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坛经讲话
4673200000014

第14章 般若品(5)

平常我们的生活都是向外面贪求,不知道自己心里有宝藏。所以过去有一位禅师说:“我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点绘意,无一点彩色,画也画不成,偷也偷不得。其像本自人,清净非佛身,虽然是一身,分身千百亿。”这意思说的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就是我们的禅心。所以,《六祖坛经》主要就是要我们找回自己的心,找回自己的真如自性。

我们的心在哪里呢?《楞严经》讲到阿难尊者“七处征心”,就是找他自己的心在哪里。这是佛陀为了破除阿难的妄想缘心,使他的妄心无所依止,因此就阿难尊者所说心在内、心在外、心在中、心在无着等七处,一一予以论破,以显此心遍一切处,无在无不在的妙净。

我们每个人本自具有的真,不但无所不在,无所不遍,而且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因此,六祖大师不但要我们找回自己的真心,而且要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所谓不住生死,就是要有般若的智慧,超越轮回生死;所谓不住涅槃,就是要有大慈大悲,服务人间,救度众生。也就是要悲智双运,体悟中道。唐末五代的云门文偃禅师,曾经参学于睦州(浙江建德)的道明禅师门下。当他前去参学的时候,就在他从外面一脚正要跨入门坎时,道明禅师出其不意地用力把门关上,云门大叫:“唉哟!好痛喔!”

道明禅师说:“谁在喊痛啊?”

云门禅师答道:“老师!是我。”

道明禅师问:“你怎么痛啊?”

云门禅师回答:“我脚在里面。”

道明禅师又问:“脚在里面,那你人在哪里?”

云门禅师答道:“我在外面。”

道明继续再问:“你人在外面,脚怎么会在里面呢?”

云门这时候忽然觉悟到,原来本性是没有内外之别的。

世间的内外、你我、善恶、大小等,在禅者的眼中,都是虚妄对待的;凡夫众生因为有这些内外的分别假相,所以被虚妄对待紧紧束缚,无法超越,就会痛苦。因此,六祖大师说,我们的心要不住内,不住外,如此才能来去自由,才能遍住一切处。

九、所谓善知识,要具备哪些条件?

在《六祖坛经》里,六祖大师一再地教诫信徒、弟子要亲近善知识;善知识是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的人。

在佛门里,通常把师长们称为“善知识”。此外,同参道侣、护法善信,都是修学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善知识。

《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形相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都可以称为善知识。

在修持的道路上,善知识对我们有莫大的影响力,因此经典里譬喻善知识如大地,可以承载长养我们;如高山,可以为我们依靠;如乳母,可以守护我们,不令作恶;如良医,能医治我们种种烦恼病苦;如勇将,能灭除我们一切诸恐怖;如船师,能令我们度越生死瀑流。由此可见善知识的重要。

佛陀就是一个伟大的善知识、伟大的教育家;佛陀时而讲空,时而说有;时而论相,时而谈性:主要的就是为了接引不同根机的众生所施设的权巧方便。

六祖惠能大师也是一个伟大的善知识、伟大的教育家。六祖大师对弟子的教育,有时候委婉曲折地予以开导,有时候则施予当头棒喝的教育,这也是善知识。

因此,所谓善知识,有时候不一定全然用慈悲的爱来摄受你,有时候也要用力量来折服你。如同一个小孩子,需要母亲的慈爱呵护,也需要有父亲的威严教导;严厉就是力的折服,慈爱就是爱的摄受。世间上的万物,固然需要春天的和风、夏天的细雨,才能生长;但是,有时候也需要秋天的霜、冬天的雪,才能成熟。因此《禅林宝训》有两句话说:“姁之妪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熟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使万物孕育、成熟。

同样的,在佛教里面,我们亲近善知识,并不是一味地要求慈爱,禅宗说,打骂是教育,有时候威严的呵斥,也是一种教育。因此,一个善知识的条件,要有功德心,要有供养心,要有宽容心,要有慈悲心,要有智慧的心,要有教育的心。善知识自己对佛法要有体证,要能通达如实的真如自性,要有慈悲、怜悯的心,要能方便权巧地为我们演说佛法。这就是惠能大师告诉我们,做一个善知识应有的条件。

十、无念法门,十种分别,何以无别?

在《六祖坛经》里,惠能大师传给我们一个证悟的法门,这个法门叫无念法门。

念,就是分别;无念,就是不分别。《六祖坛经》里面,讲到十种分别,这十种分别如何把它调和起来,让它没有分别。有时候,看起来是两个极端,例如“有”和“空”;但是在无念法门里面,“有”和“空”不是两个,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真空生妙有,妙有即真空。把这两个极端调和起来,就是无分别。

现在我把这十种无分别,一一做个介绍:

顿渐无别:禅有“南顿北渐”之别,“顿”就是即刻开悟的顿超法门,尽管你是一个凡夫,一样可以立地成佛;“渐”就是慢慢地修,慢慢地学,是逐渐、逐渐地明心见性。、好像学生读书,有的是天才儿童、资优生,他可以跳级,不必逐年晋升;但是一般人就必需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读完初中,然后才可以上高中。

不过,在佛法里,无论顿、渐的根性,在我们的真如自性里,所谓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都能见性。所以,在《百喻经》里有个故事说:有一个村庄里缺水,需要到五里路之远的地方去挑水,大家觉得路好远喔!这一担水得来不容易,于是就向长官反映。后来,长官说:“以后我们这一条路的名称不要叫五里路了,就叫三里路好了。”村庄里的人听了都好高兴,心想:“以后再也不必走五里路,只要走三里路就可以有水喝了。”

其实不管五里路也好,三里路也罢,都是一样那么远。因此,即使“顿”根的人,也不能以为“善小而不为”,还是需要聚集很多的大善小善:就是开悟了,也还是要修行。至于渐修根机的人,当然更要积功聚德,如此才能功果圆满。

迷悟无别:惠能大师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这是说,人有迷悟,法没有迷悟。

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公公,有人问他:“你几岁了?”

他说:“四岁。”

“胡子都白了,怎么才四岁呢?”

“我确实四岁,因为我信仰佛教,追求真理才四年,我觉得这四年的人生才有意义,所以我说四岁。”

过去的几十年岁月,因为迷而不悟,因此对老公公而言,这样的岁月毫无意义。不过,迷和悟其实并没有分别,迷悟只是正反的两面,由迷才有悟,迷悟无别不是糊涂,不是笼统,而是一种超越。

三湘才子张剑芬居士曾作一对联:“迷即众生悟即佛,二不成双一不单。”实是深体“迷悟无别”之妙的佳句。

智愚无别:惠能大师说:“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世间上的人,有的人很聪明,很有智慧,有的人愚痴无智,其实,本体则一。不管怎么样愚笨,只要有心,人以一知,我以十知,能够多用一点功夫,总是能成,所以说“智愚无别”。

邪正无别:在世间上,有好人、坏人,有善恶、邪正等分别;但是在真理里面,所谓“法无善恶,善恶是法”,有时候,是佛法的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是佛法,例如:金钱本身没有好坏,使用不当,钱财是罪恶的根源;使用得当,可以造福人群。又如感情,处理不当,造成烦恼、痛苦;处理得当,则慈悲普爱世间,这也是对人间的一种贡献。所谓“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邪”,人有正邪,法无邪正。

净秽无别:禅宗有一则公案:赵州禅师和徒弟文偃禅师为了信徒供养一块饼,师徒决定打赌,看谁把自己比喻成最脏最贱的东西,谁就赢得这块饼。

“你是师父,就由你老人家开始比吧!”文偃禅师说。

赵州禅师说:“我是一只驴子。”

文偃禅师接着说:“我是驴子的屁股。”

赵州禅师又说:“我是屁股中的粪便。”

文偃祥师不甘示弱地说:“我是粪便里的蛆虫。”

赵州禅师无法再比喻下去,反问道:“你这蛆虫在粪便中做什么呀?”

文偃祥师回答:“我在粪便里避暑乘凉啊!”

《般若心经》云“不垢不净”,《维摩经》亦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肮脏的污泥也能长出清净的莲花,因此,清净和污秽是一如不二的。

人我无别:人活在这个世间上,有很多的苦恼都是从分别人我而来的。我们常常会计较这是我的,那是你的;这是我喜欢的,那是我不喜欢的。由于有这种种的妄想执著,因此产生苦恼。所以我们应该了解,人我相互存在的关系,例如,这个世间上如果没有人,只有我,谁供应我生活所需?因此人我之间应该相互助成,因为人我无别,人我是一体的。

道魔无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说即使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只要有一念悔心向善,也能转魔成佛。当初佛陀座下的弟子鸯伽摩罗,过去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恶人,但在真理之前,只要一信佛,马上成为大善人;三迦叶(优楼频楼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本来都是有名的外道,但是被佛陀道德的力量慑服以后,也可以转魔成佛。因此,一个人罪恶不可怕,迷惑也不要紧,只要懂得转念,就能转迷为悟,转邪为正,转恶为善。

是非无别: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是非分别太强烈,就有斗争,就有痛苦。是非,其实只是立场的差异、看法的不同罢了。我们处理是非的态度,所谓“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只要我们能够不怕是非、不传是非、不说是非,管他是是非非,我一如也,是非自然止于智者。

爱嗔无别:“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爱与恨常常纠缠不清,有的时候,两个人今天爱得难分难舍,明天却势如水火;有时今天恨他恨得要死,将来不一定需要他的帮忙。因此爱恨不要太强烈,何妨“禅心一任娥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

世出世间无别:佛教有世间与出世间的生活。有的人大过强求出世的生活,因此显得枯寂无趣。其实,太过执取世间的五欲六尘,固然欲壑难填;过分排拒,则不免冰冷空洞。所以,最好能将世间、出世间调和起来。平常所谓“生活佛教”,就是要用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也就是一样在世间生活,只是把佛教出世的思想,无边深广的悲智运用在救度众生的事业上。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生活是在于我们处理的,我们要过超越的生活,不要被生活牵着鼻子走。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虽是在世间生活,而能不为世间所执,不为世间所迷,这就是禅宗六祖大师要我们过的一个“有无不二”,无分别、无念法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