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放下就是快乐(全集)
4656600000037

第37章 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4)

对看似不关己的小事而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责任心,人们也许不会马上就受到惩罚。但一些陋习逐渐变成了习惯,不知不觉地就会影响更重要的方面。因此,我们应该居安思危,从小事做起。

34.成败的距离

99度加1度,水就开了。开水与温水的区别就是这么1度。有些事情之所以会有天壤之别,往往就是因为这微不足道的一度。

两个下岗女工,各在路边开了一个早点铺,都卖包子和油茶:一个生意逐渐兴旺,一个3个月后收了摊,据说原因是一个鸡蛋的问题。

生意逐渐兴旺的那家,每当顾客到来时,总是问在油茶里打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垮掉的那一家问的是要不要鸡蛋。两种不同的问法总能使第一家卖出较多的鸡蛋。鸡蛋卖得多,盈利就大,就付得起各项费用,生意也就做了下去。鸡蛋卖得少的,盈利小,去掉费用不赚钱,摊子只好收起。成功与失败之间仅一只鸡蛋的距离。

名扬天下的可口可乐中,99%是水、糖、碳酸和咖啡因。世界上一切饮料的构成也都是如此,然而在可口可乐中有1%的东西是其他饮料中所没有的,据说就是这个神秘的1%,使它每年有4亿多美元的纯利润,而其他品牌的饮料,每年有8000万美元的收入就算不错了。

平庸与辉煌之间有时只有一步之遥。

35.系紧你的鞋带

有一家超市,生意相当红火,营业额每月以5%~8%的幅度增长。但在一个月底,财务部却发现当月营业额比上个月下降了近10%。这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财务部迅速将情况向总经理作了汇报,总经理又迅速召集了营销部的工作人员,责成他们立即调查营业额下降的原由。

营销部迅速展开了市场调查。但一个星期过去了仍一无所获。后来,一员工给总经理送去了一张报纸,营业额下降之谜才得以解开。

原来,在两个月前,有一名女顾客到这家超市购买生活用品,在结账的时候,她发现售货员少找了1元钱,但售货员坚持认为没找错,因此发生了一次小小的争执。尽管后来售货员作出了让步,但女顾客却认为受到了侮辱,便将此事写成了一篇短文,狠狠批评了该超市的服务质量,该文刊登在当地一社区主办的小报上,而这家超市有近14的顾客来源于这个社区。

总经理立即叫人找来那名售货员,令他惊讶的是,站到他面前的竟是一名多年来连续获得“优质服务模范个人”称号的员工。

在交谈中,总经理知道了这位优秀职工失职的原因。

那天上班,她和平时一样,早早起了床,吃完早饭就匆匆赶到公交车站。就在她和一群上班族奋力挤向车门时,鞋带突然散了,鞋子立即从脚上掉了下来。她赶紧去找鞋子。等她穿好鞋子后,车子已经开走了,于是她只好等一下班车……那天她上班迟到了。当她刚刚迈进超市大门的时候,就受到管理人员的严厉批评。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的心情一直很坏。当那位顾客对找回的零钱提出异议时,她的言语明显不够温和……

听完售货员的叙述,总经理思忖了一会儿,最后,他语气缓和却很郑重地说道:“以后,请系紧你的鞋带,一刻都不要松懈。”

一根松散的鞋带竟引发出一次不小的经营事故。

在生活中一些微小的事情常常于无形中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我们抱怨生活和社会没有给予自己好运气时,其实正是我们自己懈怠了人生,忽视了身边的某些小事或者某些环节。

36.路的旁边也是路

1956年,松下电器与日本生产电气精品的大阪制造厂合资,设立了大阪电气精品公司,制造电风扇。当时,松下幸之助委任松下电器公司的西田千秋为总经理,自己任顾问。

这家公司的前身是专做电风扇的,后来开发了民用排风扇。即使如此,产品还显得很单一。西田千秋准备开发新的产品,试着探询松下的意见。松下对他说:“只做风扇的生意就可以了。”

当时松下的想法,是想让松下电器的附属公司尽可能专业化,以图有所突破。可是松下精工的电风扇制造已经做得相当卓越,颇有余力开发新的领域。尽管如此,西田得到的仍是松下否定的回答。

然而,西田并未因松下这样的回答而灰心丧气。他的思维极其灵活与机敏,他紧盯住松下问道:“只要是与风扇有关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吗?”

松下并未细想此话的真正意思,但西田所问的与自己的指示很吻合,所以回答说:“当然可以了。”

四五年之后,松下又到这家工厂视察,看到厂里正在生产暖风机,便问西田:“这是电风扇吗?”

西田说:“不是。但它和风有关。电风扇是冷风,这个是暖风,你说过要我们做风扇的生意。这难道不是吗?”

后来,西田千秋一手操办的松下精工风扇的家族,已经是非常丰富了。除了电风扇、排气扇、暖风机、鼓风机之外,还有果园和茶圃的防霜用换气扇,培养香菇用的调温换气扇,家禽养殖业的棚舍换气调温系统……

西田千秋只做风扇的生意,就为松下公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在生活中,我们在一条路上不断地走,但取得的成就并不如人意。西田千秋试着往旁边跨了几步,就发现了无数的路,而且条条都是全新的路,并最终引领他走向了成功。

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我们在生活的路上走得不好,不是路太狭窄了,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狭窄了,所以最后堵死我们的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

37.拼图

这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一位牧师在准备讲道。他的妻子出去买东西。他的小儿子吵闹不休,向他要零花钱。

这位牧师正在看一本旧杂志,一页一页地翻阅,一直翻到一幅色彩鲜艳的大图画——世界地图。

于是他从那本杂志上撕下这一页,再把它撕成碎片,丢在地上,对儿子道:“小约翰,如果你能拼拢这些碎片,我就给你两角五分钱。”

牧师以为这件事会使约翰花去上午的大部分时间,没想到不到十分钟,儿子就来敲他的房门了。

牧师惊愕地看着约翰如此之快地拼好了的那幅世界地图。“孩子,这件事你怎么做得这么快?”牧师问道。“啊,”小约翰说,“这很容易。在图画的背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地图也就是正确的。”

牧师微笑起来,给了儿子两角五分钱,说道:“你也替我准备好了明天的讲道。”

“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也就会是正确的。”这就是小约翰给我们的启示。

阻碍我们成功的,不是我们未知的东西,而是我们已知的东西。

38.用心撞钟

有一个小和尚在一座名刹担任撞钟之职。照他的理解,晨昏各撞一次钟,简单重复,谁都能做,钟声仅是寺院的作息时间,没什么大的意义。半年下来,无聊已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有一天,方丈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之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

老方丈告诉他说:

“你的钟撞得很响,但是钟声空泛、疲软,没什么力量。因为你心中没有‘撞钟’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所代表的深刻意义。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要唤醒沉迷众生。为此,钟声不仅要洪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心中无钟,即是无佛;不虔诚,不敬业,怎能担任神圣的撞钟之职呢?”

在工作中,要把每一件小事和远大的、固定的目标结合起来。当目标完全融入生活时,人生目标的达到就只剩下时间问题了。不能忍受时间的煎熬,也就不能实现你的目标。

39.博士求职

有一位留学美国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回国找工作,结果接连碰壁,许多家公司都将这位博士拒之门外。这样高的学历,这样吃香的专业,为什么找不到一份工作呢?

万般无奈之下,这位博士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

他收起了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再去求职。不久他就被一家电脑公司录用,做了一名最基层的程序录入员。这是一份稍有学历的人都不愿去干的工作,而这位博士却干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没过多久,上司就发现了他的出众才华:他居然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这绝非一般录入员所能比的。这时他亮出了自己的学士证书,老板于是给他调换了一个与本科毕业生对口的工作。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在新的岗位上游刃有余,还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建议,这比一般大学生高明,这时他才亮出自己的硕士身份,老板又提升了他。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老板也比较注意观察他,发现他还是比硕士有水平,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非常人可比,就再次找他谈话。这时他才拿出博士学位证明,并阐明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此时老板才恍然大悟,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因为此时公司对他的学识、能力及敬业精神早已全面了解了。

这个博士是聪明的,碰了几次钉子后,他放下身份与架子,甚至让别人看低自己,然后在实际工作中一次次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让别人一次一次地对自己刮目相看,他的形象就逐渐高大起来。许多年轻人初入社会时,往往把自己的一堆头衔、底牌全部亮出来,夸耀自己,结果或者让别人反感难以与人合作,或者令人招有很高的期望值而又大失所望,稍有失误便不好翻身。

有智慧的人也会碰壁,但他们懂得变通,所以他们能够取得成功。

40.把大石块放在第一位

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的学生讲课。

“我们来个小测验。”专家拿出一个1升的广口瓶放在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把它们一块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吗?”所有的学生应道:“满了。”他反问:“真的?”说着他从桌下取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壁使砾石填满石块间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很好!”他伸手从桌下又拿出一桶沙子,把它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说。然后专家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望着学生,说:“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一个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真的再加把劲,你还可以干更多的事!”“不。”专家说,“那还不是它的寓意所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那么你就再也无法把它们放进去了。那么,什么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块’呢?你的信仰、学识、梦想?或是和我一样,传道授业解惑?记得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你会终生错过应该努力的方向。”

同样的空间,放置东西时的先后顺序不同,结局就大相径庭。所以要合理而科学地安排生命中东西的顺序,记住最重要的“大石块”一定要排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让生命之花盛开。

41.谁会去踢一只死狗

1929年,美国发生了一件震动全国教育界的大事,美国各地的学者都赶到芝加哥去看热闹。

在几年之前,有个名叫罗勃·郝金斯的年轻人,半工半读地从耶鲁大学毕业,做过作家、伐木工人、家庭教师和卖成衣的售货员。现在,只经过了8年,他就被任命为全美国第四大名校——芝加哥大学的校长。他只有30岁!真叫人难以置信。老一辈的教育界人士都大摇其头,人们对他的批评就像山崩落石一样一齐打在这位“神童”的头上,说他太年轻了、经验不够,说他的教育观念很不成熟,甚至各大报纸也参加了攻击。

在罗勃·郝金斯就任的那一天,有一个朋友对他的父亲说:“今天早上我看见报上的社论攻击你的儿子,真把我吓坏了。”

“不错,”郝金斯的父亲回答说,“话说得很凶。可是请记住,从来没有人会踢一只死了的狗。”

你生活的地位越高,甚至成为公众人物,批评你的人也会越多,被人在茶余饭后当作谈资的对象的机会也越多。“被别人所批评”本身就代表着你已经被别人羡慕。

42.一剑断“结”

古罗马时代,一位预言家在一座城市内设下了一个奇特难解的结,并且预言,将来解开这个结的人必定是亚细亚的统治者。长久以来,虽然许多人勇敢尝试,但是依然无人能解开这个结。

当时身为马其顿将军的亚历山大,也听说了关于这个结的预言,于是趁着驻兵这个城市之时,试着去打开这个结。

亚历山大连续尝试了好几个月,用尽了各种方法都无法打开这个结,真是又急又气。

有一天,他试着解结又失败后,恨恨地说:“我再也不要看到这个结了。”

当他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不再去想这个结时,忽然脑筋一转,他抽出了身上的佩剑,一剑将结砍成了两半儿——结打开了。

遇到了难解的结时,有能力的人会尝试着取得主导权,改变游戏规则,来打开这个结。无法改变游戏规则时,就要跳出深深框住我们思想的形,只要超脱了这个形,就没有打不开的结。

43.南极对面

这已是他在一年里失去的第六份工作。在北风呼啸的寒冬里,他窝在滴水成冰的小屋里,向朋友诉说自己的沮丧。

他拥有英语六级证书,第一家公司却认为他口语不过关;他是电脑二级程序员,第二家公司却嫌他打字速度太慢;第三家他与部门经理不合,他主动炒了老板;接连地,第四家、第五家……

他黯然地说:

“一次次全是失败,让我浪费了一年的时间。”

朋友一直耐心聆听,微笑着说:

“讲个笑话给你听吧。一个探险家出发去北极,最后却到了南极,人们问他为什么,探险家答:‘因为我带的是指南针,我找不到北。’”

他说:“怎么可能呢,南极的对面不就是北极吗?转个身就可以了。”

朋友反问:

“那么失败的对面,不就是成功吗?”

在瞬间,他如醍醐灌顶,彻底懂得了失败的宝贵。

所谓成功与失败,原来是同一片旷野,是令你溺水的深潭,也是能为你解渴的甘泉。

谁能在一开始便明察秋毫,寻觅到那通往柳暗花明的小径?必得经历失败,仿佛数学里的排除法,当把所有不可能的结论,荒谬的推论、曾寄予莫大希望的假设一一排除,剩下的,才会是唯一正确的结论。

失败便是我们的指南针,在我们一次次晕头转向,头破血流里,以它恒久不变的指针,指引着错误的方向,然后提示我们:转过身去,对面便是成功。

有一句名言是,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那么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成为伟人。我们要说,如果失败再来一次,我们一定要看清失败对面成功的容貌。

44.不满足是前进的引擎

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金。然而,他始终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不断吸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一生中,画风至少变了5次!即使他已80高龄,还每日挥毫不已。有时,来了客人或身体不适,不能作画,过后也一定补画。正因为齐白石在成功之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了独特的流派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