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从尼姑庵回到皇宫,不到一年就当上了皇后。她巩固了在后宫中的地位后,就加紧利用老公李治为病魔所困的机会,将大部分政务都操纵在自己手里,向皇帝的宝座进军。一切任人行政大权大多取决于她,她加紧培植自己的势力,利用手下人宣传自己的政绩与功千,把自己与老公并称为“二圣”。不久,武则天自称“天后”,堂而皇之地颁布了十二条施政方针,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三、息兵;四、南北中尚禁浮巧;五、省功费力役;六、广言路;七、杜馋口;八、王公以降皆习《老子》;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十、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能为力追复;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八;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这十二条政策得到大多数人拥护,一时间人们都说皇后英明。
李治得的是慢性病,经常复发,下属们请示他处理事情,他就让老婆武则天去处理。于是武则天得以参决朝政,她利用老公与大臣间的矛盾,在两年内,先后贬逐褚遂良,逼长孙无忌自杀,并罢斥20多个反对她的重臣。弘道元年(公元683年)二月,老公病死,三儿子李显即位为中宗。武则天处理朝政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感,也就是爱上了执政工作,她认为李显做领导还没有经验,就决定临朝执政,带带他。第二年二月,武则天索性废李显为庐陵王,立小儿子李旦为皇帝,即唐睿宗。武则天让李旦居于别殿,自己总揽朝政大权。
武则天称帝后,取名为“曌”,意思是日月当空。“牝鸡司晨,惟家之索!”中国历来就反对女人干预政治,武则天不止是干预了政治,而且明目张胆地把李氏政权夺了过来,唐皇旧臣纷纷起兵,勤王之师风起云涌,四海沸腾。最有名的就是徐茂公的后代徐敬业,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直指武则天秽乱春宫、豺狼成性,杀子屠兄弑君……号召“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武则天对待反对她的人,坚决打击。徐敬业公开反叛,她派大军镇压;对朝廷中胸怀异志,妄图图谋不轨的人就委任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王弘义、丘神绩等酷吏,屡次兴动大狱。
当时,武则天在景丽门建立推事院,令来俊臣任院主,掌管重大案情。百姓称这推事院为新开门,凡是被告入新开门的,一百人中,难得一二人保全的。来俊臣每次审问囚犯,不论轻重,都拿醋灌进犯人的鼻孔,或拿犯人的身体,装在大瓮中,审问时候,拿炭火在瓮的四周黛炙起来。又断绝他的粮食,犯人到十分饥饿的时候,拿秽恶的棉絮给犯人吃下。他造了十号大枷,分别叫定百脉、喘不得、灾地哮、著即承、失魂胆、实同反、反是实、死猪愁、求即死、求破家。十号大枷另配上铁笼头,犯人被枷压着,被铁笼闷着,立刻便死。每有罪犯捉到,先让他在刑具前走一遭,便魂胆飞越,没有不含冤屈招的。武则天在位期间共杀李唐宗室数百人,大臣数百家,刺史郎将以下更是不可胜数。
另一方面,武则天注意收揽民心,比如当酷吏滥杀无辜,到了群情过度紧张的时候,她也陆续杀一些酷吏来缓和形势,她称帝的第二年就杀索元礼,流亡周兴到岭南,表示滥杀之罪在别人。杀来俊臣时,来俊臣的仇家争咬他尸体的肉,立刻咬尽,挖出眼珠,剥去面皮,剖腹取心,踏成泥浆。她看到群情激愤,即下制书,历举来俊臣的罪恶,并且加以天族罪,说是“以雪苍生之愤。”
武则天进入政治圈子,进而赢得了突出位置,但她清楚,许多人是不买她的账的,她感到一种威胁,要让自己的政令畅通,必须建立自己的圈子。于是她以亲侄武承嗣为太常卿、宰相,并重用其他武姓族人。武承嗣在武则天的授意下,创立七庙,这是打造武氏家族圈子的信号。有个叫裴炎的人入谏道:“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应自私所亲,汉吕氏崇封产禄,因以致败,太后难道未闻么?”其实这也是关心的话,但武则天有她自己的思考,毕竟自己是个颠覆皇权的女人,如果手中没有自己的亲信,很难维持长久。她不高兴地说:“吕氏滥封母族,原足致亡,我是追崇亡亲,有何妨碍?”
不久,武家又有一个人进入了上层建筑,他叫武三思,封为右卫将军,接着还有武攸暨、武攸望等等,也分别升官,掌握要职。但武则天建立自己的圈子,并不是非武家兄弟不用。狄仁杰、李昭德、李孝逸等都是她信任的人,还有后来“开元盛世”时的一代名相姚崇、宋像也都是她一手栽培的。武家兄弟不得人心的,她照样不客气。如武承嗣被封为魏王,当上宰相后,权焰炽天,一意排除异己,打击迫害他人。
同是武则天圈子中的亲信李昭德对武则天说:“魏王承嗣,权势太重,应加裁制为是。”武则天说:“他是我侄儿,所以特加重任。”昭德说:“姑侄虽亲,究竟不及父子,子尚有杀父的,何况侄呢?今承嗣位居亲王,又兼首相,权等人主,恐陛下未必久安天位了。”武则天紧张了起来,说:“朕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你的话说得有道理。”于是武则天下诏罢免了武承嗣左相的职务,气得武承嗣跑来问武则天为什么罢免他,武则天严肃地指责了他几句,然后把他打发走了。
4.证明女人中也有智者
宰相之过也。人有如此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
——武则天
唐中宗李显复位后,给武则天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说明唐李氏政权的接班人认可了武则天的历史地位。
武则天从以皇后掌权,到由皇帝退位,共当政50年,她是个有才能有作为的女人,在她当政期间,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是发展的。她推行改革,打破了关陇(今陕西、甘肃一带)士族控制政治的局面,引用庶族地主参加政权。这样的做法在当时是进步的。武则天在夺取政权时,遭到关陇士族集团的反对。这个集团的代表人物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极力反对武则天为皇后,认为她是商人的女儿,而不是贵族身份,不配当皇后。武则天当皇后后,把这两个人贬逐了。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朝听政,徐敬业等在扬州起兵唐的宗室李贞等也在河南、山东等地起兵,纷纷反对武则天,但都被武则天派人镇压了下去。
武则天重用庶族士人,采取了三项重要措施,一是在她为皇后时,通过皇帝下令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二是发展了科举制,开创了殿试制度,选拔有军事和政治才能的人。三是破格用人,如她曾令九品以上官吏及百姓,皆可自我荐举求用。
武则天在选拔人才方面是非常有眼光的,如著名的大臣狄仁杰和张柬之都是她选拔的。狄仁杰是个富有正义感的人,他明察秋毫,依法办事,曾一年中断结积案1.7万件,并事后无一例诉冤者。武则天很赏识狄仁杰,提拔他为文昌右丞相。
狄仁杰在任豫州刺史时,越王李贞在汝南起兵讨伐武则天,被镇压下去后,有几千人将判死刑。狄仁杰认为这些人都是被胁从者,不应与叛首同罪,于是上奏武则天说:“臣为这些人讲情,心里忐忑不安,奏表写好又毁,反复多次。但我认为知而不言,恐违背陛下存恤之衷。臣认为这些人参加反叛决非本意,恳望陛下宽谅他们的受骗之罪。”武则天发起善心,便将数千人的死刑必为流放。
对于武则天的用人纳谏,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已出,明察善断,故当世英贤亦竟为之用。”著名的宋璟扬言要打碎张昌宗的脑袋,她反叫张昌宗到宋那里谢罪,宋璟拒绝不见,张昌宗进谗言武则天也不听,由于有一批愿为她效力的能臣,所以她成为成功的皇帝,她在位期间,唐朝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开元盛世的局面就是她打下的基础。
当时各州、郡、府、县举荐的文武之士到洛阳受封的不绝于途。在用人方面武则天胸怀博大,就连把她骂得一蹋糊涂的骆宾王她也坚持认为人才难得。骆宾王不仅公开诽谤朝政,连武则天本人也一齐被骂在内,如“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包藏祸心,窃窥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武则天读到骆宾王的檄文后,问:“是谁写的?”身边人回答:“骆宾王。”武则天叹息道:“说这样的人才没有被启用,使他流落民间,真是宰相的罪过啊!”
武则天当上皇帝,谁来当她的接班人,武氏子弟个个埋着当皇帝的心思,狄仁杰向武则天说:“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应把皇位与天下传给他的子孙。高宗皇帝把他的两个儿子托附给陛下,陛下现在准备把这个基业移给别人。这不合乎天意啊?况且姑嫂关系与母子关系相比,哪个更亲?陛下立儿子做接班人,那么千秋万世后,还能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就没有听说过侄子为天子,而在太庙中还能祭祖姑妈的?”
武则天沉思一会儿,接受了狄仁杰的建议,在圣历元年三月从房州召还庐陵王李哲,立为太子。
三、为司马氏集团创造条件的大将军司马懿
1.制定长远的立业计划
取小利以惊之,非计也。
——司马懿
说起“老谋深算”,人们最有可能想到的是司马懿,他在投效曹家之始,已经盘算好自己的人生宏图了。因为曹操疑心重,所以司马懿从不在曹操面前表现自己如何有才能,但曹操一死,他马上辅助曹丕上台,获得兵权,巩固势力。他终于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从配角变成了主角。待到势力稳固,司马家族在他调度下控制了整个魏国。所以,司马懿虽没有当上皇帝,但他是司马氏集团的缔造者,没有他的成功铺垫,也就没有司马昭、司马炎去魏立晋的事业。
在三国时期权力阶层,最有心计的人是司马懿,没有人像他那样为自己家族事业立下那么长远的规划,并一步一步的顺利实现,最后取得了成功,直到三国归晋。曹操也是借投靠权势才发家的,可是曹操创建的魏国最后却被司马家族抢走了,说明曹操的规划只在于自己。而司马懿,却准备得更加长远,起码对自己的儿子司马昭,做好了如何夺权的安排。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出身世家大族。他的祖父为颖川太守,父亲为京兆尹。司马懿生于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小时候与孩子们玩游戏,就显示出聪明多谋,他好学,见到书就两眼发亮,还经常忧虑天下大乱,感慨自己如何建功立业。同郡人南阳太守杨俊以善于知人闻名,见了少年司马懿后,对人说:“此儿长大,定为非常之器。”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是朋友,一次聊天,他说:“你弟弟聪明无比,刚断奇特,这是你比不上的。”
曹操也听到了司马懿的名字,几次派人去请司马懿来朝中当官,司马懿都不答应,惹怒了曹操,严厉地对使者说:“司马懿如果再推三阻四,就把他抓起来!”善于审时度势的司马懿判定,如再拒绝,难逃杀身之祸,只得就职。再者,此时曹氏独揽大权,早已成为定局,逐鹿中原已稳操胜券。司马懿此时就职,可以演一演自己的配角。
司马懿接受曹操的人事安排,在曹丕处任职。很快他就迁官黄门侍郎,不久升为主薄。曹操对他的才干很赏识,但对他“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的特点也看得一清二楚。曹操听说司马懿有“狼顾相”。为了加以验证,不露声色地召他往前走,又出其不意地命他向后看。司马懿“面正向后而身不动”,被验证果然有“狼顾相”,据说狼惧怕被袭击,走动时常常回头看。人如果反顾有异相,如同狼的动作,所以叫“狼顾相”。
曹操又察知司马懿有所谓“雄豪志”,即有潜在的政治野心。一天夜里,曹操梦见“三马共食一槽”——“槽”与“曹”同音。他吓醒了,司马氏会侵夺曹氏权柄吗?于是,曹操更加猜疑司马懿。一天,他忧心忡忡地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终将不甘心位居臣下。你接管政权后,他必将干预。”但曹丕与司马懿私交甚好,不仅听不进父亲的警告,认为老头子疑心病太重,用人不疑呗,他多方面保护司马懿,使他免于被害。
司马懿很敏感,他已觉察曹操对自己的猜疑,马上采取了巧妙的对策,即表现出对权势地位无所用心、漠然视之的态度,只管勤勤恳恳地埋头工作,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完全是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孜孜于琐碎事务和眼前利益的平庸形象。曹操这才安下心来,放松了对他的怀疑和警惕。结果完全被这位年轻人施放的烟幕所蒙蔽,上当受骗。
司马懿是个非常谨慎的人,即便在曹操死后,他的地位显赫巩固之后,也无丝毫懈怠。当他征辽东灭公孙渊后,凯旋之时,有兵士不胜寒冷,乞求襦衣,他不答应。有人说:“襦衣多得很,赏赐几件不值什么。”他却一本正经地说:“襦衣是国家的,我作臣子的,不能赏给别人,换取感激。”
司马懿十分注意避嫌,以至宁可让士兵受冻也不自作主张发给冬衣。他到晚年,勋德日盛而谦恭愈甚,对同乡长者每见必拜。他常常告诫子弟说:“道家忌盛满,四时有推移。我家有如此权势,只有损之又损之也许可以免祸。”他为自己树立声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一切,都是为了司马氏家族的长远目标准备的。他做到了,做得很好。
2.装病用计搞垮对手
年老意荒,不解君言,今还为本州,盛德壮烈,好建功勋!
——司马懿
越是精于做事的人,城府越深。司马懿能看到事物的发展态势,实在有眼力。他知道什么时候是属于他必须抓住的时机,静则像狼一样装死,动则又像狼一样猛扑猎物。
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司马懿被郡政府举为上计掾。这时曹操任司空,他得知司马懿的名声,决定请他做官。但司马懿见汉朝衰微,曹氏专权,没有同意。推辞说身患风痹,不能起居,加以拒绝。
曹操马上怀疑司马懿借故推辞。叫他当官他不当,是对老曹的不敬,曹操很是恼怒,马上派人扮作刺客,去验证司马懿是否真有风痹。刺客于夜深人静时,穿墙越屋来到司马懿的寝室。手挥寒光闪闪的利剑,刺向司马懿。警觉的司马懿察知刺客到来,立即悟到这是曹操所派来验察他的病情的。于是将计就计,装着风痹病重的样子,毅然放弃了一切逃祸求生、自卫和反抗的努力,坚卧不动,任刺客所为。刺客见状认定是真风痹无疑,收起利剑,扬长而去了。
尽管曹操诡诈无比,还是被这位青年蒙混过去。他逃避了曹氏辟征,也逃避了因不受辟将受到的迫害。他的这一着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需要有对刺客来头和用意的准确判断,需要有在变生仓猝间当机立断的决策,又需要有面对利刃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敢精神,方可演出这场险剧。
曹芳即位后,司马懿和曹爽同执朝政。司马懿是三朝元老,曾为曹家立过不少功勋,势力很大,羽翼众多,此次受托孤之恩,其势可以举足轻重;曹爽是曹真的儿子,因皇亲国戚关系,自幼出入宫廷,很得明帝宠幸。他蓄养的门客有五百多人,何晏、邓扬、李胜、丁谥、毕范、桓范等六人为智囊团,成立小组,参与机密事。
一天,在商谈间,何晏对曹爽说:“主公今日手握军政大权,正是施展抱负的时候,只可惜目前多了一重牵肘,无法专意推行,如不及时巩固势力的话,万一发生困难,不免噬脐莫及了。”
曹爽已知话里意思,却说:“司马公和我同受先帝之托,断不可以令他难过的。”
何晏打蛇随棍上进一步挑拨,说:“不想想令先翁(即曹真)当年是给这老头气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