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北京通趣说老北京
4655100000008

第8章 北京中轴线上的万春亭和钟鼓楼(2)

钟鼓,我国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如《诗经·关雎》里,就有演奏钟鼓古老乐器的诗句:“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随着社会发展,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传入中国。由于佛教寺院精神生活上的需要,钟鼓便逐渐同佛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明清寺院的布置,一般说,佛寺山门内,东西两侧多有钟鼓二楼——东侧是钟楼,西侧是鼓楼;又如,从前的雍和宫,每天天尚未亮,即在寅时前,钟声便响彻了远近周围;每天日落酉时后,点灯戌时前,即黄昏时,鼓声像来自远方的轻雷,集合喇嘛们到殿上诵经。多少年来,住在雍和宫附近的居民,每天都能听到熟悉的鼓声。不仅如此,从前老北京紫禁城附近的居民,还会听到午门上的钟鼓声。《宸垣识略》里亦有记载:“凡视朝,则鸣钟鼓于楼上。驾出入午门,鸣钟。祭享太庙则以鼓。”

北京地安门外大街钟鼓二楼(均于明永乐十八年建成)是明代二十四衙门之一。统一掌管北京城内的报时任务。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时这十二时辰,每一时辰合现在两小时,夜11时到次晨1时为子时;1时至3时为丑时,其他寅时、卯时等,均可类推。据老北京人回忆:从前北京钟鼓楼,每天至少要报三次更(即报时)。将早晨击鼓撞钟报时,称之为亮更,将日中正午时击鼓撞钟,名曰午更,将点灯以后,即在人定亥时之前击鼓撞钟报时,称作为定更。

据老北京人相传,清代乾隆以前,北京的钟鼓楼,是昼夜统一向全城报时的地方。其特征是:每天日中正午时鸣钟,夜间则报更五次,一直到寅时天亮。清乾隆以后,则逐渐将昼夜击鼓撞钟报时的规定,改变成为只存夜间报两次更了。第一次,每天在晚上人定亥时,故将这次击鼓撞钟报时,称作为定更;第二次,每天在天亮寅时之前,故将这次击鼓撞钟报时,称之为亮更。夜间这两次击鼓撞钟报时是很有趣的,即每次在击鼓撞钟之前,由两名负责统一向全城击鼓报时的更夫分别登上钟鼓楼,讲究手提孔明灯,先遥遥互相间对照一下,以此为信号。所以,老北京人将这种信号称之为对灯儿。更夫互相间对灯儿完毕,然后撞钟。击鼓时,讲究有节奏,老北京流传有一句话:“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但每次击鼓到最后一下,总要停歇一下,以让钟楼的更夫做好准备,紧接着宏亮的钟声便由钟楼上向全城飞扬开去,撞钟的次数与击鼓相同,亦是“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前后鼓声和钟声两番合起来,总共为108下。

·闺女成仙帮助老爹铸成了大钟·

这是老北京建钟楼、铸大钟时的一个感人的神话传说。

报更击鼓,向全城报时用的鼓楼先落成了。皇上立即下谕旨,要在鼓楼后面(北面)建置一座钟楼。全国一些大城市,皆有向全城击鼓撞钟报时的鼓楼和钟楼,如古都长安城,就有钟鼓二楼。不仅如此,全国各地一些比较大的佛教寺院。在天王殿之前,即进山门内,其两侧,亦有报时用的钟鼓建筑。而北京城,只建一座鼓楼,那怎么能行呢?还应有钟楼来相配。为了实现钟鼓齐鸣,向北京全城报时,皇上下令要铸造一口万斤重的大钟。于是,命朝中负责向北京全城报时的钟鼓衙门(为朝中二十四衙门之一),召集京城和全国各地的一些铸钟大师,也就是铸钟匠人,到京城钟鼓衙门内,为钟楼铸造万斤重的大钟献计献策。其中。有来自京城东通州的一位铸钟名匠,人称钟爷老人。

钟爷老人,年轻时丧妻,一直未再娶,因他怕使前妻留下刚满3岁的闺女受后娘的气。他带着小闺女,过着苦日子。因为他铸钟技术比一般铸钟匠高超,所以通州方圆几百里地,哪儿修庙铸钟,都离不开他。他被人们尊誉为铸钟的“钟爷”(为“祖师爷”之意)。

钟楼落成后,为钟楼准备铸造大钟,在鼓楼的西侧,由朝廷钟鼓衙门划出一块地方,设立了一个铸钟厂。钟爷与全国各地云集到京城的著名铸钟大师和能工巧匠们上千号人,在铸钟厂里没日没夜地干。

朝廷钟鼓衙门指定,由钟爷领头,负责为钟楼铸造大钟。自从钟爷担负了这份皇差,已长大成人的闺女就总是不放心。

眼看离皇上限期铸成钟的日期只剩下三四天的时间了。一天,钟爷愁眉苦脸地回到家里,往炕沿上一坐,不言语。急得闺女问:“爹,是不是铸造大钟遇上不顺心的事了?您告诉闺女,闺女我也许能给您帮上个忙!”老爹听了闺女的话,没有立刻回答,觉得跟闺女说了也没啥用:“连我这个被人们尊称为铸钟的‘祖师爷’都琢磨不出什么高明的办法,她一个女孩子家,难道还会有什么高超的办法?”他思来想去,但又觉得:“闺女也长大成人了,她是自己身边惟一的亲人,也许闺女能替老爹想出个好主意来!”钟爷最后还是把铸钟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一五一十都告诉了闺女。他说:“闺女,爹同来自全国各地的铸钟大师,没日没夜地干,都满以为到期能把大钟铸造出来,谁知浇铸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有一次,虽然浇铸成了钟,大家都非常高兴,但挂起来,怎么撞大钟,它都发不出洪亮的嗡嗡声,又重新配料,重新铸,还是没有成功。爹和大家一样,这些天吃不下,睡不好。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干着急,眼看着工期就要到了,大钟铸不成,皇上怪罪下来,大家都会被砍头的!现在,大家的命,都在这口大钟上了!”闺女听了,心如火燎,心想:“老爹是铸钟的头儿,这次老爹完不成皇差,命就保不住了!”闺女非常孝顺老爹,立刻安慰说:“爹,您老人家别着急,等我好好想想,也许能替您琢磨出个办法来!”

皇上下谕铸钟的限期到最后一天了。这天,钟爷心里像滚滚油浇,寅时前,就上铸钟厂了。孝顺的闺女,一看天还黑着呢,老爹就出门去铸钟厂了,老爹为钟楼铸造大钟这份皇差,一夜都没有合眼,都快愁死了。孝顺的闺女也沉不住气了,不吭不响,跟在老爹的后边。老爹因为心事特别重,心里只顾琢磨铸造大钟的事儿,没有发现闺女也跟着一块儿来到了铸钟厂。

爷俩赶到铸钟厂,天刚亮,钟爷一瞧铸钟厂,火光连天,大家干劲儿十足,个个都累得满头大汗。钟爷立即投入指挥。闺女两只大眼睛不停地看着。翻滚的铜汁,不断地被倒入大钟的砂模中。可是浇铸了半天,铜汁就是不凝,急得大伙个个都说不出话来,钟爷立刻愁上眉梢,脸色也变了。

正在这当儿,闺女急了,大喊一声:“爹,我也跟您来一块儿铸造大钟!”说完,她猛地一蹿,一下子就跳进了化铜的大锅里,铜水立即飞溅老高,放出五颜六色的光彩,随后,从化铜的大锅里,飞出一张白纸来,直奔钟爷,大家都愣住了。

此时,钟爷将向他飞来的那张白纸接过来,拿在手上,手直打哆嗦,一看纸上,是闺女写的一行字:“爹,您别伤心!昨夜神仙给闺女托了个梦,让闺女这样干,才能救爹的命!”

钟爷耳边,好像闺女还在喊:“爹,我也来了!”此时,他顾不得哭了,三步并两步,走到化铜的大铜锅跟前一看,闺女只留下她姥姥给绣的一双绣花鞋。这座著名的大钟终于铸成了。

四北京著名的大钟寺和永乐大钟

赵先生问:

北京不仅有著名的钟鼓楼,而且还有著名的大钟寺和永乐大钟,您能不能顺便将北京的大钟寺和永乐大钟,也说说呢?

钱先生答:

是呀,不单是钟楼里有大钟,北京大钟寺里的永乐大钟更著名,的确值得说一说。

·大钟寺得名的由来·

大钟寺是俗名。原名为觉生寺。这座寺,始建于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稹)雍正十二年(1734年),次年冬季落成。位置在今日北京西魏公村以东、北三环路之北侧。

相传,未修建觉生寺前,这个地方叫做曾家庄,居然被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稹皇帝看中,他几经察看,都觉得这个地方“右隔城市之嚣,左绕山川之胜”,实为佛僧修行的好地方。因此,敕令建一座寺庙,名为觉生寺。

就在觉生寺修建的过程中,庄亲王给雍正皇帝上一奏折,要求将弃置在万寿寺的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铜钟移到觉生寺内悬挂起来。庄亲王认为,觉生寺殿宇五层,其后阁按阴阳五行来说,属五行(金木水火土)中之土,若在其阁后再修建一座建筑物,配以属金的大铜钟,取其金土相生之意,不就更显得齐全吗?雍正皇帝看完庄亲王的奏折,下谕旨将弃置在万寿寺的永乐大钟移到觉生寺内悬挂起来。

传说总归是传说,那么永乐大钟究竟是什么时候在觉生寺内悬挂起来的呢?据史料载:永乐大铜钟一直到下一代皇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八年(1743年),才在觉生寺内悬挂起来。

永乐大钟重达46.5吨,这样重的庞然大物,当时人们究竟是怎样从万寿寺搬运到觉生寺的呢?又怎样将大钟悬挂起来的呢?

相传:从万寿寺开始,一直到觉生寺,每隔半里左右的地方,打上一眼井,冬天用井水泼成冰道,采用在冰道上拖拉的办法,将大钟由万寿寺搬运到觉生寺内。然后,采取堆土的办法,将大钟一点点地抬高,土堆越来越高,将大钟抬高到实际需要的高度,而在土堆的下面,事前已经筑好了钟座;四周有六根柱子和大梁,全是六拼楠木;将柱子坑掏好立上柱子,架上梁;大钟悬挂之后再将大钟下面堆的土,一点一点地清除掉。这样,46500公斤重的永乐大钟终于悬挂成功了。

因为觉生寺悬挂了永乐大钟,人们也就渐渐地称觉生寺为大钟寺了。

大钟楼是在永乐大钟悬挂好之后,才开始修建的。它按照天圆地方的说法建造。形成寺内独具特色的核心建筑,矗立在一座巨大的青石砌成的台基上,十分庄严。青石台基砌有八角形散音池,池深0.7米,直径4米,池口距钟口1米,钟响时,能起到共鸣作用。

大钟寺规模宏大,自南至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正殿、后殿、藏经楼、大钟殿(或曰大钟楼)、配殿等。大钟寺曾是帝王祈雨、信徒从事佛事和朝圣的场所。

·永乐大钟·

永乐大钟,通高为6.94米,钟唇厚22厘米,外径3.3米,重约46.5吨。钟身内外铸满佛教经咒17种,外铸《诸佛如来菩萨尊者名号集经》、《弥陀经》和《十二因缘咒》,内铸《妙法莲华经》,钟口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蒲牢处铸《楞严经》,总计22.7万余字。字形恭楷端正,古朴遒劲,相传出自明初书法家沈度的手笔。大钟铸造精致,采用我国优秀的传统工艺——无模铸造法,可以说体现了我国古代冶炼技术的高超水平。大钟的声响独特,轻击发出的声响,圆润深沉;重击发出的声响,浑厚宏亮,音波起伏,节奏明快幽雅。据现代科学家们测定,大钟振动频率最低为22赫,最高在860赫以上,主要频率在400赫以下。击钟时尾音长达2分钟以上,钟声传送距离为15~20公里。古籍《长安客话》里称:“昼夜撞击,声闻数十里。其声,舷谹,时远时近,有异他钟。”

在大钟寺,除了永乐大钟以外,还陈列着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古钟,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