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4689100000023

第23章 孟子邹庙连接曲阜庙,道宗嫡自一灯传

孟子(约前372—前289)即孟轲,战国前期思想家。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孔子孙子思学生。其学说被认为是儒家正宗。晚年与门人著书立说,有《孟子》。

1902年,毛泽东在韶山南岸私塾发蒙时,就读过《孟子》。《孟子》中很多精辟且富有哲理的话,对毛泽东一生中都有影响。毛泽东经常在他的著作和谈话中引用孟子的话。如:以“引而不发。跃如也”来阐明领导农民运动必须循循善诱的道理;以“心之官则思”来告诫人们要善于思考,勤于分析。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所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在谈及“国际援助”时,又引用了“春秋无义战”,他说:“古人说:‘春秋无义战’,于今帝国主义则更加无义战,只有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有义战。全世界一切由人民起义反对压迫者的战争,都是义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61页)

毛泽东对孟子有较高的评价,多次称赞孟子是“圣人”。1939年,他在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说:“中国从前有一个圣人,叫做孟子。他曾说过‘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这句话,形容现在的阿Q主义者,是颇为适当的。”1944年7月18日,在延安会见《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美国人莫理士·武道时,也称赞了孟子,他说,“中国历史上也有它的民主传统。共和一词,就是源于三千年前的周朝。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952年10月,毛泽东参观山东曲阜(春秋时期的鲁国旧都)时说:“曲阜作为王都前后有七百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影响更大,一直是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这里,毛泽东把孟子作为儒学的代表之一同孔子相提并论,足见孟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1954年10月21日,在与印度尼赫鲁总理谈话时,又说:“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孟子曾经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就是说,事物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实况。马克思主义也是承认事物的多样性的,这是同形而上学不同的地方。”1958年8月,毛泽东在审定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文时,增写了这样一段话:“中国教育史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的有教无类,孟子的民贵君轻……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诸人情况不同,许多人并无教育专著,然而上举那些,不能不影响对人民的教育,谈中国教育史,应当提到他们。”他充分肯定了孟子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

六十年代初,李讷大学毕业,毛泽东送给女儿四句话,其中一句,就是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毛泽东还说孟子是善于口辩的纵横家。1915年,他在与一位朋友信里就说,“孟轲好辩,不得谓之佞”。他读《智囊·子贡》篇时颇有感触,写了几行批语:“什么圣贤门风,儒术伪耳。孟轲、韩非、叔孙通辈,都是纵横家。”(《毛泽东文史古籍批语集》第65页)纵横家很讲逻辑、颇有口才,未必“只说空话”,而是善于高效率地处理人际、国际关系。在毛泽东看来,孟子所做的其实也是纵横家的所作所为。

当然,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有落后的一面,这是毛泽东所不满意的。1958年11月,他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谈到秦始皇时就说,“秦始皇并不是不问什么书都焚,也不是不问什么儒都坑。他焚的是‘以古非今’的书,坑的是孟子一派的儒,其实只有四百六十人。孟子主张‘法先王’,所以孟子一派的书是‘以古非今’的”。(陶鲁笳《一个省委书记回忆毛泽东》第47页)1964年8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又说:“孟夫子一派主张法先王,厚古薄今,反对秦始皇。”(《希望》1992年新总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