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4691100000050

第50章 性光识光

原文:

祖师曰:

回光之法,原通行止坐卧,只要自得机窍。吾前开示云:“虚室生白”。光非白耶?

但有一说:初未见光时,此为效验。若见为光,而有意著之,即落意识,非性光也。子不管他有光无光,只要无念生念。何谓无念3“千休千处得”。何谓生念“一念一生持”。此念乃正念,与平日念不同。今心为念。念者,现在心也。此心,即光即药。

译文:

祖师说:

回收神光的方法,通行于行站坐卧之中,只要自己能掌握玄机妙窍的奥秘就成。前边曾经提到过“在虚室生出白”。那神光不就是这个白光吗?

但有句话要提醒大家:初期练功从未出现过光的时候,在闭目的情况下,忽然看到眼前弥漫着白光,那就是练功的效验。如果出现了白光,你用心意去追随它,那就落入了意识之中,而不是本性之光。所以,在练功的过程中,你不要去管它有光还是没光,要得只是“无念生念”。什么叫无念呢?就是佛家常说的“千处无念千处得”。什么叫生念呢?就是佛家常说的“一点正念一生持”。这里所生的一念为正念,与平时的念头不同。“念”字是“今”和“心”组成的,今心为念。念,就是现在的心。这心,就是神光,也就是用来炼丹的药。

疏解:

抛弃识神的杂念,才能获得元神的正念。

原文:

凡人视物,任眼一照去,不及分别,此为“性光”。如镜之无心而照也,如水之无心而釒监也。少顷,即为“识光”,以其分别也。镜有影,已无镜矣;水有象,已非水矣;光有识,尚何光哉?

子等初则性光,转念成识。识起,而光杳不可觅。非无光也。光已为识矣。黄帝曰:“声动,不生声而响”。即此义也。《楞严推勘入门》曰:“不在尘,不在识,惟还根。”此则何意?尘是外物,所谓“器界”也,与吾了不相涉。逐物,则认物为己。物必有还,通还户牖,明还日月。将他为自,终非吾有。至于不汝还者,非汝而谁?明还日月,见日月之明无还。天有无日月之时,人无有无见日月之性。若然,则分别日月者,还可与为吾有耶?不知因明暗而分别者,当明暗两忘之时,分别何在?故亦有还。此为内尘也。惟见性无还。见性之时,见非是见,则见性亦还矣。还者,还其识念流转之见性,即阿难“使汝流转,心目为咎”也。初言“八还”,上七者,皆明其—一有还。姑留见性,以为阿难拄杖。究竟见性,既带八识,非真不还也。最后并此亦破,方为真见性、真不还矣。

译文:

一般人看外界的事物,随便举目用眼光一看,还来不及区别事物的特征和属性,这时的眼光还属于“性光”。就像镜子和静水一样,能够映照出各种影像,而它们自身却是无心无意的。过了一会,人的眼光就变成了“识光”,因为它已经能够区别事物的特征和属性了。镜子里有了影像,已经不是镜子了;静水里有了影像,已经不是静水了;目光里有了意识,还叫什么光呢?

各位在回收神光时,开始时是一种“性光”,转念之后就变成了“识光”。意识一生起,神光也就杳无踪影、无从寻觅了。这并不是说没有了神光,而是神光已经转化成了意识。黄帝说:“声动,不生声而生响”。就是这个意思。《楞严推勘入门》说:“不在尘,不在识,惟还根。”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尘,指的是外物,佛家称之为“器界”,与自我毫不相干。如果心去追逐外物,那就是把外物当作了自我的本体。万物各有属于自己的属性,比如说,通气是门窗的属性,明亮是日月的属性。如果将万物的属性都归于自己,终究是不会为我所有的。按照这个道理来推论,直到有一个属性不能还给他人了,这个属性不是你的本性又是什么呢?将明亮还给日月,但是,被你已经看见过的那部分日月的明亮却不能返还。因此,人在看不见天空中日月的时候,却没有“从未见过”日月的感想。如果是这样,那么区别日月的属性,还可以为我所有吗?不知道根据明暗来区别日月的属性,当明和暗都忘掉的时候,那日月的区别又在哪里呢?所以,即使如此也要返还,那就是所谓的“内尘”。只有达到明心见性的境地,才不必返还。即使在明心见性的境地,所谓的“见”也还不是真正的、最终的“见”,所以,连“见性”也可以返还了。这里所返还的,是随识神、意念而流转的“见性”,也就是《楞严经》上释伽向弟子阿难所说的“使汝流转,心目为咎”。他阐述“八识”、“八还”时,前面七种识,都—一论证了它们存在着返还。但到了第八识,姑且留下这个“见性”不谈,当作阿难的拄杖。追究一下“见性”,既然它带有“八识”,那就不是真的不能返还。如果连这个也给破解了,那才是真正的见性、真正的不用返还了。

疏解:

识神之光为“识光”,元神之光为“性光”,灵信之光为“灵光”。明心见性是返还识本的过程:用识神返还,可以识得人性;用元神返还,可以识得真性;用灵信返还,可以识得本性。人性是人的后天之性,社会赋予,以识神为本。真性是人的先天之性,父母赋予,以元神为本。本性是人的本体之性,天地赋予,以灵信为本。无形无质是客观宇宙中的一种存在状态。在人的后天、先天、本体三种状态中,无形无质分别为识神、元神、灵信,表现为人性、真性、本性。

原文:

子等回光,正回其最初不还之光,故一毫识念用不着。使汝流转者,惟此六根;使汝成菩提者,亦惟此六根。而尘与识皆不用。非用根也,用其根中之性耳。今不堕识回光,则用根中之元性;落识而回光,则用根中之识性。毫厘之辨,乃在此也。

译文:

各位回收神光,正是要回收那最初的、不能再返还的灵光,所以一丝一毫的识神、意念也用不着。指使你的识神、意念流转的,只有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促使你成就菩提(正觉)的,也只有这六根。一切尘智和识神都用不上。这里讲得不是运用六根的属性,而是运用六根的本性。现在如果你没有陷入识神的束缚,那么在回光时,就能运用到六根的元性——真性;如果你运用识神去回光,那么运用的就是六根的识性——人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在于此。

疏解:

回光又称回神光,具体地说,在“有为”法中是回“识光”,在“无为”法中是回“性光”,在“无不为”法中是回“灵光”。修炼丹道是从“有为”到“无为”到“无不为”的过程,同时也是从回“识光”到回“性光”到回“灵光”的过程。

原文:

用心即为识光,放下乃为性光。毫厘千里,不可不辨。识不断,则神不生;心不空,则丹不结。心静则丹,心空即药。不著一物,是名心静;不留一物,是名心空。空见为空,空犹未空;空忘其空,斯为真空。

译文:

总而言之,用心用意就是识神,放下识神就是元神。这里有毫厘千里之差,不可不去仔细地分辨。要知道识神不断,元神就不可能生成;内心不空,内丹就不可能凝结。心静促使丹成,心空成就丹药。不执着任何事物,这叫做心静;不留恋任何事物,这叫做心空。在心空中,能够发现虚空的存在,虚空并不是真空。在虚空中,不再感到虚空的存在,这才是真空。

疏解:

悟空之道:不空——心空——真空。

本章要点

本章是站在天地的层次上,回识光把人从识神的不空引向元神的心空,回性光把人从元神的心空引向灵信的真空。从大的方面讲,丹道中的性命双修就是把回光贯穿于整个命功之中。如果更具体地说,就是:

回识神之光炼“引仙法”,回阴神之光炼“人仙功”,回阳神之光炼“地仙功”,回灵信之光炼“天仙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