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4696500000014

第14章 让自己出人头地——职场攀升无阻的必备修炼(5)

与同事交往能够扩大你的声誉,提高你的知名度。“重在参与”绝对不是失败者的一种托词。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参与其中总能获得某些信息。如果你善于交往,升迁的机会、加薪的机会就不会因为你的沉默而无声跳过。即使失败了,至少你也知道输给了谁及为什么输。

很多人以为只要自己埋头苦干,一切就会水到渠成。事实上,你的功绩很可能被埋没,只有主动寻找“伯乐”的“千里马”才能给自己创造出成就伟业的机会。一些人讨厌与同事闲聊,讨厌将本该休息的时间用于与人交往,他们认为这种做法太过功利,太富于心机。其实,只要你对人不怀恶意,这本是对自己极为负责的一种态度。

每个人都脱离不了社会人的属性,每个企业都是一个群体,与人交往只是辅佐事业成功的一种手段,它的基本前提还是要求个人的业务能力出色,能够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试图在办公室中赢得尊重,建立一个成功的人际关系网,下面几则做人的心机不容忽视:

①加入一些组织机构,让人们知道你是谁,你的特长是什么,以及你有什么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会议,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②寻求领导职位,争取获得某个领导职位,使自己掌握一些新的技巧,不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接触一些颇有影响力的人物,显示出职业化的一面。

③确定人际交往的目标,开列一个名单,列举五六个你想接触的人物,寻找机会向他们进行自我介绍。不要对任何与你见面的人有过高的要求。注意维护你的人际关系网,经常打打电话,发发邮件,甚至可以分享一下共同感兴趣的文章。

④利用好每一次会议,开会并不是例行公事,如果你在每次会议结束之后都能有两三个朋友继续交往,这个会议就卓有成效。如果在会议上走上一圈,敛了一堆名片,事后谁都没有印象,除了失败感,恐怕就再没有什么其他收获了。

⑤加强自己的记忆能力,如果说反复向别人介绍自己是一种礼貌,那么反复询问别人姓甚名谁就是一种失礼。为了不让别人觉得你心不在焉,最好采用一些强化记忆的方式,比如说,在名片背后附上一个简短的说明,注上某某某来自哪个公司,什么职位,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他相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等等。

⑥为人际交往提供充裕的时间。人际交往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程,如果收到朋友的电话,最好在24小时之内回复;虽然你可以每次都说还有10分钟就开会,只要你显得专业而真诚,尽可能迅速回复电话,你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朋友。

⑦问自己需要些什么。永远不要以为没人愿意帮你。只要你开口,你就会发现人们是多么热情。不管你的要求是什么,最好把它表述得清晰。如果你希望别人帮你找工作,最好直接说:“小张,我正在找工作,你们公司采购部有这样一个空缺吗?”如果你说“有工作吗?我想找工作”,那么别人根本就没办法帮你解决。

办公室永远是理智处在上风的地方,这话没人反对。在办公室里,最安全的关系就是商业伙伴关系,就是同事关系。因此有人说,办公室是让友谊流逝的地方。其实,现实并非如此绝对。同在一个屋檐下,即使办公环境再保守,再冷漠,同事之间也总能了解到彼此的生活细节,可能是一个电话,可能是偶尔的一句牢骚,也可能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一种烦恼……可是,谁不希望在这占据了生命三分之一的时间里活得更加“声情并茂”呢?于是,与意气相投的同事建立恰如其分的友谊,在对方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送出一句温馨的祝福……举手之间,你已修得一份缘。但是以下几点,你要注意:

①注意将友谊与工作尽可能分开。

②注意给予朋友信任时务必审慎。

③如果你觉得友谊使你和朋友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最好找机会开诚布公地详谈,如果有必要,注意从潜在的危机中脱离出来。

④注意不在办公室里散播谣言,特别是当你因友谊而能获得一些小道消息的时候。

⑤注意公司对友谊进行的各种规定。很多公司都对员工间的友谊进行限定,避免在企业内引发小团体或小帮派的麻烦。还有一些公司对员工与客户的友谊关系也做出了明显的界定,以避免不必要的事端。

⑥注意回避过分个人化的办公室提问,尤其是在8小时以内。

⑦注意不要试图利用任何一种友谊关系作为商业操作的杠杆。

⑧办公室相处,一定要注意使用身体语言,注意对声音的运用,注意措辞不要太过亲密。避免在公司内部炫耀与某人的友情。

12.给隐私加把锁

同事之间存在合作关系,但也存在竞争关系,一定要把握好保护隐私的尺度。保护隐私一是为了让自己不受伤害,二是为了让自己静心地工作。

如今,不少公司都在实施人性化管理,尽力打造家一样和谐亲密的工作氛围,上司可以和下属谈心,同事之间也能亲如兄弟姐妹。无数事实已证明,和谐的同事关系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但身处职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有个朋友,刚入职场时,怀着很单纯的想法,像大学时代对室友们无话不说一样,常将自己的一些经历及想法毫不设防地对同事讲。他工作不久,就因出色的表现成为部门经理的热门人选。可他曾无意中告诉同事,他的父亲与董事长私交甚好。于是,大家对他的关注集中在他与董事长的私人关系上,而忽视了他的工作能力。最后,董事长为了显示“公平”,任命一个能力和他差不多的职员为部门经理。可见,如果他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也许就能得到这个升职的机会。老板们都欣赏公私分明的员工,敬业不仅意味着勤奋工作,更意味着以大局为重,不把私事带到工作领域中来。

同事毕竟是工作伙伴,他们不可能像家人那样完全地包容你、体谅你。很多时候,同事之间最好保持一种平等、礼貌的伙伴关系。而一些个性化的东西,除体现在工作的创意中外,最好别表现得太淋漓尽致。

一定要把握好保护隐私的尺度,但有些个人情况,比如个人爱好等,是可以拿出来和同事分享的。到底什么属于要保护的隐私呢?

个人信息可分为绝对隐私、非隐私、相对隐私三大类,前两种较好把握。比如,会对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的家庭背景、亲人朋友关系、情感,会影响他人对你道德评价的历史记录;与传统相悖的生活方式,与上司、重要人物的私交等信息,都是需要保护的绝对隐私。说话时,最好权衡利弊,全面考虑这些信息在曝光后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一件事在一个环境中说出来无伤大雅,但换一个环境则可能成为敏感“雷区”,这就属于“相对隐私”。分清这类隐私,要先弄清你所处的环境。该如何面对相对隐私呢?切记一点,千万不要把同事当心理医生。比如,要好的同事可能会问你:“最近你和恋人的关系怎么样啊?”你可以大而化之地说“还行”。对方可能只是出于善意的关心,你最好也点到为止,不必作进一步的解释,识大体的同事也不会纠缠着问下去。

打好隐私保卫战,无论是办公室、洗手间还是走廊,只要是在公司范围内,都不要谈论私生活;不要在同事面前表现出和上司超越一般上下级的关系;即使是私下里,也不要随便对同事谈论自己的过去和隐秘思想;如果和同事已成了朋友,不要常在其他同事面前表现太过亲密,对于涉及工作的问题,要公正,有独到的见解,不拉帮结派。有些同事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对这种人要“有礼有节”,不想说时就礼貌而坚决地说“不”。千万不要把分享隐私当成打造亲密同事关系的途径。我们不妨学着换位思考,站在同事的角度想一想,也许更能理解为什么有些话不该说,有些事不该让别人知道。全面地看待问题,会有助于你权衡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保护隐私,一来是为了让自己不受伤害,二来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不过,也没必要草木皆兵,若对一切问题都三缄其口,也很容易让人觉得你不近情理。有时,拿自己的缺点自嘲一把,或和大家一起开自己的无伤大雅的玩笑,会让人觉得你有气度、够亲切。

13.爱叫的麻雀不长肉

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处世心机就是:多看多听少开口。

“多看多听少开口”不仅对年轻人有用,对任何一个指望混得好一点过得开心一点的人都同样适用。

那么,多看,看什么呢?

多听,听什么呢?

为什么要少开口?

假如你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就得把自己的精气神全部融入其中,弄清各种人和事的现存状态与变化规律,久之,你看待事物的眼光就变得跟局外人大不一样了,达到“神知神觉”的境界,这样你就有了一双慧眼,能随时发现有利于事业成长的机会。

比如,你想做一个作家,那么,你看见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不妨构思一番,如何把他们写到作品里去。这样,你就有了绵绵不绝的灵感。与此同时,你的社交圈也围绕着文化人拓展,以了解文坛的最新动向,免得别人已经将作品写出来了,你还去花一年半载写一个过时的东西。这样可确保你的作品始终有新意。

假如你想做个生意人,方法也是一样的,思考每个人、每件事跟自己的生意有什么关系,并以生意人作为主要交往对象。久之,你的智慧将是“金光闪闪”,你将发现赚钱的机会无处不在。

当然,一开始你很难看懂周围的人和事,也看不见有什么很好的机会。但是,没有关系,多看的目的是培养主动意识,使大脑进入激活状态,这样感觉会敏锐得多,对机会的嗅觉一定远胜常人,迟早必成为人群中的领跑者。

有心机的人说:“一天学一个乖。”向谁学乖?当然要向那些过来人学乖。一个人的经历有限,即使时刻留意,见识也有限。如果有一双谦逊的耳朵,愿意听听别的见解,那么,你就能将别人的见识变成自己的见识。

其实,不论他人地位高下,知识深浅,但他的专业经验,总有一部分可供你去学习。向甲学一点,向乙学一点,把片断零星的,渐渐组织起来,联贯起来,就能形成一套独特的“武功秘籍”,并助你打下一片属于你自己的天地。古今智者,莫不以此成大器。所以孔子感慨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少开口的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当你急于开口时,就没有心情去多看多听了。第二个理由是,一个人说得越多,他的浅薄无知就暴露得越多,他就很难取得别人的信任和重视了。一个说话随便的人,一定没有责任心。

俗话说“爱叫的麻雀不长肉”,在人群中,一个特别爱说话的人,最不可能受到重用,很难有什么出息。

特别爱说话的人为什么最不可能受重用呢?

①一个人特别爱说话,说明他自控能力不强,易冲动,经常因情绪伤害理智。试想,连自己的嘴巴都管不住,又能管好什么事?

②一个人整天唧唧喳喳的,总得有内容。他的生活经历有限,不知道那么多趣闻逸事,也没工夫读书,不可能天天给你讲世界名著。说来说去,无非东家长西家短,拿别人的隐私、缺点当作料,煲成一锅大杂烩。对这样的人,谁敢跟他交心交底呢?

③无论是谁,若想被人冠上“可爱”、“可敬”、“可信”、“可亲”之类的字眼,一定要善于伪装,或者说“包装”——将缺点隐去,将优点突显出来。漂亮时装能包装外部形象,真知灼见能包装内在思想。可是,一个爱说话的人,有什么说什么,久之必然将自己的优点、缺点全部暴露于人前,赤条条无遮无掩。除非他“天生丽质”,毫无瑕疵,否则很难被欣赏。

④一个特别爱说话的人,总是不假思索地对任何事发表见解,好的意见与错误观点混杂,泥沙俱下,让人难取难舍,只好当废话听。久之,人们必然认为这个人没有见识,只会乱说一通。平时是没人重视他的,想散布流言飞语时才会借用一下他那张关不住的嘴巴。这种人很容易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社会上的小道消息,主要是靠他们传播开来的。

有人说:“沉默是金。”沉默本身不是金,只是一个炼金的过程,将各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后,才谨慎发言,这样,他给人捧出来的总是金子,自然会被人认为是一个极有价值的人,因而受到重视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