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4689100000137

第137章 罗隐真才实学,运命多乖

罗隐(833—909)唐朝诗人。新登(浙江富阳西北)人,字昭谏。以貌陋,应十举不中。后避乱回乡,依钱谬,为钱塘令、给事中。一生多乖,终老故里。鲁迅称其诗文“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情激之谈”。有《罗昭谏集》。

毛泽东相当欢喜罗隐的诗。在他中南海菊香书屋所藏图书里,就有罗隐的两种集子《甲乙集》、《罗昭谏集》。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每读好诗,中意的就在题名处画圈,画圈越多越是佳作。现观看他的手书古诗词影印集,多有圈圈在焉,有如毛泽东喜欢的李白诗有圈为七十五首,李商隐诗有圈为二十六首,李贺为四十七首;而经他圈点的罗隐诗,比重最大,竞多至八十八首;有的还加以密圈浓点,如咏史诗《西施》、《王溶墓》、《董仲舒》;抒怀诗《自遣》、《偶兴》、《东归别常修》;抒情诗《中秋夜不见月》、《七夕》,等等。其中《偶题》:“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此诗一作《嘲钟陵妓云英》,钟陵即今江西进贤县。据《鉴戒录》,罗隐与云英旧好,云英见他又未中进士,说:“罗秀才尚未脱白耶?隐遂赠以诗云”。因为罗隐仍旧是白衣秀才。毛泽东在《罗昭谏集》里对此诗后两字字字都画了密圈;而在《甲乙集》里除画圈外,还批注:“十上不中第”。(《毛泽东读文史书籍批语集》第15页)毛泽东就是以此五字概括罗隐,十次投考进士落第的遭遇,对他身世怀才不遇表示了同情。罗隐是有真才实学的。后来他投靠了割据浙西的钱□,出任掌书记(首席秘书)。当钱□筑杭州罗城,十步一楼,又听从了罗隐建议“楼不若皆内向”,果然它起了作用,有效地防御了进逼牙城的徐绾叛兵。毛泽东对《通鉴纪事本未·钱氏据吴越》的这条文字很有兴趣,特地摆了罗隐一功,批语说“昭谏亦有军谋”。(同上,第306页)

罗隐的诗多有警句,富有哲理,毛泽东很喜欢引用。他读《南史·梁高祖本纪》,对梁武帝萧衍前期文治武功颇有作为,后期昏聩,致使受困台城而饿死,大有感触,于是就用了罗隐的诗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作为对梁武帝的批评。1967年9月24日,毛泽东从南方乘火车回到北京,在中南海等候的王海容向他汇报了有关情况,当谈到王力“八七讲话”不得人心时,他针对王、关、戚问题,又援引了这两句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毛泽东意思是说,王力、关锋、戚本禹等人,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时来运转,红极一时,似乎天、地、人都协力支持他们,一切都很得手;但曾几何时,他们多行不义必自毙,好运不长,气数已尽。(《党的文献》1998年3期第81页)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乃出自罗隐《筹笔驿》: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伤驿流。

毛泽东对此首七律特为喜爱,在诗题前画有三个大圈,每句诗未都画有圈,第一句旁画有曲线。从第三句开始,又一路密圈到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