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 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他少时孤贫落拓,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李密败,降唐。又被窦建德所获,任起居舍人。后建德失败,人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前后陈谏二百余事。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任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秘府图籍。后一度任侍中,封郑国公。曾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多次劝太宗以隋亡为鉴,认为君好比舟,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为而治”。其言论见于《贞观政要》。其著作有《隋书》的序论与《梁书》、《陈书》、《北齐书》的总论,主编有《群书治要》。
魏征的一生,尤其是他提出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及多次劝太宗以隋亡为鉴,认为君好比舟,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社会上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祭祀魏征,故在外斋宫的斋戒铜人亭里,摆放魏征的铜人像。当然,这仅仅是属于笔者的一种认识、理解和分析罢了。
四从蓝黄绿黑四色琉璃瓦的应用说起
赵先生:
天坛里精美的古建筑祈年殿,最初覆盖的是蓝黄绿三色琉璃瓦,为什么要用三色呢?这个问题,您能不能给我说说?
钱先生答: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从颜色说起。
·天坛的祈年殿,为什么用蓝黄绿三色琉璃瓦·
颜色,或曰色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亦有各种各样,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对各种颜色,已经会巧妙地应用了。
那么,许多颜色中的蓝、黄、绿这三色与天坛又有什么关系呢?又为什么选用这三种颜色呢?因为根据古代人们的认识和解释,蓝、黄、绿这三种颜色,分别代表昊天、皇帝和庶民。
所谓昊天,不过是属于天的一个别称而已!天的别称有不少,如圆象、泰元、木皓等。昊的本意是广大无边,亦指天,吴天,就是天的代称。天,本无色,但人们在晴空无云时,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所以,生活中人们习惯以蓝代表天。那么,为什么说颜色中的黄代表皇帝呢?因为深受远古时期帝王黄帝的影响,所以人们对黄帝的“黄”字极为尊崇,黄就逐渐演变成为帝王宫殿和服饰的专用色调,而黄亦就随之代表皇帝了。自古始,大地上的百草树木皆为绿色,人们渐渐就将黎民百姓称之为草民,而“王者以民为天”(《汉书·郦食其传》)。所以,人们或者说特别是封建帝王讲究以颜色中的绿代表庶民。因此,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营建的天坛,特别是祈年殿,讲究上檐用蓝色琉璃瓦,中层黄色,下层绿色。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将原来的大享殿更名为祈年殿时,将三层檐一律改用蓝色琉璃瓦覆盖,直到今天。
·智化寺诸殿为什么覆盖的是黑色琉璃瓦·
北京智化寺,始建于明正统九年,为明代大宦官王振祭祖的家庙,后成为佛寺。其地址在东城区禄米仓东口路北。
智化寺南从山门起,北至大悲堂止,诸殿中的重要建筑,如智化殿、如来殿、大悲大智殿、藏殿,北及山门内的钟鼓二楼,均覆盖着黑色琉璃瓦顶。智化殿后的抱厦,原大悲堂后面附属性的建筑、方丈和寺内厢房庑等,也使用普通黑色瓦盖顶。
古时,黄色釉琉璃瓦品级为最高,绿、蓝二色为次之。故品级最高的黄色釉琉璃瓦,仅限于紫禁城,或者为帝王营建的一些宫殿所使用,其他的建筑一律不允许使用。绿、蓝二色釉琉璃瓦仅次于黄色釉琉璃瓦,一般性建筑亦不允许使用。
明代大宦官王振营建的智化寺,最初是祭祖的家庙,故只能使用黑色琉璃瓦覆盖殿顶。尽管当时王振的权势很大,但由于琉璃瓦烧制困难,所以,不得不将智化殿后面的抱厦,以及大悲堂后面附属性的建筑——方丈和寺内厢房庑等建筑物,使用普通黑色瓦解决覆盖问题。刘敦祯则认为正统年间王振挟英之势,炙手可热,区区之瓦不难罗致,“惟后世增建或不易求赐,故以普通之布瓦葺覆耳”(《刘敦祯智化寺调查记》)。
五 北京为什么会出现北有地坛
赵先生问:
北京南有天坛,北有地坛,特别是为什么会出现北有地坛,究竟有什么道理呢?您能否给我说说这个问题。
钱先生答:
概括说来,到了明清两代时,封建帝王为了以示重视农业,密切结合祭祀天地日月的需要,取其历史上最早测定出的冬至、夏至和春分、秋分四大节气之日,祭祀天地日月神。《明宫史》中载:“凡冬至圣驾躬诣圜丘郊天,由正阳门出也。”“凡遇夏至圣驾躬诣方泽坛祭地,即由安定门出也。”每年春分日(寅时)进行祭日,即“圣驾春分躬诣朝日坛,……则由朝阳门出”。每年秋分日(亥时)祭月,即“圣驾秋分躬诣夕月坛,则由阜成门出”。
·地坛·
原称方泽坛(据古“天圆地方”之说,故名为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名为地坛。清代屡经重修。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外路东。
地坛的主要建筑是由外坛和内坛而组成,其主要建筑,则是祭台。为祭祀活动服务的一些附属建筑,有皇祗、斋宫、神库、神厨、宰牲亭、钟楼等。
地坛的主要建筑——祭台最突出的特征 其祭台,则根据古代“天圆地方”之说,不仅将坛建筑成为方形台,而且还按照古代“天为阳、地为阴”的认识和说法,将铺砌坛而使用的石数,皆运用“阴阳数”中的“阴数”。为什么?则需要将“阴阳数”说一说。
阴阳数 何谓“数”?古人已经作了相当科学概括的解释,即“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汉书·律历志上》)而“数”,在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中,亦深受阴阳说的影响,即将十位数中的双数(偶数)二、四、六、八、十,名为阴数;将单数(奇数)一、三、五、七、九名为阳数。
根据古代“天为阳、地为阴”的认识和说法,天坛建筑群中的圜丘坛,则讲究运用阳数中的九之“天数”。例如,圜丘坛,分高矮三层,最高一层台面的直径,是古尺九丈;中间一层台面的直径,取其阳数即天数三、五的倍数,为古尺15丈;下面最大一层台面的直径,取阳数三、七的倍数,为古尺21丈;三层台面的直径,其总和是天数五、九的倍数,为古尺45丈。
地坛,讲究运用阴数,即双数,例如:上下两层石质方形的祭台,皆运用的是阴数。上层面积为6平方米,下层为10多平方丈,不仅如此,而且,连台面铺砌使用的石数,皆运用的是阴数。
祭台的上层坛面,其中心铺砌为36块较大的方形石块,按纵横各6块排列:四周用较小的方形石块铺砌,围绕着36块中心石四面向外砌出8圈,最外一圈92块,最内一圈36块,这样上层坛面共有512块,加上36块中心石,则共有548块。
祭台的下层坛面,亦是同上层一样,是从坛四周各砌出8圈,最外一圈为156块,最内一圈为100块,共计为1024块,祭台上下层坛面的总石数为1572块。
更有趣的是,绕坛有一条水池,其长、深、宽,亦取的是阴数:长50丈,深8.6尺,宽8尺,根据古代天圆地方之说,就取一“方”字,及取水池之意,互相联系一起,故地坛原名为方泽坛。
夏至祭地 每年一到夏季农历五月夏至祭地。一般说来,皆由皇帝亲祭。如果皇帝不能亲祭时,亦要由亲王和大臣代祭。比较典型的例子,如乾隆帝为亲王时,就曾经代表雍正皇帝进行过两次祭地的活动。
祭地的行祭礼 在祭台上层坛的南面,正位为皇地祗,配位为先皇的神主:在祭台下层的东边。为“五岳”和“四海神位”,西边为“五镇”、“四渎神位”。上下层的各神位,皆各覆以三层明黄色幄幔。
祭礼,在日出前举行 每年在夏至日出前举行祭礼。此时,祭台灯火通明,香烟袅袅,在古乐声中,身穿祭服的皇帝,在神位前上香,行三跪九拜礼,同时还要献帛、献爵、进俎,直到最后埋完祭品,祭地的祭祀活动仪式才宣告结束。
六北京为什么会出现东有日坛、西有月坛
赵先生问:
人们说,北京之所以会出现东有日坛、西有月坛,与日影、与阴阳历,与祭祀古代科学家时社会做出了贡献,有着一定的关系,究竟怎么回事?您能不能给我说说!
钱先生答:
的确是与日影、与阴阳历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我回答您提出的问题,需要从先“日影”说起。
·日影·
古时,人们将“日影”称为“日景”。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古代科学家们就已经用土圭(古观测仪器)对日影进行观测,不仅发现确定出了冬至(古时,称日南至、日至、短至),而且据经两年的观测记载:冬至正午(古时,称日中)时的日影变化是不相同的。但经过连续四年的观测后,日影才恢复到原处,即日影的变化基本上相同了。所以,我国古代科学家们,将连续四年对日影变化观测累计的时间,即将一千四百六十一天作为一个周期,并把这一周期分为四份,每份为三百六十五天多(加四分之一天),为了计时上的方便,就取其整数,将三百六十五天,确定为一年的时间。
总之,春秋时期,我国古代科学家们,通过对日影较长时间的观测后,不仅确定出冬至,以及一年的时间为三百六十五天,而且还确定出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大节气,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到秦汉年间,已经形成我国独创的比较完整的一套农业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日坛·
我国古代,将太阳视为“大明神”,而且生活中逐渐形成多种形式的祭日风俗。例如,从前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中和节,就是属于祭日风俗。古籍《帝京岁时纪胜》里记载:“京师于是日(二月初一)以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
特别是明永乐和嘉靖年间,大规模修建北京城时,封建朝廷密切结合皇帝祭祀天、地、日、月神精神生活上的需要,就取我国最早测定出的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大节气之日,进行祭祀天地日月神。所以,修建北京城时,不仅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和嘉靖九年,分别在京城的南面和北面,各修建了一座祭祀天地神的天坛和地坛,而且于明嘉靖九年,分别在京城东面朝阳门外和西面阜成门外,各修建了一座祭祀日月神的日坛和月坛。每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
日坛落成后,就成为明清两代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处所,每年春分日出(寅时)行祭祀。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北京著名的日坛公园了。
·月与阴阳历·
北京出现祭祀性的月坛,同人们对月的认识,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开始需要从月的由来说起。
我国古代,将月球因反射太阳光在一个周期内变化不同形状的现象,概括命名为月相,还将一个周期内不同时间的月相,又细分为不同之称:阴历初一、二看不到月面,称为朔;十四至十六前后能看见整个月面,称为望;初八至初十及二十至二十三前后可见的月面形如弓,称为上弦和下弦;十一至十三前后可见的月面称为凸月;十七至十九前后可见的月面,称为残月;初五、初六前后可见的月面形如蛾眉的称人造眉月;初三、四可见的月面,称为月牙。古人通过对月亮进行长期的观察和研究,逐渐认识到月亮圆缺变化的现象。非常有规律,即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时间长为二十九日多。为了使用和计时方便,就取其整数,或二十九日,或三十日,即将月亮朔、望变化的一个周期确定为一个月。
阴历,是以月球绕地球一周作为一个月。按照现代科学精确的时间计算,一个月的时间,是29天12小时14分3秒。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就取其整数,规定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积十二月为一年。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作为一年。精确的时间,一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
阴历与阳历相比较,积累起来,三年就要相差上一个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古代科学家们经过精心研究后,发明创造出相当科学的“三年一闰,十九年七闰”的法则,具体说,就是在19年的时间里,有7个闰年,闰年多加一个月,即闰年一年为13个月,平年为12个月。这种历法,不仅反映了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而且亦与地球绕太阳一周作为一年,春夏秋冬天气冷热变化的规律基本上相符合。这就是我国独创的世界闻名的“阴阳历”(亦称“阴阳合历”),并且至今仍在使用。
·月坛·
为了纪念古代科学家在历法上的重大贡献,人们不仅将月亮视为“夜明神”,而且逐渐形成多种形式的祭月风俗。到明永乐和嘉靖年间,大规模修建北京城时,封建朝廷密切结合皇帝祭祀天、地、日、月神的需要,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大节气之日,进行祭祀天地日月神(以示重视农业二十四节气)。所以,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分别在京城的东面和西面,各修建了祭日月神的日坛和月坛。每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帝京岁时纪胜》)
那么如何进行祭月呢?《中国名胜词典》作了介绍,即“每年秋分亥时(人定亥时)行祭礼,配祀二十八宿,木火土金水五星及周围星辰”。所以,北京阜成门外的月坛,就成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夜明神”(月亮)的场所。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北京著名的月坛公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