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气致病的论述,不仅强调了病因辨证的要点,而且丰富了“六气为病”的病机学说,如后世将动摇不定、振颤等症状视为风之象;将津液干涸的证候,认为是内燥所生等,皆由此引申而来。刘完素补充病机十九条的“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其理论根据之一,就是“燥胜则干”的观点,从而提示我们在临床上可据因辨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见濡泻之证,可知是因湿所致,治以健脾利湿。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阐述的精气阴阳之间的转化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
原文指出:“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该文讨论了精与气之间的生化过程及其转化关系:
(1)供给形体发育成长的阴精来源于饮食五味。
(2)形体得到饮食五味的滋养才能产生气化。
(3)有了气化功能才能化生精微。
说明人体的阴精和气化是相互依存和转化的。精可作用于气,转化为气,即精归化之义;气又可作用于精,转化为精,即气归精之义。而精为形质属阴,气为功能属阳。因此,精与气之间的互根转化,也就是质与能、体与用的互根转化。这一理论对后世I临床指导意义很大。临证中,凡遇到精气、阴阳虚损之病证,往往要阴阳双补,气精双补。据精气相互转化的理论,对气虚为主的病证,治疗时,在补气的基础上要考虑补血,如补中益气汤中用当归便是例证。又如治疗血虚为主的病证,在补血基础上,也要补气,如当归补血汤中用黄芪便为例证。恰如张景岳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
怎样用五行学说说明和概括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中医学是以五行抽象的属性来说明和概括脏腑功能的。如木日曲直,其性生发、条达而柔和。肝的功能是藏血而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具有欣欣向荣的生发之机,主少阳春升之气,因此一言以蔽之“肝属木”。火日炎上,其特点是炎热、上行、变动不居,而心的功能是主血脉与神志,具有温煦、明朗、使人迅速做出反应的作用,所以说“心属火”。土爰稼穑,可以长养、变化、生化万物,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与统血,因此“脾属土”。金日从革,具有肃杀、变革、清净和收敛的特性,而肺主气司呼吸,为清虚洁净之娇脏,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所以“肺属金”。水日润下,具有滋润、下行、藏贮的特性,而肾主水液,能藏精纳气,所以“肾属水”。这样说明和概括脏腑的生理功能虽失之于笼统,而且很不全面,但是用以说明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却是有些符合临床实际的。
五行分类的目的还在于总结脏腑功能变化的规律及其相互问的影响。如木生火,可以概括肝藏血以济心血,肝的疏泄升发有助于心阳的旺盛。生活经验表明,当情绪激动时,心跳就加快,情绪激动就是肝脏疏泄功能的表现,心跳加快是心阳旺盛的结果。木克土,说明肝的疏泄功能可调畅气机,有助于脾的运化,防止脾胃呆滞,这是生理上的相克。事实上,当情绪高涨时,不但食欲旺盛,而且消化也好,这就是正常的木克土。火生土的本意是心阳能温煦脾阳,心主血脉和神志,有助于脾的运化和统血,但后世医家又发现,肾阳也能温脾阳,而且更为重要。二者并不矛盾,只是火生土的“火”,包括了心阳和肾阳而已。正常人饱食之后,血液往往集中于胃肠道,以利消化吸收,所以心跳加快,甚至轻微发热,现代医学叫做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这就是心火生脾土的表现。反之,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往往有肢冷、水肿等心阳不振甚至肾阳不足的表现,同时也出现纳呆、腹胀、便溏等脾阳不足的表现,这是火不生土的缘故。正常的火克金,是心阳可以制约肺的清肃,不使太过。若心阳不振,则肺气清寒,不能温化水饮,以致痰浊内阻,发为咳喘气短。常见肺心病、肺气肿患者,多为心阳不振以致咳喘气短。土生金是指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肺气之化源,又能化水湿,以防痰涎壅肺,有碍肃降。土克水是说脾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泛滥的水肿。金生水是肺气清肃下行,可以保肾阴而助肾水,实际上是金水互生的,临床上常以滋肾阴而养肺阴。金克木是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气功疗法通过调整呼吸,使肺气清肃下降,既可治疗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又可治疗肾水不足的口燥咽干。水生木是肾藏精,可以养肝阴助肝血,也制约肝阳上亢,所以临床上有“滋水涵木”的说法,而滋肾阴的药物也确可养肝阴。水克火是指肾藏精,可以防止心火上炎,而临床上滋肾水往往可以治疗心火亢盛的心悸、失眠。
应该指出,五行学说所能说明的脏腑关系是不够全面的,现代临床上发现五脏之间的生克关系往往是双向的,即互生互克。从脏腑功能上来理解其间的联系,可概括如下图所示。(图略)
怎样用五行学说解释五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五行学说能说明脏腑的生理联系,因而也能解释其病理关系及五脏疾病传变规律。概括起来不外相乘、反悔、母病及子、子病累母四个方面。
(1)相乘:例如肝病传脾,叫木乘土,是由于肝强脾弱,克制太过,出现腹痛、泄泻、急躁、胁痛等症。这在肝炎患者中是常见的现象。
(2)反侮:例如肝病传肺,叫木侮金,是由于肝火太旺,反侮肺金,使其宣降失职,出现咳嗽、气逆、两胁掣痛等症,甚则咯血。这在临床上叫木火刑金,或曰肝火犯肺,常见于某些胸膜炎患者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患者。
(3)母病及子:如肝的升发太过,肝火引动心火,出现头晕、烦躁易怒、失眠心悸等症,就叫母病及子。有些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神经衰弱的患者,常见这一类症状。
(4)子病累母:如脾虚而致心血不足,出现心悸不寐、怔忡健忘、饮食减少、大便稀溏、倦怠无力等症,这叫“子病累母”或曰“子盗母气”。在神经衰弱患者中,也常见这类症状。
总之,按五行学说推论,一脏有病,对其他四脏都会有影响的,不过不一定都发病。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
(1)脏气有强弱的不同,故“虚者受邪,实者不受邪”,不一定都发病,只有脏气弱的虚者才会受到影响而发病。
(2)传变有时间顺序问题,即程序问题,可按一定顺序,在一个时期内,逐次传变,好像连锁反应,故不一定同时几个脏器都发病。
内伤杂病的传变规律是以五行学说来概括的,是否反映了客观规律,还有待今后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什么叫“水火既济”?水火失济临床常见哪些病证?
“既济”一词出于《易经》,即坎上离下相济之意。坎是水,离是火。既济,则水火相交为用。中医学中所谈“水火既济”,是借用五行学说中关于水与火相生相克关系来比喻心火与肾水,肾阴与肾阳的相互关系。二者相互协调,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故称“水火既济”。
五脏配属五行,心属火,肾属水,心居于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故心气当下通于肾,即心火下交于肾,以资助肾阳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维持肾阴肾阳平衡协调。肾居于下焦,藏精主水,故曰“水脏”,肾水当上济于心火,即肾水上承于心,使心火不亢。心火与肾水上下交通,水火互济的关系,称“水火互济”、“心肾相交”或“心肾相通”等。
“心藏脉,脉舍神”,“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海”,称“元神之府”。精血为神的物质基础,故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不仅为心所主,同时也与肾相关。所以当心与肾(即水与火)关系失调时,多表现于神志方面的异常。例如,心火不足(心阳虚)不能下资。肾阳温煦肾阴,则。肾水不化,反上凌于心,而见心悸、心慌、水肿等,叫“水气凌心”。此证颇似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若肾水不足(肾阴虚),不能上济于心阴,则心阳独亢,神不守舍,而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等,叫“心肾不交”,或称“水亏火旺”证,颇似神经官能症的“神经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