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4689100000067

第67章 董卓吕布十日草不生,缚虎亦须紧,一双贼父子,说暴且亦庸

董卓(?—192)东汉末权臣。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字仲颖。灵帝中平元年(184),任东中郎将,为黄巾军击败。后任并州牧。率兵入洛阳,立刘协(汉献帝),专断朝政,因关东州郡合兵来攻,纵火焚洛阳及周边地区,挟帝西迁长安,自为太师。残暴专横。后为王允、吕布杀死。

吕布(?—198)东汉末军阀。五原九原(今内蒙包头西)人。字奉先。初随丁原,后杀丁原归董卓,为虎作伥。复与王允杀董卓,封温侯。割据徐州。建安三年(198),为曹操擒杀。

董卓是东汉末年军阀,暴虐成性,残杀无辜。毛泽东早年读《三国演义》所叙董卓故事,后来又从《后汉书》、《三国志》知道史书里董卓其人其事。

1959年底,他在参加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的讨论中,就经济生产插话时说:“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养兵过多,打起仗来,对经济的破坏确实很大。有时确实像蝗虫一样,飞到哪里就把哪里吃光。三国时董卓把长安到洛阳一带的人都杀光了,把洛阳完全毁灭了,打仗时没有吃的东西了,就吃俘虏。”(《党的文献》1994年第5期)

据《续汉书》称,“卓部兵烧洛阳城外面百里。又自将兵烧南北宫及宗庙、府库、民家,城内扫地殄尽。又收诸富室,以罪恶没入其财物;无辜而死者,不可胜数。”

多行不义必自毙。董卓后来被贴身保镖、第一号卫士吕布所杀。

吕布人格低下,见利忘义,早年毛泽东读《三国演义》就鄙视其人。1927年10月的一天,毛泽东在与袁文才于江西宁冈太仓村会见时,为消除这位井冈山寨主疑虑,就借人们都熟悉的《三国演义》吕布故事说:工农革命军绝不做吕布,见利忘义,你我都是共产党员,光明磊落,以天下为己任,目的是要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共图革命大业。毛泽东画龙点睛,只用四个字“见利忘义”,点出了吕布的品质,乃“有奶便是娘”的无义之徒也。

无义之徒,失道者寡助,毛泽东对吕布表示了极大的反感。1948年5月的一天,毛泽东在西柏坡听警卫员们谈《三国演义》里谁的本领大,当有人说是“吕布的本事最大!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刘关张三个人还打不过他一个呢”时,他不禁就发问:那他后来为什么又败了呢?从他的反问里可以看出他非常鄙视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