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管好自己的七个法则
4695600000010

第10章 确立人生目标(6)

首先,自身素质是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积极的自我意识包含着对自身素质的清醒认识,对自身素质的有意识运用能促进自我的发展,拿破仑就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上“最出色的军事家的素质”,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

如果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那么他的成效是低微的。试想:如果偏让数学家用严密的、无懈可击的逻辑思维来写诗,而让诗人用奔放热情的形象思维来演算,那岂不让人啼笑皆非?

其次,积极的动机对行为有推进作用。积极的自我意识还包含“我将要成为怎样的人”的最终目标,这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如海伦·凯勒所说的那样:“当你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你翱翔的时候,你是不应该爬行的。”在确立目标之后,只要持之以恒地去努力,任何一行的天地里都有掌声和鲜花在等着你!

生活中总有许多人,不相信自己,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以为别人总比自己强。殊不知,别人是最靠不住的,唯一靠得住的就是你自己,是你的勤奋与努力。勤奋是把握命运的第一把钥匙。懒惰、等待是命运的终点,毕竟天上不会掉下陷饼。勤俭自有冲天力,舍此便为地狱门。

当理想在你身上实现时,世人会惊叹你的伟大。然而,这一切又离不开勤奋,勤奋是成功的秘诀,是拥抱好运的通途。因此,当你完成一件事时,你要再接再厉。因为超越别人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超越自己。

魏拉夫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问题,他就是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态度经营着自己的事业。在他的指挥下,无人管理的自动售货机使得可口可乐上紧了发条,冲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许,有人会认为是幸运女神对魏拉夫的偏爱,事实并不是这样。

1923年,一个在可口可乐公司经营史上具有决定性的关键人物魏拉夫,坐上了总经理的宝座。这位第七任总经理一改传统的经营方式,提出了一个具有创世纪性的经营观念封“无论任何时间,无论任何地点,无论气候的冷暖,只要……”这一神奇的被经济学家称之为点石成金的黄金规则,奠定了可口可乐这座巨型帝王大厦的基础,成为可口可乐这个帝王手中紧握的魔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魏拉夫严格整顿各部门,增设了国际开发部,并在7年后建立了CCEC公司。这个属于可口可乐的子公司成了可口可乐开发海外市场的据点。此后,一把把标有可口可乐的太阳伞,犹如蒲公英一样,飘满了全世界的各个街巷海滩边。

1939年,也就是在魏拉夫退出一线准备提任董事长之前,他的可口可乐管理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在他的工作忙碌中到来了。此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经济一团混乱,欧、亚、非三大板块的战火虽没危及美洲大陆,然而这场灾难的战争早已使众多企业王国毁于一旦。魏拉夫却凭着他不懈的努力及踏实的敬业精神点石成金,化灾难为神话,没有使可口可乐黯然失色,反而让它更醒目地成为胜利的象征。

在通过出入白宫及国会大厦的一系列公关活动后,他所自豪的可口可乐!成了一种庄严的象征,成为年轻的美国士兵的军需品,等价于子弹和枪炮。国防部特意宣布,只要有美军驻扎的地方,就必须要有规律的休息,就必须使士兵喝到5美元一瓶的可口可乐。这样一来,可口可乐使得严格的民用消费生产限制对其非但不起作用,反而像打了一剂强心针,远远甩开与它竞争的任何对手,创下50亿瓶的战略记录,高居榜首。

有人认为,成功在于天才。其实,天才与勤奋是密不可分的,所谓天才,首先是勤奋的人。我们承认人们的天赋有差别,但是,能够成为天才,关键在于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没有勤奋就没有成功,这就正如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能生长,秋天就不能收获,冬天就不能品尝。你要想取得成功,那就要变得勤奋起来。你要想与幸运握手,那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著名画家达芬奇说得好,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有的人成功寄望于幸运,这是幼稚的。

达尔文认为:“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勤奋的人。”

英国作家勤考克说:“我相信幸运,而且我发现,我工作愈认真,我们运气愈好。”

这是说,幸运也是特别偏爱勤奋的人,它与勤奋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可否认有人也许凭运气能谋得一份好差事,但却不能凭运气保持它。有了良好的机遇,如果不勤奋努力,这机会迟早也会溜走。

古代波斯文学家萨迪在他的名诗《蔷薇园》中这样写道:“富人如果把金钱放在你手巾,你不要对这点恩惠太看重,因为圣人曾经这样教诲:勤劳远比黄金可贵。”

1881年2月4日,伏罗希洛夫出生在上个铁路工人与一个磨农民结合的家庭里。尽管他的父母辛勤耕作,但仍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伏罗希洛夫从小就饱尝了沙皇专制制度下的辛酸和苦难。当身体孱弱的父亲失业后,伏罗希洛夫便和姐姐四处乞讨;在六、七岁就去矿上当童工,每天挣回十个卢比。

家境虽穷,他却是个求知欲极强的孩子,非常渴望读书。1893年,当他家所住的瓦西利耶夫卡村开办一所两年制学校时,这个13岁的男孩才第一次坐到了课桌旁。在学校,他总是兴致勃勃,勤奋、有条理。他才思敏捷,学习进展很快。为了能继续上学,他上边学习,一边帮助母亲,受雇到地主家干农活。

两年后他结束了瓦西利耶夫小学的学习。由于家境每况愈下,再也无力支付那点微薄的读书费用,为了生计,只好进了顿涅茨克尤里耶夫卡冶金公司的一家大工厂。他被当作一个有文化的人,做了办公室文员。后来又被分配到电工车间,他对一切都感到新鲜有趣,他开始阅读有关电工技,术方面的专门著作。不久,他便了解了法拉第、安培、瓦特、欧姆、爱迪生等对电学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的事迹。

他好学不倦,富有正义感而又平易近人的品质使他不断结识许多新朋友。伏罗希洛夫后来写道:“我们白天黑夜都愿在车间度过。要是没有书,没有朋友,我简直活不下去。他们的快乐和不幸,越来越贴近我的心。”富有正义感为人使年轻的伏罗希洛夫越来越成为工厂和市内的显赫人物,他在青年工人中的威信也随之越来越高。

青年们经常的聚会,受到了当地警察局“千里眼”的监视。很快,厂警便指控伏罗希洛夫“不尊重警察”,无视厂警,将他逮捕。第二天,他被释放了。从此后,他就经常不断地遭到迫害。他没有被吓倒,艰苦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

1889年,伏罗希洛夫参加了阿尔切夫斯克市的第一社会民主小组,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小组成员们在确定的日子里举行秘密聚会,力求弄懂为什么劳动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怎样才能找到使他们过美好生活的道路。伏罗希洛夫被卡尔·马克思的政治观点所吸引,开始阅读当时能在书籍和报纸杂志中找到有关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所有文章。他把他所读到的一切讲给同志们。

一次,有人送给他一本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他读后十分振奋,他特别感兴趣的是作者笔下的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工人阶级。他一次又一次反复阅读着。在聚会时便和同志们列举工人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加以分析。

在书中,他们汲取了斗争的力量,获得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他们开始非常耐心地向工人们解释在小组学习中所懂得的一切,尽力使工友们相信,工人们必须坚决勇敢,有组织地行动,顽强地相互支持,工厂当局就不能不考虑工人们提出的正义要求。

正如他写道:“我不信上帝,但我感激自己的命运,因为降临到我头上的那条道路,正是我有幸走过来的道路。再也没有比工人和革命士兵的事业更崇高的了!”伏罗希洛夫这位年轻的工人布尔什维克,坚定地走上了自觉为人民的事业而斗争的道路。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使他从工作战斗队的组织者,克甘斯克第一支社会主义游击队的年青委员和指挥员到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和元帅;从沙皇制度下的一名普通地下布尔什维克,成长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他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光荣的道路。

人生之途,短暂而又漫长,莫让年华付水流。倘若停下脚步,去哀叹人生,诅咒命运,即使将开启命运的金钥匙交给你,也难以打开好运的大门。手上紧握勤俭这把钥匙,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命运女神自然会向你靠拢,你自然会享受成功的喜悦,退一万步说,即使不成功,也于心无愧,没有枉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