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坛经讲话
4673200000012

第12章 般若品(3)

缘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间上的森罗万象,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一人一物,乃至微尘沙砾等,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都将随着因缘分散而灭。因此,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现象“有”,都是缘起而有;因为缘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

缘起法说明:世间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没有因缘关系,一切皆不能成就。比方说,一个人生活在世间,因为有农夫种田,我们才有饭吃;有工人织布,我们才有衣服穿;乃至出门,由于有公共汽车司机为我们开车,我们才能到达目的地。假如没有这许多因缘,我们就不能生存了。甚至于晚上在家里,只要打开电视,就有精彩的节目可看,如果没有许多演艺人员表演,如何能有电视节目可看?所以,每个人能够生存,都要感谢因缘,感谢世间的成就。

缘起的定义就是:有“因”有“缘”,因缘和合而有“果”。世间上的一切部是因缘所生起,都离不开因果法则。因和果之间有一个缘,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缘。例如,花的种子种下去,它能够开花结果,必定要有土壤、阳光、空气、水分、肥料等很多的因缘,才能开花结果。所以,我们能够生而为人,在过去生中,有宿世的因、宿世的业,现在到了人间来,还要有现世的缘,因缘聚合了,才能产生果。

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缘起法虽然深奥难懂,不过从因果法则的六条定律,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缘起性空”。

1.果从因生:缘起的先决条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缘”,条件具足,才能生“果”。“因”是生起万事万物主要的、内在的条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缘”是外在的条件,能助因生果,是生果的间接力。所以,万有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缘,这就是“果从因生”的理则。

2.相由缘现:“法不孤起,仗境方生”,这个“境”就是因缘,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假相,本身并无自性,所以“缘起性空”;由于无自主性,所以能随着缘生而现,缘灭而散,因此“相由缘现”。

3.事待理成:宇宙万法的生起,固然是要有因有缘,但是在因缘果报的生起上,还有着普遍的理则,也就是因果的法则。譬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不能得豆,种豆不能得瓜。“如是因感如是果”,违背了这个“理”则,便不能成其“事”,所以说“事待理成”。

4.多从一有: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一”就是只有一个,“多”就是有很多个;但是在佛教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甚至“多从一有”。譬如把一粒水果种子埋到泥土里,经过灌溉施肥,而后长大开花,结出一树累累的果实,这都是由一粒种子而来。因此,佛教譬喻布施如播种,“一文施舍万文收”,其道理和“一粒落土百粒收”是一样的,这也正是“多从一有”的理论根据。

5.有依空立:世间上的人,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空是没有。在佛教里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肠胃不空,我们怎么能生存?我们口袋不空,东西放到哪里?世界虚空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安放?因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经》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龙树菩萨在《中论观四谛品》中提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这就是“有依空立”的理论根据。

6.佛是人成:佛陀悟道之初,曾经宣示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烦恼无明覆盖,因此不能证得;只要断除无明,拂尘去垢,开显佛性,自能证悟成佛,因此有所谓“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佐证。

缘起性空正如拳头与手掌,五个指头合起来成为一个拳头,这叫缘起;放下来变成手掌,这叫性空。因为性空,所以才能缘起;因为缘起,故知本性是空。缘起性空的道理不容易懂,但是人生各种关系的存在,却都离开不了缘起性空的道理。

三、何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根据佛教“缘起性空”的真理,六祖大师提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主张,也就是说,“一就是全部,全部就是一”。

在一般人的认知里,一切源于一,一并不代表一切;因为“一”只有一个,“一切”代表很多个。但是,在佛教里,认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个不算少,万亿也不算多。例如一朵花、一粒微尘、一颗沙石、一个世界、一个宇宙虚空,都是称做“一”,孰大孰小?孰多孰少?一般人总以为一朵花、一粒沙石、一个微尘很小,虚空很大,其实不是。我们说一朵花,从种子种在土壤到萌芽成长,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阳光的照耀,还要有风来传播花粉,有空气来沃养成长等。可以说,这一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万有的力量,才成为这一朵花;一朵花即等于一个虚空,跟虚空一样大。所以,佛教里讲“微尘不算小,虚空也不算大”;又说“须弥纳芥子,芥子藏须弥”,这都是说明“因缘有二法,实性则无二”。

其次,佛教讲“万法归一”,万法泛指宇宙之间的森罗万象。万法既归于一,那么,“一”又归于何处呢?一归万法。“一”是体,“万法”是相,“一”与“万法”就是本体与现象的互存互证。所以,一就是多,“一”与“多”不是两个分别的观念,而是同源同流的回环,一个宇宙有三千世界十亿国土,十亿国土三千世界也只是一个宇宙,所以说一多不异,一多不二。

佛教除了主张“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外,也讲到“刹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长”。刹那是佛教计算时间最短的单位,以现在的时间计算,大约等于七十五分之一秒,所谓“少壮一弹指,六十三刹那”,在零点零几秒这么短的一刹那,为什么说不短呢?主要是因为在一刹那之间,我们也有可能证悟永恒。所谓永恒无边,是没有时空分别间隔的。

此外,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可是映照在水中,不管江、湖、河、海,乃至脸盆、茶杯里面,都会有月亮。又如电视节目,虽然只是一个人在电视里表演,几百万台的电视机,统统都可以收看,这不就是“一即一切”吗?所以,时间、空间在“一”的里面,都是非常统一、非常调和的。如果我们能够认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能够了解“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就能体会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你我都是互为关系的存在,我和你没有太多的距离,没有太多的分别,所谓天下都是有缘人,相敬相亲又何必曾相识呢?

四、何谓“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

在佛教里,有一句话说“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这句话叫人很难了解,菩提是清净的正觉,为什么清净的正觉又说是染污的烦恼?烦恼是妄想、无明,为什么又说妄想、无明的烦恼就是正觉的菩提?怎么好的说是坏的,坏的说是好的?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把是说成非,把非说成是,这简直是非、好坏不分了嘛!

其实,在一般凡夫的认识里,有是非、好坏、得失、染净,但是在真如的自性里面,却是“生死自家明”,哪有是非、好坏、得失的分别呢?那只是心上分别的名相罢了!

对于“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这么深奥的问题,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

菠罗是一种水果,当菠罗才摘下来,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只要你咬一口,“哎哟!好酸喔”!但是,经过了和风的吹拂、太阳的照射之后,你再去吃它,“哎哟!好甜喔”!菠罗怎么一下子从酸变甜了呢?这甜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酸来的。因此,甜和酸并不是两个东西,而是同一个。

同样的道理,烦恼和菩提也是一体不二的;迷了就是烦恼,悟了就是菩提,离开烦恼之外,别无菩提可求。因此,六祖惠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

烦恼和菩提又如海水与波浪,波浪因何而来?是由水而来的,离开了水,就没有波浪。波浪就等于烦恼,从汹涌澎湃的波浪里面,我们可以知道水的本性是平静的。所以,在烦恼的里面,我们知道它有一个清净的自性菩提。

烦恼和菩提也可以喻如黄金,黄金可以做成戒指、耳环、手镯等,假相上虽有种种的差别,但是黄金的本质则是不变的。我们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在五趣六道里轮回,转来转去,时而天上,时而人间,时而地狱、饿鬼、畜生,但是这个清净的真如、菩提、自性,是永远不会改变,也不会损失分毫的。

众生因为有烦恼,因此流转五趣六道,却也要靠烦恼才能成就菩提。烦恼可以长养菩提,正如污泥里面可以生长莲花一样,因此,经云:“不怕妄想起,只怕觉照迟。”一个人能觉察出烦恼,就离觉悟不远了。所以,学佛的人不要怕烦恼,畏惧烦恼,重要的是,如何转烦恼为菩提。

我们要怎样才能转烦恼为菩提呢?有一个“哭婆变笑婆”的故事,说明苦乐、迷悟都只在一念之间。

有一个老婆婆常常哭泣,因为太好哭,大家都不称呼她的名字,而改叫她为“哭婆”。

有人问:“老婆婆!你为什么喜欢哭呢?”

老婆婆说:“你们有所不知,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雨伞店的人做媳妇,每当太阳出来,就想到大女儿的雨伞卖给谁呢?没有人买雨伞,就没有生意了,她的生活怎么办?我不禁就要为大女儿哭。”

老婆婆又说:“我的二女儿嫁给卖米粉的人做媳妇,每当下雨,就想到二女儿的米粉没有太阳晒;没有米粉卖,就没有生意,那生活怎么办?你们说,出太阳我要为大女儿哭,下雨天则要为二女儿哭,我怎么能不哭呢?”

这一天,刚好来了一个出家法师,听完了老婆婆的话,就对老婆婆说:“老婆婆!你可以把你的观念改变一下嘛!以后当你看到太阳出来,就想二女儿的米粉一定晒干了,生意一定很好,一定赚了很多钱。遇到下雨天,你可以想雨伞店里的大女儿,雨伞生意一定很好,这样你就不用哭了。”

老婆婆一听:“嗯!观念可以改变吗?”

“当然可以!”

老婆婆观念一转,从此每当看到太阳出来,就为二女儿欢喜;下雨了,则为大女儿高兴,所以从此变成一个会笑的老婆婆,大家也因此改称她为“笑婆”了。

哭和笑只在一念之间,苦和乐也是在一念之间,圣和凡、迷和悟、佛与魔也是在一念之间。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只要懂得转念,情况就不一样了;假如遇到悲伤、忧闷、烦恼,只要心境一转,也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事。所以,烦恼可以转为菩提,但是,重要的是在于当下一转,如果你不转,则烦恼是烦恼,菩提是菩提;你能转境,才能把烦恼转成菩提。

佛教虽然重视转凡成圣、转迷为悟。但是,佛法里又有这么一个譬喻:铁链子可以锁人,金链子一样可以束缚人。意思是说,烦恼固然可以迷惑人,如果你执著于菩提,一样会成为障碍;烦恼妄想的乌云固然可以遮蔽心灵,菩提正见的白云也一样可以成为执著。因此,真正的悟道,真正禅的境界,铁链子的烦恼要舍,金链子的菩提也不能执著;烦恼妄想的乌云固然要把它去除,菩提正见的白云也不能执著。总之,学佛的人要能超越一切,超越自己;要能离开烦恼、菩提的两边,要在中道里面去安排人生。所谓不即不离,不空不有,亦空亦有,能够认识“缘起性空”,能够懂得“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烦恼与菩提无二无别,你能够在这个不二的法门里找到安身立命之处,那才是一个修道者真正的生活。

五、怎样转“贪嗔痴”为“戒定慧”?

佛教是智信的宗教,不但讲究慈悲,尤其重视般若智慧;惟有开发般若智慧,才能把“贪嗔痴”的烦恼转为“戒定慧”的功德。因此,平常我们讲学佛修行,主要的就是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也就是转“贪嗔痴”为“戒定慧”。

贪嗔痴,称为三毒,是说对一切顺情的境界,生起贪得无厌的贪心;对一切违情的境界,生起忿怒憎恨的嗔心;对一切事理的法则,生起邪迷愚暗的痴心。这三毒是众生心理上最严重的大病,它是障碍佛道的根本烦恼;它像魔王,恼害众生的身心,毒害众生出世的善根,它是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本。因此,经典里面讲“心不迷不堕生死,意不烦不忧形质,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起不生业果”。可以说,凡夫众生有很多的苦恼,都是因为贪嗔痴的烦恼所引起的。

说起贪,我们可以看看这个世间众生的形象,走在路上,明明是一个已经喝过的空汽水罐子,他也要踢一踢,看看里面还有什么东西。有这么一则笑话:嫁到都市为人媳妇的女儿,忽然听说乡下的老爸爸要来,为了表达孝心,就用罐子装了很多老爸爸最喜欢吃的芝麻糖,随他要吃多少就吃多少。

可是,当爸爸把手伸到罐子里面,却怎么样都拿不出来,女儿很着急,这样拿,那样拿,爸爸的手就是拿不出来。后来不得已,只好把罐子打破,一看,爸爸的手为什么拿不出来?原来,他抓了一大把糖,手里面的糖太多了,拳头太大,糖果罐子的瓶口太小,所以拿不出来。

这个笑话说明,贪心是人性的弱点,贪心就是我们的根本烦恼。

嗔心,也是烦恼的根本,更是修行的一大障碍,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佛教把嗔心比作“火烧功德林”。

据说,有一个学道的人,每次打坐时,常有虱子来咬他。后来他就和虱子约法三:“当我打坐,进入禅定的时候,你不可以咬我;等我出了定,我不修行的时候,你咬我,我会慈悲布施一点血给你吸。”

大家说好了,彼此也就相安无事。后来,有一天,跑来一只跳蚤,闻到这个学道者香醇的血,忍不住垂涎欲滴,准备好好饱餐一顿,虱子赶忙出来制止:“跳蚤!你不可以随便乱来,我跟这个修行人有约定,要等他出定以后,才能吃。”

跳蚤当然等不及,也不管什么约定,一口就咬下去。这个修道者正在禅定之中,忽然有个东西咬他,心想:“你这个虱子不守信用。”一气之下,就把衣服脱下来,付之一炬,于是不管跳蚤也好,虱子也罢,统统同归于尽。而这个修道者因为生起了嗔恨心,道业也成就不了,正是“佛前多劫修供养,所积广大福德缘,一念嗔心才生起,尽焚彼福成灰烬”。因为一念嗔心,因此毁了自己。

唐朝时,权倾朝野的太监鱼朝恩,有一天,问药山禅师:“禅师!请问你,《普门品》说‘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什么叫做黑风?”

黑风就是指烦恼、嗔恨的意思。

药山禅师听了这话,并不正面回答他,只是对着他说:“鱼朝恩!你这个太监,你问这个问题做什么?”

鱼朝恩当时是朝中不可一世的重要人物,甚至连皇帝也要听他的话。不意药山禅师竟这么回答他,生气是可想而知,因此随即面露愤怒的样子。

这时药山禅师哈哈一笑,他说:“这就是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

贪嗔痴就像盗贼一样,日夜盘据在我们的心上,窃取我们的功德法财,障蔽我们的真如佛性,如果我们不转“贪嗔痴”为“戒定慧”,我们就永远受贪嗔痴的烦恼束缚。在三毒之中,嗔恚其咎最深,因此,佛教里面有一首偈语说:“面上无嗔是供养,口中无嗔出妙香,心中无嗔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

假如我们是经常为贪嗔痴所苦恼的人,不妨接受六祖惠能大师的指导;只要我们能开发人人本具的般若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就能把贪嗔痴烦恼转成戒定慧,那么我们的生活自然会有另一番妙味了。

六、怎样从般若中生出智慧,灭却尘劳烦恼?

在《六祖坛经》的《般若品》里,主要就是要我们从般若自性中生出八万四千智慧,来灭却八万四千的尘劳烦恼,所以惠能大师说:“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