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4689100000105

第105章 郦道元熟读《水经注》,有如万里航

郦道元(466或472—527)北魏官员、学者。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字善长。任东荆州刺史、河南尹。曾撰《水经注》四十卷,为中国古代地理名著。后为雍州刺史萧宝夤所害。

毛泽东读史注重地理山川形势和政区的沿革。因此他也谈过古中国的地理学者。

1958年1月28日,他在第十四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说:读历史的人不一定是守旧的人。在谈及《徐霞客游记》后,又说:“我看《水经注》作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不到处跑怎么能写得那么好?这不仅是科学作品,也是文学作品。”(《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第2393页)毛泽东所说的《水经注》作者就是郦道元。1956年6月30日,毛泽东在湖南长沙和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周惠谈话谈到秀才死读书时,又举了徐霞客和郦道元的例子:还有北魏酈道元,他的《水经注》写得好,是因为他经过了亲身游历和实地考察,获得了大量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毛泽东还说: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显然,他是肯定郦道元的。

《水经注》,此书名为注释《水经》,却以《水经》为纲,作了二十倍于原书的补充和创作,详细记述了古中国大小水道一千余条,所经地区、山陵、原隰、城邑、天津的人文地理、建置沿革,以及有关历史人物活动、传说。毛泽东好学不倦,当然是研读过《水经注》的。《水经注》对后来人有较大的影响。五十年代初,国家教育部有关部门,也曾将其中“江水又东,迳巫峡”的一段选为范文,编进了中学语文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