内巡视还是出国访问,特别卫队都要提前准备。该队警官至少要在一周前就要到总理将要去的地方进行实地考查,对总理将经过的道路、沿途将停留的地方或下榻的馆店都要反复进行仔细的安全检查,做出安全检查报告,随后根据这个报告制定总理这次外出的安全保卫措施。为确保总理出行的安全,特别卫队十分注意搜集情报,除了自己的侦察小组搜集情报外,还依靠印度政府的情报部门提供情报。特别卫队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条规律,总理的安全问题与他所采取的政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总理的政策危害了某些人的利益,那么,就要加强对这些人的防范。在总理外出时,特工们就会把这些人为定为要戒备的重点对象。

每当总理外出时,特别卫队会在总理周围部署三层警戒圈。第一层是紧挨总理的内圈,由总理的1至3名贴身保安人员组成。他们身穿防弹衣,佩有标准手枪,并携带Uzi型轻机枪,个个都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如果总理遭枪击,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凶手的子弹。第二层的特别卫队队员,他们也身穿防弹服,携带着武器和通讯器材。他们的任务是负责监视四面八方的动向,搜寻可疑的人和事物,随时准备对付袭击总理的恐怖分子。最外圈的特别卫队人员携带更远程的武器,也带有通讯器材,以便随时同其他警卫人员保持联系。为避免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发生混乱及指挥失误,这三层的警卫人员的岗位有严格规定,坚守自己的岗位,任何人都不可以越位。每个成员的行动步骤都有明确规定,在紧急状态下,可根据自己的判断采取行动。

特别卫队除了负责保卫总理及其家人的安全外,有时也根据内政部的指令保护国内的某些要人。如印度泰米尔纳杜邦首席部长贾亚拉丽塔曾因大声疾呼“要消灭扰乱泰米尔纳杜邦安定形势的恐怖主义分子”而受到恐怖分子的威胁。为了她的安全,特别卫队在她家楼顶布置了武警,监视四周情况。她所居住的“波伊斯花园区”夜间灯火通明。门口有身背AK步枪的警卫,在通往她家的路上每10步就有一个武警岗,门口放有可移动的金属探测器来迫使急速的汽车减速通过,以便在她外出时进行交通控制。夜间在她家附近有警车巡逻,每天清晨,保安人员还要用金属探测器认真地检查公路及房屋的墙壁有无爆炸物。

印度总统卫队的特点

特别卫队与其他警察部队的不同之处在于,队员们在一般情况下每天只工作6小时,而高级警官却得几乎一整天都要值勤。他们不能像其他部队的警官那样主要是在办公室里工作,而是必须亲临安全保卫的现场,以便及时补救发现的漏洞。鉴于特别卫队的人员每天精神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工作十分辛苦,所以他们的工资较高,还享有出差和着装补贴。他们的居住条件也很好,有良好的健康保障,并定期对他们进行全面的体检。为了使特别卫队能够及时地执行任务,特别批准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车队。

在印度政府建立了保卫要人的专业队伍之后,对总理及其他政要人员的安全保工作从制度到措施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总理由于职位关系,他仍然处于最危险的地位,但是国内的民族矛盾和派别斗争的不断增长,针对总理和其他高官的各种恐怖活动仍然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特别卫队和国家保安卫队这些年来虽在安全保卫工作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也在实践中暴露出了许多致命的弱点,使总理的出行险象环生,甚至使总理命丧黄泉。

2001年12月13日议会大厦门前的反恐怖斗争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那天,200名议员在新德里的议会大厦经过一个上午的激烈辩论后正准备休会,这时一辆具有印度议会、内务部标志的白色印度产“大使”牌轿车穿过了国家保安卫队武装卫兵的重重关卡,顺利驶到议会大厦楼前。几乎是同时,大厦外发出一声清脆的枪响,还没有等值勤的官兵做出反应,枪声夹杂着剧烈爆炸声刹时间就响成了一片。国家保安卫队的官兵赶紧关闭议会大厦所有的大门,一边让议会大厦里的高官们就地卧倒,一边架起机枪和冲锋枪进行还击,大厦主门外立刻成为战场。一群穿着与国家保安卫队官兵相同制服的人疯狂地向守卫大厦的国家安全卫队官兵扫射、投掷炸弹,其中一名恐怖分子还拉响了捆在身上的炸弹,试图与大厦同归于尽。这时,新德里大批安全部队闻讯赶到议会大厦,迅速将大厦包围起来,并与恐怖分子展开了激战,枪战持续了45分钟,终于全部歼灭了恐怖分子,并火速疏散了大厦里的高官。随即卫队人员发现,那辆恐怖分子丢在大厦外的白色汽车里还有爆炸物,国家保安卫队的炸弹专家迅速进行排除,避免了更大的事故。在这次激战中,国家保安卫队将6名前来肇事的武装歹徒全部击毙,同时,保安卫队也死6人,伤14人。

印度特别卫队对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党政要员的警卫措施十分严密。他们将安全警卫对象划分为X1、X2、X3、Y、Z+五个类别,总统和总理被列为Z+级。安全警卫对象的等级由内政部下设的一个最高委员会讨论确定,该委员会每两个月对保卫对象进行一次审核,并根据其职务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

特别卫队对Z+级的安全警卫对象,即总统和总理的贴身警卫采取三层保卫战术。所谓三层保卫战术,即在警卫对象出现在公共场合时,卫队成员要对其组成一个严密的警戒围。这个警戒圈分内、中、外三层。内层由特别卫队队员组成,主要负责警卫对象的近距离警卫任务。中圈由国家安全部队人员组成,负责追捕凶手和维护现场。外圈则由首都新德里或各邦警察局的警察组成,负责安全检查和协调工作。

印度特别卫队对总统、总理和其他党政军要人的安全警卫工作如此严格,防范措施如此严密,既不是虚张声势,也不是无的放矢。印度要人的安全形势是相当严峻的。

印度特别卫队中安插有情报局派来的人员,他们一方面要担负保护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人身安全的大任,还要负责监视监督特别卫队别的队员的一言一行,以防出现阴谋分子。这是印度特别卫队的一个最大特点。

印度特别卫队的安全防范措施相当严密,是他们的另一个特点。特别是拉·甘地遇害身亡以后,印度安全当局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对党政要人的警卫工作,并制订了专门的法律,明确了总统卫队——特别卫队的职责范围及其特许的权限。应该肯定,经过逐步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是相当有力度的,而且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自1991年5月21日拉·甘地遇害以后,印度再也没有发生重大的安全事件,对总统、总理和党政军要人的警卫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英·甘地夫人遇刺始末

1984年10月31日,星期三,印度首都新德里。

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秋日。清晨,初升的太阳把柔和的光线洒向并不宽阔的街道,行人脚步匆匆,车轮沙沙驶过,人们正在迎接一个新的工作日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