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4647500000003

第3章 老朱家的大嗓门

一、家乡位于鲁西南

山东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千百年来,先贤们豪爽淳朴、自强不息、乐善好施、守信重义的传统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片神奇的沃土上诞生了孔子、孟子这样的大贤,也诞生了很多风云人物。

大家都知道,朱之文是山东人。他的家乡在鲁西南,位于菏泽市单县郭村镇朱楼村(央视主持人桑晨曾误念成朱家楼村),是地道的农民。这里位置偏僻,从省城济南还要坐5个半小时的车,才能到达单县县城,再沿105国道到郭村镇。路上你会看到两边的杨树像卫士一样挺拔,路边种着很多庄稼,很多农民在地里辛勤劳作,也许你哪一天看到的就是他。穿过九曲十八弯的乡间公路,辗转“之”字形的30余里路,才能到达村子。在村里,猫、狗、鸡随处可见,不像很多地方那样,小动物都看不到了,这里保持了农村应有的本色。

朱楼村景色很美,一条小河蜿蜒东去,像一条玉带缠绕。这里属于黄河故道,是难得的秀美灵气又很质朴的村庄。河两边是密集的杨树,一条小路穿越树林。树林旁是一潭清水,一群鸭子、白鹅在里面自由自在地游弋。村民三三两两地在树林或者墙根下聊天、下棋、吃饭。

这里没有污染,空气清新,吸一口都是甜味。好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这里是老朱永远的家。

就是这样一个偏僻而且不起眼的村子,却养育出一位深受大江南北人民喜爱的农民歌者——朱之文,不过他更喜欢大家叫他“大衣哥”。

二、从小过苦日子撑大的

往事如烟,回想他的出身和过去的苦日子,真是历历在目。

朱之文出生在贫农之家。他家原先是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有三间摇摇欲坠的土墙房子,房南是一片宽阔的菜地。屋子破烂不堪,屋顶还漏雨,墙壁有缝隙,每当刮风下雨,家里就要忍受风雨的摧残。闷闷的屋子里,光线阴暗。

在院子里,有很多陈旧的农具,还有一棵枣树从墙缝里斜着钻出来——自然生的。它的出现是个奇迹,如今长了好些年了,已经开始结枣,成了他家两个孩子的最爱。院子当中,还长着一棵老树,这可是他家的宝树,打他爷爷时候就有了,树上挂着一个古董似的钟。院子西侧是一间很破烂的小屋,这里是厨房,还带着传统的风箱,屋里有一口大锅和几件简陋的农具。

原先,他家在我们农村一直是很穷的,他家人口又多,却没有挣钱的门路,主要靠那七八亩地维持生活。他家兄妹七个,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一个妹妹。吃饭的多,挣钱的少,家境贫寒可想而知。种地挣不了几个钱,他爹在农活清闲时,常去给人家做零工,挣点钱贴补家用。他年轻的时候,就常跟他爹出去打零工。

为了让孩子们最大限度地吃饱穿好点,他爹娘总是最大限度地节省着。菜园子种了很多菜,腌上一大缸咸菜,吃的问题就差不多解决了。打零工挣点钱,加上卖点粮食,就供孩子们上了几年学。

本来家里人就多,朱之文出生后,家里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他天天吃的是红薯面窝窝头、地瓜干,啃着胡萝卜咸菜,喝着糊糊。连玉米面饼子也很少吃,馒头一般情况下只有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至于吃肉,那更是超级享受,只有到了过年时候,才能或多或少地吃上一点。

他永远铭记那感人的一幕:得病的父亲舍不得吃母亲破例做的馒头,小心翼翼地将馒头掰成七份,分给我们兄妹几个吃。孩子们推辞,爹爹发火,非要他们吃不可。孩子们吃着,眼泪流进嘴里。

虽然穷,但一家人鼓足劲,坚持着,度过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

艰苦生活的重压,加上操心上火使他父亲变得体弱多病。但是他咬紧牙关硬撑着,只要能活动,就不停地干活以养家糊口。这些朱之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后来,他两个姐姐长大了,也在外面做工,并陆续嫁出去了,一个嫁到西安,一个嫁到商丘,都离家挺远。

朱之文两个哥哥长大后,能帮助爹爹干农活了,成了家里的主力,减轻了老爹的负担。哥哥们还外出打工,给家里挣点钱。再后来他俩陆续结婚成了家。

孩子们长大后,他父母多少松了口气,肩膀上的重担略微减轻了点。但是爹娘还要拉扯他和妹妹,供孩子们上学,仍然要操劳。

三、苦乐童年最难忘

生在农村,家境贫寒,虽然好玩的事物没有现在这样多,但是童年的他感觉苦中有乐,更要感谢这一段苦日子带给他日后的磨炼。

春来采野花,夏到捉蚂蚱,秋临捡树种,冬近冰上滑。他们村里同龄人很多,他时常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一颗石子一块瓦片一堆泥巴,乐趣多多,非常开心。

每逢春天,那粉红色的野麦花儿开满了河堤,虽然花儿小而且并不艳丽,可连成一片就像置身于花儿的海洋。小女孩采一小把小花小草,绑起来,插在小辫子上点缀自己,就是一个美丽的小人儿。小男孩信手折来翠绿的柳枝,做成柳笛,吹奏着自己的曲调,或者折来几根柳枝就编成了个绿色的草帽。朱之文和伙伴开心地采集烂漫的野花,各自寻找着乐趣。他最喜欢蒲公英,有白色的花絮,软软的、绒绒的,用嘴一吹就四下飘去。

孩子们的快乐,莫过于在一起玩各种游戏。

有时候男孩们凑到一起,充满了火药味。他们喜欢用石子、泥块做武器投掷,这个活动叫“开火”,这是小孩子们之间的战斗。

小伙伴们在地上画出几道线,连成方格,有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的,等等。然后大家做跳方阵游戏。跳方阵又名跳房子或跳方格,讲究体力和技巧。小女孩像蝴蝶一样地轻盈跳动,小男孩像兔子一样灵活。大家兴趣盎然,一玩就是一上午,直到各自的爹娘来喊回家吃饭,这才恋恋不舍地结束游戏。

还有捉迷藏。伙伴们挑出一个人蒙上眼睛等待,其他人先藏到隐蔽的地方。蒙眼人等一会儿没动静后,连喊三声“好了吗?”如果没有回音,他就解下蒙眼手绢,瞪大眼睛,像侦察兵一样,仔细地四处寻找。每当找出一个,就欢呼“找到了”,如同警察捉住了坏人。

童年的乐趣无处不在。比如故乡夜间打麦子的场院,这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地。入场院后的小麦,被以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各种形状垛在四周,垛与垛之间留着空隙。小家伙们穿梭其间,挖麦子洞,钻草垛窝,盖麦根屋,老鹰捉小鸡,游戏的花样翻新,场院洒下清脆的欢声笑语。

最开心的是到小河里玩耍。朱楼村风光好,一条小河就像一条玉带缠绕村庄,这是朱之文最怀念的地方。

河水清清,小鱼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一群小朋友经常四面包围鱼群,希望捕获它们。但鱼儿很狡猾,总是从他们腿缝间逃走。有时感觉捉住鱼了,但鱼儿忽地一下,又从手掌里溜走了。

夏天,他和一群小伙伴在河里游泳,打水仗,捉小鱼,成天泡在水里。但这也不是易事,爹娘担心孩子会不小心在水中出事,所以总是管着他们,和小伙伴一起去河边玩耍还得偷偷摸摸的。可大人们再怎么看管,也管不住孩子们向往的欢乐!

朱楼村人有理由自豪:很多地方的大河与湖泊早就干涸了,他们家乡环境保护得好,现在这条小河还在静静地流淌,伴随着更多的孩子们成长。

从小在这片土地上光腚长大,这里留下了他们太多的辛酸与快乐,还有孩童时期的梦想——到河堤对面那边更遥远的地方去。朱之文是村里的大嗓门,从小就喜欢唱歌,他的歌声也是逐渐地从这里飘荡出去,响彻神州大地。

小河,小河,

家乡的小河,

你从我心上飘过,

悠悠心事,

荡起层层春波,

河上的我,

心随清水,

漂泊。

四、父亲用体温为他取暖

他家很破,是祖上留下来的老房子,房墙是用土砌成的,屋顶没有瓦,而是泥巴压在芦苇上。这样的房子到了夏天非常闷热,最难熬的是三九寒天,下大雪后,出了日头,融化的雪水滴答滴答地从屋顶漏下来。

更遭罪的是冬天刮大风的时候。西北风呼啸,一阵紧似一阵,破旧的屋子四下漏风。全家人缩在炕头,盖着几床破被子取暖。

他的爹娘带着七个孩子,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

在家里的男孩中,朱之文排行老三,是最小的男孩。童年时,父亲心疼他,冬天常把他抱在怀里,用那双粗糙有力的手呵护他,生怕冻着他的心肝宝贝。这情景他记忆犹深。每当冬天来临,他总能回想起父亲那宽阔的胸怀,那双带给他温暖的手。

浓浓的父爱,让他在冬天并不觉得寒冷。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他父亲病倒了,咬牙坚持着不去医院。

哥哥姐姐们成家的成家,出嫁的出嫁,10岁出头的朱之文竟然成了家里唯一顶用的男劳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用吱吱呀呀的破板车拉着父亲,到20里地外的金庄医院去看病。

太阳火似的烤着,抓一把土面儿都烫手。他吃力地拉着身患重病的父亲,汗流浃背,深一脚浅一脚走在凹凸不平的乡间小路上。

经过一个集市,朱之文看到有卖包子的、卖糖果的、卖羊肉汤的、卖麻花的,还有卖冰棍的。又饿又渴的他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真想美美地吃喝一顿。

父亲看出了他的心思,从口袋里抠了半天,找出了5毛钱,说:“你去买点儿好吃的吧。”

他虽然年岁不大,但是非常懂事,很体谅父亲,说:“俺不要,留着给您看病。”

父亲拉着他的手痛哭失声:“孩子,是爹连累了你啊!”

朱之文安慰道:“爹,快别这样说,我们觉得您会好的。您治好了病,比什么都好。”

五、10岁那年,父亲走了

穷人家的日子真难过,父亲又得了重病,无疑是雪上加霜。

那年,他父亲黑瘦黑瘦的,不爱吃饭,肚子疼,也吃不了东西。至今也不知道当年他到底得的什么病。

估计这个病的起因主要是营养贫乏,过度操心上火,积劳成疾。

他父亲在郭村镇住了一段时间的院,家人不惜血本,给他做了一系列重大检查和化验,但是却查不出病因。

当时他家里没有别的收入,种地又不挣钱,所以给父亲治病的钱主要靠四下借债,而朱楼村比较贫困,乡亲们也无能为力。

医院查不出病因,医疗费也越来越高,家里不得不将他父亲拉回家,依靠土方子维持生命。

很不幸,他父亲在62岁的时候病逝,老朱家的顶梁柱倒了。全家人悲痛万分,哭得昏天暗地。

经历失去父亲的悲痛,朱之文觉得天都要塌了……

父亲离开后,一家人沉浸在悲伤之中。

但是悲伤解决不了问题,日子还是要过的。

给父亲治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下很多债务,他娘身上的担子变得愈加沉重起来。

当时的学费不算太贵,但就是这点费用,对于一贫如洗的朱家来说,无疑是一座沉重的大山。

不久后的一天,他背着书包,带着一天的收获,和小伙伴们一起放学回家。

一进门,他叫道:“娘,我回来了!”

母亲眼眶里满是泪水,一把将他抱到怀里,眼泪滴到他细弱的肩膀上。

“之文,都是娘不好,没钱供你上学!你不能再念书了,回来帮家里干活吧。”

这话像晴天霹雳一样,把他震蒙了!

他还在读小学,学校的日子多么令人留恋!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在学校里听课、玩耍的情景,恋恋不舍;他回想起坐在明净的课堂,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的情景;他回想起自己唱歌、读课文时,声音洪亮,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羡慕;他回想起一群小伙伴打打闹闹、快快乐乐地走在上学和放学路上……

而这一切马上就要与幼小的他无缘了,此情此景,真令人心碎!

朱之文哭起来,娘哭得更厉害。

六、穷人的孩子早立志、早当家

他离开校园,回去帮着家里干活。先是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拔猪草,放羊,喂鸡,喂鸭。

这里青草茂盛,像一片绿地毯。他来到草地,很快就拔了一大捆,然后麻利地绑起来,背到身后,兴高采烈地回家,给家畜提供食粮。

地里活儿多的时候,他就和大哥大姐们一起下地,学着干活。由他和两个哥哥给棉花打杈,结果大帮倒忙,把棉花顶都掐掉了!

一回生,二回熟。逐渐地,他熟悉了各样农活,虽然不如大人能干,但也做得有板有眼。比如捆麦子:将一团收割后的小麦聚拢起来,抽出一绺分成两组,头对头一拧,然后紧贴麦捆,弯成半弓形,两手往下用力一扎,再一旋一拧一掖,一个结实牢靠的麦捆搞定了。

朱之文家至今还在使用他发明的新式农具——云锄。

那是他用一个破旧的自行车改造的。人力锄地需要7~8个小时,用这个农具锄地很快,一个人像推车一样,一推一推的。而且锄得很好,推起来很方便,节省了很多时间。后来于文华和王爱华等老师到他家的时候,他还展示给她们看。

朱之文还发明了一个扳手,那是在工地上专门用来扎钢筋用的。他用在废品站买的轴承与钢筋在锅底烧红后制作的,6根、8根、10根的钢筋窝起直角来很方便。

不管干啥事,只要用心、细心、专心,做每件事都会做成的。

七、窗外偷听自学通

在乡村干活当然乐趣很多,但是他心里还是热切地向往学校生活,十分渴望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样上课堂,在老师的引导下,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尽管他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但是他一直没有停止学习。

朱之文暗暗发誓:不能停留在这个地步,不能就此放弃,只要有机会,还要读书!

小学的窗外是一片沙地。没事的时候,他经常在窗外偷听老师讲课,拿根小树枝,在窗下的沙地上练习写字,做题。他在田里干活休息时,拿着字典,学会看课文,写新字,还经常拿着小树枝在地上不断地演练,温习。

老师和同学当然会发现他经常在外面偷听,但他们都很同情他,没有揭发他。

就这样,朱之文像古代偷艺一样,“偷学”了很多知识,而且他特别喜欢背课文,经常训练自己。这样的背功,为他后来记东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他小学只念了两年的书,却不知道他偷着自学了很多东西,而且学习更多的要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大家只知道他会唱歌,却不知道他的画也画得很好,这两样也是他后来娶得媳妇的重要因素。

正因为如此,今天他二哥朱之芳经常自豪地指着墙上的荷花和小动物对记者说,这都是“三儿”当年画的。

看来,有心人,在哪儿都会取得成功。

除了在教室外偷听,他还经常请教其他小伙伴,央求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传授给他。

小伙伴们自然很支持,特别是他的邻居,教给了他很多东西,并把课本和作业本给他看,帮了他大忙。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这番努力,朱之文掌握了大量的生字,慢慢地能独立阅读了。虽然学得不系统,但他掌握了自学方法,这为他认识和记住歌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现在人们会惊奇地问:他这个连小学二年级都没念完的农民,为何能准确无误地演唱那么多歌曲,一字不差,字正腔圆?写的字也不像小学二年级的水平,还能阅读很多书籍资料?

奥秘就在这里——功夫就怕有心人,有心才能练就真功夫。