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4689100000125

第125章 岑参军旅生涯、塞上风光,尽在诗中现

岑参(714—770)唐朝诗人。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天宝进士。先后在安西和西域等地任节度使所属的掌书记、判官。后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嘉州”。晚年客死成都。擅长边塞诗,风格奇峭俊丽。有《岑嘉州诗集》。

毛泽东早年读过不少岑参的诗。1936年他在延安和斯诺回忆1918年在北京生活时说:我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条件很可怜,可是在另一方面,故都的美对于我是一种丰富多采,生动有趣的补偿。又说:我看到杨柳倒垂在北海上,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咏北海冬树挂珠的诗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京数不尽的树木激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

1929年9月,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城楼和傅柏翠赏菊评论古人。傅柏翠很欣赏岑参的“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说它是“简单明了,也不用典。他反对战乱,渴望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诗有尽,思无穷。”毛泽东欣表赞同,说道:岑参的这首诗,写得蛮好,展现了一幅威武雄壮的战争画卷:血流遍野,刀刃相交的两军鏖战的城乡,丛丛菊花依然在路边开放,情韵无限,却又感到有些低沉惆怅。

毛泽东喜欢岑参的诗,他圈读的岑参诗有《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逢入京使》、《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塔》、《奉和杜相公发益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等首。其中特别爱好《奉和杜相公发益昌》,曾手书诗里的“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两句。1958年3月成都会议期间,还将此首编进了《诗词若干首(唐宋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和词)》印发与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