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清国传奇
4648900000002

第2章 八王爷无聊找乐 小骗子意外得宝 2

其实,谁当官谁坐金銮殿,和浮云一样都属于天边的事,平头百姓才懒得管,也没工夫管。小民嘛,冬缺棉夏缺单,房上缺瓦锅里缺米炕上缺被,没心思理论改朝换代那些破事,任凭康熙的儿子们人脑子打出狗脑子,他们照旧闷头过自己个儿的苦巴巴日子!天下乌鸦一般黑,古今一理!哪个当官当皇帝都他娘的一个倒霉德行,还不是要钱要粮,再就是自己满肚子男盗女娼胡作非为却要求老百姓讲仁义。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对于郑松泉这样三餐不饱的小混混来说,死个皇上还不如邻居家死头猪动人心。皇上死了全民戴孝,他就得饿肚子;邻居家猪死了他帮着忙活忙活就能捞顿肉吃。百姓坚信,天下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填饱肚子。

郑松泉正宗汉军镶黄旗的,说起来一表人才,祖上也不白给,爷爷曾经做过实缺提督,结结实实的将军,也曾高立庙堂之上!他爹郑二疯子曾经在通州码头当差,粮船一到漕帮的各种常例钱滚滚而来,南方的土产成筐论蒌往家搬,闲时则成群结队从库里做假帐黑粮食,当年家里的日子好不红火!那时候郑松泉才十几岁,三代单传的独苗,爷爷奶奶宠着阿玛额娘惯着丫环婆子护着,不知寒不知饥不知愁,着实得意!成天跟一帮八旗孩子逗蛐蛐、寻摸玩意儿,学吹拉弹唱,过着公子王孙一般的逍遥日子。可惜他爷爷奶奶死得早,他爹郑二疯子哪懂得经营家道!整日价斗鸡走狗,吃喝嫖赌,眠花睡柳!直隶地面几百亩良田、几十间店面、家里的存钱,完全交给亲戚奴才打理。

俗语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日头不可能总照一家大门口!所谓人有穷富瓦有阴阳!没了老爷子管束,败家子郑二疯子还不可劲儿造?没用几年工夫,连他自个儿糟践加上亲戚私吞奴才暗中下手,家产哗啦啦去了不少!又赶上康熙晚年追比亏空,剩下的大半也被抄走啦。连惊带吓的郑二疯子夫妇相继离世。扔给人事不懂的郑松泉三间四壁皆空的破房!穷得毛干爪净,耗子都饿跑了!

家道一败,人情冷暖就逼上来啦,穷在闹市无近邻,富在深山有远亲。郑松泉本来就是个下作坯子,家里有钱有势的时候还不肯好好打理生计,如今没有进项那还了得?索性脸面也不要啦,破罐子破摔倚仗过去炫富时学的两手鉴赏古董本领,弄来三五个没出息的混蛋和一些乱七八糟的假货,每天在前门大街蒙骗!做无本生利、无事生非的买卖,过有一天没一天、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

今儿大早郑松泉就在胡同口附近出溜,连续好几顿没吃着饱饭,他象狸猫寻耗子一般打量街上熙熙攘攘的行人,等待可以下手的机会。老天不负有心人,他很快就发现八王爷三人气派不凡!甭管雍正喜不喜欢,哥仨都是正根正脉的龙子龙孙,在娘胎里就傲气十足,哪怕长核桃那么大,举手投足的气概派头也绝非等闲人可比!只见滚滚人流中八爷九爷十爷昂首挺胸乍愣着膀子,摇头晃脑迈方步专走路中间!对于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马匹骆驼视而不见,不避不躲!如此这般倒也罢了,八爷他们难得出来一趟,如同神仙下凡,无论什么民间景象都觉得稀奇!

街头人司空见惯的玩意也看得兴致勃勃:摔跤的,抖空竹的,斗蛐蛐的,哥仨指手画脚看个满眼;炸麻花的,烤羊肉串的,炒栗子的,哥仨抽鼻子吧嗒嘴儿差点流哈喇子;捏面人的,雕纸花的,锔缸锔盆的,哥仨伸脖子探脑袋瞧个稀奇!

混在人堆里的郑松泉紧紧盯着九爷手里的羊脂玉,象饿狼看见肉一般两眼放光,胼两指伸嘴里一声唿哨,几个隐藏在人群中寻找下手目标的同伙闻听,立刻鬼头鬼脑聚拢到胡同旮旯,明白马上可以开工,今晚有吃的啦!一个个撸胳膊挽袖子兴高采烈哈喇子直淌。

“老大,什么想头(目标)?”

有了精气神的郑松泉一抖手里折扇,嘿嘿笑着冲着八爷他们一努嘴!伙伴们象一群贼头贼脑的耗子,扒着砖墙闪眼打量八爷九爷十爷目中无人的气派,还有那身奢华行头,内中有人立刻道:

“老大,茬子(目标)乍膀子卖方步恐怕太硬(不好惹)。你琢磨琢磨脚底下什么地界?当心是庙里(皇宫)里遛达出来的黄鸟(皇亲国戚)。在前门楼子混最要紧的是招子亮,宁肯不做也别做错!没饭辙咱可以先忍着再去寻摸,吃饭的家伙弄没了可就他妈的一切玩完。脑袋不是韭菜,割了还能再长。我看扯(走)吧,别没事找事逗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