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帝王的手段
4688900000022

第22章 刘宋天下,一蟹不如一蟹(1)

宋武帝刘裕(公元363年-公元422年),字德,小名寄奴。

有名诗道:“生子当如刘寄奴”。刘裕出生寒门。凭借着军功一步步爬到皇帝的位置,这在以士族为统治基础的南朝皇帝中是唯一的一个。在他之,除了“元嘉草草”之外,竟是一代不如一代。

刘裕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年轻时的刘裕,曾挥汗躬耕于田野,上山砍柴,下泽捕鱼。备尝生活之艰辛。

如果没有公元402年所发生的一次动乱,也许刘裕将会扛一辈子的锄头,但机会确实摆在他面前了。这年,桓玄叛乱,东晋朝廷派司马元显和刘牢之率军讨伐桓玄。但由于司马元显怯战、刘牢之被收买,桓玄挥师进入建康,从此总揽朝政人权,成了东晋的主宰,刘牢之也随之被杀。

刘牢之死后,桓玄又先后杀害北府将领高素、竺谦之、竺郎之、刘袭、刘秀武、孙无终等人。这时的刘裕在北府军中的资格还不算老,担玄不但没有杀他,反而起用了他。刘裕后因击破卢循之功,又加官彭城内史,深得桓氏侉重。他不露声色,表面上对桓氏忠心耿耿,暗地里却加紧活动,团结了一大批北府军中下级军官,时刻准备举旗倒桓。

公元403年,桓玄正式即皇帝位。刘裕遂于次年与何无忌、檀凭之等人在京口起兵。桓玄闻知刘裕等举兵反,非常害怕。有人很不理解,问他说:“刘裕等人乃乌合之众,势力微弱,必然不会成功,陛下为何如此忧虑?”桓玄摇遥头,叹道:“刘裕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无斗浪之储,而郁蒲却一挪百万;何无忌酷似其舅;这些人共举大事,怎敢说他不会成功。”

刘裕率军击败桓玄手下的骁将昊甫之,并将夹甫之斩杀。随后乘胜进击,遇到了右卫将军皇甫敷的阻击。檀凭之战败阵亡,只剩刘裕孤军作战,被敌兵层层包围,被皇甫敷差点杀死。正在危急时刻,刘裕的援军赶到,将皇甫敷杀死,刘裕方才得救。桓玄听到两将战死的消息后大惊,一面继续派将出战,一面悄悄预备舟船,准备形势紧急就溜之大吉。

刘裕奉军又击败桓谦部队,吓得桓玄率亲信数千人,诈称出战,坐船逃走。刘裕遂进入建康城,派刘毅、何无忌追击桓玄,自己坐镇京师。

刘裕进入建康后,经过一番整顿,使建康民心安定下来。之后,桓玄被刘裕追兵杀死,桓氏之乱遂平。公元405年,刘裕将白痴皇帝司马德宗迎田建康,重登皇帝宝座。公元姍年,由于朝臣拥护,刘裕人京辅政,掌握朝廷大权。

公元409年,刘裕率军北伐南燕,很快将南燕消灭。生擒南燕国君慕容超,送至建康斩首。这次北伐南燕的胜利,收复了青、兖广大地区,朝廷内外无不赞颂刘裕的功德。刘裕的功业,此时已经超过祖逖、桓温,他的声望一下子大大提高,朝中再也无人能与他相抗衡了。

这时,刘裕与刘毅产生矛盾,发生战争,随后刘裕在桑蒲州击败刘教。又乘势将起兵叛乱的卢循、徐道复消灭。刘裕的威望进一步提高,遂有代晋自立之心。这时,在桑落州遭惨败的刘毅见刘裕得胜而归,威望欠增,自己却毫无建树,更增添了怨恨之情。于是起兵,反对刘裕。刘裕立即派手下的两员得力战将王镇恶、蒯思为前锋,讨伐刘毅。王镇恶与蒯恩很快击败刘敦,逼得刘救兵败自杀。

刘裕又亲卑大军,先后剿灭诸葛长民、司马休之、鲁宗之、谯纵等江南的割据势力,平定江南。

随后,刘裕开始实践他收复中原的抱负。公元416年,刘裕亲率大军北伐后秦。北伐大军分四路挺进,一路由王镇恶、檀道济率领步兵自淮、泗进取许昌、洛阳;一路由沈林子、高遵考率领水军,与王镇恶等配合,由汉水经荥阳石门人河;一路由沈田子、傅弘之率领,径取武关;一路由王仲德率领水军,由桓公渎自淮人泗,自泗人清、济,自清人河。刘裕自己率领主力,也走王仲德这条路线。

公元117年,刘裕率主力先下洛阳,又柢潼关。破魏败泰,直逼长安。刘裕率主力到了遭关,命王镇恶攻打长安。

刘裕去世,17岁的太子刘义符即位。刘义符即位之后,本该为刚去世的父亲守灵,但他却与随从们练武游戏。

几位顾命大臣见此情况,对刘义符也不再把任何希望,于是便密谋废帝另立。

公元424年,顾命大臣徐羡之、谢峰等开始行动。谢晦借口自家房屋破旧,让家人全部外出居住,然后在府内暗藏将士,又令中书舍人邢安泰和潘盛为内应,准备随时动手。

安排妥当后,檀遗济、谢晦、徐羡之等引兵人宫。长驱直入,来到天渊池。这时,玩乐了一天妁刘义符在天渊池的龙舟上睡得正香。士兵们持刀冲入龙舟,将惊魂未定的刘义符扶出,收拾玺绶,将他送回到故太子宫东官。

之后,徐羡之等以皇太后名义下诏宣布,将刘义将废为营阳王,由刘叉隆即位。刘义苻被迫迁往吴郡,幽禁在金昌亭。几个月后,邢安泰等人冲进金昌亭刺杀刘义符,刘义符奋力反抗,挣脱遣出,追杀的人从后面赶上,用门关将他活活打死。

徐羡之、傅亮等废杀少帝刘义符和庐陵王刘义真,为了继续掌握朝中大权,准备拥立刘裕第三子刘义隆为帝。此时远在江陵的刘义隆也接到拥立他为帝的报告,在府中引起一片惊慌和猜疑。年仅18岁的刘义隆毅然进京,即位登基。

进京路上,刘义隆就作了详细的安排,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从这时起,刘义隆的政治天才就开始显露。

刘义隆即位不久,为了稳住权臣徐羡之,谢晦等人,便正式任命谢晦为荆州刺史。然后下令,给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等人封官授爵,并将大权仍然交给由徐羡之、王弘等人。

公元425年,刘义隆羽翼已经丰满,便开始策划除掉徐羡之等人。这时,徐羡之、傅亮上表归政,刘义隆心中虽暗暗高兴,但仍不肯马上接受,而是谦让再三,最后才勉强准许,开始亲理万机。

同年年底,刘义隆借口大举北伐,准备攻打谢晦,徐羡之等人极为紧张,慌忙捎信给谢晦,谢晦也紧急行动起来,密谋举兵。公元426年,刘义隆准备停当,开始行动,并启用檀道济来统军征伐,侍中王华等皆认为不妥,齐声反对。刘义隆荚笑说:“废帝时,檀道济只是胁从,不是诈谋,杀帝之事又与他无关。我安抚并任用他,他必然会死心塌地地为我卖命”听了他的分析,众人皆服。

刘义隆计划的第一步,是先将在朝中的徐羡之、傅亮除摔,他下令召见二人,徐羡之和傅亮在进宫路上得知消息,急忙逃走,刘义隆遂下令派兵刘义隆虽文弱多病,却雄心勃勃,他想继承父亲刘裕未竟,决定北伐,统一全国。追捕,将二人抓获并斩首。杀掉徐、傅二人后,刘义隆便亲率大军讨伐谢晦,将谢晦击败并活捉,送往建康斩首。

诛杀徐羡之、傅亮、谢晦后,刘义隆收回了朝政大权。但随后又将大权交了出去,这次专政的是他的四弟彭城王刘义康。刘义康因此势倾天下,朝野人士纷纷巴結靠拢。刘义康掌握大权后,首先就将硕果仅存的北府名将檀道济于公元436年捕杀。除掉了他专权的一大障碍。

到了公元440年,刘又隆与刘又康之间的矛盾开始激烈起来。刘义隆先是将刘又康贬至江州,让他安然度过了10余年的软禁生活。直到公元451年,北魏大举南侵时,刘义隆担心有人借机拥立刻义康为主作乱。加上太子刘劭、刘骏等人屡次劝他,于是,刘义隆派人将刘义康杀死。

刘义隆虽文弱多病,却雄心勃勃,他想继承父亲刘裕未竟之业,决定北伐,统一全国。加上元嘉以来,社会安定,人口增加,生产发展,兵精粮足,刘宋的国力非常强盛,刘叉隆便于公元450年决定北伐。

北伐大军分水陆数路浩浩落藩北上。但被北魏太武帝击败,井乘势攻人刘宋境内,而且扬言,要攻破建康,灭掉刘宋。刘义隆知道后,赶紧派兵抵御,又加紧修筑工事,建立巩固的防线,终于遏制了北魏军的攻势。

公元451年。北魏军见无隙可乘,只好撒军。北魏军在撤退途中,进行了空首的大屠杀,每经过一个城市,就要将丁壮全部杀死,甚至连嬰儿也不能幸免。使得北魏军所过郡县,净是白骨。江南遭此浩劫,固力大大衰落,军事防线也由洛阳、滑台撤至淮北,“元嘉之政,由此而衰。

刘义隆晚牟与太子刘劭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竞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刘义隆欲废太子另立,结果被太子刘劭知道,于是积极谋划,准备弑父即位。

公元453牟的一天晚上,刘义隆与徐湛之单独密谈了一夜,另立太子的人选还是没有定下来,他抬头看看窗外,见天已快亮了,便伸了个懒腰,对徐湛之说:“劳累了一夜。你也去该休息了。”徐湛之自刘叉隆决定废太子以来,经常与刘叉隆在夜里密谈。他怕有人偷听,就亲自拿着蜡烛仔细检查,直到确信无人后。才放心密商。但此刻,他还是百密而有一疏,又累又乏,听刘义隆一说,倒头便睡。值班的卫兵也沉睡在梦乡之中。

不一会,刘义隆只听一阵杂乱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便睁开朦胧的双眼想看个究竟,只见太子刘劭妁心腹张超之杀气腾腾地闯入殿来,吓得一下子睡意全消。仓皇之中举起案凡抵挡,被张超之一刀将五个手指砍掉。接着,张超之又是一刀刺向刘又隆,刘义隆当即丧命,徐湛之也被乱兵所杀。

刘骏自幼不得父皇的宠爱,故一直被授予外职,未任京官。10岁,被任为湘州刺史,又先后任南豫州刺史、雍州刺史、徐州刺史、兖州刺史、江州刺史等。

刘劭弑父自立后,深知拥有重兵的刘骏对他的威胁,使密写手书,令沈庆之将其杀害。沈庆之见到刘骏后,拿出刘劭手书给他看。刘骏见难以遣脱,不禁泪横流,沈庆之见状,忙将自己欲保刘破讨伐刘劭之意全盘托出,刘骏听说,忙收泪起身再拜,共同策划起兵讨伐刘劭、刘睿的事宜。刘骏决定由沈庆之负责军务。著名战将沈庆之粟然名不虚传,在他的指挥下,单兵事宜在几天之内全部准备停当。

一切准备停当,刘骏正式宣布起兵。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与雍州刺史臧质、司州刺史鲁奭也同时起兵响应。

刘骏大军声势浩大,一路上朝廷命官纷纷归降。刘骏大军到迭建康后,很快攻克朱雀航,随即又攻克东府和台城,将刘劭活捉,随后将刘劭及其四子杀死。刘睿卑左右数十人挟南平王刘砾南逃,遇江夏王刘义恭。刘义恭途中将刘睿及三个儿子斩首。按照命令,刘劭、刘睿父于皆暴尸于市,枭首于朱雀航。刘骏在登上皇位后,由将父亲最疼爱的儿子刘砾毒死,随后,又分别镇压了叔父刘义宣和六弟刘诞的叛乱,还逼死十弟、武昌王刘浑。对刘宋皇室父子兄弟之间的互相残杀,百姓中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遥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萦,前見于杀父,后见弟杀兄。”

刘骏杀了叔叔兄弟后,又将屠刀对准了大臣。有一天,母亲路太后前本哭诉,说是王僧达欺侮她的侄孙,刘骏听了很生气,立即把王僧达抓起来,并在狱中赐死。王僧达被治罪时,怀疑是刘骏的宠臣颜竣陷害于他,所以在临死前告发颜竣怨恨诽谤朝廷。刘骏又把颜竣下狱,颜竣在狱申受尽折磨,被打折双足,后于狱中赐死。刘骏赦免颜竣的妻子与孩子,远徙交州。在丢交州的路上,押送人员又遵从刘骏旨意,将颜竣之子辟强等男丁统统沉入湖中淹死。

刘骏杀了颜竣,是想杀一儆百,吓住身边那些敢于谏诤的大臣。不久,他又借故杀死了周朗。从此,朝中大臣噤若寒蝉,再也没有谁敢劝谏他了。

刘骏把群臣視为自己的仆隶。侮辱众臣成为他的一大爱好。除刘叉恭之外,人人都曾受过他的侮辱。他还将大臣视其短长肥瘦皆起上绰号。黄门侍郎宗录秀身体肥胖,拜起动作不便,每次集会时,刘骏都故意多次赐予东西,让他一次又一次地跑接谢思,看他那笨拙的动作以取乐。

刘骏对朝申的正人君子严加迫害,对一部分出身微贱的心腹耳目却极其信任,言听计从。

到了晚年,刘骏又特别贪财。侍中颜师伯因善于拍马而得到刘骏的信任。他曾任青、冀二州刺之等职,为官食鄙,多纳货贿,家产丰饶。一次,刘骏与他赌博。开局后,刘骏先挪,得到一个好的,心中很高兴,自认为必赢无疑。谁知颜师伯随后一挪,竟掷出一个比他好的来,刘骏一看,脸色马上大变。颜师伯见状连忙收回子,说:“差点掷出卢皋。”然后重新掷子,刘骏的脸色才慢慢缓过来。这一日,主臣二人直玩得兴尽方罢,颜师伯一次就输了100万。

刘骏还特别酷爱喝酒,终日酣饮,常常喝得酩酊大醉,伏案昏睡。很少清醒的时候。

公元464年;这个杀兄杀臣,荒淫贪财的暴君终于暴病而亡,得知他死的消息,朝野上下无不悄悄拍手称快。

公元40年,刘骏因病去世,刘子业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