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清国传奇
4648900000004

第4章 八王爷无聊找乐 小骗子意外得宝 4

兴致勃勃的八爷说完笑呵呵地盯着郑松泉,等待他的反应。皇子皇孙中著名的草包九爷一看老八耍小骗子,乐得抬头纹都开啦,心领神会似的他把手里的假玉石揣怀里,走到八爷身边挤眉弄眼附和道:

“小子,爷不是不开眼的人,不会多要你的,赶紧估价。”

还没来得及高兴的郑松泉,完全没想过会碰到三个行家,想撒丫子蹽又不敢,攥着羊脂玉呆立着,心里是哑巴梦着妈——说不出的苦,他原来没核计能轻易拿到九爷的羊脂玉,因此脱裤子放屁多费一道手续,为了保险还准备了个“掉包计”,打算拿不到玉石就用荷包骗俩钱花花,现在玉石已经到手,他跑都来不及哪还有心事骗小钱!可是把荷包白送给八爷又不合江湖路数,害怕对方起疑心!

他久经沙场,尽管心里着急腿肚子直哆嗦额头冒汗,但脸上却一派从容,故意鬼鬼祟祟地把三位王爷拉到没人地方,笑嘻嘻豪爽地道:

“呵呵,今儿点儿兴遇到前辈啦。行啊,都带眼睛出来的,见者有份。有钱大家赚有饭大家吃,你们估估这玩意值多少钱,我出钱。”

荷包里装着描金上彩的鼻烟壶,冒充景泰蓝,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古朴典雅,精美华贵,那时节大都是供皇宫御用,民间只听说过等闲见不到。郑松泉祖上富贵时,蒙皇上恩典曾经有这么个玩意,一直是家里的镇宅之宝。后来他败家了不走正道,就请琉璃厂的人帮忙,照样子做个铅胎彩绘描金的骗人,顶多值一吊铜板,真东西一直贴身藏着。此刻他认为八爷气概不俗,应该能看出来真假,那时候给几个铜子就完事大吉。然而怎么也想不到,三位王爷接过荷包,脑袋碰脑袋窃笑着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九爷抬头举着荷包粗门大嗓地道:

“正宗大明景泰蓝!宣德年间的,不得了啊,少说值二十两!”

那就意味着要掏十两银子,郑松泉闻听哭咧咧地惨笑,五官集合弄出一张烧麦脸,逗得八爷几乎捧腹大笑。他故意绷着脸儿装严肃,夺过荷包又仔细端详端详,瞪眼睛说瞎话一本正经地继续戏耍:

“不止不止!你们瞧瞧这做工,这包浆,还有上面的点缀没准儿是祖母绿,万中挑一的精品!我成年价儿去古玩店淘弄,快二十年了也没捡过这么大的漏儿,玩意不大可架不住值钱啊。古玩行我懂,谁也蒙不了。按照现今儿的行情,怎么着也得五十两。”

不怕乱子大的十爷最擅长起哄架秧子,他挤上前来凶巴巴地道:

“你们哥俩啥眼神啊,这是宣德年间御用之物,了不得的玩意,等闲也值一百两。小子,你给我们五十两,荷包归你。我可告诉你,别想溜,这可是人来官往的前门大街,万岁爷下巴子底下。你一打歪主意我就报官,爷爷我衙门里有人,一张片子递上去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兵马司的人可不开面,在里面呆一晚,你爹你妈保准后悔生下你。哈哈,赶紧想辙吧。”

如果没有歹意只是见财眼红想闹两个糟钱儿,他应该说赶紧掏银子。谁知十爷臭横臭横的,一脸坏笑说赶紧想辙吧!摆明自己的险恶用心:明知道郑松泉兜里没钱却打算挤兑他看笑话。

一个好劳力加上好运气,一年也就赚个十两八两银子,五十辆银子岂是小数?别说穷困潦倒的街头混混,即便中上人户也拿不出。郑松泉的伙伴此刻发现他周围人群里挤满了精壮的大汉,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不远不近站着。混混们常年在前门大街讨饭辙儿,尽管不认识王爷,但没吃过肥猪肉还看过肥猪走?立刻意识到不好,一个个早忘了义气,脚底抹油——溜之乎也。被困住的郑松泉看着八爷他们如此不依不饶不由得暗吸凉气,眼前三人一个比一个口气横,偷鸡摸狗一年混到头的他岂能不晓得厉害?今儿碰上对头啦,搞不好没打着狐狸惹一腚臊!僵持下去再闹腾开玉石的事儿,自己恐怕得进兵马司挨板子,发配三五百里地以外当苦力,甚至去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也有可能。紧张万分的他一下子满脸油汗!喝凉水塞牙打嗝岔气放屁砸脚后跟,倒霉啊,栽行家手里啦!从来都是他骗人,这次掉个儿被人家骗了,上哪拿银子去?有银子早买嚼物祭奠五脏庙啦,谁他娘的还满大街瞎转悠玩坑蒙拐骗?

“算啦,我也不要你五十两,就五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