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积极人生的思考
4688500000027

第27章 社交是成功的基础(5)

两个衙役接过文章一看,总共是六份,便问道:“滁州只有四个城门,还剩两份贴到哪里去?”“不是还有小东门和小西门吗?”欧阳修笑着说。“小城门平时是不开的。”衙役说。“那今天就把它们打开好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它。”

两个衙役似乎没有领会太守的意思,又问道:“大人写的文章,为什么要贴到城门口去?”

“让过路人帮我改文章呀!”欧阳修整整衣冠,用手拍着两个衙役的肩膀说:“人常说,一人才学浅,众人见识高。大家一定会把我的文章改得更好的,你们快快去贴吧!”

随后,欧阳修又派出六班锣鼓手,分别到各城门口,一并高喊:“滁州太守欧阳修昨日写了篇《醉翁亭记》,现张贴在此,敬请黎民百姓、过往商贾、文武官吏都来修改……”

这样,整个滁州城一下子热闹起来,城里城外的人们都分别赶往六处城门去看太守的文章。边看边议论,有的说:“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文辞优美,意境又好,真是篇不可多得的文章啊!”有人说:“太守写的文章,还要让老百姓帮他修改,真是古今少有的新鲜事!”欧阳修的谦虚和亲和让滁州的百姓很敬重他。

欧阳修坐在府衙内也特别兴奋,不停地派人去看有没有人出面修改文章,一直等到傍晚时分,才有一个打锣的公差领来一位五十开外的老人走进府衙。公差高声禀道:“太守大人,琅琊山李氏老人前来帮您修改文章。”

欧阳修赶紧迎了出去,只见那老人头扎粗纱黄巾,脚穿布袜草鞋,肩上扛了一根挂着绳子的扁担,右手拿着一把斧子,看他那身装束,就知道是个砍柴的樵夫,欧阳修过去拉着老樵夫的手问道:“请问老人家,您今年多大岁数了?”

“不敢,不敢,小的今年59了。”老人忙不迭地说。

“这么说来,您是兄长了。请上坐!”欧阳修边说边让老人坐在太师椅上,然后毕恭毕敬地说:“烦请兄长指教,下官的那篇文章何处需要修改?” 那老人见欧阳修如此没有官架子,而是真诚询问,于是放下手中的扁担、斧子,诚恳地说:“大人,不瞒您说,您的文章我听人读了,句句讲的是实情,就是开头太啰嗦了!”

欧阳修听罢,便从头背诵起自己的文章来:“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刚背到这里,老人挥手打断了他说:“停,大人,毛病就在这里。”

欧阳修顿然醒悟,赶忙说:“您的意思,是不必点出这些山的名字?”

老人笑了笑说:“正是,大人。不知太守上过琅琊山的南天门没有?站在南天门上,什么乌龙山、大丰山、花山、白米山,一转身子就全都看到了,四周都是山!”

欧阳修听了,连声说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滁州四面皆山。”

欧阳修沉思片刻,拿出文稿,把开头改成“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然后一句句地读给老人听。

老人满意地点点头说:“改得好!改得妙!这回一点也不啰嗦了”

伟人尚且如此,我们何苦总是一副严肃得让人不敢冒犯的样子呢?多一点亲和力,多一份迷人的个性,也就增一点与人交往成功的可能。

冷漠是人际交往的屏障

心墙不除,人心会因为缺少沟通而枯萎,人会变得忧郁、孤寂。

在与人交往时,将你的心窗打开,不要吝啬心中的爱,因为只有爱人者才会被人爱。当你陷入困境时,你才会得到爱心的关怀和帮助。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本来没有那么多的仇恨和误解,其中一大部分是由冷漠造成。没有一个人喜欢与无情冷漠的人交往,因为我们从他们那里既得不到快乐与安慰,也没有获得什么有利的建议,冷漠的人对别人不信任,总是爱怀疑他人。

一位建筑设计大师杰作无数,阅历丰富,但最大的遗憾就是正如人们批评的那样,把城市空间分割得支离破碎,楼房之间的绝对独立加速了都市人情的冷漠,过完70岁寿辰,大师意欲封笔,而在封笔之作中,他想打破传统的楼房设计形式,力求在住户之间开辟一条交流和交往的通道,使人们相互之间不再隔离而充满大家庭般的欢乐与温馨。

一位颇具胆识和超前意识的房地产商很赞同他的观点和理念,出巨资请他设计,果然不同凡响。

然而,大师的全新设计叫好不叫座。社会上炒得火热,市场反应却非常冷漠。乃至创出了楼市新低。

房地产商急了,急命市场调研。调研结果出来,让人非常吃惊;人们不肯掏钱买房的原因,是嫌这样的设计虽然令人耳目一新,但邻里之间交往多了,不利于处理相互间的关系:在这样的环境里活动空间大了,孩子们却不好看管;还有,空间一大,人员复杂、对防盗之类人人都担心的事十分不利

大师听到反馈,心中痛惜不已:我只识图纸不识人,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我们可以拆除隔断空间的砖墙,而谁又能拆除人与人之间坚厚的心墙呢?每个人在抱怨城市生活压力大的同时。又有谁想过自己也有责任?

如今在都市中,同一个小区的人可以见面不打招呼,有的是楼上楼下多年的邻居还未曾认识。也曾有报道,某个不幸的人死在家中,没有任何人知晓,直到尸体发出腐烂的臭味,才有人报警。

如今,我们在畅谈尊重隐私的时候,是不是也因此而丧失了原始的一份热心——许多人认为不打招呼是不想让邻里知晓太多的私事。

因冷漠而备感人际疏离的人越来越多,这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天敌,更是现代人孤独感、压抑感的来源之一。

在当今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地限于电话、电子邮件,而少了一份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于是一堵无形的心墙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心墙不除,人心会因为缺少沟通而枯萎,人会变得忧郁、孤寂。爱是医治心灵创伤的灵药,爱是心灵得以健康生长的沃土。爱,以和谐为轴心,照射出温馨、甜美和幸福。爱把宽容、温暖和幸福带给了亲人、朋友、家庭、社会。无爱的社会太冰冷,无爱的荒原太寂寞,爱打破冷漠,让尘封已久的心重新温暖起来。

在与人交往时,将你的心窗打开,不要吝啬心中的爱,因为只有爱人者才会被人爱。当你陷入困境时,你才会得到爱心的关怀和帮助。

有两个重病患者同住在一间病房里。房子很小,只有一扇窗子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其中一个病人的床靠着窗,他每天下午可以在床上坐一个小时。另外一个人则终日都得躺在床上。

靠窗的病人每次坐起来的时候,都会描绘窗外的景致给另一个人听。从窗口可以看到公园的湖,湖内有鸭子和天鹅,孩子们在那儿撒面包片,放模型船年轻的恋人在树下携手散步,人们在绿草如茵的地方玩球嬉戏,顶上则是美丽的天空。

另一个人倾听着,享受着每一分钟。一个孩子差点跌到湖里,一个美丽的女孩穿着漂亮的夏装……朋友的诉说几乎使他感觉到自己亲眼目睹了外面发生的一切。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他心想:为什么睡在窗边的人可以独享外面的风景呢?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机会?觉得很不是滋味。他越是这么想,就越想换床位。这天夜里,他盯着天花板想着自己的心事,另一个人忽然惊醒了,拼命地咳嗽,一直想用手按铃叫护士进来。但这个人只是旁观而没有帮忙——他感到同伴的呼吸渐渐停止了。第二天早上,护士来时那人已经死去,他的尸体被静静地抬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人开口问,他是否能换到靠窗户的那张床上。他们搬动他,将他换到了那张床上,他感到很满意,人们走后,他用肘撑起自己,吃力地往窗外望……

窗外只有一堵空白的墙。

如果这个人不起恶念。在晚上按铃帮助另一个人,他还可以听到美妙的窗外故事。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他看到的是什么呢?不仅是自己心灵的丑恶,还有窗外的白墙——一堵心灵的冷漠之墙。几天之后,他在自责和忧郁中死去。一个人只有心存美的意象,才能看到窗外的美景。

是这道冷漠的心墙让他显得渺小,透露出人性的卑劣。但冷漠并没有让他得到什么,除了内心的愧疚与无尽的悔恨,还有什么呢?

与不喜欢的人打交道更显才能

对于一名真正的难以相处者,你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了解对方的处境,即运用移情法。你不必同他争执,更不必强迫他去做些什么,而是心平气和地询问他采取这种方式对待别人的原因。

我们都愿意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而不愿意和自己不喜欢的人来往。但现实生活却不可能满足我们这一愿望。我们的邻居有可能正是我们不喜欢的;我们愿意安静,邻居则可能成天把音响开得震耳欲聋;我们喜欢清洁,邻居则总是把破破烂烂的东西堆满了过道;我们不愿被人打扰,但邻居却经常喜欢到我们家里来借根葱要头蒜的。在单位,也有我们不喜欢的同事,我们虽然尽量回避他们,但由于工作关系,我们不得不与他们打交道。我们为此而烦恼。

明人陈继儒说:居家不一定非要没有坏邻居的地方不可,聚会也不一定要避开不好的朋友。关键是自持,能够从“恶邻”和“损友”中汲取有益的东西。

陈继儒谈到了为人处世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自持”——自我控制欲望和情绪。能自持,就不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便生活在污浊的环境里,也能保持自己清白的人品。如果有一个恶邻或品德不好的朋友与同事,正可以锻炼自己的修养和定力。再说,“恶邻”和“损友”毕竟不是敌人,我们可以设法感化他们,他们身上也许有一些东西还值得我们借鉴。

从另一方面讲,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做人方法,只要不是违法乱纪,我们也要尊重别人的选择,宽容别人。拿做邻居来说,当楼上在装修时,我们会为传来的刺耳的噪音而心烦意乱,对楼上人家非常有意见。但也有可能我们自己也要装修,噪音一样会打扰别人。这时我们就会体会到邻居之间相互担待、相互谅解的必要性。有些朋友(其实是熟人、老乡、老同学或同事)是有一些或许多我们看不上的毛病,但我们自己就没有毛病让对方也看不上吗?我们可以不喜欢“朋友”的毛病,包括品德上的缺点,但我们不应该排斥他这个人,甚至像对待脏东西一样避之唯恐不及。这不但容易为自己无谓地树敌,也失去了帮助他人进步的仁厚之心。

那么,该如何和自己不喜欢的人打交道呢?

(1)“忍让”。宁可自己受些委屈或吃点亏,也不要为小事而与对方争个脸红脖子粗,甚至头破血流。清代时,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两家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英出面干预。这位宰相立即做诗劝导:“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见书明理,立即把院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把院墙让后三尺。这样,让一让,出来一个六尺巷。

(2)主动接近对方。你可以先伸出友好之手,你可以主动和对方打招呼。对方原来可能怀有的对你的戒备心或敌意就可能化解。你很客气地提出的一些问题,他们就可能会加以注意和改进。

(3)把你想像成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你就可能体会他们的想法,从而修正自己的一些不正确的做法。这有助于双方关系的改善。

(4)接受他人的独特个性。人人都有其特点,不要试图改变这个事实。接受他的本来面目,他也会尊重你的本来面目。不要强迫别人接受你的观念。

(5)去想对方做对了的事。对方也不是总是那么招你烦的,他们也有好的一面,试着去发现这一点。

(6)以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对方,影响对方。

有一个故事:一位老人坐在一个小镇郊外的马路边。有一位陌生人开车来到老人面前,陌生人下车问老人:“请问先生,住在这个小镇上的人怎么样?我正打算搬去住呢。”老人看了一下陌生人,反问道:“你要离开的那个地方的人怎么样?”陌生人回答:“不好,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我住在那里没快乐可言,因此我打算到这儿来住。”老人叹口气,说:“先生,恐怕你要失望了,因为这个镇上的人,也和你那儿差不多。”这位陌生人走了,继续去寻找他理想的居住地。过了一会儿,另一位陌生人来到老人面前,询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他。这位陌生人说:“哦!住在那里的都是非常好的人。我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我正在寻找一个更有利于我的生活发展的小镇,我舍不得离开那个地方,但是我不得不寻找更好的发展前途。”老人面露笑容,说:“你很幸运。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是跟你原来住的地方一样好的人,你将会喜欢他们,他们也会喜欢你的;”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不合群的人,到了哪里,都会以别人难以相处的眼光来看待他人。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