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管好自己的七个法则
4695600000008

第8章 确立人生目标(4)

人的构想使自己的生活有了目标,这个目标就使得你现在的生活变得有了意义,也使得你的未来变得一片光明。一人的一生就是朝着这个目标,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这个目标的。

《圣经》上说:“人想什么便像什么。”这就是说,人的思想、言行,都是由他下意识的目标暗示决定的,他想什么脑子里就会形成一幅图画,这幅图画就会引导他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

世界知名的布道家贝尔博士说:“想着成功,成功影响就会在内心形成。在雄心勃勃的推动力下,你可以控制环境,创造人生。”由于人的内心构想是人生的设计蓝图,与人的现在和未来都有重大的影响,每一个人都会希望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美好的蓝图,像一幅完美无缺的图画,比任何一位艺术大师笔下的杰作都更加出色美丽。但是有些人想得太好了,以至于难以实现,于是便会产生失望和悲观。所以,设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使理想在现实条件下可能实现,就会给人带来快乐幸福。

什么样的目标是适合自己的目标呢?清华大学的一位学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是这样制定它的奋斗目标的:

我在高考前一年就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奋斗方向了,由于当时报纸上正报道世界将发生能源危机,通过考虑和选择,我确定了把能源科学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另外,我一向注意文理并重。我的数理化成绩在高中时并不是拔尖的,所以才适合于搞那些多学科综合的边沿科学。而能源科学正符合了这一要求。那时候我对能源科学的兴趣已相当高。找课外阅读时注意搜集有关材料。等离子体、阳能利用新方法、电节水用氢气代替汽油等能源方面的新设想对我产生了相当大的吸引力。

我还记得有一部电视剧叫做《雪花轻轻的飘》给我的印象很深,其主要原因就是剧中主人公是一个在能源方面自学成才的青年。能源科学毕竟范围很大,因此,我选择了具体的奋斗目标,一个是太阳能利用,这是很自然想到的;另一个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也就是水利。家乡的水资源丰富。我高一时到学校附近的大水库参观过。

后来,我又在省报上了解到,一位清华水利系毕业生怎样在建设、管理那个大水库中作出了贡献。这使我对水利建设者产生了敬佩,也增加了我对水剂的兴趣。填高考志愿时,才了解到清华在广西招生最多的也正是水利系。我第一志愿填的是水利系,第二志愿走工程力学。后者与太阳能利用有关。结果我被水利系录用。因我对太阳能利用同水资源开发同样感兴趣,所以当我知道不能搞太阳能利用时还有些难过呢。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许多邻居都说我不该报水利系,认为水利没有什么可学的。对此我不置可否,一笑置之。人,应该有所追求,而自己追求的东西不能要求别人都理解。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我深深地了解到农村是多么需要科学文化知识。

近几年来,大多数农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但我了解到,就是那些物质水平较高的地方又建起了庙堂,精神文化生活依然是贫乏。许多小学生初小还没有毕业就退学回家劳动了。一方面是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另一个方面又产生新的文盲、科盲。对此,找不能视而不见。如果能用由己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来消除祖国土地上的贫穷、愚昧无知等现象,这将是最大的快乐。我没有理由也没有时间去埋怨专业的好坏,我只担心将来能不能参加南水北调等大工程,能不能参加家乡的红水河开发规划。我知道我的事业需要我为之奋斗终身。我知道现在的学习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将来的事业打好基础。因此,将近一年来找对学习是重视的,认真对待的。而且也开始注意培养各种能力,如在数学分析学习中我注意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上学期数学分析考试最后一道较难的题目,我要求自己能解决,而且确实也做到了。从上学期开始,我注意阅读参考书,培养自己阅读参考资料的能力。清华历来主张给学生以“猎枪”,而不仅仅是给“干粮”。我们呢,往往认识不到“猎枪”比“干粮”更重要,而喜欢比较“实惠”的“干粮”。

我认为,只有掌握了“猎枪”才能在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岗位上有用武之地。否则,“干粮”吃完了,又该怎么办呢?现在,党要求我们成为能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拓型人才。我们这一代正赶上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使中华腾飞的好时候,想像将要压在我们青年人肩上的担子是多么重,我真觉着自己力量微薄,能力欠缺……

这位大学生把自己的理想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需要制定自己的理想,这种理想就会化为具体的动力,使他为此而奋斗。

适合自己的目标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和国家的需要前提下制定出来,是可以达到的目标。不是空想,不是信口开河,空想因为无法实现,会使人陷入悲观;而适合自己的目标,就会有具体的实施办法,而就会给人产生希望,使人越干越有劲,越活越年轻。适合自己的目标,也不是降低自己的追求,而是把自己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规划自己的生活。

一个中学生在暑假里打工,觉得自己适合做生意,于是就不再继续上学。要去做生意,这就是把自己的目标降低了,就是只从眼前利益出发来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的,而忽视了人的长远发展目标了。

人的能力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能力的不断提高;就会觉得原来的目标定得太小了,因为你自己发展了,目标也就要随着调整。如果一个人停止学习,他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那么,他原来与之相适应的目标也就会显得难以实现了。所以,适合自己的目标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每个人在实际生活申不断地适应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力求使人生的内在潜能得到最大的实现。

所以,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人生也就是在这种不断变化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的。

9.理想与现实的沟通

不管你的长远理想多么宏伟,如果你不会谋求眼前利益,那么一切都是空谈;如果一个人只想着眼前利益而没有长远目标,那么他也不会有多大的前途。

一个人最理想的就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眼前的工作可能不适合你的发展,你就要把它当作一个过渡期,一旦发现有你自己发展前途的事情出现,就要毫不犹豫地放弃眼前的工作,去追求你的事业。

生存是第一需要,发展和实现自己才是人生的终极需要和最高需要。

人在生活中首先要谋求生存,不会生活就不会有发展,也就不会实现自己的人生自标。所以,不管你的长远理想多么宏伟,如果你不会谋求眼前利益,那么一切都是空谈。

相反,如果一个人只想着眼前利益而没有长远目标,那么他也不会有多大的前途。他就像一只忙忙碌碌的蜜蜂,一年到头,东奔西走,不知道生活的快乐,也不知道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人苦命。如果你的年龄是十八岁以下,那么你可能即将作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两项决定——这两项决定将深深地改变你的一生;这两项决定对你的幸福、你的收入、你的健康,可能有深远的影响;这两项决定可能造就你,也可能毁了你。这两项决定就是你的眼前利益,解决了眼前利益,才能为你的长远利益奠定基础。很多人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两个眼前利益,导致了终生失败。

这两个重大决定是什么

第一,你将如何谋生?

第二,你将选择谁来做你的孩子的父亲或母亲?

这两项决定,通常都像赌博。哈里·艾默生·佛斯迪克在他的《透视的力量》一书中说:“每位男孩在选择如何度过一个假期时,都是赌徒。他必须以他的日子作赌注。”

但是这两项眼前利益却不能赌,因为谁也赌不起。所以找一个谋生的饭碗与找一个理想的伴侣,就是一个人走向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你才能进一步实现你的梦想。首先如何找到你谋生的饭碗呢?现在找工作是最难的事情了,要找到自己喜欢干的工作那就更难了。不光中国人多岗位少,世界范围内也如此。美国家庭产品公司的一位副总经理艾德纳卡尔夫人说:“我认为,世界上最大悲剧就是,有那么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他们想真正做些什么。我想,一个人若只从他的工作中获得薪水,而其他一无所得,那真是最可怜了。”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是很盲目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只要有工资就行。所以,难怪有那么多人刚开始的时候野心勃勃,不可一世,充满玫瑰般的美梦,但是到了四十岁以后,却一事无成,痛苦沮丧,甚至神经崩溃。所以,为了长远的目标,你在选择眼前利益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菲尔·强森的父亲开了一家洗衣店,他把儿子叫到店中工作,希望他将来能接管这家洗衣店。但菲尔痛恨洗衣店的工作,所以懒懒散散的,提不起精神,只做些不得不做的工作,其他工作则一概不管。有时候,他干脆“缺席”了。他父亲十分伤心,认为养了一个没有野心而不求上进的儿子,觉得在他的员工面前丢尽了脸。

有一天,菲尔告诉他父亲,他希望做个机械工人——到一家机械厂工作。什么?一切从头开始?这位老人十分惊讶。不过,菲尔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穿上油腻的粗布工作服,去从事比洗衣店更为辛苦的工作,工作的时间更长。但他竟然快乐的在工作中吹起口哨。他选修工程学课程,研究引擎,装置机械。而当他在1944年去世时,已是波音飞机公司的总裁,并且制造出“空中飞行堡垒”轰炸机,帮助盟国军队赢得了世界大战。如果他当年留在洗衣店不走,他和洗衣店——尤其是在他父亲死后上上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菲尔·强森如果满足于父亲给他的现成的家业,就从这个眼前利益出发,去干洗衣店的工作,那么就不会实现他自己的长远目标,他就会成为千千万万的小小洗衣店的老板,就算经营得还可以养活自己的话。菲尔·强森没有受眼前利益的驱使,他志不在此,志在高远,所以,他选择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事业,于是他成功了。

一个人最理想的就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但是这样的事情很少。很多人都要经过一段痛苦的时间之后,才能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协调一致。菲尔·强森是在痛苦的斗争之后,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关键就是要把握住自己,不要为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目标。是鱼,就要找到能养活自己的水,不要呆在岸上干涸而死。眼前利益必须服从长远利益,必须为长远的自标服务。

什么是人的长远目标呢?

长远目标就是你最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具体来讲,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你的事业到达什么程度?

第二,你的家庭发展到什么境界?

第三,你的荣誉到达什么高度?

人的一生就是为了这三个目标而奋斗。现在你就要想好,你怎么才能把眼前利益和这三个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你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你自己的实际水平和主观愿望作出决定。你的一生就从这个决定开始。眼前利益的出发点就是你首先要能够生存,要首先保证你的衣食住行不受影响。这就是说,你先要找到一份工作,使你能够生存下来,然后才有可能实现你的长远目标。

眼前的工作可能不适合你的发展,你就要把它当作一个过渡期,一旦发现有你自己发展前途的事情出现,就要毫不犹豫地放弃眼前的工作,去追求你的事业。这里决不能有丝毫的迟疑和犹豫,还要克服惰性,有些人就是这样,一旦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干起来了,就不愿意放弃,即使觉得不适合自己,也就委屈自己,认命了,这样,你就是自己放弃了自己的长远目标,就等于宣告了自己人生的结束。所以,眼前利益永远只能作为一个跳板,你是要借此跳上龙门的,而不是就此了结一生的;生存是第一需要,发展和实现自己才是人生的终极需要和最高需要。

10.不要轻易放弃

既然理想已经确立,应该全力去拼搏,你的一生就是为此而已。

每个人都想做一件事,向往成功,但是真正能够做成一件事,使自己成功的人实在不多。只有那些意志坚强的人,那些遇到困难绝不轻言放弃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立即行动的能力和善于安排行动计划的能力对个人成功都是非常重要的。缺少这种能力,纵使你的目标再好!最终也难以达成。

不达目的决不放弃的决心与意志,战胜了对手,也战胜了自己。绝不轻言放弃,是对人的意志的考验。

目标一旦明确就要开始行动,而且要锲而不舍。

德田先生是在日本大阪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时确定了要上大阪大学医学系学习的。这上目标定下来之后,他就立刻付诸实践。

当天下午,他就到北野高中联系转学事宜,却没有成功,他没有放弃,第二天他又到今宫高中联系,结果联系成了,他马上:回家向父亲表明转学的事,很高兴,征得同意,实现了他的第二个目标。

德田是一个认准了目标就一往直前的人,大阪大学医学系毕业以后,他当上了医生。

在医院工作期间,德田对医疗界的弊端感触尤为深刻。他认为要想改革日本医疗事业的现状,就必须建立不受宗派势力支配的新型医院,并以此体现医疗的真正作用。

于是,德田先生决定自己办医院。目标一定下来,他就立刻行动起来。他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抵押品和保证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是,德田先生没有被困难吓住,空手开始了奋斗。

1971年1月,德田先生开始有了正式创办医院的设想,从那时起,他用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建筑用地的调查,德田不仅从数字上掌握了大阪的单位人口与诊疗所及病床的比例、急救车的市郊出动率、住宅患者的循环周期等实际状况,而且还认真地听取了居民的呼声。

通过详细的调查,他发现大阪府管辖的松原市与大东市是医疗网点最稀少的两个地区。最后他把交通较为方便的松原市定为第一院址,开始征寻地皮。为此,他利用值夜班后的休息日和下班后的时间到处奔走。到了5月份,他在靠近铁南大阪线的河内天美车站的对面找到了一处非常适宜的地皮。这不是准备出售的土地,而是一块卷心菜地。它位于铁路沿线,而且离火车站很近,人们在火车站就可以看见这个地方。作为医院的地址,条件很好,土地的主人也很通情达理,愿意把土地卖给他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