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4689100000240

第240章 要多出孙悟空——毛泽东谈《西游记》(2)

孙悟空的形象家喻户晓,毛泽东常用以为教育、开导干群的很好比喻,如在井冈山时期,批评某些指挥员骄傲是:打了胜仗嘛,就想学孙猴子把尾巴变旗杆味。1942年整风运动谈纪律时就说:“孙行者头上套的箍是金的,列宁论共产党的纪律说纪律是铁的,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还硬,这是上了书的”(《毛泽东文集》第二卷第416页)在谈及学习他人经验时又以孙悟空翻筋斗形象说明,“过去我们一些人不清楚,人家的短处也去学。当着学到以为了不起的时候,人家那里已经不要了,结果栽了个筋斗,像孙悟空一样翻过来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85页)1953年9月在中央人民政府的一次会议上讲到有些人冒充“农民代表”时又以孙悟空的“尾巴”为例,说:“孙猴子七十二变,有一个困难,就是尾巴不好变。他变成一座庙,把尾巴变作旗杆,结果被杨二郎看出来了。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就是从那个尾巴上看出来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11页)1957年提及群众多智慧时也说:“知识分子把尾巴一翘,比孙行者的尾巴还长。孙行者七十二变,最后把尾巴变成个旗杆那么长”。(《中华儿女》1995年9期第12页)翌年,在成都会议上又说:“如果我们工业搞成世界第一,那时就可能翘尾巴,翘得像孙行者的尾巴那样高,那时就可能转变为落后。”(《毛泽东文集》第七卷第374页)

除了唐僧、孙悟空外,毛泽东也谈猪八戒,沙僧和小白马。

猪八戒为人憨直,常惹人可笑,毛泽东比较喜欢。他说:“猪八戒有许多缺点,但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忍受艰苦,能吃苦耐劳,书中说有个种柿胡同,秽臭不堪,挡住去路,就是猪八戒把它拱开的。”(《解放日报》1981年6月30日)对猪八戒的若干缺点他持宽容态度,说:唐僧这个集团,猪八戒较简单可以原谅。意思大概是猪八戒头脑简单,是属于农耕社会的单向思维定势。当然毛泽东对猪八戒在取经路上有时动摇,不愿再上灵山,予以批评,指出:猪八戒一辈子是个自由主义者,有修正主义,想脱党。五十年代初,在某次谈及南水北调时,对所提及的长江上游通天河,说:“通天河那个地方猪八戒走过,它掉进去了”。(林一山、杨马林《功盖大禹》第60页)他还常以猪八戒故事作比喻,如1955年谈到合作社时,就指出:必要的清规戒律都是要的。猪八戒还有三规五戒。

毛泽东也说沙僧。在六十年代初的一次国庆观礼会上,他见了沙千里说:沙僧,你好!沙僧,你好!沙和尚是不是你的本家?

唐僧上西天取经所骑的那匹小龙马,本是西海龙王之子。毛泽东似乎特别青睐小龙马,把它比之为群众英雄、无名英雄。早在江西瑞金一次与工兵谈话时,就讲了小龙马故事。他说:“传说西天有条小白龙,本领不小,却甘心情愿地变成一匹白马,驮着唐僧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回了真经。可是后来很少有人提到它,白龙马这种不计名利、埋头苦干的无名英雄精神是非常高尚的。红军工兵应该学习白龙马精神,做红军的一匹白龙马,驮着革命走向胜利!”(刘恩营《从井冈山走进中南海——陈士榘老将军回忆毛泽东》第198页)几年后,他在延安和抗大学生讲演,又谈到了白龙马,说:“你们别小看了那匹小白龙马,它不图名,不为利,埋头苦干,把唐僧一直驮到西天,把经取了回来,这是一种朴素、踏实的作风,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解放日报》1981年6月30日)这也许确是自《西游记》诞生以来四五百年,首次给小白龙马作的恰当的、也是相当高的评价。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西游记》写了几百个有名号的神怪妖魔,他们也是毛泽东谈话的一个主题。

毛泽东有丰富的神佛知识。他有不少的神佛知识,来源于寺庙的直观,因而每谈及何神何佛,娓娓谈来,如数家珍。早在1927年,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神鬼作了解说,“由阎罗天子、城隍庙王以至土地菩萨的阴间系统以及由玉皇上帝以至各种神怪的神仙系统——总称之为鬼神系统”。此说涉及了天上的玉皇和地下的阎罗,而他们却正是《西游记》里孙悟空大闹天宫所要否定的绝对权威。

毛泽东多次提及玉皇。他说:“按照中国道教的看法,天国还有一位众神之王,叫‘玉皇大帝’。如此看来,天国也不会安宁,天上也要划分势力范围呀!”(《毛泽东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第260页)还说:中国也有上帝,就是玉皇大帝。他的官僚主义很厉害。两千年前有个最革命的孙猴子反对过他专制。这个猴王虽发生不少困难,像列宁被抓去了一样被玉皇大帝抓去了,后来他又逃了出来,大闹一番。玉皇大帝是很专制的,像蒋介石一样。毛泽东从来就否定玉皇,有时还把玉皇比喻为帝国主义。1971年10月,在与周恩来、乔冠华等谈出席联合国会议时说:1950年,我们还是‘花果山时代’,你(指乔冠华)跟伍修权去了趟联合国。伍修权在安理会讲话题目,叫做“控诉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控诉就是告状,告“玉皇大帝”的状。那个时候“玉皇大帝”神气十足,不把我们放在眼中,现在不同了,“玉皇大帝”也是光临花果山了。毛泽东谈阎王时却有多种含义。如1957年谈思想改造,指出:“有那么一些人不肯改,那你就带到棺材里头去见阎王。”“现在的阎王也换了。这个阎王,第一是马克思,第二是恩格斯,第三是列宁。现在分两个地狱,资本主义世界的阎王大概还是老的,社会主义世界就是这些人当阎王”。(《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55页)不久,他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讲话,再次谈到了“阎王”、“阎王老爷”。

《西游记》有很多妖魔。毛泽东谈得最多的是铁扇公主和白骨精。

毛泽东常用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为例,形象地讲述斗争策略。1931年12月,宁都起义前夕,在二十六军工作的地下党员袁血卒前来瑞金汇报,毛泽东称赞说:你们几个小人物不简单!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大闹天空了。1942年9月。在为延安《解放日报》写的社论就精兵简政事指出,“若说何以对付敌人的庞大机构呢?那就有孙行者对付铁扇公主为例。铁扇公主虽然是一个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她战败了”。(《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82页)后来在重庆谈判期间,他对国民党左派刘仲容也说,“在目前反动派还很强大的情况下,更应该钻进臭壳子(指国民党)里去,去抵制和抵消反动力量,不要怕别人说你们是国民党,不要怕臭。孙悟空也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造反嘛”!(吴黔生、高保华、李新乐《肝胆相照》第238页)铁扇公主的故事可有多元含义,毛泽东有时巧妙地应用、比喻,1949年南京谈判时,他就提醒“要准备一副清醒的头脑去对付对方采用孙行者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兴妖作怪的政策”。(《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36页)

白骨精的故事毛泽东也经常谈及。在1945年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与王昆仑等谈话时,旁征博引,以古寓今,借《西游记》等书作比喻。他说:当蒋介石交替使用着发动内战与和平谈判的两面手法时,当牛魔王、白骨精都幻化成正人君子时,我们该不该变化呢?我们也必须以革命的两手去战胜反革命的两手。白骨精的行为,正说明妖魔的变化多端,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提高警惕。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后来在他1961年观看浙江绍剧团《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演出后所写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得到了充分表述: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毛泽东诗词集》第124页)

1964年,毛泽东曾解释这首诗,说“其中‘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解释是:‘郭沫若原诗针对唐僧。应针对白骨精。唐僧是不觉悟的人,被欺骗了”。(《毛泽东诗词集》第262页)

总之,毛泽东谈神说怪,并非泛泛而论,乃是从故事里寻找哲理,通过它的形象思维深入浅出开导、教导干群,有如他说:《西游记》上许多故事都讲到,开始不知道是什么精在作怪,是蝎子精,还是蜘蛛精?还是从太上老君那里跑掉的一区青牛?就是搞不清楚。只看现象,就搞不清本质;搞不清本质,就无法降妖捉怪。比如那条青牛,多厉害呀!请来如来佛,他都没办法,他说他也不清楚,不是他那里的。玉皇大帝也没有办法,后来说到三十三重天的兜率宫去问问吧。老子住在这三十三重天上,不问政治,不参加玉皇大帝的国家组织,不做官,只炼丹,研究自然科学。结果是他的青牛精偷跑下凡来作怪。查到这个原因,才整住他,请太上老君自己下来,把青牛收回去。这是讲《西游记》,单看现象不能解决问题,要抓问题的本质。

毛泽东常将几种不同版本的同一种书放在一起。对照着读

毛泽东读了七十年的《西游记》,《西游记》伴随着渡过了辉煌的一生。在晚年他仍孜孜不倦地读《西游记》,还常与周围的干群谈论。据他的秘书介绍:晚年的毛泽东,常常将几种不同版本的同一种书放在一起,对照着读。在中南海毛泽东的书房里,就放置有五种不同版本的《西游记》:

《西游记》世界书局

《绣像绘图加批西游记》上海广益书局1924年版

《绘图增像西游记》上海广百宋斋光绪庚申(1890)校印

《绘图增像西游记》上海广百宋斋光绪辛卯(1891)校印

《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

据他身边工作人员回忆,七十年代,毛泽东还借过《西游真诠》(清悟一子陈士斌撰);还遵嘱工作人员购买了清刘一明《西游原旨》。他又让人找《胡适文存》里有关《西游记》的文字,说:听说胡适把《西游记》八十一回(难)改写了,我也未看,请人找一找《胡适文存》,看有没有八十一回(难)?

读书求深。毛泽东读《西游记》很认真、仔细。不动笔墨不读书。许多段落上阅读时还用黑铅笔划上线;如在第九十八回,有佛祖大弟子阿傩、伽叶向唐僧索贿赂这段文字,他对阿傩的丑态描写,都划上了直线和曲线,还在唐僧说的“这个极乐世界,也还有凶魔欺害哩”处,分别划有直线,末尾还划了两个圈。此外,对其中的若干内容,还作过极为透彻的哲理分析。如在光绪辛卯版《绘图增像西游记》就作有两处眉批:一处是在读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行者降魔》,就其中高老向唐僧介绍猪八戒食肠大,唐僧听后说:“只因他做得,所以吃得”,所作的眉批:“只因为做得多,所以分配应当多,多劳应当多得。反对来,只因吃得多,所以才有可能做得多。生产转化为消费,消费转化为生产”。另一处是在读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猴聚义,黑松林三藏逢魔》,就其中孙悟空回花果山,把来犯千余人马打得血染尸横后说:“快活!快活!自从归顺唐僧,他每每劝我道:‘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常有余。’此言果然不差。我跟着他打杀几个妖精,他就怪我行凶,今日来家,却结果了这许多性命。”所作的眉批:“‘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常有余’。乡愿思想也。孙悟空的思想与此相反,他是不信这样的,即是说作者吴承恩不信这些。他的行善即是除恶。他的除恶即是行善。所谓‘此言果然不差’,便是这样认识的”。(《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73—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