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1000问
4695400000017

第17章 脏象要旨(8)

(3)气的防御作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危害人体的因素不可胜数,而且经常存在着,如微生物、寄生虫、周围环境的各种不利因素等。即使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因素,如日光、空气、水等等,在某种情况下,亦可因异常变化而成为危害人体的因素。但在多数情况下人体的防御机能都能有效地防止侵害,或者在体内截拦与围剿了这些不利因素,从而保证人体的健康。这种防御侵害维护健康的功能,中医学也认为是气的作用。如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里所说的“邪”即是危害人体的因素,“正气”即是机体的防御作用。另外如邪已侵害机体,则气又能与其作斗争,或驱邪外出,或围剿消灭于内,使之恢复健康,故《灵枢·刺节真邪》篇说:“虚邪之人于身也深,有所结,气归之;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这里所说的“气归之”、“气因于骨”都是指正气聚积于邪气入侵之处,发挥其抗御和消灭外邪之作用。临床常见的正气足邪气盛之实证,之所以病情表现比较剧烈和明显,正说明正气有抵御邪气侵犯的重要作用。

(4)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对腹腔脏器、体内的某些物质、某些代谢产物等,有固摄控制与调节作用。可表现于多方面,如气可固摄脏器的位置相对稳定,一旦气虚,固摄减弱,则脏器位置便会下移。其病理机制是“中气下陷”,如常见的子宫、胃、肾等脏器下垂及脱肛等。另外,表现在气能统摄血液,使血不溢于脉管之外,固摄肾精不致遗泄,控制汗与尿有节制的排泄等。若气虚不固,血失统摄则溢出脉外而导致出血诸证;精不固摄则滑精、遗精、早泄;汗、尿无制则自汗不止,或小便失禁等。

(5)气的气化作用:是指组成人体的物质,精、气、血、津液等相互转化,都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实际上是体内新陈代谢的生理生化过程,即物质的转化与能量转化的过程。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医学认为是由气在起作用。王冰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化则精生,味和则形长。”这是指精气之间的相互化生,从而维持了人体的生长变化。有时中医学的“气化”概念也局限于指膀胱排尿作用,即《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6)气的营养作用:主要是指饮食水谷中比较富有营养的物质——“营气”,也就是水谷精微之气,能营运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运达周身,发挥其营养作用。所以《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脾与精、气、血、津液生理上的联系有哪些?

脾为五脏之一,为精、气、血、津液化生之源,故称其为“后天之本”。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这些物质的形成及生理功能都与脾有着密切的联系。

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包括脾的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人体除具有生殖作用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以外,其他所需物质(后天之精),主要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所以脾气健运,水谷得以化生,则后天之精充盈,不仅营养五脏六腑,维持生命活动,同时还滋养先天之精,使之旺盛,以繁衍后代。反过来,精气旺盛又能充养和维持脾的正常功能活动。

气、血也是组成形体和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均由中焦脾胃化生水谷而形成。《灵枢·决气》篇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与气,异名而同类,二者密不可分,对人体起着营养、推动与温煦的作用,所以它们既是构成脾的物质及脾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脾脏功能活动的产物。脾气虚,健运功能减弱,必然影响气血的形成,气血不足就会导致脾功能的障碍。所以临床凡是气血虚衰的病人除针对性的补气、补血外,皆应强调益气健脾,以解决其根本。

津液的形成、输布与排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理过程,与脾、肺、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脏腑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说明体内的津液来源于胃受纳的水液,游溢的精气,通过脾的运化将其输布全身,同时上输于肺,再由肺宣发至脏腑与体表,故有“脾为胃行其津液”之说。可见脾在津液的形成、输布与排泄过程中是起着重要作用的。若脾虚不能健运,则水湿不化,水液停留而成致病之邪气,可导致腹泻、水肿、痰饮等病证。反之若津液内停,水湿不化,又会围困脾气,使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发生障碍。治疗前者当健脾利湿,增强脾的健运功能,后者当醒脾化湿,恢复脾的健运功能。

综上所述,脾与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生理上互相依存和互生,病理上相互影响,可谓是“盛则同盛,衰则同衰”。

什么是精、气、津、液、血、脉?

(1)精:具有生殖作用的物质,又称生殖之精。“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2)气:上焦宣散到身体各部具有温煦、充养、润泽作用的气雾态、液态水谷精微物质。“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3)津:水谷精微中,具有温煦、充实作用,而且可以由体表排出转化为汗的稀薄精微物质。“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灵枢·五癃津液别》曰:“水谷入于口……津液各走其道,故上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留而不行者为液。”

(4)液:作用并保存在体内,具有补益、润泽和润滑作用的质地清稀或黏稠的液态水谷精微物质。“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5)血:津液变化形成的红色液体叫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营卫生会》曰:“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6)脉:约束限制气血运行的通道。“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为什么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营在脉中,卫在脉外”,是从营气柔顺、精专,卫气慓悍、滑疾的不同性质角度来认识的。营与卫相对而言,营为阴,卫为阳,故其运行之主流,营气在脉中,卫气在脉外。但是,两者在运行中又具有阴阳相随、内外相贯而“偕行”的关系。

营本属血,卫属气,脉内虽以血为主亦有气在,脉外虽以气为主亦有营血。营在脉中,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卫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生成及生理功能怎样?

元气,又称原气、真气、真元之气。“元气”最早见于《难经·三十六难》:“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多数学者认为元气禀受于先天,由先天之精所化生,藏之于肾,但又必须依赖后天之精气的不断滋养,才能不断地发挥其作用。所以《灵枢·刺节真邪论》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它经三焦通达全身。周身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元气的激发和推动,从而发挥各自的功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五脏六腑之气的产生也要根于元气的资助。因此,元气愈是充沛,脏腑功能就愈旺盛,身体也就健康少病。反之,如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损伤元气,则脏腑气衰,体弱多病。

宗气,是由自然界吸入之清气和经由脾胃消化吸收得来的水谷之精气结合而成(部分学者认为“真气”是宗气而不是元气,所以引“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来解释它的形成和生理功能)。宗气形成于肺而积于胸中,能助肺司呼吸,助心以行血。因此,凡呼吸、声音的强弱以及气血的循行,都与宗气有关,《灵枢·邪客》篇说:“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灵枢·刺节真邪论》又说:“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这不仅说明了宗气有推动呼吸和运行营血的功能,同时也指出了宗气不足,则会引起血脉凝滞等病变。

营气、卫气都是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精气。《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营卫生会》篇又说:“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指出营气、卫气都源于中焦饮食水谷所化生。其中柔和精纯的部分与血液共同运行于脉中,是血液化生和组成的重要成分,并有营养全身之作用,故称“营气”。也就是《灵枢·邪客》篇所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卫气的作用与营气不同。《素问·痹论》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说明卫气性慓悍滑疾,行于脉外,循皮肤分肉之间,有“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等卫外作用。

根据历代各家之说,一般认为卫气为肾中阳气所化生,本源于先天,故有“卫出下焦”之说;又有认为卫气行于脉外,循皮肤分肉之间,其敷布又与上焦肺的宣发功能有关,故《中藏经》又说“卫出上焦”;又因卫气是由水谷之精微所化,故称“滋养于中焦”。根据卫气的产生、滋养、敷布和生理作用,与上、中、下三焦密不可分。故总结出卫气的形成和功能“根源于下焦,滋养于中焦,开发于上焦”之概念,比较全面。

气的升降出入是如何通过脏腑的生理功能体现出来的?

气的升降出入,也叫“气机升降”,是气在人体内运动的最基本形式。人体脏腑、经络、腠理、官窍等都是气升降出入的场所,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气机的升降规律,主要体现于脏腑的各种机能活动和各种物质的代谢运动。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般来说,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为上下升降之枢纽。如肺气清肃下降,肝气条达升发,从而使气机调畅、气血上下通达,脾气主升(升清),胃气主降(降浊),共同维持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排泄。心为火,位于上,心火须下济肾水而使肾水不寒;肾为水,位于下,肾水须上滋心阴,而使心阳不能独亢,这种水火(心肾)上下互济的关系中医学称之为“心肾相交”,或叫“水火既济”。气机的运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就是说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存在于整个生命活动的始终,若一旦气机运动停止,生命活动也就终止。

什么是“五液”,其临床病理表现如何?

“五液”,在《内经》中有两种说法:一是《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即“五液”是指汗、涕、泪、涎、唾而言。二是《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水谷人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即“五液”是指溺、汗、泣、唾、水而言。亦称之为“津液五别”。由于肾主水,五液与肾脏关系密切,如李士材说:“肾水主五液,五气所化之液,悉归于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