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现代教育学
4691500000039

第39章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一)教学的含义

教学的内涵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理论视角下,人们对教学会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形成不同的教学观。例如,在中国,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学的内涵也在发生历史的嬗变。在古代,教学的涵义偏重于“学”,教学即学习。教与学两字的连用,最早见之于《尚书兑命》:“斅學半。”孔颖达的解释是:“上学为教;下学者,学习也。言教人乃是益己学之半也。”由此可见,在古代个别教学组织形式下,教与学不分,以学代教。教学即学习,是通过教人而学,以提高自己。这是我国“教学”一词最早的语义。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废科举、兴学堂,学校数量增加,班级授课制逐步推行,教师“怎样教”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于是教学的涵义开始发生转变,开始偏重于“教”,教学被理解为“教授”。如《中国教育辞典》(1928)把“教学法”解释为“各种教授方术者”。新中国成立后,在全面学习凯洛夫《教育学》的基础上,借鉴并吸收了(原)苏联教育学家关于教学的界定。他们认为,“教学过程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活动(教),同时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学)。教和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彼此不可分割地联系着。”这样我国就形成了一种定义: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我国大部分教育学或教学论的书籍及教育方面的辞典都在沿用这一解释。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暂且将教学定义为: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对于教学概念的理解,我们需要把握三个要点。

首先,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教学活动的展开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之下,具体而言,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还需指出的是,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的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可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教学实践。例如,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目标可能会倾向于接受学习、纸笔测验,而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目标则会更关注探究学习和表现性评价。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需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其次,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性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离不开学生的“学”,否则,教师的教只不过是教师的自言自语;学生的“学”也离不开教师的“教”,否则学生的学只能是自学。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自己“教”的行为,更要关注学生“学”的状态。

传统教学评价“以教为主”,教师是主角。“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错误倾向,导致教学过程中师生主客体错位。过去评价一堂课往往会用一些指标去套,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程安排合理”、“提问精简恰当”、“适时运用媒体”、“渗透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板书精当美观”、“教态亲切自然”……符合“标准”的课才称其为“好课”。其实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这些标准都是为教师“量身定制”的,将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定为教师,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所以,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教师不惜精心设计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为了体现自己的”教学机智“、”应变能力“事先制造问题,还要操练好几遍。授课过程中,由于语言、板书、教具、教学环节都经过反复斟酌、周密安排,回答问题的都是好学生,上台板演的全是聪明孩子,外加为了追求时髦,声、光、电全副武装,课堂成了教师的”演出“舞台,学生的学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学生即使有一些自主的活动,也是在教师事先设计或限定的范围内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在这样”完美“的课堂里,受到鼓励、得到锻炼的总是个别”好学生“,大多数中下游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扮演的是”听客“、”陪客“的角色。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以学论教,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模式中转变过来,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课堂,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可能的反应,思考相应的对策,了解学生的需要,真正上好每一节课。例如,教案设计并行设计”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大部分,将有助于教师同时注重教与学……

第三,教学活动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活动有其内在的规律,但是具体的教学实践却是丰富多彩的,比如,教学组织形式除了班级授课以外,还有小组合作、个别学习等;学习方式除了接受学习,还有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除了讲授法,还有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予以创造性的运用。可以说,教学活动充满着无限的创意。

(二)教学与教育、智育的区别与联系

为了更准确地理解教学的概念,我们还需要对教学的外延进行界定。其中教育、智育与教学的关系最为密切,需要进行适当的区分。

教学与教育两个概念既相联系又有区别。二者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学校教育工作除了教学这一基本途径之外,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和智育两个概念也经常被人们混同起来,其实这两个概念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所谓智育,是指向学生传递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的一种教育活动,智育和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一样,都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两者等同。一方面,智育除了通过教学实施外,还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另一方面,教学同时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把教学等同于智育既不利于智育的全面实施,也不利于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二、教学的意义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处于中心地位。学校要卓有成效地实现培养目标、造就合格人才,就必须以教学为主,并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其他工作,建立学校的正常秩序。这是因为教学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1、教学是实现人类文化传承的有效形式

著名思想家卡西尔指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够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人是文化的动物“,而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等都是人类文化的具体样式。成”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传承与创造文化的过程。正如卡西尔所说:“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之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语言、艺术、宗教、科学是这一历程中的不同阶段。在所有这些阶段中,人都发现并且证实了一种新的力量--建设一个人自己的世界、一个’理想‘世界的力量。”

教学作为一种专门组织起来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地实现人类文化个体化、社会道德个体化,使个体获得一定的知识力、文化力、道德力,保证人类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尤其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当今社会,教学的文化传承作用更加突出。

2、教学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机构,学校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就需要通过教学、课外校外活动、生产劳动等途径来实现。在多种途径中,教学涉及的学科领域最广,占用时间最多,对个体的影响也最为全面、集中和高效。因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当然,坚持教学为主,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其他的教育活动,因为对学生的培养,不仅要通过教学,而且要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进行。因此,学校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三、教学的任务

教学任务是学校教育目的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对于具体的教学活动来说,教学任务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确定教学内容与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的依据,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

人们对教学基本任务的认识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过去,人们比较重视“双基教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知识爆炸论”一度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面对知识总量的飞速增长,人们将教学的焦点转向“发展能力”;晚近以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后现代思潮的勃兴,人们又开始强调“个性发展”。

时代在变,人们对教学任务的理解还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如下。

(一)授受基础知识

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迅速有效地传授给新生一代,并把它内化为个人的知识和智慧,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离开了知识的授受,教学就无法发生和展开,一切教学活动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教学的目的、目标就成了空中楼阁。

(二)形成基本技能

教学不仅授受知识,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而且还要使学生形成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技能就是一组按特定的顺序或步骤逐一执行的活动方式(操作方式)。技能学习,就是学习在特定目标指示下的操作顺序。如果说知识学习的本质是获得事实的意义,那么技能学习的本质就是获得方法的步骤。作为一个学习者,通过知识学习,他理解了“事实是什么”;而通过技能学习则学会了“如何去做”。

技能学习包括两种类型: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对两种技能进行了区分和界定。智慧技能是指人们应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技能,例如语文和外活的阅读技能、写作技能,数学的运算技能等。动作技能则是指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如书写技能、游泳技能、骑车技能等。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发展进一步揭示了技能学习的内在本质,即技能也是一种“知识”,但却不同于我们传统所理解的“是什么”的知识(陈述性知识),而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就是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

(三)发展基本能力

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主要是指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其中创造力是问题解决能力的最高表现。发展学生能力是现代社会加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知识迅猛增长对学校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

能力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和已达到的某种熟练程度,可用成就测验来测量;二是指潜在能力,即尚未表现出来的心理能量,而通过学习和训练后可能发展起来的能力与可能达到的某种熟练程度,可用性向测验来测量。实际能力和心理潜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心理潜能是实际能力形成的基础和条件,而实际能力是心理潜能的展现。

在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能力,既是必需的,也是可能的。之所以必需,是因为新生一代只有从人类文化中抽取出客体化了的人类能力,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才能获得真实的发展。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已经揭开能力发展的神秘“黑箱”。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能力涉及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认知策略的综合运用,是可教和可学的。

(四)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品质、审美情趣与个性心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要注意充分挖掘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因素,使学校教学真正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曾指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的教育性就表现在透过教学为学生奠定科学的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观。通过教学的教育性功能的发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