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导论·先秦汉族风俗(汉族风俗史(第一卷))
4670000000044

第44章 先秦汉族岁时风俗(2)

仲夏三月有祭“山川百原”和“求雨”之俗,《吕氏春秋·仲夏纪》云:“是月也,命乐师,修鞞鞀鼓,均琴瑟管箫,执干戚戈羽,调竽笙埙箎,饬钟磬柷敔。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进原,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祭礼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农乃登黍。”说的是这个月,命令乐师修治鞞鼓鞀鼓,调试琴瑟管箫,造作干戚戈羽等舞具,调和竽笙埙箎,整饰仲磬柷敔。命令主管官吏为百姓祈祷,祭礼名山大川及众水之源,举行盛大的求雨祭礼,配以丰富的舞蹈及齐全的乐曲。命令天下各县大夫同时举行求雨祭祀,祭祀前世有功于百姓的君主公卿,向他们祈求谷粒满实。祭祀时农民要进献黍子。

仲夏之月有尝黍之俗,《吕氏春秋·仲夏纪》云:“是月也,天子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说的是这个月,天子就着雏鸡品尝黍子,品尝产,先用黍子和樱桃祭献祖宗。

仲夏之月的禁忌是不要割蓝草来染东西,不要烧制木炭,不要曝晒布匹,不要在南方用火,城门和闾门不要关闭,关口和集市不要征税。

仲夏之月的节气是夏至,俗规夏至之日,君子洁身斋戒,要深居简出,身体要宁静;禁止淫声女色,不要嫔妃进御;少食美味,不要使五味齐和;抛弃一切嗜欲,安定心志精气,众器官安静无为,作事不要盲撞。

3.季夏

季夏,是夏季的第三个月。据《吕氏春秋·季夏纪》所记,季夏之月的风俗与孟夏、仲夏基本相同,只是天子所居的地方移到南向明堂的右侧室。

季夏三月有祭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之俗,《吕氏春秋·季夏纪》所记,季夏之月的风俗与孟夏、仲夏基本相同,只是天子所居的地方移到南向明堂的右侧室。

季夏三月有祭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之俗,《吕氏春秋·季夏纪》云:“是月也,令四蓝大夫合百县之秩刍,以养牺牲。令民无不咸出其力,以供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祀宗庙社稷之灵,为民祈福。”说的是这个月,集合监管四郡的县大夫聚合各县按常例交纳的刍草,用来饲养供祭祀用的牲畜。命令百姓都要全力收割聚集,用来供给祭祀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神祗、宗庙社稷之用,为百姓求福。

季夏之月的禁忌是不许出现任何砍伐之事,不能大兴土木工程,不能召诸侯集会,不能兴师动众;不能发起大的举动以致摇动土气;不要发布干扰农时的命令而伤害农耕之事。

四、秋时风俗

1.孟秋与立秋

孟秋,是秋季的一第一个月。据《吕氏春秋·孟秋纪》所记,孟秋之月,主宰之帝是少,佐帝之神是蓐牧。祭祀是门祭,祭品以肝脏为尊。这时天子住在西向明堂的左侧室,乘坐白色的兵车,车前驾着白马,车上插着白色的绘有龙纹的旗帜;天子穿着白色的衣服,佩戴着白色的饰玉。吃的是麻和狗肉,用的器物外形鼓起而内部深邃。

孟秋之月有尝五谷之俗,《吕氏春秋·孟秋纪》云:“是月也,农乃升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说的是这个月,农民开始献上五谷。天子要品尝新收获的谷物,首先祭献给祖庙。

孟秋之月的禁忌是,不要分封诸侯,不要设置高官,不要赏赐土地,不要馈赠贵重礼物,不要派出担负重要使命的使节。

孟秋之月的节气是立秋。《逸周书·时训》云:“立秋之日、淳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婵鸣。”周代有迎秋之俗,在立秋前的三天,太史拜见天子,说:“某日立秋,大德在于金。”于是天子斋戒。立秋那一天,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去迎接秋的到来。回来后,就在朝廷上赏赐将军和勇武之士。天子命令将师挑选兵士,磨砺武器,精选操练杰出的人才,专门委任有功的将士去征伐不义的人,追究诛伐凶恶怠慢的人,以此表明受憎,使天下人都来归顺。《吕氏春秋·孟秋纪》。

2.仲秋

仲秋,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据《吕氏春秋·仲秋纪》所记,仲秋之月的风俗与孟秋基本相同,只是天子所居的地方移到西向明堂的正室。

仲秋之月有傩祭之俗。《吕氏春秋·仲秋纪》云:“是月也,乃命宰祝,巡行牺牲:视全具;案刍拳;瞻肥瘠,察物色,必比类;量小大,视长短,皆中度。五者备当,上帝其享。天子乃傩,御佐疾,以通秋气。以犬尝麻,先祭寝庙。”说的是这个月,命令太祝和太宰巡视那些供祭祀之用的牺牲,察看这些牺牲性形体是否完整、喂养情况如何、是肥是瘦、毛色纯一与否,这些一定要符合旧例;然后量量它们的大小,看看长短,也都要符合要求。形体、肥瘦、毛色、大小、长短都完全适当,上帝就享用这些祭品。天子于是举行傩祭,防止逐除疫疠,以此通达金秋之气。天子就着狗肉品尝麻籽,并首先祭祀祖庙。

3.季秋

季秋,是秋季的第三个月。据《吕氏春秋·季秋纪》所记,季秋之月的风俗与孟秋、仲秋基本相同,只是天子所居的地方到西向明堂的右侧室。

季秋之月有祭天帝之俗,《吕氏春秋·季秋纪》云:“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说的是这个月,要隆重祭祀天帝,用牺牲祭祀诸神。事毕,向天子禀告祭祀已经齐备。

季秋三月有尝稻之俗,《吕氏春秋·季秋纪》云:“是月也,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

五、冬时风俗

1.孟冬与立冬

孟冬,是冬季的第一个月。据《吕氏春秋·孟冬纪》所记,孟冬之月,主宰之帝是颛顼,佐帝之神玄冥。祭祀是行祭,首位的祭品是贤脏。这时天子住在北向明尝的左侧室,乘坐黑色的车,车前驾着黑色的马,车上插着黑色的绘有龙纹的旌旗,天子穿着黑色的衣服,佩带着黑色的饰玉,吃的食物是黍米和猪肉。使用的器物宽大而且敛口。

孟冬之月有蒸祭之俗,《吕氏春秋·孟冬纪》云:“是月也,大饮蒸,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飨先祖五祀,劳农夫以休息之。”说的是这个月,举办盛宴进行蒸祭,天子向在天之神祈求明年农业丰收。大杀牺牲,在官社和门闾祈祷,然后飨祀先祖,并祭祀户神、灶神、中神、门神、行神,慰劳农夫,让他们休息。

孟冬之月的节气是立冬。《逸周书·时训》云:“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周代有迎冬之俗,立冬前三天,太史禀告天子说:“某日立冬,大德在水。”天子于是斋戒。立冬那天,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去北郊迎接冬天的来临。回来以后,赏赐为国牺牲者的家属,抚恤孤儿寡妇。

2.仲科与冬至

仲冬是冬季的第二个月。据《吕氏春秋·仲冬纪》所记,仲冬之月的风俗与孟冬基本相同,只是天子居住的地方移到北向明堂的正室。

仲冬之月,因天子“命有司曰:‘土事无作,无发盖藏,无起大众,以固而闭。’发盖藏,起大众,地气且泄,是谓发天地之房,诸蛰则死,民多疾疫,又随以丧,命之曰畅月。”说的是天子命令司徒官说:“不要兴动土木工程,不要打开遮盖掩藏的东西,不要发动众多百姓,要封固和闭藏。”打开盖藏之物,发动众多百姓,地气就会外泄,这就叫做开启天地用来闭藏万物的房舍。这样,各种蛰伏的动物就会死亡,百姓中会流行疾病,又会随而死去。故这个月,俗称“畅月”。

仲冬之月,有祭水神之俗。《吕氏春秋·仲冬纪》云:“是月也,……天子乃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原渊泽井泉。”说的是天子命令主管官吏祭祀四海、大河、水源、深渊、大泽和井泉的水神。

仲冬之月的节气是冬至。俗规冬至之日君子要整洁身心,住处要深邃,身心要宁静,屏除声色,禁绝嗜欲,保养身体和性情,对待任何事情都要内心宁静,以此等待阴阳变化的结果。冬至到来的时候,可以砍伐林木,割取竹子。

3.季冬

季冬,是冬季的第三个月。据《吕氏春秋·季冬纪》所记,季冬的风俗与孟冬、仲冬基本相同,只是天子居住的地方移到了北向明堂的右侧室。

季冬之月有傩祭之俗,《吕氏春秋·季冬纪》云:“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征鸟厉疾。乃毕行山川之祀,及帝之大臣,天地之神祗。”说的是这个月,天子命令主管官带领大规模举行傩祭,四方城门都割袭牺牲,并制作土牛,以此送阴冬之气。普遍举行对山川之神的祭祀,受祭祀的还有先世公卿大臣、天地神祗的祭祀。

季冬之月“数将几终,岁将更台”《吕氏春秋·季冬纪》,即一年将要结束了,新的一年将重新开始,天子“乃命太史,次诸侯之列,赋之牺牲,以供皇天上帝社稷之享。乃命同姓之国,供寝庙之刍豢。令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之牺牲,以供山林名川之祀。凡在天下九州之民者,无不咸献其力,以从皇天上帝社稷寝庙山林名川之祀。”《吕氏春秋·季冬纪》。说提天子命令太史排列异姓诸侯的次序,使他们按国家大小贡赋牺牲,以供给对上天及社稷之神的祭祀。《诗经·周颂·良耜》叙一年农事,丰收、祭祖、祈福云:

畟畟良耜真是锋利好犁头,

俶载南亩开始耕种到南亩。

播厥百谷插下各类好谷种,

实函斯活种子发芽芽嫩柔。

或来瞻女有人前来看望你,

载筐及筥方筐圆筥提在手。

其馕依黍送来的是小米饭,

共笠斯纠斗笠系绳戴在头。

其镈斯赵犁头破土个好使,

以薅蔡蓼薅除杂草把秧留。

茶蓼朽止野草苦蓼都朽腐,

黍稷茂止小米高梁长得茂。

获之挃挃镰刀收获声吱吱,

积之栗栗稻垛堆积多丰实。

其崇如墉高高堆得象城墙,

其比如栉整齐好比木梳齿。

以开百室打开上百储藏库,

百室盈止积粮装满了百室。

妇子宁止老婆孩子暂得安,

杀时犉牡杀那黄牛来祭祀。

有捄其角弯弯长的是牛角,

以似以续要继前岁的祭祀,

续古之人要继古人讲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