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1000问
4695400000029

第29章 病证通说(2)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表证和里证可以发生相互转化。这是由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内外表里、脏腑经络相通。所以疾病发生后可以发生表、里等的转化。表证不解,由表人里,形成里证,叫做表证人里。而在一定的条件下,里证也可以出表,由表而解。这种表里传变主要决定于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因而了解表里证的相互转化,无论是在估计病情,推测预后,确定治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如在治疗方面,原则上是病在表者当先解表,病在里者,就应治里。表里同病者当先解表而后治里或表里同治。如病在表者而治里,有引邪入里之弊。又如在估计病情、推测预后方面,表证入里,多因误治、失治,或邪气亢盛,护理不当,使正不胜邪,内传于里而形成里证,此为病进之象,为正气不能阻挡邪气的进犯,预后可能呢个较差。

由里出表则主要是治疗护理得当,正气渐复,机体抵抗力增强,驱邪外出肌表而解,此为病情减轻,向愈之兆。亦有初起未见表证而直入于里者,病退亦可由里出表而解。

何谓寒热辨证?寒证、热证的病因病机有何不同?

寒热辨证,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是脏腑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体现。所谓寒证,是指因感受自然界寒邪或机体阳气不足,阴气偏盛,或脏腑机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一类证候。其主要症见怕冷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而润。这些都是由于阳气不足或受损,温煦功能减弱的表现。所谓热证,是指感受自然界温热邪气,或素体阳盛,寒从热化,或情志内伤,郁而化火等脏腑功能活动过于亢盛而表现的一类证候。其主要症见发热恶热喜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这些症状都是阳热亢奋,阴分受损所致。

寒、热证候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分辨寒热,辨清疾病是属热证还是属寒证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临床用药的根据,治疗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分辨清楚。

一般说来,所谓热证、寒证,是对一组症状的概括,是由多个临床表现所决定的。在上面表格所列症状表现中,凡出现寒(或热)的阳性指标越多,就越支持寒证(或热证)的判断。仅就发热这个症状与寒证、热证的关系来说,发热可以属于热证,又常兼见口渴喜冷,便干溲赤,舌红苔黄等症状。但发热也可见于阳虚证,常兼见畏寒而不恶热,口不渴,大便或溏,尿清长,舌质淡,脉不数等寒证的表现。这时的发热不属于热证,而属于寒证。其病机为阴盛格阳,虚阳浮越的真寒假热证。对于这种发热的治疗,不能采用清热的方法,而应采用甘温除热的药物治之。

寒热错杂与寒热转化有何临床意义?

所谓寒热错杂是在病人身上同一个时间,既有寒证的表现,又有热证的表现,这是一种寒热同时并见的复杂病理现象。这种寒热错杂,既可表现为不同部位的寒热错杂,如上寒下热,上热下寒,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等,又可表现为同一个部位的寒热错杂,如寒热错杂于中焦之心下痞证。

辨清寒热错杂,就为治疗指明了方向。既然是寒热错杂,就决不能单用寒药或单用热药,必须寒热并用,寒能清热,热能散寒,达到热清寒散的目的。如某些慢性胃病的心下痞寒热错杂于中焦的证候,就必须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方能达到寒去热清正复痞消的目的,方如半夏泻心汤之类。

寒热转化与寒热错杂不同。寒热错杂是寒热同时并见,而寒热转化是疾病性质的转化,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寒证可以转化成热证,热证可以转化成寒证。实质上这是阴阳转化在病理方面的具体体现。热证转化为寒证即“重阳必阴”、“热极生寒”之意。寒证转化成热证,即“寒极生热”、“重阴必阳”之意。例如高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之阳明热证,由于出汗太多,或邪毒太盛,可突然出现四肢发凉,冷汗不止,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的寒证,亦即重阳必阴之意。又如,外感风寒,表寒证,可以见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紧等表现,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寒邪郁而化热,形成表热证或里热证。

在治疗上,必须根据疾病性质的改变而毫不迟疑地改变治疗方药,不可固执一方一药,延误病情。

何谓虚实?

所谓虚,是指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减。正气包括了气、血、阴、阳、精、气、神以及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等,它具有保卫机体,免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害,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作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等功能。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而出现了一系列抵抗力低下,脏腑功能活动减弱的病理现象,概括称为虚证。

所谓实,指的是邪气实,邪气有余,脏腑功能活动亢盛。邪气大致包括了各种致病因素,如六淫、七情、痰饮瘀血、饮食劳倦等。邪气停留体内,正气奋起抗争,驱邪外出,正邪交争剧烈,脏腑功能亢奋,因而临床上出现了一系列病邪过盛所产生的病理现象,概括称为实证。《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需要指出,形成虚证时,主要指正气虚,但此时邪气也不亢盛;形成实证时主要指邪气亢盛,但此时正气也不衰减,有相当程度的抗邪能力。否则,就不是单纯的虚证或实证了,而变成虚实夹杂证了。

总之,虚指正气虚,实指邪气实,概念必须清楚。分清了正邪虚实,即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治疗用药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不至于犯“虚虚实实”错误。

虚证、实证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虚证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即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先天不足包括了先天发育不良,父母体弱的遗传因素或早产等导致生后脏腑功能衰减形成虚证,如先天性心脏病的心气虚、心阳虚;后天失养,如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慢性久咳损伤肺肾、房室过度损伤肾脏元真、七情劳倦伤及脏腑气血、久病失养正气受损等,均可形成虚证。而年高体衰,脏腑生理活动日渐耗损,尤多形成虚证。

实证的形成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外来邪气侵犯人体,形成邪气亢盛的实证,如外感风、寒、暑、湿、燥、火之类,形成表实证、里实证等。另外,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水谷精微等在体内布散流行失去常态,形成痰饮瘀血、癥瘕积聚、食积气滞等病理产物停留体内或机能障碍而形成实证。当然这种情况,虽然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似属虚实夹杂之证,但从临床治疗角度来看,仍以实邪为主,应采用“实则泻之”的治疗大法,所以仍属实证的范围。

何谓表虚证、表实证?

表虚证、表实证是讨论表证与虚实之间关系的问题。这是把六淫邪气侵犯人体肌表而形成表证时分成的两大基本类型。一般说来,表虚表实的划分主要根据汗的有无。

所谓表虚证以临床表现有汗为特点,常兼见恶风、发热、脉浮缓等表现。《伤寒论》指出:“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由此可知,表虚证的成因主要是人体感受风邪,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故汗出。如从八纲虚实的概念来分析,所谓表虚证,是风邪伤人,肌表有邪气,全身正气不虚,故仍属实证的范围。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患者素体肺脾气虚,肌表不密,抵抗力低下,容易导致六淫邪气的侵犯。当受风邪侵袭,表现为汗出等表证时,亦属表虚证的范围。但若只是肺脾气虚,卫气不固,经常汗出者,严格来讲不属表虚证,应属气虚的范畴。

六淫邪气侵犯人体,出现表证时,治当解表。如治法不当,发汗太过,遂见出汗不止如漏、恶风等症状。主要是表有邪气不解,又使肌表阳气受损,腠理开泄,故出汗如漏。这种情况既有外感邪气,又有正气受损的表现,按八纲虚实的概念来划分,乃属于虚实夹杂的范围。

以上几种情况,虽然有时也统称为表虚证,但治疗原则不同,前者属营卫不和,宜用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而后面的情况属于虚人外感或虚实夹杂,宜用扶正解表,扶助正气,解除表邪,达到正复邪去的目的。

所谓表实证,是以临床表现无汗为特点,且常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紧而喘等表现。一般而言,是感受了寒邪,寒为阴邪,主收引,使皮毛闭塞,卫阳被郁,气血不利,故无汗、恶寒发热、头身痛等。治疗宜用辛温解表之剂,解除在表之邪。故按八纲虚实的概念来划分,表实证属实证的范围。

因此,表虚证、表实证只是表证的两大类型,是相对而言,有汗者为表虚证,无汗者为表实证。但从虚实的角度来看,原则上都属实证的范围或虚实夹杂之证。

实证转虚、因虚致实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疾病是复杂的,是经常变化的。疾病发生后,正邪双方斗争,其力量对比常发生变化,因而疾病的虚实性质也要变化。实证转虚,因虚致实正是邪正双方斗争的结果。

实证转虚,就是病为实证(邪气盛,正气不衰),由于误治、失治,病情迁延日久,虽然邪气渐去,但人体正气、脏腑功能活动也受到损伤,因而疾病的性质由实转虚。例如外感性疾患,疾病初期常为实证,如表寒证、表热证等,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护理不得法或年高抵抗力较差,从而病情迁延不愈,正气日损,逐渐形成肌肉消瘦,纳食减少,面色不华,气短乏力,或久咳不已,动则喘甚等肺脾功能衰减的虚证。此时治疗应以加强脏腑功能,扶助人体正气,采取“虚则补之”之法。如仍守原法采用祛邪为主的方法,就有虚虚之弊。

所谓因虚致实,就是病本为虚证,脏腑功能衰减,导致体内各种代谢功能失常,产生邪实停留体内。如气、血、水等不能正常运行,产生气滞、痰饮、水邪、瘀血之类,成为实证。此时虽然邪实明显,但正气亦不足,脏腑亦衰。故因虚致实,实质上是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虚实夹杂证。例如,患者素有脾肾阳虚,水液代谢不利,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大量水液不能排出体外,形成水湿泛滥证。一方面表现为纳食减少,疲倦乏力,腰酸腿软,面色晦暗,脉沉无力,形寒肢凉,便溏尿少的脾肾阳虚温化功能减退的虚象;另一方面又可见到因大量水液停留体内的腹部胀满膨起,腰骶、下肢浮肿按之如泥,心悸气喘不能平卧等一派邪实之象。这种水湿泛滥乃由脾肾阳虚,气化功能失常所致,故称之为因虚致实,属于虚实夹杂之证。对此,一般多采用攻补兼施的方法,补助正气之不足,攻其有形之邪,从而达到正复邪去,恢复正常代谢功能的效果。

何谓格阳、戴阳?

所谓格阳,即阴盛格阳,由于体内阴寒过盛,把微弱的阳气格拒于外,表现为内真寒而外假热的证候。这是由于阴阳不相协调而产生的格拒现象,当阴寒过盛,阳气相当衰弱,阴阳不能相互维系,从而出现了强阴把弱阳格拒于外的病理现象。正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所说:“阴厥且格阳反上行。”此时一方面可以见到四肢厥冷,尿清便溏,舌淡苔白,神倦等阴寒过盛的表现;另一方面又可见到面红口渴,脉大身热等“热”的表现。但这些“热”象仔细分析来看,与真热不同,身虽热,而并不恶热,面虽红但不是满面通红,而是颧红如妆,游移不定。口虽渴但喜热饮,饮亦不多。故这些“热”象是假象,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病理表现,其本质是真寒假热。

戴阳也是格阳的一种,系上下格拒类型。阴寒盛极于下,把弱阳排斥于上,从而出现面色浮红,口鼻有时出血等。《伤寒论》所说的“面色赤”、“面红如妆”,就是指戴阳证。

总之,格阳、戴阳都属于真寒假热证,其病机是阴阳格拒。格阳是内真寒外假热,阴盛格阳于体表;戴阳是下真寒而上假热,阴寒盛格阳于头面。实际上,疾病发展到阴阳格拒的严重阶段,格阳证、戴阳证常同时出现,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与阴盛格阳、阳盛格阴、阴证似阳、阳证似阴有何不同?

阴盛格阳、阳盛格阴与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有本质的不同。如上所述,阴盛格阳、阳盛格阴是阴阳格拒现象,是寒热真假问题,如阳盛格阴,是阳热亢盛到了一定程度,不能和阴相维系,拒阴于外,出现了身大热,口大渴而喜冷饮,舌红苔黄,同时又可见到四肢厥冷的现象,四肢厥冷是假寒,而热盛才是疾病的本质,这种现象又称阳证似阴。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这是阴阳转化的问题,阴或阳都不是假象而是真象。阴发展到“重”的阶段可以转化成阳,阳发展到“重”的阶段可以转化为阴。寒发展到“重”的阶段,可以转化为热,热发展到“重”的阶段可以转化为寒。此阴阳寒热都是真象,不是假象,这是疾病性质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在这里需要说明,“重”是阴阳、寒热转化的条件,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向相反方面转化,没有这个条件,转化是不可能的。另外“必”字也不可理解为“一定”的意思,事物的变化都不是绝对的,疾病亦如此,重阴可以转化成阳,重阳可以转化成阴。

阴阳、寒热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在临床上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例如:某些急性外感性疾病,初期可以见到高热、口渴、胸痛、咳嗽、舌红、苔黄等一派热邪亢盛的表现,由于治疗不当等原因,或邪毒太盛,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遍身冷汗,脉沉微等阴寒危象。此时疾病的本质即由阳转化为阴,由热转化为寒。这里的四肢厥冷绝不是真热假寒、阳盛格阴,而是重阳必阴,是真寒证。

阳证似阴,阴证似阳与阳盛格阴、阴盛格阳本质相同。似阴、似阳,只是相似而已,其实都是假象。

何谓寒热真假?

寒证和热证是比较容易辨认的,但是当疾病发展到深重阶段时,有时会出现一些真假疑似之象,见到某些表现与本质相矛盾的症状,通常把这些现象称为假象。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的统一,有假象是很自然的事。

真热假寒,就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而却见到一些寒的表现。热是真象,是真热,而寒的表现是表面现象,是假象,称之为假寒。例如,某些患者,症见高热、恶热、心烦口渴、便干溲赤、舌红脉数,这是一派大热、阳热亢盛之象。但又可见到四肢厥冷的表现,四肢厥冷好像是“寒”象,但进一步仔细分辨,四肢虽冷反不恶寒而恶热,不欲近衣被或欲揭去衣被,可见四肢厥冷是一种假象,称为假寒,而热才是疾病的本质。这是由于阳热盛极,格阴于外,故四肢厥冷。从阳热盛而四肢厥冷的特点出发,所以称这种厥证为热厥、阳厥。正如《伤寒论》所言:“厥深者,热亦深。”

而真寒假热,就是疾病的本质是寒,有时却可见到“热”的表现。但是寒是真的,是疾病的本质,“热”是表面现象,是假象。例如,某些患者,脏腑阳气衰微,表现为精神委靡,形体倦怠,形寒喜暖,四肢厥冷,尿清便溏等阴寒盛极的现象,但同时又可见身热、面红、口渴、脉大等症状,如进一步仔细分辨,身虽热不恶热而喜近衣取暖,面虽红但如妆,或游移不定,口虽渴而喜热饮,饮量不多,脉虽大但无力,从而可知,这些热象是假象,称为假热,而寒才是疾病的本质。其病理机制亦属阴阳格拒之故,阴寒盛极,格阳于外。因此,根据寒证四肢厥冷故称之为寒厥、阴厥。正如《伤寒论》所云:“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厥冷。”

如何鉴别寒热之真假?

临证时,要善于识别证候,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针对疾病本质进行治疗,不可为假象所迷惑。在具体区分寒热真假时,一般多从以下两个方面仔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