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帝王的手段
4688900000011

第11章 愚昧的书呆子王莽(1)

王莽(前45-23)字巨君。

历朝历代,还没有哪一个书生能当得上皇帝,但王莽偏偏当上了好一阵子。古代历史有了一个处境很尴尬的朝代——新朝。它夹在西汉与东汉之间,往往被人忽略,而且整个新朝只有一个皇帝,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位皇帝还因锐意改革而毁灭了自己短暂又荒唐的一生。

王莽字巨君,他的姑母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生母。自汉成帝时起,王家有九个人封侯,五个人做大司马。王莽父亲早死,没有轮到封侯,以致家境孤贫。王莽以孝顺母亲而有声名,他尊敬嫂子,照顾侄儿,生活俭朴,平日博学多览,手不释卷,为人谦恭有礼,折节力行,为一时人望之所寄。

他的伯父大将军王凤病重,王莽侍疾尽心尽力,亲尝汤药,乱首垢面,一连几月不解衣带。王凤颇为感动,临死前将王莽托付给王政君。后王莽因此做了黄门郎,迁射声校尉。他赡养救济名士,家里不留余财,连自己的车马衣服都拿来分发给宾客。一次王莽的母亲生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王莽妻出去迎接,她衣不曳地,破布蔽膝。诸夫人以为是婢佣,后来才知道是王莽的妻子,都惊诧莫名。

汉成帝死,哀帝即位,新的外戚傅氏、丁氏掌权,王家受到沉重打击。王莽因得罪傅太后,被免职归家。他闭门自守,儿子王获杀了一个奴婢,被王莽逼令自杀。但王莽在士人中的声誉日增。官员为王莽鸣冤上书的数以百计。

汉哀帝死后,外戚王莽迎立中山王刘箕子为帝:是为汉平帝。平帝只有九岁,由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听政。王莽位居首辅,一切政令,都出自王莽。王莽着手清除权倾一时的丁傅外戚的势力,将皇太后赵氏贬为孝成皇后,令皇后傅氏徙居桂宫。又追贬傅太后为定陶共王母,贬丁太后为丁姬,接着再废傅太后、赵皇后为庶人,二人后皆自杀。丁、傅两家亲属都被免去官职,流放蛮荒之地。

王莽又为已死的东平王刘云伸冤昭雪。立中山王刘宇的孙子继立为中山王。封宣帝孙三十六人为列侯。此外汉宗室、汉初以来功臣子孙都立了嗣。皇族中有因罪被废的,都恢复属籍;年老退休的官吏,仍享受旧俸的三分之一,以赡养终身。甚至庶民鳏寡,无不周恤。

有一年盛夏大旱,郡国飞蝗成灾,王莽自己带头不吃荤,井出钱一百万,献田三十顷,以赈灾黎。满朝公卿,见王莽如此,也都纷纷捐田献宅。连王太后也省下自己的“汤沐邑”

王莽时期的跪坐俑,是典型的宫廷侍女形象。

这枚钱币模样很像今天的一把钥匙,钱身由刀环与刀身组成。刀环形如大钱,上有黄金错成的“一刀”两篆字,刀身形如大刀。上铸有“平五千”三篆字阳文。其中“平”是“值”的意思,即表示一枚刀币价值等于五千。钱币表面无锈迹,有深褐色包浆,因长期被人收藏抚摸,所以轮廓圓浑,铜色温润,错金宇平坦光灿,铸造美观精致,十分工整难得的珍品,被后世誉为“钱绝这枚刀型钱币并不是战国的刀币,如此精美的钱币是王莽改革币制留下来的。黄金在古代就很贵重,错金,也就具有高贵、富有、华美的象征。古代在铜器上、印纽上、镜子上,甚至在旗杆上都曾有错金纹饰出现。王莽把黄金错在钱币上,是一种独特的创举。

在王莽金错刀之前,错金于环上的佩刀已是侯王显宦的佩物,西汉文帝便常以这种金错刀赐人。待王莽“金错刀”出世。作为钱币的“金错刀”的声望竟压倒作难易的一刀平五千。

政事尽归王莽裁决即可。之后朝中只知有王莽,不知有汉帝。平帝年已十四岁,渐渐懂事,恨王莽的专横跋扈,每次见到王莽,都面露愠色,私下也说了许多怨言。宫中的侍役多是王莽安插的耳目。王莽得知后,便先下了手,他在腊日进献一杯毒酒。平帝喝了酒后,腹痛难忍。王莽假意做愁眉泪眼的样子。并写了一篇祝文,情愿以身代帝,然后将祝文藏在里。(金賸藏策本是周公因武王有病,愿甘代死的典故。)群臣都称誉王莽是再世的周公。不久平帝腹痛而死,时年仅十四岁。

平帝年幼无子,群臣想在宣帝曾孙五人中椎立一人,王莽借口五王都是已故平帝的兄弟,不能相继为帝,应在宣帝的玄孙中选立。宜帝玄孙有二十三人,王莽却找了一个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号为孺子。

这时谶纬禅让之说盛行,符命、图书,层出不穷。武功县长孟通在井中得到一块白石,上有红字:“告安汉公王莽为皇帝。”王莽派王舜将此事转告王太后,太后作色说:“这纯是欺人的妄语,不宜施行!”王舜说:“事已如此,无可奈何,沮之力不能止。又莽非敢有它,但欲称摄以重其权,镇服天下罢了。”王太后无奈,只好下诏封王莽为“假皇帝”。从此王莽身穿天子衮服,戴天子的冕旒,南面受朝,出入坐銮驾。自称为“予”。年号称为居摄元年。

又有齐郡临淄县亭长辛当,夜里梦见天使对他说:“摄皇帝当为真皇帝,如若不信,亭中发现新井,便是确证。”第二天早晨辛当起来,见亭中果然有一口深百尺新井。巴郡也有石牛出现,上有红色的文字,大体都是上天命王莽为帝之类的话。王莽便改年为初始,以应天命。

在长安求学的梓潼人哀章是一个地痞无赖,他投合王莽,私下制了一个铜匱,上刻传位王莽的谶言。哀章穿黄色衣冠,扮成一个方士,趁黄昏将铜匮交给高祖庙里的守吏,然后装神弄鬼地匆匆离去。守庙官忙报知王莽,王莽打开铜匮,上刻摄皇帝王莽,应为真天子,并署佐命大臣十一人,其中当然少不了哀章的名字。次日王莽率群臣人太祖庙拜受金匮禅王莽当上皇帝的画像。

十个县交给大司农管理。王莽派使者去民间捕蝗。又废汉皇室的呼池苑,改设安民县,募贫民迁居,沿路饮食及所需田宅、器具、犁牛、谷种、食粮都由官府供给。在长安城中造五个里。有住宅二百区,让贫民居住。因此朝野上下,都交口称颂王莽的仁德。王莽奏言上古时市无二价,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路,应将古制颁示天下让臣民遵守。犯罪者按周礼处以“象刑”(以犯法者的画像示众,不必真的用刑)。

为了笼络人心,王莽欲自比周公,买通塞外蛮夷,让蛮夷假称越裳氏,献入白雉。远古周成王时,曾有越裳氏来朝进献白雉。群臣仰承王莽之意,上书称王莽德及四夷,早已超过了周公,以安定汉朝的缘故,应加封为安汉公。王太后在群臣蛊惑下,再三加封王莽,王莽十分做作地再三推辞,甚至托病不朝。最后才接受了安汉公的赐号,接受了名号,却把俸禄转成二万八千人的封赏。又有黄支国献人犀牛,廷臣都说黄支国在南海中,离京师三万里,以前从来没有朝贡,现在来献犀牛,是安汉公的威德所致。其实这些都是王莽一手安排。

平帝十二岁时,王莽为平帝择婚。他下令选择世家良女造册呈人。所选的女子,多一半是王氏亲属,王莽的女儿也在内。王莽想让女儿当皇后的企图再明显不过,然而他又欲擒故纵地对王太后说:“身亡德,子材下,不宜与众女并采。”不料王太后误会了王莽的用意,以为王莽生性至诚,就下诏将王氏女一概除名。王莽正骑虎难下的时候,已有许多趋炎附势的朝臣陆续上书,请立王莽女为皇后。王莽总算如愿以偿。王莽的长子王宇因吕宽案,被王莽逼迫自杀,牵连数百人。由此他得到了大义灭亲、公而忘私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