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史学心机
4687400000009

第9章 功高要防震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3)

于是,孙琳军中上下,都忙着打点行装,搬运物资,整个兵营里装备、粮食堆积如山,简直像仓库一样。孙琳又请求带两名书郎,以协助掌管军政诸事,有司上奏,孙休下诏特许,并满足孙琳的其他全部要求。孙琳等人大喜过望,以为孙休仍然信任自己,便无忧无虑地整日饮酒作乐,专等吉日良辰启程开拔了。

这时,将军魏邈来见孙休,说:“孙琳手握重兵,居住在外,早晚必然生变。”

孙休认为时机已到,此时适逢卫士施朔又进入宫中,报告孙休说孙琳等人正整装待发。于是,孙休立即派人急赴孙琳家中请孙琳来宫中作客,说是要为他饯行。只可惜,孙琳毫无防范,信以为真。很快,孙琳就到了。就在宴会上,孙琳稀里糊涂地就被皇帝杀了。

点评:

强权者是以夺取权力和保持权力为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不要为假仁假义所蒙骗,当他们向你展示“仁义”的时候,也是他们举起屠刀的时候。

6.不论忠奸,格杀勿论

杨坚是在刘防、郑译等人拥戴下控制朝政并取周自代的,但这些人并不备具治理国家的才能,况且在杨坚称帝后,这些人大多恃功自傲,总想得到更多的财富和权力。杨坚要真正治理国家,就必须彻底摆脱这些人的干扰,以免他们以后再跟自己捣乱。在建立新的领导核心时,这些人逐步被疏远、罢免或杀头。

杨坚做皇帝,使用了阴谋诡计,由独揽朝政发展为取周自代。他的经验就是成功地利用了周静帝年龄幼小、宇文氏又没有有效地控制大权的机会。由此,杨坚也把它作为教训,在使宗亲、亲信把持大权的同时,极力加强自己的专制统治,对朝廷百官,特别是功勋卓著的文武大臣,时时保持高度的警惕,对他们的言行密切注意,唯恐他们也走自己的道路,颠覆杨家的天下。

杨坚在建国初期成功地排除了曾对他做皇帝立下汗马功劳,但实际没有治国能力的刘防、郑译等人,使用了高颖、苏威、李德林等一批真正能帮他治理国家的人材。在他巩固统治的同时,他所使用的文臣武将都获得了高官勋爵,但他们又引起了杨坚的猜疑。

至杨坚晚年,开国功臣、平定三方武装反抗的地方将领、南平北抚的文武大将、帮他在中央主持一系列改革的重臣,已所剩无几,或遭杀戮,或被废弃,大部分都没有明显的恶迹,只是充当了杨坚猜疑的牺牲品。

梁睿本是北周旧臣,在征讨王谦时有大功,出任益州总管。只因他在益州颇得人心,杨坚便怀疑他有发展地方割据之意。梁睿也深知杨坚怀疑自己,便主动辞去益州总管的职务,到长安去做京官,接受杨坚的直接监督。终因遭致非议,被免官。

王世积也是北周官僚,在平尉迟迥和灭陈时,数有大功,进位上柱国。王世积亲眼看到许多功臣被杀,从此嗜酒如命,不参预任何政事。

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杨坚征辽东,以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回师后被任命为凉州总管。这时,王世积的一个亲信皇甫孝谐犯罪,被官府缉捕,投奔王世积,王世积没有接受。皇甫孝谐被捕,判以发配,为报复王世积不肯包庇,诬陷王世积谋反,杨坚明知并无任何根据,仍下令处死王世积。

虞庆则也是北周旧官,因在安抚突厥和灭齐中曾立大功,颇受杨坚赏识,位至尚书右仆射,成为除皇帝外的第二号实权人物。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李贤叛乱,杨坚指名要虞庆则为行军总管。在回师途中,虞庆则曾指着一个地方说:“若在这里有一个合适的人驻守,只要有足够的粮食,便难以攻破。”杨坚便以谋反罪杀死虞庆则。

高颖是杨坚作为治国之材拉为心腹较早的一个。高颖原本是独孤信的部下,被赐姓独孤氏。杨坚的妻子是独孤信的女儿,故杨坚和高颖的关系一直很融洽。杨坚代周,高颖是高参;杨坚做皇帝,高颖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是掌实权协助杨坚治国的第一号人物。政治、经济改革的许多重大决策,杨坚都得之于高颖。

高颖是杨坚长期依赖的亲信,也是最得力的助手。杨坚对高颖也非常信任,常把高颖比作镜子,说他可以矫正自己的过失;有人说高颖的坏话,一律不听,甚至治告状者的罪;封官职、爵位都到极限,赏赐的财物更是无数。

至开皇末年,杨坚对长子杨勇越来越不满意,准备把帝位传给次子杨广。高颖并未领会杨坚的意图,反对废杨勇而立杨广。杨坚为削弱杨勇的力量,要从东宫挑选卫士,高颖不同意。因为杨勇的女儿是高颖的儿媳妇,若杨勇继位,高颖则是地位显赫的皇亲国戚。

杨坚是以外戚身份谋取帝位的,故对此非常敏感,认为高颖坚持让杨勇做皇帝并为其着想实是想步自己的后尘。后以王世积之事株连高颖,便罢免了他的左仆射职务和上柱国勋衔。

有人告高颖有谋反迹象,杨坚没做任何核实,就信以为真,只是不愿落个连续杀戮功臣的名声,才没有杀死高颖,而剥夺了他的全部官职,贬为平民。

为树立自己的权威,杨坚在宫廷中长期放着仗棒,稍不如意,则当场施以杖刑,有时一天就要打好几个人。杨坚还常嫌持杖者下手过轻,怀疑他们手下留情,便要推出杀头。故宫廷中常有人死于杖下。

高颖等人都曾提出“朝堂非杀人之所,殿廷非决罚之地”,建议宫廷不设杖棒设施。杨坚一度废去杖棒,但他想打人时,用马鞭抽打感到不过瘾,很快又把杖棒放入宫廷,百官犯法本应交大理寺审理处置,杨坚却喜欢亲自看人挨打。把宫廷变成公堂,显然是为提高淫威。

点评:

对于那些强权者来说,权势就意味着一切。在封建社会的权力斗争中,权欲与人性时时交锋,往往是权欲胜,人性败。当我们捡起失败者的头颅审视的时候,也许可以发现一点点的人性;当我们仰视胜利者的微笑时,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有权欲。

7.隆科多:福兮祸之所伏

所谓“伴君如伴虎”,其实,伴虎相对来说倒还容易一些,因为虎总有一定的性情可循,而皇帝是喜怒无常、天威难测,自己也就祸福无常了。你是皇帝国戚也好,曾经有过辉煌功勋也罢,只要你对“天子”的利益构成威胁,那么,你就得成为牺牲品。

隆科多满洲镶黄旗人,一等公佟国维子,历任一等侍卫、副都统、銮仪使等职。自康熙五十年以来,担任步军统领长达十余年之久。当时步军统领权力极大,全面负责北京内外城治安、民政、刑罚等事务。他在康熙帝去世之际,由于拥立雍正即帝位立有大功,获得了雍正帝对他的赏识。康熙帝去世第二天,即被委以总理事务大臣的重任。不久,雍正帝又命他承袭其父所遗一等公爵。接着,雍正帝传谕内阁,隆科多应称呼舅舅,嗣后启奏处书写“舅舅隆科多”。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雍正帝又赏给隆科多阿达哈哈番世职。同月,雍正帝又以理藩院尚书舅舅隆科多为吏部尚书,仍兼管步军统领事务。雍正元年三月,加隆科多为太保,赐御书匾额曰“世笃忠贞”,又赐给黄带子,这本是宗室服用之物,赏赐隆科多,是表白对他的特殊恩眷之情。

这时候的隆科多的确是位极人臣、恩荣过望了。而雍正帝为了自己的目的,此时对隆科多极尽夸奖之能事,甚至达到了令人肉麻的程度。在雍正改元伊始,雍正帝在给川陕总督年羹尧的朱批中说:“舅舅隆科多此人,朕与尔先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错了。此人真圣祖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国家良臣,真正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希有大臣也。”至此,贵则贵矣,只是“福兮祸之所伏”的时候到了,雍正帝就该搞卸磨杀驴的把戏了。

铲除隆科多,也有与其权势恶性膨胀,对皇权构成威胁有关。佟家当时以两代皇亲,多人身居军政要职,势力过大,至有“佟半朝”之称。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命诸臣保奏太子事,即由其父佟国维密奏建储事引起,所以康熙帝认定佟国维是幕后总导演,曾说:“朕知此事必系佟国维、马齐授意于众,众乃依阿立仪耳。”隆科多权势较其父又有过之而无不及,且与阿灵阿、揆叙交往甚密,如任其存在实在危险。因此,雍正帝即位后,借口“总理事务,甚属繁剧”,就派人署理步军铳领事。半月之后,虽说仍令其兼管步军统领事务,但只是名义,因为总理事务之外,又同时出任理藩院尚书和吏部尚书,并陆续兼任钱粮奏销,买米运米、纂辑会典、评阅试卷等任务,更加无暇过问步军统领之事。

雍正三年正月,解其步军统领。此后陆续革除其他职务及封赏、公爵等,并将其派往边疆地区修城、开地、料理边疆事务及往议俄罗斯边界等。待将鄂伦岱、阿尔松阿、胤唐、胤祀等人处理完毕,于五年十月将其调回,命王大臣勘鞠,共议大不敬、欺罔、紊乱朝政、奸党、不法、贪婪等罪共四十一款。罪本应杀,以恩免诛,永远监禁,翌年六月死于禁所。

点评:

“群众只为胜利者欢呼,不会为失败者哀伤”这便是强权者的真理。在这种“成者王,败者寇”的思想支配下,他们为了权势,会不顾一切的,友情、亲情都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