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
4688800000013

第13章 汉人对冠服与革命的共识

辛亥革命期间,流传着一首汉口竹枝词:

辫发从来北狄风,

武灵胡服亦相同。

垂垂脑后休多事,

削尽烦丝万虑空。

可见,古代少数民族的穿着打扮,在汉人看来是落后的,这是自春秋无义战以来,就已成为一种国家共识。

当时有个叫子贡的人,拿现在时髦话讲,他是孔子儒家培训学院的学生首富。

有次他感到疑惑,问孔老师:“老师,管仲这个人不像是仁人吧?你看啊,齐桓公杀掉了他的弟弟公子纠,可是作为国师的管仲不但不能为主公去死,反而做了桓公的首相。我真想不通。”

孔老师说:“管仲做了桓公的首相,帮助他降服了各省省长,摆平了天下,老百姓到现在都还受到他的恩赐。假如没有管仲,我们大概也都像落后民族那样,仍然披散着头发,衣襟也向左边开了啊。难道说真要像普通男女那样拘于小节小信,自缢于沟渠之中而没有人知道才好吗?”

在这里,我关注的是孔子说到的话:“假如没有管仲,我们大概也都像落后民族那样,仍然披散着头发,衣襟也向左边开了。”可见,“披散着头发”,这是不文明的打扮,“衣襟也向左开”,这就不是周朝人的衣着了。而且,这是落后民族的行为,不符合进步的、有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的中国人了。

想必,大概自夏商周以来,都是把头发束起来的,衣襟也是向右开襟的。否则就不是中国人了。严格说来,束发,衣襟向右开,是汉人的打扮的特征特色。

据史载: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结成发髻盘在头上,谓之“束发”;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之后用布扣)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

夏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逐渐完善。但它有着社会权力的等级的象征,而且不能背弃先王遗志,史称法服。它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但这个束汉发、着汉服的等级法服制度沿袭到明朝崇祯皇帝时候。

可是这么一向自认为文明进步的汉人形象特征,却被满人的一阵“马蹄声碎”了,但后来虽经革命党人断发易服,却未能完全恢复明代以前、夏商周以来的冠服状态,可见又是改朝换代的象征,故史称中华民国。

而民国建立后,则什么样的发型都有,什么样的服装都有。如女子剪刘海头、拿破仑头等,男子剃“青皮豆”(即光头)等,穿衣如作家张爱玲穿的改长旗袍为短袖西式装饰,这种本是满人女子的旗袍,直到现在还在不断改良地穿着,原因是,改良后的旗袍能显示中国女性曲线美和风格美,是融汇了满汉文化于一体,又注意吸收外来文化的服装。

至于男子则着以孙中山命名的“中山装”,吸收了中式服装和西装的优点,显得精练简便大方,至今成为男子普遍穿用服装。现今怪模怪样的“狮子头发”、“道士头发”,“江湖侠客披发”,“光头”等频频出现;又如男女相间式的衣服也时尚,以及男女皆穿西部牛仔也盛行;进入21世纪初,代表汉文化的汉装、唐装与中西合璧的旗装、中山装、学生装等较文明又得体优雅的服装又普遍了。

对这些怪异或现象,故有人调侃道:“作家先生,现在还是清朝呢。”

读者朋友,你信这话吗?

我的看法是,要像孔子说的:“不要像普通男女一样,拘于小节小信。”因为时过境迁,人们衣着打扮的凌乱现象,是一种移风易俗的正常现象,已不构成改朝换代的特征,充其量是在预兆着大陆和台湾终有一天两岸会走向共和统一,但这不是本章的话题。

辛亥革命的革命党人也好,立宪党人也罢,他们最大的问题不是为了改变冠服,而是为了改变社会制度。汉人之所以从清初至晚清都抓住冠服不放,这也委实是习俗使然。

革命党人意在改朝换代,立宪党人意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然而,彼此都有断发易服的共识倾向。不同的是,革命党人把改变冠服当做是推翻满清前的革命手段之一,而普通人把它当做“想做个自由人而已”。改良立宪派则是提提建议,在可与不可之间变变法子,出出政绩罢了。

从某种深刻意义上来讲,冠服对普通人来讲是次要的,要让一般人做到“断发易服”并不容易。容易的是敢于冒险的政治人物,或如放荡不羁,或如相忘于江湖的文人墨客侠士。

在对待“江山如此多娇”的问题上,有抱负的汉人,他们其实并不介意冠服,他们关注的是国家政权的易手谁人?所谓“鹿死谁手”,“问鼎中原”,不过如此;他们当中大多有着刘邦“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彼可取而代之也”、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等自信,抑或自负的心态及其行状。这种心态与行状,近的讲如洪秀全太平天国的内讧,以致流产失败。

那么未来的、即将发生的辛亥革命及其推翻帝制、走向共和时代的时刻,他们又将会有怎样的心态与行为呢?此是后话不提。可是在这里,有必要抛开冠服的讨论,而专注于当时的历史人物最可贵的、也是拥有推翻帝制的、革命性质的共识话题,那就是被誉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邹容在其《革命军》中写下的气势磅礴的文字:

打扫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权,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日的,日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

吾于是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嗓裂喉,以呜于我同胞前日: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

尔之独立旗已高标于云霄;尔之自由钟已哄哄于禹域;尔之独立厅已雄镇于中央;尔之纪念碑已高耸于高岗;尔之自由神已在左手指天,右手指地,为尔而出现。嗟夫!天清地白,霹雳一声,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是在革命!是在独立!

皇汉人种革命独立万岁!

中华共和国万岁!

中华共和国四万万同胞的自由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